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新行政诉讼法测试题

新行政诉讼法测试题

发布时间: 2025-05-03 23:01:50

『壹』 2020法考每日一练【行政法】- 不定项选择题【11.5】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2015/二/98)

A.方某在妻子失踪后向公安局报案要求立案侦查,遭拒绝后向法院起诉确认公安局的行为违法

B.区房管局以王某不履行双方签订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为由向法院起诉

C.某企业以工商局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为由向法院起诉

D.黄某不服市政府发布的征收土地补偿费标准直接向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

1.【考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答案】C。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相关规定,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本题中,方某妻子失踪后向公安局报案要求立案侦查,立案侦查属于刑事诉讼法授权的司法行为,不是行政行为。当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项错误,不当选。

行政诉讼的特征之一就是,被告恒定即为行政机关(包括被授权的组织),只能“民告官”不能“官告民”。选项中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协议,行政机关应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因被告不适格。B项错误,不当选。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八)项相关规定,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C项正确,当选。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或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C。

『贰』 跪求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急!要有答案的!谢谢。

下面的试题可供参考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法律事实
2、公务员
3、行政强制
4、行政处罚
5、抽象行政行为
6、行政诉讼参加人
二、填空题
1、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与 。
2、代执行是指 或者 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的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3、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程序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4、我国国家赔偿采取以金钱赔偿为主, 、 为辅的方式。
5、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针对 作出的裁决。
三、选择题
1、行政许可行为的特点在于( )A.是具体行政行为 B.是依职权行为C.是要式行政行为 D.是外部行政地为
2、下列各项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A.罚金 B.通报批评 C.行政拘留 D.开除
3、下列哪些行政行为可以被申请行政复议(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 C.行政拘留 D.抽象行政行为
4、下列行政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有( ) A.杭州市人民政府 B.浙江省工商局C.教育部 D.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
5、我国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 B.违法责任C.无过错责任 D.严格责任
6、我国的行政诉讼案件由( )受理和审理。 A.普通法院 B.专门法院 C.行政法院 D.宪法法院
7、下列原则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是( )A.合议原则 B.不适用调解原则C.选择复议原则 D.回避原则
8、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包括( )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C.对省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D.对公安部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9、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是被告A.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复议机关C.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或复议机关 D.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10、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A.书面审理 B.开庭审理 C.书面审理或者开庭审理 D.以开庭审理为主,书面审理为辅
四、简答题
1、行政法的特点是什么?
2、行政处罚的原则有哪些?
3、我国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有哪些?
五、论述题论述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词解释
1、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2、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自由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4、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级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5、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
6、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厉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关似的人。二、填空题
1、职权立法 授权立法
2、行政强制执行机关 第三人
3、准备阶段 实施审计阶段 处理阶段
4、恢复原状 返还财产
5、行政诉讼程序问题
三、选择题
1、ACD 2、BC 3、AB 4、AC 5、B 6、A7、BC 8、ABCD 9、B 10、B
四、简答题
1、行政法的特点是什么?(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2、行政处罚的原则有哪些?(1)处罚法定原则; (2)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机关;(3)委托的行政机关; (4)行政复议机关;(5)上述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后的赔偿义务机关。
五、论述题试述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管理的实际需要,二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功能。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可以考虑遵循以下原则:(一)适应需要原则;(二)精简原则;(三)高效率原则; (四)依法设置的原则。(回答要求能够展开,否则最多只能得8分)

『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练习题

该题不适合高质量,请法律的伙伴收回

『肆』 2020法考客观题每日一练【行政法】-不定项选择题【3.31】

一、不定项选择题

某药厂以本厂过期药品作为主原料,更改生产日期和批号生产出售。甲市乙县药监局以该厂违反《药品管理法》第49条第1款关于违法生产药品规定,决定没收药品并处罚款20万元。药厂不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县政府依《药品管理法》第49条第3款关于生产劣药行为的规定,决定维持处罚决定。药厂起诉。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第1-2

1.关于本案的被告和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012/二/97)

A.被告为乙县药监局,由乙县法院管辖

B.被告为乙县药监局,甲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C.被告为乙县药监局和乙县政府,乙县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D.被告为乙县政府,由甲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关于本案的举证与审理裁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012/二/98)

A.法院应对被诉行政行为和药厂的行为是否合法一并审理和裁判

B.药厂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不能免除被告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C.如在本案庭审过程中,药厂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院不予准许

