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有声
1. 劳动法中有规定孕妇的工作环境的声贝吗
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回及其化合物、苯、答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二)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
(三)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
(五)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
(六)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
(七)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八)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九)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十)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2. 那位朋友告诉我劳动法中规定关于工人工作环境噪音的标准
法律规定工业企抄业的总平面袭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85dB,根据等能量的原则,如果接触时间减少一半,标准容许放宽3dB。
如果单位不符合要求,又没采取其他改善措施,那么它本身就是违法的。
补偿是一定要有的,至于补偿多少,似乎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你可以参考一下《职业病防治法》http://www.hbzjcdc.com/main/2005-06/97.htm
3. 求对劳动法比较了解的朋友进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内,你有权无理由提前三十日通知公司辞职,这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合同终止后,你有权选择不续签合同,立刻离开公司,不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现在你同意在合同终止后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并且没有续签合同,你可以要求按照原合同约定领取工资报酬,享受五险一金待遇。当然,你也可以无理由拒绝公司的要求,在结算完工资报酬办完离职手续后立刻离开公司,去完成你的个人规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至于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你的个人权益,就本案来说,很简单,勇于拒绝。
4. 新劳动法 补休的问题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先安内排补休的容,不能补休的,应支付二倍加班工资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5. 公司违反《劳动法》,大多数员工都忍声吞气不敢告,为什么
明知道单位违反劳动法的员工非常多,只有很少的人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在社会上已经司空见惯。具体原因很多,简单说几个。先说明一下都会是什么人能够鼓起勇气状告单位呢?
其三,从众心理和安稳心里,让自己产生不做出头鸟的观念,明哲保身,少说为佳。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熟悉的领域,既然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有一定的地位,大伙都能忍,我也忍一下吧,枪打出头鸟,我还是省点心吧。
其四,基层的人有的心里想告,但是对劳动法、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不太了解,畏难情绪严重。许多基层员工,由于对法律程序不了解,对如何维权摸不着头脑,对打官司存在畏难情绪,只好忍气吞声,除非被逼到一定程度,不会轻易行动。现在社会上违反劳动法的企业太多了,我了解到有一个公司,实际就职人员超过千人,实际上缴纳社保的人员只有不到百人,而且压工人二十天工资
但是没有一个人去告状,只有个别人在即将离职的时候,讲情况反应到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但是都是不了了之的结果。中国的劳动者太多了,不愿意拿起武器维护自己应得的权益,以及维权的困难度过高,也助长了这些违法企业的违法行为。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当然最应该努力的是那些执法部门。
6. 劳动法允许用摄像头监视员工声音劳动法允许吗
用摄像头监视员工,这种规定根本就不会涉及到劳动法,它涉及的只是民法。因为这种行为直接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所以是不被允许的。
7. 国家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如果加班领导赖掉,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有纠纷的也可以去劳动仲裁部门提出投诉。
(7)劳动法有声扩展阅读:
案例:国庆7天全加班涉嫌违反劳动法
今年国庆的放假安排是9月29日至30日上两天班,10月1日至7日连休7天。其中10月1日、10月2日、10月3日为法定节假日。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按照《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2003年北京市政府142令)第14条和第44条的有关规定。
本市用人单位在10月1日、2日、3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就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10月4日、5日、6日、7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而对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如何确定,市人力社保局强调有三个原则:首先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其次是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休假期间工资标准确定。
最后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依照上述原则确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企业在对劳动者月工资折算为日工资时,应当按照我国《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的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举例来说,职工张某的月工资标准为5000元,如果单位安排该他在10月1日至3日期间加班1天,那他的加班工资就应该为:5000(元)÷21.75(天)×300%×1(天)=690(元),3天如全部加班,加班工资将达到2070元。
如果单位安排他在10月4日至7日加班1天且不能补休,他的加班工资应为:5000(元)÷21.75(天)×200%×1(天)=460(元),如果这4天全部加班,加班工资将达到1840元。
这样算来,如果一个职工在国庆这7天一直加班,一天不休的话,可以拿到的加班费相当于17天的工资。而如果想达到日2000元的加班工资,如果是在前3天,那员工的月工资标准要达到1.45万元以上;如果是后4天,月工资标准要达到21750元以上才行。
但是,对于7天全部加班的做法,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7天全部加班,涉嫌违反劳动法。
8. 关于职业劳动法
有办法,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你妹妹应该满十专六属周岁了吧。国家的劳动法对未成年工(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是有特殊保护的。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那老板实在不愿意给,你们就去找劳动部门,劳动法摆在那,钱肯定能拿到的。
9.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哪些不一样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哪些不一样? 简单地说:劳动法是2008年1月1日前执行的劳动法规;专劳动合同属法是2008年1月1日后执行的劳动法规;不同的是以2008年1月1日为分界线,以前的劳动纠纷适用劳动法;以后的劳动纠纷适用劳动合同法。这样理解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更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劳动者获益:1、签约两次之后须签无固定期限合同;2、炒老板鱿鱼不再担心违约金;3、单位拖着不签约将会赔得更惨;4、单位不给买社保就得赔偿;等等。
10. 请问新的《劳动法》中,常在噪音为86分贝何环境下工作每天十二小时,干了两年多,发现耳朵听力下降。
可以
人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声压级在86分贝或更高水平的声音环境中,就会引起内耳毛回细胞损答伤,继而发生噪音性听力损失。这种损伤可以是由像爆炸声、枪声、这种突爆型强脉冲噪声引起的,也可能是由长时间或反复暴露于巨大的机械声或如高分贝音乐等娱乐环境而引起的。因为很难听清轻柔的高频声音,噪声性听力损失患者能够听见对方说话,却无法理解话语的内容。这一过程是如此的悄无声迹,除非严重的无法交流了,人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自己患了听力损失。噪音性听力损失,是一种永久性听力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