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抑郁

劳动法抑郁

发布时间: 2020-12-23 04:15:10

『壹』 劳动法对抑郁症有什么规定:我上班困难,眼睛看不见了,怎么办

医疗期内的不能解除,如果在医疗期内解除视为违法解除,需要等医疗期满才能解除。如果医疗期满了,员工不能继续工作,可提前一个月通知或支付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再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关规定如下: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5、《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贰』 劳动法 换抑郁症地教师待遇

这是一个医疗期的问题。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时限。

这一规定是出于保护劳动者治病和疗养的需要,在医疗期内,劳动者身体还未康复,难以寻找新单位,用人单位如果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就会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

医疗期是根据工作年限来确定的,工资则按不低于最低工资80%的标准予以支付。

关于医疗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确立了根据本人工作年限来计算医疗期的原则。即: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关于医疗期工资, 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治疗,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病伤假期工资。同时,用人单位支付的病伤假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叁』 职工患有抑郁症能辞退吗

可以辞退员工的,可以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而辞退员工,但是在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劳动法抑郁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肆』 国家劳动法对抑郁症职工有什么新政策吗

将给予一定的医疗期,但应给予病假工资;如果医疗期限内未完全恢复,将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劳动法抑郁扩展阅读:

如果有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应当由劳动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六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网络

『伍』 最新劳动法解雇抑郁症员工的补偿规定

医疗期内的不能解除,如果在医疗期内解除视为违法解除,需要等医疗期满才能解除。如果医疗期满了,员工不能继续工作,可提前一个月通知或支付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再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关规定如下: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5、《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陆』 劳动法抑郁症能休病假么及病假时间多长

如果因病可以请病假,根据个人工龄情况给予医疗期,超过医疗期不能治愈或无法上岗工作,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N倍经济补偿

『柒』 劳动法对抑郁病患者休假如何规定

抑郁病很正常,不变态就行

『捌』 得了抑郁症单位能辞退吗

抑郁症,正如丘吉尔曾经说过的:“我心中的抑郁就像一只黑犬,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而如果这条抑郁的黑犬不幸地跟着公司员工,并无情地撕咬他,公司又该如何处理与该类员工的劳动关系呢?

案情回放

关注点三

患“抑郁症”员工,能否调岗?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目前合法调岗操作方式有三种:

1、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2、不能胜任工作;

3、双方协商一致。


结合本案,针对患“抑郁症”的员工,建议实务操作中采取第三种方式处理,避免公司为证明该类员工属于第一、二种的情形,而承担较为严苛的举证责任,导致对患病员工(尤其是抑郁症患者)调岗被认定为违法的法律风险。


同时,为更好地促成双方协商一致,建议公司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让步:

1、调岗但不降工资;

2、约定此次调岗的期间,到期后如可继续上班,则恢复原岗位(该期限可设定为经过测算的医疗期满之日)。

关注点四

患“抑郁症”员工,如何解雇?

公司如若想解雇该类员工,需知晓不同情形下,会有不同处理后果:

1、处于医疗期内,患“抑郁症”员工,不得随意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4]规定,在医疗期内,单位不得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否则构成违法解除,员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2、医疗期满员工,需证明不能从事原工作,方可解除,且需支付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5]规定,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相应经济补偿金。

3、若公司违法解除,则可能面临员工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法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6],结合实务操作,若公司是愿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员工赔偿金的,员工同意当然好,而有些员工是不愿意要赔偿金,更愿意继续在单位工作,并且要求司法机关撤销解除通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作为公司怎么办?现在目前实务,公司只能继续履行的,这无法避免。后续,建议继续完善公司的考核办法,量化不胜任工作的标准,如果该员工确实不能够胜任工作,则可依法解除。

结语

员工抑郁不可怕,在压力剧增的当下社会,处理出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员工,可能将成为HR日常性工作的一部分。这在给HR提出更高工作要求的同时,也表明,公司不应对此类员工有“风声鹤唳”之感。除尽可能防止前文所述问题发生外,更希望公司能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患有“抑郁症”的员工,具体而言:

1、确保精神障碍的诊断须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做出,公司不能仅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员工属于“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2、确保劳动者以精神疾病为由申请休假的诊断证明,以“精神科执业医师”做出的诊断证明为准。

3、有权要求本人或近亲属,对疑似精神病患者进行医学检查。

法规索引

[1]《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2]《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关于本市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标准的规定》第二条、第三条:“二、 医疗期按照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设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第1年,医疗期为3个月;以后工作每满1年,医疗期增加1个月,但不超过24个月。

