行政法扭送
1. 扭送属于强制措施吗
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版以立即扭送公权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
2. 扭送权
你看见一个正在行凶杀人的强盗,就可以行使扭送权,把他扭送到警察局。
这个是市井俚语,法律没有扭送权这个名词。
3. 法律对扭送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权利。公民抓住人犯后,应立即送交司法机关处理,不得擅自拘禁。司法机关对于公民扭送前来的人犯,不论是否属于自己管辖的,都应当接受,并立即讯问。如果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并非通缉在案的,应立即释放;需要进一步审查处理的,依照管辖分工,移送主管机关处理;需要拘留或者逮捕的,依照法定程序迅即办理拘留或者逮捕手续。
4. 什么是扭送,公民可以将哪些人扭送至司法机关
遇到下列情况,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将犯罪嫌疑人扭送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
5. 群众扭送 强制传唤
1、“对交通肇事逃逸抄的违法嫌疑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传唤或逃避传唤的,警察肯定不能对其强制传唤”:不是,只要警察发现嫌疑人的行踪,就可以强制传唤。
2、“那么实践中可否由协警员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呢?”:可以。只要发现是违法或犯罪的嫌疑人就可以扭送。
3、“可否利用被侵害人或被侵害人的家属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呢”:也可以。
4、被扭送的对象:违法或犯罪的嫌疑人。
可以实施扭送行为的主体: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外的所有公民,包括受害人。
6. 公民扭送不当
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享有扭送的权利,而在扭送过程中任意侵犯扭送对象版人身权利权的法律责任问题却没有做出任何规定;公民在正当扭送过程中因意外事件而使扭送对象死亡或者遭受严重人身伤害后也没有相应的豁免制度;这表明在扭送制度中关于法律救济的规定尚存在严重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38条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我国刑法也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一系列的罪名,以及刑法中的免责情形,但引用以上规定来处理扭送的问题则过于笼统和抽象,在实践中也不易于操作。当公民在行使扭送权利而出现各种问题时,各地的公安、司法机关对其处理也大不相同。
7. 扭送的法定情形有哪些,实施扭送的要求限制有哪些
1.扭送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专为。
2.情形:《中华人属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权利。3.注意:公民抓住人犯后,应立即送交司法机关处理,不得擅自拘禁。司法机关对于公民扭送前来的人犯,不论是否属于自己管辖的,都应当接受,并立即讯问。如果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并非通缉在案的,应立即释放;需要进一步审查处理的,依照管辖分工,移送主管机关处理;需要拘留或者逮捕的,依照法定程序迅即办理拘留或者逮捕手续。
8. 公安文书中扭送的含义
扭送是针对的没有法定抓捕嫌疑人的群众来说的,如果群众发现了逃犯,正在犯罪的嫌疑人,犯罪后正在逃跑的嫌疑人是可以将其抓住的,如果将嫌疑人逃犯抓住以后送到公安机关,这就是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