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员工手册
1. 员工手册应包含什么内容呢
很简单,我给你的绝不是网上抄来的,你再去网上抄点,就全面了:
员工手册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员工手册要经过全体员工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大家提建议,这样以后执行,你就有托辞了,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也符合了劳动法的规定。
2、员工手册要介绍公司的价值观、目标、体系之类的,让员工对企业有个大致的了解。最主要的,员工手册要对员工的行为和办公纪律做出规定和规范。这是它真正的目的所在。
2. 员工手册里面有罚款劳动法允许吗
罚款是违法的。2008.1.15国务院已经废止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从此企业单位不得对劳动者进行罚款、警告、记过、留厂察看、开除等行政处罚。员工手册里关于罚款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属于无效。
3. 员工手册签字有法律效应吗
员工手册签字有法律效应。
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员工手册有向员工出示,一般在员工入职时给员工签字,确认其已其手册中的内容,此时,员工手册相当于已向员工公示的劳动规章,是有法律效力的;
2、即使是给员工签过字了,如果手册中有对员工重大的不公平条款,法院或仲裁委也一般会否认这些条款的法律效力;
3、签订的员工手册明显有失公平的,应属无效,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追回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发放员工手册或规章制度印刷文本,并让员工签字,说明已经收到并阅读相关规章制度,且愿意遵守;
5、员工手册或规章制度是劳动关系的基石,可将其作为劳动合同的补充,一并由劳动者签收与认可,公司也尽到了告知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 劳动法有规定企业员工手册要收到吗
不一定要发放。
公示有效的方式有:
1.传阅(注意阅读后签名确认已阅读知悉);
2.规章制度培训;
3.考试试卷等。
如果要发放员工手册,最好依照最新法律法规更改、经民主程序讨论、公示,方能有效。
5. 公司员工手册和劳动法—样吗
当然不一样,员工手册只能对本单位职工有效,员工手册也不能违反劳动法。
6. 员工手册包括什么内容
员工手册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员工手册的总则主要是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制定员工手册的目的和宗旨,通常出现的内容是:为规范公司的人事管理,特制定本规定,本公司各级员工,均应遵守本规则各项规定。
2、考勤管理规定:这项规定包括作息时间、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的处罚、旷工、病事假制度等。
3、福利制度:这项规定主要包括国家法定假日、带薪年假、婚假、丧假、产假、哺乳假、社会保险等等福利。
4、薪酬制度:具体包括:员工薪酬构成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几部分。
5、考核规定:员工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晋升考核等,主要针对员工品德、能力、考勤及绩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6、聘用及岗位管理:员工自进入公司之日起,行政人事部将为其建立人事档案。
7、培训制度。
8、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9、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的使用。
10、保密制度。
11、奖惩制度。
(6)劳动法员工手册扩展阅读:
员工手册是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浓缩,也是企业内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起到了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它既覆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又因适应企业独特个性的经营发展需要而弥补了规章制度制定上的一些疏漏。
站在企业的角度,合法的“员工手册”可以成为企业有效管理的“武器”; 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它是员工了 解企业形象、认同企业文化的渠道,也是自己工作规范、行为规范的指南。特别是,在企业单方面解聘员工时,合法的“员工手册”往往会成为有力的依据之一。
7. 员工手册有法律效力吗
您好:
1.一般来说,员工手册中记录的都是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果手册内的内容没有违反版放律权法规的规定,即使在职工看来有不利于员工的条款,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2.你签收了就意味着你对该手册内容已经知悉,充分了解了单位的规章制度,如违反该手册内的内容,单位可以依据该手册规定对你进行处罚;
3.还是那句话,只要单位发放的手册中的内容不违法,单位的做法无可厚非,属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8. 员工手册有法律效应吗
员工手册具有法律效力吗
员工手册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则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条规定确定了员工手册的制定或修改有效,确定了三条原则:
第一,需要通过民主程序制定;
第二,是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第三,是已向劳动者公示。公司员工手册制定注意哪些问题,怎么制定员工手册才能保证员工手册有效?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根据以上规定,公司制定或修改员工手册有效,取决于是否履行了上述程序,如履行了上述程序,员工手册有效。从法律意见上来讲,在这些程序中,没有明确规定员工是否签字,一般经过上述程序后,并没有规定员工必须签字。从实践操作角度讲,企业或公司最好让劳动者在员工手册上签字确认。企业在用工方面,在系统规范的制定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时,更应注意使其产生法律上意义。
《员工手册》公示风险的有效防范
中小企业为避免和防止《员工手册》的公示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要将《员工手册》公布在企业的会议室、办公大堂或公告栏内;
第二,将《员工手册》公布在企业的内部网站上,每个员工皆可以通过公司网站进行查询、查看,或者将《员工手册》通过电子邮件,向每一名员工送达。
第三,员工应聘入职时,公司将《员工手册》和劳动合同等一并交付给员工,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第四,员工应聘入职时,对员工进行任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员工手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时,应聘员工都要登记,要签到,培训结束时,对员工进行考试,答卷上要签自己的名字。
9. 员工手册和劳动法
1.企业规章制度如果超越《劳动法》规定范围,视为无效.如果企业违背劳动法内相关内容,可以向劳容动局投诉,申请劳动仲裁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10. 我旷工三天.我公司算我自动离职,扣发了我当月的工资.,但我公司说员工手册上有说明,这样合法吗
不合法。旷工三天扣一个月的工资不合法。除非员工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否则是不能扣款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用支付旷工当天的工资。但不能违法扣除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公司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应该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扣除工资。
法律分析
劳动者存在旷工,用人单位只能扣除旷工天数相应的工资。要扣除当月工资跟上月工资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2份);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2份),证据材料主要有劳动合同,工资银行账单;身份证复印件(1份)。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