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万民法以公民法为

万民法以公民法为

发布时间: 2021-02-28 18:00:27

1. 把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标准是什么

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公元前5世纪中期),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
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共和国中期的公民(前5世纪中期~前3世纪中期)。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
为统治庞大的国家,处理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罗马帝国最早形成的法律是万民法。
万民法的调整范围最初只限于罗马司法管辖范围内的罗马公民与异邦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异邦人本身间的关系,后来逐渐成为调整各国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万民法是“市民法”的对称,又称“各族人民的法”。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
体系较市民法更加完备,程序上较为简便灵活,更适用于维护罗马奴隶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要求,具有某种国际法和自然法的性质。
现代国际法的语源就直接来自万民法,产生于公元前242年。
公元前3世纪后,万民法的原则移用到市民法中去,罗马非公民取得市民权后,与市民法在内容上逐渐接近、融合。
查士丁尼民法典颁布后,两者最终统一起来。

2. 万民法与公民法是互相补充的对不对万民法与公民法的主要区别是内容不同这句话对不对罗马法的根本目的

准确的说,万抄民法是公民袭法的发展和延伸。简单说的话,公民法共和国时代是用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而万民法是帝国时代用来解决宗主国和行省蛮夷之间矛盾的。
当初共和国初期,国家还小,主要解决的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矛盾的。这时候主要就是公民法。
等到了帝国时期,在外部行省拥有大量的蛮族,你既不能简单地把这些人都划归为奴隶,又不可能给所有人公民权,那就在公民法的基础上扩展出来了万民法。
你要说内容有所不同当然是的,阶级主题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法律也不尽相同。但是设置法律的精神主题是一致的。
最后一个问题嘛,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权益的,只不过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手里拥有的资源不同,所以博弈时候发挥的实力不同,最终的结果当然也会大相径庭。这个问题就太大了,具体什么意思你自己慢慢考虑吧。

3. 简述公民法与万民法形成的历史意义`````

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为《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①、什么是罗马法?

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②、罗马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罗马法的起源及发展阶段

起源: 习惯法――成文法

发展: 公民法——万民法

完成: 《民法大全》

1、起源: 习惯法――成文法

③、什么是习惯法?

习惯法 含义: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法则。

局限: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该文章转自[历史风云网]:http://www.lsfyw.net/Article/HTML/12741.html

首先,罗马的公民法特别注重形式,如法庭上必须用固定的语言、还要祭神、还有特别的手势等等,谁错一点就算败诉。外邦人无法接受。第二,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可以不认可外邦人。而高卢人、西班牙、意大利人也有自己的公民法。罗马政府设置了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以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体系。它普遍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把外邦人归入,使他们也成为法律主体。万民法内容很多,是把各种法统为万民法。针对行省地区还有各行省的法,但是要服从中央。

尽管万民法还不是非常的完整统一,但万民法取代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它协调罗马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罗马和外邦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关系。它可被看作是准国际法的最早形态,对于在庞大帝国内维系、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也起有重要作用。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http://hist.cersp.com/jxsj/jxll/200701/5190_3.html

古罗马的法律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

(1) 欧洲国家大多数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法律.
(2) 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直接来
源于罗马法.
(3) "不告不理","一事不再理"等原则被继承.
古罗马法的地位及影响:
地位:
是世界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 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体系

4.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包括哪些内容

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公民法这种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回"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适答用于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法是保护罗马公民的,较宽松。)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万民法是来规制除罗马人以外的罗马帝国的人,比较严厉。)
但他们本质上都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的手段。

5. 求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

二者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1、对象不同:

()公民法的对象是罗马公民 ;

(2)万民法的对象是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非罗马公民之间;

2、内容不同:

(1)公民法的内容是公法较多;

(2)万民法的内容是所有权与债法;

3、来源不同:

(1)公民法的来源是民众大会、元老院决议,习惯法规范;

(2)万民法的来源是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固有的“私法”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以及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业习惯与法规等;

