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对出资的规定
⑴ 新公司法规定,出资额度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多少
对《公司法》作出修改,并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取消了出资额度的限制,这是最大版的修改。以下是最权新的公司法修定:
1、首先,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也就是,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有另行规定的以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转而采取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方式。
2.其次,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另行规定的以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分别应达3万元、10万元、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以及货币出资比例。
3.第三,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登记事项。
⑵ 《公司法》对注册资本和股东出资方面有哪些规定
新《公司法》对经济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创制了新的理念:即鼓励投资创业。该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从以上规定可知,1、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相比大幅降低了法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2、允许分期缴纳注册资本。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3万元,其余部分可在公司成立两年内缴足。3、专事投资类公司在首期注册资本到位后,其余部分可在五年内缴足。
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按以上规定,结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可知:股东可以以下有形或无形物出资:1、具备所有权的物:包括有主物和无主物;2、他物权:例如,土地使用权、采矿权等;3、股权: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4、债券:包括对公司的债权和对第三人的债权;5、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6、其他。但禁止股东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原《公司法》规定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的出资不得高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0%,而新《公司法》规定只要货币出资金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即可,取消了对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的出资比例的限制。
⑶ 新公司法对公司的注册资本有什么规定
公司法注册资本新规内容:公司股东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的章程;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东不限期足额缴纳出资的,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