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员工酗酒怎么处罚
Ⅰ 员工上班酗酒的处罚决定
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及处罚条例 第一章 总则 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生产、管理行为,明确各级员工的劳动义务;维护公司正常的管理次序和生产次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2. 范围:公司任何职级的正式合同工、试用合同工及临时工的违规处罚适用本办法。 3. 原则及定义: 3.1公司本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原则,纠正违纪违规行为。应本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厂规厂纪。 3.2.公司对员工的任何处理决定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到个人隐私及公司商业秘密的除外。 3.3.公司对员工违纪处罚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情节,依据本办法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给予处罚。 3.4员工对公司的处罚决定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对处理决定不服的有权申请上级部门复查。 3.5公司员工对管理人员的违规管理,享有向上级部门检举、投诉的权利。 4. 职责 4.1厂务部可依据员工的违规情况并在有关证据证明充分的前提下书面向上级部门提出处罚建议。 4.2部门主管可依据本部门员工的违规情节在有充分证据证明的前提下书面向上级部门提出处罚本部门员工的建议。 4.3人事部负责公司员工违规处罚申请的受理和审核并根据申请内容进行跟踪调查。负责员工处罚材料的处理和执行处罚决定。 4.4.行政部负责员工处罚的核准及员工复查申请的受理和跟踪调查。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及适用 5.本办法适用的处罚有: 5.1.口头警告 5.2.书面警告 5.3.记过 5.4.记大过 5.5.降职、降薪 5.6.留职查看 5.7.解雇、开除 6.公司员工因违反本办法造成公司财产损失或他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公司支持和维护受害员工合法的诉讼权利 7.公司员工因重大过失或故意违规操作,致使工伤事故发生的,应依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8.一人有两种以上违规、违纪行为的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9.二人以上共同违反公司规定的,根据情节分别处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规违纪的,按其所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10.部门违反本条例的,处罚直接责任人;由部门主管指使的,同时处罚该部门主管。 11.员工违纪有下列情形可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11.1.情节特别轻微的; 11.2.主动承认错误、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并及时改正; 11.3.因他人协迫或诱骗的; 1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从重处罚: 12.1有严重后果的 12.2. 协迫、诱骗或教唆他人违反本条例的 12.3.对投诉人打击报复的; 12.3屡反不改的 第三章 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和处罚 13.员工有下列违反国家法律,在受到国家政权机关处罚的同时公司可视其情节予以解雇。 13.1因犯罪被判决承担刑事责任的。 13.2因违法被决定劳动教养的。 13.3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理》被决定治安拘留七天以上的 13.4违反《宪法》及法律规定组织、策划、参与非法游行示威或参加非法社团组织的。 13.5其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可以解雇的情形; 14:员工有下列侵犯公司商业秘密、破坏商业信誉的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14.1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窃取本公司的货版、客户资料、生产资料、人事档案、技术(设计)图纸及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电子文件的。 14.2违背公司利益、利用公司商业信息搞同业竟争。 14.3违背公司利益在公司内、外散布谣传、恶意中伤、破坏客户形象,使公司商业信誉遭受重大损失的。 14.4因自身过错,违反诚信原则导致客户投诉达二次以上的。 14.5因管理失职导致货期延误或因质量原因被客户退货,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 15.员工有下列侵犯公司财产权利的行为之一的,可视其情节解雇或留职察看二至三个月并依据成本赔偿公司损失。 15.1偷盗公司货品或因管理失职造成货品大量丢失,经查证属实的。 15.2恶意破坏公司生产设施或办公设施的 15.3违规操作或基于报复,恶意造成货品报废的(个人货品报废率在10%以上的;年内综合报废率在15%以上的)。 16.员工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的情形之一的,可视其情节予以解雇或留职察看一至而个月。 16.1偷盗他人财物价值50元以上或累计价值100元以上的。 16.2在厂区打架斗殴的。 