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期劳动法
① 孕期、产期、哺乳期按国家规定总共有多长时间假期
北京大学劳动法专家叶静漪副教授答: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无过错,由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一般情况下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特殊情况例外)。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而终止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哺乳假是除国家规定的90天产假以外的延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对晚婚、晚育女职工,普遍给予了延长一定产假期限的奖励,时间长短由各地视情况而定。 哺乳期是女职工哺育婴儿的时间,按照国家规定为一年。 女工三期指的是女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根据《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女工怀孕和哺乳期间,单位不能安排过强劳动和禁忌劳动,不能延长劳动时间;怀孕七个月以上和哺乳女工,一般不安排夜班。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怀孕流产的,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② 哪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的6种情形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 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产期劳动法扩展阅读:
怀孕7个月以上员工可拒绝加班、值夜班:
《劳动法》第61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劳动法》第29条:
女职工在孕期、产假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在女性员工怀孕8个月的时候,安排值夜班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且据法条的规定,在怀孕哺乳期间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有违反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到法院申请诉讼,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 怀孕期解除劳动合同,该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或者女职工在孕期、回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答满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的期限顺延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根据该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是劳动合同延续的法定事由, 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如果劳动合同届满,用人单位应当将其劳动合同的期限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出现严重的经营困难的,在听取职工意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并向员工支付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后,可以裁减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你的劳动合同延续到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才届满,你的劳动合同还在履行的过程中。你所在公司单方面通知你终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单方面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规定》中关于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女职工的劳动合同的强制性规定,因而是违法的。
④ 劳动合同规定,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分别是多长时间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和《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版动保护规定〉问题权解答》第十四条规定,哺乳期应为十二个月,即从婴儿出生之日起至满一周岁。 在这期间单位每天是要给时间给女工进行哺乳的。有些单位是半天,有些是按小时来计的。并且在此期间所在单位继续给发工资的
女职工产假为90日,其中产前休息15日,难产增加产假15日,多胎生育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如果孕妇所在岗位对胎儿及母体有危害,单位应暂时把职工调离此岗位。
哺乳期时间定为一年,每班工作应给予其两次授乳时间,每次纯授乳时间,单胎为30分钟。
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上夜班及加班加点。
至于当地法律规定,请去通过 登录 到—— http://tieba..com/p/4313271848 &法律咨询贴吧 中寻问。
⑤ 劳动法对于女职工在孕期,产假期和哺乳期有哪些特殊规定
《劳动法抄》对产假天数和从事的工作及解除劳动合同做出了特殊规定,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5)产期劳动法扩展阅读:
女职工除产假外,是依法享有哺乳假的,具体如下: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九条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
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女性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假期是多少天
女工三期指的是女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 哺乳假是除国家规定的90天产假以外的延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对晚婚、晚育女职工,普遍给予了延长一定产假期限的奖励,时间长短由各地视情况而定。 产假总共3个月,如果申请独生子女可以再延长3个月,也就是最多6个月.你想什么时候请产假还是你说了算,总数一定,早请假,那么后期就短了. 哺乳期每天有2个小时的喂孩子的时间,产假过后 ,再请假就扣工资了
⑦ 国家规定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国家规定法定产假是98天。
产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7)产期劳动法扩展阅读:
一、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的女职工产假为90天,《劳动法》规定为“不少于90天”。《规定》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公约关于“妇女须有权享受不少于14周的产假”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对女职工流产的,《规定》参照原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关于流产假的档次划分,明确了流产产假,规定: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6周)产假。
二、可以请的假
1、产前假: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如上海市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2、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3、保胎假: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