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第135
『壹』 民法总则133条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总则第133条是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定性或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贰』 《民法通则》中第一百三五条与第一百三十六条,如何理解
患者原有白血病,肛门发性湿疣,到私人诊所经电离子手术后,医方告回诉患者术答后要到医院与原有疾病一起治疗,术后第=天下午患者出现轻微发热,以后在医院治疗二个多月,最后患者家属要求出院,三天后死亡产生医疗纠纷。
『叁』 《民法通则》的第一百三十一条在《民法总则》的第几条
不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最晚应于2017年10月19日提起诉讼。如果2015年10月19日借款到期,可以向对方主张还款,要录音,诉讼时效会重新计算。
『肆』 如何理解民法总则第153条的规定
您好,《民法总则》第153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对于民法总则中备受关注的法律行为,因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53条中没有再出现最高法院颁布的《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中出现的管理性强制规定与效力性强制规定的二分法。在理解和适用《民法总则》第153条“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时,可以援用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所引入的二分法,以指示法官在做出法律行为是否因为违法而无效时,要判定所违反的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究竟是管理性的强制规定,还是效力性强制规定。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伍』 民法总则135条的法条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陆』 民法通则第135的另行规定是什么意思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是普通诉讼时效,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版利的诉讼时效权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法律另有规定,是指其他的法律如果规定了长于或短于二年诉讼时效的,按其他法律执行。比如《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 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当然,民法通则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已经被民法总则规定的三年取代了。
『柒』 民法通则135条
他们已经侵权,你可以到法院告他们侵权。要求他们拆除超出的部分。
照他们干进度的情况,我怀疑他们都没有审批就违建了。你也可以向城建办打电话举报。
『捌』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专效期间届满时,权属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以上例,指如果对方不负担抚养费,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起诉他,
『玖』 民法总则第153条解释有哪些内容
《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拾』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与第一百三
135条:【普通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版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权除外。
136条:【短期诉讼时效】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也就是如果不是136条指出的这四项情况是1年诉讼时效以外,一般都是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