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对民法典发展的认识

对民法典发展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21-12-17 03:43:02

㈠ 1、谈谈当代大学生对民法典的认识。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同时将有九部法律废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886名代表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于5月28日表决通过了《民法典》,《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全文共1260条,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和附则,是对1949年以来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统整合、编订纂修。民法典无所不包,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商品交易,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宪法。

2014年10月,提出了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这次编纂沿着常委会法工委在2015年3月提出的“两步走”思路进行,即:先制定《民法总则》,再整合其他单行民事法律为民法典。其中《民法总则》在2017年出台,完成了第一步;2018年8月,各分编草案打包提请常委会初次审议,随后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二审,有的进行了三审,此后,《民法总则》与分编草案一同形成完整民法典草案,于5月22日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受百年难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法典问世比原计划晚了两个半月,但并未脱离2020年完成立法的时间表。民法典回应疫情,在监护制度、财产征用、物业责任、国家订货合同等方面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

交付表决前,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草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如,实践中,有的物业服务人员采取断水、断电等方式催收物业费,对业主的基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民法典合同编物业服务合同一章增加了禁止性条款。如,提交审议的草案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最终出炉的民法典将“言语、行为等方式”进一步细化为“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

《民法典》实施后,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民法典》的颁布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如以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一、居住权拟入法

居住权保障“居者有其屋”,为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提供最低居住保障。

二、小区电梯广告收益归谁?

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属于业主共有。

三、高铁霸座怎么治?

针对高铁霸座,旅客、承运人分别应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运、运输。

四、刷脸识别将受限

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五、向性骚扰说不

“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六、胚胎实验划红线

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危害人体健康、违背伦理道德、损害公共利益。

七、隐私权利得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不得擅自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八、可离可不离,一个月后再决定

协议离婚设置30天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九、高空抛物坠物锁定责任人

针对高空抛物坠物,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

㈡ 关于民法典编纂的看法与意见

充分体复现了以人民为中制心的发展思想,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法典编纂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它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贯穿于这次立法全过程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加强对建筑物业主权利的保护,增加规定居住权,强化对债权实现的保护力度,实现人格权独立成编。

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民法典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权利法典。

(2)对民法典发展的认识扩展阅读:

民法典编纂的相关内容:

1、民法典分编草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外化于法律规范,内化于人民心中。

2、编纂民法典,以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保护制度为基础,制定民法各分编草案,大大增强了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既保持了民事法律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保持了适度的前瞻性、开放性,同时实现了法律体系的科学协调。

㈢ 大学生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网络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是一个我国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特征。民法典草案凸显着中华文化的印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民法典沿着“权利通则—各种权利-权利救济”的逻辑展开,权利是民法典的轴心。所以说,民法典是人民的权利法,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㈣ 简要谈谈对中国民法典的认识

中国的民法典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民法典。

㈤ 你对民法典的颁布有哪些认识和看法

民法典的编创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㈥ 对于中国人民共和国人民法典的认识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认识。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㈦ 对民法典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看法

民法典制定的意义在于: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㈧ 如何认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版建设的重大成权果,凝聚着14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梦想。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激励政府依法行政、推动政府治理水平提升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的大法。

我们也相信随着民法典的正式出台,必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实现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不断转化,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九部法律废止。

按照上级要求,《民法典》自7月至12月为民法典宣传时间,要求达到家喻户晓,农户知晓率达到90%以上。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民法典》,在全乡掀起学习民法典热潮。

㈨ 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对民法典的认识

民法典对人的看法,发生了相当重大的改变。

民法典总则编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就跟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不同。《民法通则》的相应规定,是把财产关系放在人身关系的前边。当时对人的定位,主要是期待人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当我们来到21世纪第二和第三个十年的交汇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已经从吃饱穿暖变成了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我们首先是把人定位为推动实现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然后才是实现其他发展目标的主体。
与此相呼应,民法典在编排体例上一个重大的创新,那就是我们有了独立成编的人格权编。这就是在集中表达民法典对人的看法,只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人才有可能成为推动实现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包括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间,还有自甘风险的规定,这就是鼓励人们去进行探索创新,甚至合理范围内的冒险。民法典希望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这就是民法典对人的看法。

热点内容
84年的山林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1 14:35:24 浏览:968
婚姻法培训小结 发布:2025-08-21 14:21:04 浏览:558
民事诉讼法质证分几个阶段 发布:2025-08-21 14:20:10 浏览:914
丹阳法院执行路法官 发布:2025-08-21 14:20:08 浏览:453
劳动法劳资10年以上辞退补偿 发布:2025-08-21 14:17:29 浏览:863
最新民事诉讼法第229条 发布:2025-08-21 13:51:24 浏览:568
监狱医院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13:36:34 浏览:410
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 发布:2025-08-21 13:31:30 浏览:802
家族里的规章制度公告 发布:2025-08-21 13:29:53 浏览:40
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2025-08-21 13:29:53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