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最新劳动法对于孕妇福利规定

最新劳动法对于孕妇福利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5-03 01:27:58

劳动法关于生育期间工资的规定

法律分析: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② 最新劳动法对女职工二胎产假如何规定

女职工合法生育二孩的,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加上所在省市延长的产假,总时长可以达到180多天。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指出,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如果遭遇难产,则额外增加15天产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再额外增加15天的产假。对于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可以享受15天产假;而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则可享受42天的产假。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妻不仅可以获得国家规定的产假,还可以享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各地条例对此有更具体的规定。比如,在北京,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额外享受30天的生育奖励假,其配偶则可以享受15天的陪产假。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或解除劳动关系。

在上海,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除了国家规定的产假,女方还可以享受额外的30天生育假,男方则可以享受10天的陪产假。生育假的待遇与普通产假相同,陪产假期间的工资也按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放。

这些政策旨在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减轻她们在生育期间的经济压力,并鼓励她们更好地照顾自己和新生儿。

热点内容
司法证c证好考吗 发布:2025-10-20 08:48:42 浏览:91
2019考研法律硕士试卷 发布:2025-10-20 08:43:00 浏览:545
射洪县律师 发布:2025-10-20 08:42:07 浏览:245
违章停车条例 发布:2025-10-20 08:36:30 浏览: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20 08:28:22 浏览:118
新经济法基础大纲试题 发布:2025-10-20 08:28:13 浏览:258
福建省节能条例 发布:2025-10-20 08:26:12 浏览:361
不服从工作安排劳动法 发布:2025-10-20 08:25:42 浏览:712
法院会录 发布:2025-10-20 08:16:54 浏览:243
我国核电站对建设质量保证依据法规 发布:2025-10-20 08:12:43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