D.法院对本案的裁判,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

参考答案

1.【考点】行政诉讼的被告与管辖

【答案】C。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是指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改变原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但未改变原行政行为处理结果的,视为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案件,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本题中,乙县药监局为作出处罚行政的原行政机关,乙县政府为复议机关,应以乙县其所在地的法院为该案管辖法院。即经过复议的案件,级别管辖应“就低不就高”。本案为复议维持,被告为乙县药监局和乙县政府为共同被告,应以乙县药监局所在地的法院为管辖法院。故本题选C。

2.【考点】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审理裁判

【答案】B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A项错误,不当选。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六条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B项正确,当选。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C项错误,不当选。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BD。

更多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伍』 请高手回答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多选题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B. 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C. 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D.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 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B. 精简原则C. 高效率原则 D. 依法设置的原则)。
3. 国家行政机关有如下特征(B. 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D. 为了顺利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
4. 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A. 国务院的直属机构C.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5. 被授权组织的类型包括(A. 特定的事业单位B. 特定的企业单位C. 特定的社会团体)。
6. 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 A. 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D. 遵循法定程序的义务)。
7. 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在于(B. 产生依据不同C. 行为后果不同 D. 法律地位不同)。
8.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A. 国家权力机关C. 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
9. 关于公务身份的公务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公务机关的名义从事活动B. 享有行政职权,需要承担行政职责)。
10.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具有较强的执行性C. 从事国家行政管理职能D. 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

『陆』 2021法考模拟试题:行政法-行政行为(4.15)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行政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在受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范围上是一致的

B.行政行为在被撤销前,相对人受其约束

C.当事人不履行县政府的限期拆除违建决定,县政府强制拆除是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体现

D.抽象行政行为均具有严格的制定程序

参考答案

1、【考点】行政行为

【难度】

【答案】B

解析:抽象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针对特定对象单方作出的具体处理决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对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在诉讼受案范围上不一致。A项错误,不当选。

具体行政行为由法定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撤销后才失去法律效力,在撤销之前当事人应当受其约束。B项正确,当选。

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指使用国家强制力迫使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以其他方式实现具体行政行为权利义务安排的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行政机关予以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是执行力的表现。C项错误,不当选。

抽象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但并非均具有严格的制定程序。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柒』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试题类型举例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C 4、AD
二、填空题
1、显示公正 2、该组织、委托的行政机关
三、名词解释
1、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出裁判的活动和制度。
2、行政侵权赔偿: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由国家对受害人承当赔偿责任的制度。
四、简答题
1、答:有八类:1、不服行政处罚的案件。1、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4、对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许可证和执照或者不予答复不服的案件。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被拒绝或者不予答复的案件。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
2、答: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五、论述题
答: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一样,也是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是从民事诉讼法中脱胎而来的。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外,对于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还要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例如,民事诉讼中有关回避、证据、期间、送达、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以及执行程序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行政案件时可以适用。但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因此,在具体内容上有显著的不同:(1)诉讼的主体不同。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其他组织、法人和公民之间在行政管理中引起的纠纷。行政诉讼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原告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行政复议机关。而民事诉讼是解决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产生的纠纷,因而,民事诉讼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关系。(2)诉讼的性质不同。行政诉讼中争执的是关于行政权利义务问题,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时依法提起的诉讼;而民事诉讼中争执的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问题,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发生纠纷时提起的诉讼。(3)诉讼发生的条件不同。行政纠纷发生后,有的争议须经有关行政机关处理后,当事人对处理不服时,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民事纠纷发生后,纠纷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程序因此而发生。(4)举证责任不同。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即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而民事诉讼中,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均负举证责任。(5)适用调解的范围不同。行政诉讼中,除行政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外,人民法院不能以调解方式处理当事人之间的行政争议。这是因为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主管机关,它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利益,保障社会的稳定,保护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它不能对依据国家法规所作出的决定加以更改和让步。而民事诉讼中,自愿、合法调解原则是一项重要原则,贯穿于整个审判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用调解方式处理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

热点内容
法院古语 发布:2025-05-04 12:38:43 浏览:636
民间转让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4 12:32:50 浏览:841
司法解释渎职罪 发布:2025-05-04 12:27:35 浏览:169
吃蛙条例 发布:2025-05-04 12:26:03 浏览:435
恶意违约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4 12:19:56 浏览:307
2016全国监理法规考题 发布:2025-05-04 12:12:02 浏览:860
黄委会法规局 发布:2025-05-04 12:11:19 浏览:19
国际条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4 12:11:10 浏览:920
白话老子道德经 发布:2025-05-04 12:09:36 浏览:311
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有那些 发布:2025-05-04 11:56:48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