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限
㈠ 人大代表建议将刑法中有期徒刑上限提高到20年是怎么回事
“建议将刑法中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到二十年,并对相关条款作出调整。”这是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蔡宁代表今年两会领衔提出的议案。
对此,蔡宁建议将刑法中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到二十年。同时建议,对于有数罪并罚情形的,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现行刑法规定最高不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三十年(现行刑法规定最高不超过二十五年)。此外,相应提高有关犯罪追诉期限,并对各类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通过减刑、假释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适当提高。
㈡ 刑法时效当中的法定最高刑是什么意思
特定犯罪行为(情节、后果)对应的规定量刑幅度的上限,如,《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一量刑幅度,其法定最高刑为3年。
2、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幅度,其法定最高刑为10年。
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这一量刑幅度,其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追诉时效为20年。
㈢ 刑法为什么没有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
75周岁以上 可以从轻减轻 。 个别太老变成傻子的无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人 按无行为能力人处理 无罪。
㈣ 人大代表建议将刑法中有期徒刑上限提高到20年,你怎么看
中国目前在展开反腐败的斗争,这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对于这些贪污腐败分子的量刑一直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刑法里面的有期徒刑有一定的问题,年限方面比较少,同时对于有期徒刑的年限少,就会是刑法方面的认定过于宽松,使很多罪恶昭彰的人,并没有得到处罚,这件事情值得深思。
最近人大代表河南省检察院蔡宁提出将刑法中有期徒刑上限提高到20年,这点我是十分赞同的,同时也希望对一些贪污腐败罪行严重的人,要从严处理,对此类犯罪的判罚要着重考虑社会方面的影响,加大惩罚力度才行。所以从反贪污和治理犯罪方面来说,20年有期徒刑的增加是很合理的议案。
现在的刑法对于有期徒刑十五年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少的数字,比如一个罪犯一年到十五年,只有几个不同的等级,那么判罚的时候,就会选择出现问题,特别是一些犯罪严重的人,十五年明显是偏低了,但是继续向上的话,没有任何的刑期,这对于公平公正的判决来说是一个影响。
同时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十五年有期徒刑,包括的犯罪情况确实太多,举个例子都是贪污一百万,那么情节跟定有很多的不同,有的是小范围的贪污,有的是社会影响巨大的贪污,有的属于破坏社会稳定的灾难、救助款一类的贪污,那么量刑的时候只要几个标准,很可能会出现量刑不平衡的情况。
现在的刑法规定十五年的有期徒刑,对于审判工作也会带来很多的困难,有些人犯罪是好几个罪名,数罪并罚的话,如果刑期限制比较小的话,那么量刑自然会很轻,这会对审判影响巨大,所以提高中国的刑法里面有期徒刑的刑期,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好建议,对于法律的公平公正,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㈤ 刑法上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是指的几岁的人
刑法中的责任能力分为3部分,分别为1 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专已满属14未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 精神状态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照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的,不负刑事责任3 聋哑人(又聋又哑),盲人
㈥ 刑法期限是
是追诉期限吧?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时效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连续犯继续犯追诉时效】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时效中断】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㈦ 刑法中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定罪
年满14不满16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刑法所规定的8项罪名负刑事责,其以外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所有犯罪承担责任,只是量刑时会从宽,相关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㈧ 请问刑法中的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
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版和无期徒刑的以权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很显然数罪并罚的执行刑期,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二十五年。
如果判决宣告以前发现的数罪为同种数罪时,是否应当并罚?对此,立法上并未作出明确规定,通行的见解是,对于判决宣告以前发现的同种数罪,原则上无须并罚,只要在特定犯罪的法定刑范围内作为一罪从重处罚即可以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但是,当特定犯罪的法定刑过轻,且非并罚即难以使刑罚结果与罪刑相适用原则符合时,在法律未明文禁止时,也可以有限制地对同种数罪实行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