16.3造谣诽谤、恶意中伤、毁人名誉的。 16.4威胁、恐吓上司或同事。 16.5强行索要或变相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16.6不服部门管理恶意报复他人。 16.7为实施报复行为而指使他人或变相指使他人对公司员工实加暴力或实施16.3、16.4.、16.5、16.6的行为的。 17.部门或员工有下列行为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视其情节予以解雇、降职或留职察看二至三个月; 17.1因个人失职造成生产排期混乱。 17.2不执行或无故拖延执行生产排期,导致货期延误。 17.3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物料或货品报废数量较大的; 17.4部门返工率过高,货品质量低劣,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17.5员工无法如期完成部门下达的产量定额导致部门货期延误的。 17.6部门收发或QC员失职导致不合格货品流入下家部门的,使下家部门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 17.7煽动或积极参与恶意怠工、闹事,造成部门生产混乱的。 18.生产部门或员工因第十七条原因造成下家部门怠工,直接责任人在受到第十七条规定处罚外还应当视其情况赔偿下家部门因怠工造成的损失。 19.员工因下列行为,造成安全事故或重大安全隐患的,可视其情节给予留职察看一至二个月、记过、、书面警告,情节严重的予以解雇、; 19.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者; 19.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 20.员工破坏下列管理次序的,可视其情节给予留职察看一至三个月、记过、、书面警告,情节严重的予以降职并降低5%--10%的津贴直至解雇、; 20.1贪污公款、行贿受贿的; 10.2利用职权收受、索取贿硌 ; 20.3虚报人事资料或隐瞒重大传染性疾病被查实的; 20.4违反公司规定被处以警告达五次以上者; 20.5连续矿工达15日以上或一年内累计矿工达30日以上者; 20.6冒用部门主管或其他负责人笔迹签发、伪造文件、资料的; 20.7因无法胜任本职岗位经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岗位要求而本人又不配合再调动的; 20.8员工在合同期内实施同业竟争,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 21.员工有下列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视其情节降职并降5%--10%的津贴、留职察看一个月以上二个月以下、书面警告。 21.1不服从管主管领导及调派工作;漫骂主管;漫骂、攻击正在执勤的保安或舍监对抗管理的; 21.2因管理失职造成部门货品丢失的 21.3在宿舍内聚众闹事,汹酒赌博,破坏宿舍正常休息次序的 21.4员工在生产中故意造成废品或劣质货品,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的; 21.5玩忽职守,隐瞒工作过失 以致延误工作的,造成损失的; 21.6部门工作不按“6S”标准、“ISO文件”要求作业,被通知整改达三次以上而无实质性改善的; 21.7破坏厂区、宿舍内设施、环境给公司造成严重后果的 21.8违反公司规定被处以警告达两次以上者 22公司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其情节记过或记大过并降低津贴1%--5%或书面警告 22.1未经许可私自带非本公司员工入住宿舍,造成严重后果的 22.2不服从工作安排延误工作的 22.3遗失厂证或其他厂区适用的特殊证件不报,造成后果的 22.4乱动厂区或宿舍用电设施或其他机器设施,造成后果的 22.5私自开启消防门。 22.6未到下班时间私自停工、打饭、刷卡等影响上下班次序的 22.7连续矿工达三个工作日以上或一年内矿工总数在六个工作日以上的 22.8未经批准在宿舍内私自拉接电线、安装用电设施的 22.9收发员因过失造成帐目数据混乱、收发货品丢失数量较大的 22.10在厂区内乱写乱贴标语,涂改、撕毁公司通知、通告或其他有效文件造成不良影响的 23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其情节给予书面警告或口头警告 23.1迟到早退的 23.2上班期间吃零食或私自带早餐到厂区的 23.3不按规定或作业指导书要求作业,造成质量或安全隐患的 23.4下班时未搞好责任区清洁卫生的 23.5不按规定排队刷卡或在上班期间不按规定着妆或在厂区内不按规定佩带厂证。 23.6不遵守物品(人员)的放行规定,经强行通过门岗经劝阻无效的 23.7部门故意不接听或拖延接听电话;接听电话或与他人接洽时不使用礼貌规范、语言; 23.8衣冠不正、仪表不雅、穿拖鞋上班、不讲礼貌、语言不雅及其他影响公司面貌的行为 23.9不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造成安全隐患的 23.10未经许可私自调换房间或铺位 23.11不按规定搞好车间或宿舍房间、床位的清洁卫生 23.12利用公司资源制造私人物件的 23.13 私自利用公司电话直拨长途电话但利用200卡、IP卡打长途的除外 第四章 附则 24本办法中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 25 员工被处以“留职察看”的处分的,应当同时适用下列条款; 25.1 是月薪制的应当在留职察看期间只计发基本工资; 25.2 是计件的应当在留职察看期间只计发计件部分的工资(单价 X件数=计发工资额); 25.3 是计时的应当在留职察看期间只计发计时部分的工资(单价 X小时数=计发工资额)。 26.员工被记过一次降低员工津贴1%--3% 27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属NEVA行政部
Ⅱ 公司要求员工喝酒,要不然就罚款,符合劳动法吗
违法,可以去劳动局投诉或者去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Ⅲ 新劳动法关于员工罚款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员工罚款每月扣除的工资比例不超过20%。
