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原理与实务案例分析
『壹』 民法原理与实务论文1000
写论文的时候复 应该时刻关注论文的重制心;
写论文的时候,有时会觉得是不是这个也要加进去,那个也要放进去,觉得什么东西都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论文的重点一定是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前面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做铺垫,点到即可,不需要全面展开介绍,如果觉得需要介绍的话,可以通过标注参考文献的方式,千万不要放错重心。
『贰』 民法原理与实务 p83习作案例
答:
1.王某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担保法》第21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本案中,王某与乙公司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范围未作约定,因此,依本条规定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即王某应对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万元主债务及利息等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2.有效。《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本案中,甲公司经乙公司同意,将其欠乙公司的债务转让给丁公司,因此,甲公司与丁公司间的债务转让具有法律效力。
3.王某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中,乙公司许可甲公司转让债务给丁公司,但未
『叁』 谁有民法原理与实务(第三版)
这个有的少!
『肆』 民法原理与实务 和 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这两门选修课程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研究民法 一个是研究民事诉讼法
民法是实体法 诉讼法是程序法
『伍』 李开国民法原理与实务 理论思考与实务答案
不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调整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本案例中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平等,不属于民法调整对象。
『陆』 两道民法案例分析题,请结合民法原理帮助分析,求帮助!
第一题
张三的抵押行为有效,因为在按份共有中各共有人对自己享有的份额独立地享有所有权,可以不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转让、抵押。在该抵押有效的情况下,物权法本着简化物权关系,促进物尽其用之目的,在该法第101条中规定,按分共有人转让自己的份额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同等条件一般包括价款、支付方式、担保的同等)。因此,本案中李某为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而张某之父非共有人,不享有此权利。
该责任由共有人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按份额比例承担责任。因此应由张某、李某、王某共同对赵某承担责任,如果某各共有人承担的责任超过了其享有的份额,可以再按照份额进行追偿。
第二题
该案为共同侵权,在本案中,廖某的损失是由于张某将排水口捅开和主谋、范某将铁丝网拔起共同造成的,任何一方的行为均无法单独造成该损害的发生。因此,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2条的规定,在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前提下,各自承担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又因朱某、范某为未成年人,其责任应由各自的法定代理人承担,故应由张某即朱某、范某各自的法定代理人共同承担。
具体来讲,张某的主观故意更强,且行为危害性更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相比之下,朱某、范某因二人为未成年人,主观恶意较小,且危害较轻,应承担次要责任。(此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柒』 案例分析民法原理与实务
答:
1.王某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担保法》第21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专权及利息、违约金、属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本案中,王某与乙公司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范围未作约定,因此,依本条规定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即王某应对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万元主债务及利息等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2.有效。《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本案中,甲公司经乙公司同意,将其欠乙公司的债务转让给丁公司,因此,甲公司与丁公司间的债务转让具有法律效力。
3.王某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中,乙公司许可甲公司转让债务给丁公司,但未取得保证人王某的书面同意,所以丙公司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捌』 请问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课程代码0918的辅导书在哪有卖
请问谁知道自考律师专科的科目名称和课程代码啊?如果我考法律专科的课程和...法律文书与律师实务写作 4 00917 民法原理与实务 7 00918 民事诉讼原理与...
『玖』 关于民法原理与实务
基本同意上述意见。抄但是对于如下问题我持不同意见:
4:既然题目的大前提已经是滥用代理了,那么不管你怎么做怎么符合利益,法律都是禁止的。并且,在法律中还有很多情况是禁止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
5:典权不是租赁,出典人不能够收取任何收益。因为典价已经把收益都算上了。所以典权人无须向出典人定期交付收益金额。
『拾』 民法原理与实务p63案例分析练习
差不多是刚考完,目前专业网站上连试题还没有上传,更甭提答案了,我想你还是找些模拟试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