4、程序不同:

(1)公民法的程序形式主义;

(2)万民法的程序更为灵活。

(5)万民法以公民法为扩展阅读

早期的“古罗马平民”与“古罗马公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不过两者都是自由民,至于奴隶的地位则没有任何差别。

王政时代后期,古罗马平民大都是外来的移民以及脱离古罗马血缘群体的社会成员,被排除在古罗马公民的血缘组织之外,因而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无权性(比如公有地的使用权),经济上的私有性和对罗马贵族和氏族部落的依附性。从法律上看,《公民法》适用于古罗马公民,而《万民法》适用于古罗马平民。

任何在罗马出生的男人都是罗马公民,奴隶除外。公民有权投票,妇女除外。公民有权立约,有权具备合法的婚姻。公民不能够被判处死刑,除非他们被控诉叛国罪。

马的自由民指居住在罗马境内但不具备罗马公民的身份,自由民的根本特征是享有财产权。自由民可区分为上层和下层,即贵族和平民两部分。前者不仅拥有大量地产和其他财产,而且享受各种政治特权。

6. 历史:公民法习惯法万民法成文法自然法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公民法这种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法是保护罗马公民的,较宽松。)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万民法是来规制除罗马人以外的罗马帝国的人,比较严厉。
公元前8至6世纪的王政时期,古罗马法律的表现形式是原始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末奴隶制国家形成以后,罗马法律从不成文的习惯法向成文法演进,公元前451一前450年,罗马制定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伟,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贵族享有了太多特权,他们有任意解释和曲解习惯法的权利,所谓习惯法就是不成文的规条,这导致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剧烈。两个阶级经过长久的斗争,才有了罗马成文法,这部成文法最早也称“十二铜表法”。

关于自然法的含义,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

7.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是什么

你好,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疆域的不断扩大,各种文化和民族的碰撞,使原来的法律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所以为了统治的需要。才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8. 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的根本原因是

因为罗马的对外扩张,领土地域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商人们的纠纷更复杂,需要能灵活操作的法律和程序。而且运用万民法有助于缓解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9. 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原因是什么与公民法相比,它有哪些突破

一、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原因是什么?

从公元前146年布匿战争的结束到公元前30年前后的这段时期,是罗马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到对外扩张的一系列影响,罗马的共和体制逐渐瓦解,帝制确立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要稳定整个帝国的统治,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法律保护。而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罗马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简言之,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版图扩展,国际交往增多,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广大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社会动荡,公民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继续维护罗马统治阶级的利益,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二、与公民法相比,万民法有哪些突破突破?

1、在适用范围上,打破了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自由民一视同仁;

2、在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3、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民法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公法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

10. 万民法与市民法的区别

1、对象不同:

公民法的对象是罗马公民 ,万民法的对象是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非罗马公民之间,

2、内容不同:

公民法的内容是公法较多,万民法的内容是所有权与债法。

3、来源不同:

公民法的来源是民众大会、元老院决议,习惯法规范,万民法的来源是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固有的“私法”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以及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业习惯与法规等。

4、程序不同:

公民法的程序形式主义,万民法的程序更为灵活。

(10)万民法以公民法为扩展阅读

万民法的由来: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

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

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热点内容
刺字的刑法 发布:2025-09-14 18:03:37 浏览:706
传统道德的内涵 发布:2025-09-14 18:03:27 浏览:62
郑州法院招聘信息 发布:2025-09-14 17:53:12 浏览:476
民商法不足 发布:2025-09-14 17:53:09 浏览:99
2018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发布:2025-09-14 17:35:47 浏览:856
盲侠大律师的英文插曲 发布:2025-09-14 17:34:01 浏览:23
新劳动法何时实施 发布:2025-09-14 17:11:01 浏览:140
刑事诉讼法公民义务 发布:2025-09-14 17:08:44 浏览:888
苏州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发布:2025-09-14 16:54:25 浏览:726
刑法常见辩题 发布:2025-09-14 16:32:30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