三、 劳动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应当延长医疗期。延长的医疗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具体约定,但约定延长的医疗期与前条规定的医疗期合计不得低于24个月。”

[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5]《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之规定:“【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6]《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玖』 新劳动法 抑郁症 单位怎么发奖金 及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口头说要辞退你,你在没有接到正式书面通知(盖有公章)前,按时上班,或要求用人单位给你一个书面通知。如果仅凭用人单位口头说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你就不来的话,到时用人单位会说是没有人说过不让你上班,是你自己旷工数日,按你自动离职处理了。被用人单位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分三种情况,一是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二是依《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情形,按第4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还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向劳动者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三是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范围详见《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用人单位还应向劳动者出具《劳动合同法》第50、89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该证明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的规定。注意保留好用人单位要求你向某人交接的书面通知、交接清单,这些都是权益受侵害时你依法了交接的重要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出具向某人交接的通知,可以视为无需交接。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时间详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详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如果不按时支付,包括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报酬,均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法》第3、10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特别提醒:看我以上回答,要把书名号《》中所涉及的内容网络一下后,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我的网络空间有以上提到的法律规定,你可以去查阅。

『拾』 劳动法如何保护抑郁症

抑郁症是精神状态类或精神健康类疾病,不是职业病危害所产生,不属于职业病范围。但是,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一般抑郁症不大可能被认定为职业病。但患抑郁症的员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不得解除,当然员工严重违纪/犯法者/死亡除外。员工罹患“抑郁症”,劳动关系如何处理?2018-05-09 丨 来源:劳动法抑郁症病假医疗期
有人说,人生总是会有抑郁的时刻,它就像一条黑狗一般吞噬着我们的灵魂,撕咬着我们的肉体。每当黑狗走近你,你的世界就是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精神恍惚,你知道只有打败这只黑狗你才能重见光明,只有走出这抑郁的阴霾你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打败它才是你的出路。如果这条抑郁的黑狗不幸跟上了企业员工,并无情地撕咬他,用人单位又该如何处理相关的劳动关系问题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来自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很多人存在着持久的心境低落、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达9000万,每年20万人因抑郁自杀。罹患抑郁症的职工,同样受到被誉为“劳权卫士”的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如《就业促进法》明确:“公平就业,反就业歧视”,体现了国家对于反就业歧视的重视。
关注一罹患抑郁症员工同样享受法定的病假待遇
【案情回放】范丽(化名)原在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某门店做管理工作。由于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过大,她于2012年12月28日上班时突感不适,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出具了假条。此后她三次向肯德基递交了医院开出的共17天的假条。但从第四次开始,公司不再收取她提交的病假条,故范丽陆续7次通过EMS向公司递交病假条,前3次记录显示“妥投”,后4次被告拒收。范丽此时已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建议其休假以及坚持药物治疗。此后范丽患病一直未愈,病休在家。但肯德基仍于2013年1月1日通过EMS向范丽送达《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通知书》。范丽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作出裁决,驳回了范丽所有请求。范丽不服,起诉要求法院判令恢复劳动合同关系。最后法院一审判决,撤销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通知书》,恢复双方劳动合同关系。【法律解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该情形消失时终止。本案中,在范丽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范丽在肯德基工作期间患病,并连续休病假,当时尚处于医疗期内,故不同意肯德基终止劳动合同。因肯德基未提供充分证据反驳范丽诉讼主张,故法院对肯德基的抗辩意见不予采信。现实生活中,很多单位不把罹患抑郁症的职工当作病人处理,对于他们依法开具的病假证明不予承认,对于他们的病假申请百般刁难。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一般来说,只要劳动者提供了医院出具的病假建议单和相关证明,企业就必须准假。当然企业有权对病假证明进行审核,确认其真实性。员工有义务按单位规定履行病假手续。但是单位的审核只是形式上的审核,只要职工包括罹患抑郁症的职工提交合法的病假证明,并履行的单位的相关请假手续,单位就应当批准。
关注二罹患抑郁症员工可以直接延长医疗期吗?
