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病假工资
① 劳动法规定病假工资最多支付多久呢
1、<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规定(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2、如果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间,由企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1)职工患病6个月内其病假工资支付情况如下:连续工龄不满2年,病假工资占本人工资60%;满2年不满4年,病假工资占本人工资70%;满4年不满6年,病假工资占本人工资80%;满6年不满8年,病假工资占本人工资90%;满8年及8年以上者,病假工资占本人工资100%;(此处本人工资按照职工正常情况下时的工资的70%计算)
(2)职工患病6个月以上,其疾病救济费支付情况如下:连续工龄不满1年,疾病救济费占本人工资40%;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疾病救济费占本人工资50%;连续工龄3年以上,疾病救济费占本人工资60%;(本人工资计算同上)。职工患病停工医疗满6个月以上,如果其疾病救济费低于本企业月平均工资40%,应当按本企业月平均工资40%发放,但不得高于本人工资;如果企业月平均工资40%低于全市最低工资的80%,按全市最低工资的80%发放。
应当注意的是,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最低不得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如果高于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可按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发放。这里要说明的是,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包括应由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公积金,也就是说,企业除了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以外,还应为职工缴纳包括单位和个人应该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公积金。
3、病假工资只有记录,找不到出处了。供参考。
② <<劳动法>>中病假工资的规定
楼主你看一下第三条,这个是全国性的规定。但是有些省份还是有些不同的规定,上海就是其中之一。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第八条 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③ 劳动法规定 病假工资怎么计算
根据劳动部《关于来贯彻自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各地也有相关具体规定,不知您是哪个地区,举例为河北省:《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在规定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