对于员工罚款没有特别的新规定,对于犯错的员工,没有明确约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进行处罚,因员工的过错造成公司产生巨大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赔偿方式为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每月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工资比例不超过20%。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违反其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行为,属于克扣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Ⅳ 劳动法规定员工犯错最多能罚款多少钱
如果职工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有权进行处罚,但处罚标准不得超过员工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罚款后剩余金额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对该惩罚不服的,有申辩权,还有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劳动仲裁的权利。
法律分析
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手段之一,而公司不属于行政机关,所以不能对员工罚款。员工工作时出现过错,公司想要处罚员工的,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公司可以发放最低工资,在员工手册、规章制度中明确违纪处罚规定,并经公司员工同意。在现实工作中,企业单位早已经将惩处制度写在了合同里面,也就是说当用人单位和员工签订本企业的用人劳动合同的时候,这份劳动合同早就写的清清楚楚的。当然在面试通过后,企业单位的人事也会和员工说清楚单位的奖惩制度,这点在员工入职前应该自己留意一些。作为企业单位的一位员工,如果在工作中有失误的地方,正常的来说,是可以被认为违反了用人企业的规章制度的,与此同时,那么公司企业也有权利对这位犯错的员工进行惩处,至于惩处的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是单位公司的权利了。若是公司对犯有过错的员工任意罚款,即未按规定的形式,未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罚款,或者制定员工手册、公司规章不合法,那么员工被罚款后,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Ⅳ 劳动者在岗饮酒如何处理
劳动者在岗饮酒属于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按规章进行处理。
《宪法》第五十三条将“遵守劳动纪律”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劳动法》第3条据此将“遵守劳动纪律”规定为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第二十五条第二项又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Ⅵ 新劳动法关于对员工罚款有规定吗
新劳动法对于员工罚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犯错的员工,没有明确约定的,按照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进行处罚,因员工的过错造成公司产生巨大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赔偿方式为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每月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工资比例不超过20%。
【法律分析】
一、新劳动法中没有企业罚款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额度不超过20%。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Ⅶ 我公司员工上班酗酒,通告处罚怎么写
通 告
主题:违纪处罚
XX部 XX姓名(工号) XX月XX日上班期间酗酒,《根据公司厂规制度规定》给予该员工XX元处罚。
如有再犯,加重处罚。
望全厂员工引以为戒!
XX电子有限公司
行 政 部
XX年XX月XX日
Ⅷ 员工上班时间喝酒开除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
得看单位规章制度中是否有规定员工上班时间不能喝酒,如果没有而被辞退的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有规定则可以辞退且不作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Ⅸ 新劳动法对于员工处罚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来法没有具体的规定。源
这涉及到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与合法性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保险
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Ⅹ 劳动法中,是否有对劳动者上班期间饮酒有相关规定,上班中是否可以饮酒急!
没有规定,你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