【案情回放】2002年8月1日,郭伟入职北京移动公司,最后一份劳动合同于2010年7月31日到期。后郭伟提交2010年7月14日、7月29日、8月16日、9月16日、12月15日及2011年1月14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诊断证明书,诊断郭伟在医疗期内患有中度抑郁症。郭伟认为随着该疾病发展,于2011年3月30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系精神病的一种,按照法律规定,应适用24个月的医疗期。而移动公司认为郭伟所患疾病并非法律规定的“三种特殊疾病(癌症、精神病、瘫痪)”,应按一般疾病规定享受医疗期。后经法院释明,郭伟明确拒绝对其罹患疾病是否属于“精神病”进行司法鉴定,故法院对郭伟关于其应享有24个月的医疗期的主张,不予采信。在此情形下,法院认定双方劳动合同关系于2012年6月21日终止。此案经过劳动仲裁和一审,最后根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5)二中民终字第01224号判决,并非当然适用24个月的医疗期。【法律解读】郭伟在劳动合同到期时处于医疗期中,移动公司应顺延双方的劳动合同至医疗期满。至于郭伟的医疗期期限,移动公司主张因郭伟在其公司工作时间8年,故应享有6个月,该主张符合劳部发(1994)479号关于《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故双方的劳动合同于2010年7月31日到期,应顺延6个月医疗期,截至2011年1月31日医疗期满。而郭伟认为其曾于6个月期满后多次向移动公司申请延长医疗期,但移动公司未明确表示同意延长。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经过延长后的医疗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郭伟是否可以不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而直接延长医疗期至24个月,一个关键因素是他是否患有精神病。处于抑郁状态的职工是否算是精神病?其实心理或精神障碍不等于精神病,还需结合本人病情做出综合诊断,在未确诊前很难说抑郁症患者就属于精神病。从医学上讲,抑郁症与精神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精神病患者常有一些幻觉、妄想(如被害妄想)等病态体验,但对自己这种异常表现不能察觉,认为自己精神正常,没有病。在一些司法实践中,在病情存疑的情形下,法院有权要求员工进行司法鉴定,鉴定该病是否属于精神类疾病,以司法鉴定的结果作为判断员工是否有权享受24个月医疗期的判断依据。如果员工拒绝进行鉴定,则推定员工不能享受该类医疗期,而只能享受正常的依照工龄计算所得的医疗期。另需注意各地的不同执行口径。就上海来说,医疗期按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设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第1年,医疗期为3个月;以后工作每满1年,医疗期增加1个月,但不超过24个月。劳动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应当延长医疗期。延长的医疗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具体约定,但约定延长的医疗期与前条规定的医疗期合计不得低于24个月。也就是说,医疗期是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而不是根据病情确定,但对于被鉴定为完全丧劳又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应当延长医疗期。即不管患有何种疾病,只有符合该条件,才能延长医疗期。
关注三罹患产后抑郁症女职工有权享受哺乳假
【案情回放】2008年9月1日,赵洁进入思爱普(北京)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双方最后一份劳动合同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2年3月21日,赵洁生育一女,自该日至2012年6月20日,赵洁休产假。2012年6月20日、25日,赵洁分别以电子邮件形式分别向公司申请哺乳假,公司回复被告,不批准被告的哺乳假的申请,并要求提供有关医疗机构的病情诊断证明及建议。2012年8月17日,赵洁向公司邮寄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8月9日出具的《诊疗意见书》,该意见书记载:赵洁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2012年8月20日,公司以赵洁申请产假没有提交《再生育子女证明》、延迟提交病假证明导致公司无法及时完成病假审批手续、申请哺乳假不符合规定等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2012年10月17日,赵洁向上海市静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恢复劳动关系。公司不服仲裁裁决,遂上诉静安区人民法院。静安区人民法院(2013)静民一(民)初字第2088号判决书判决:思爱普(北京)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赵洁之间的劳动关系于2012年8月21日起恢复。【法律解读】本案争议焦点在于:2012年6月21日至8月20日期间被告是否可以享有哺乳假。对此,根据上海的地方性规定,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休哺乳假。另外,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患有产后严重影响母婴身体健康疾病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哺乳假。哺乳假为期6个半月。期间,女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其原工资性收入的80%;调整工资时,哺乳假视作正常出勤。另外,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医疗机构依法开具产前假和哺乳假有关疾病证明通知》第三条的规定,经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患有产后抑郁症等产后严重影响母婴身体健康疾病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哺乳假。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是三级甲等医院。所以,对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出具的因患有产后抑郁症等产后严重影响母婴身体健康疾病的哺乳假证

热点内容
外企经济法 发布:2025-05-12 18:24:03 浏览:311
存单司法冻结 发布:2025-05-12 17:09:56 浏览:414
江苏警官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2 16:45:02 浏览:194
法存在于那个社会 发布:2025-05-12 16:16:43 浏览:971
合同法17自考 发布:2025-05-12 16:04:41 浏览:752
中国合同法第141 发布:2025-05-12 15:11:57 浏览: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顾问 发布:2025-05-12 15:09:55 浏览:953
吓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13:46:40 浏览:174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发布:2025-05-12 13:16:31 浏览:422
宁波司法淘宝网 发布:2025-05-12 12:49:07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