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企业法公司法

企业法公司法

发布时间: 2022-01-03 05:52:32

Ⅰ 公司法分类有哪几种

公司的类型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且有限责任公司一般是指由五十人以下设立,其股东以认缴出资为限承担公司债务的公司,而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设立,且其股东以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Ⅱ 企业法与公司法的区别是什么

1、投资主体区别:

公司法所指的投资主体应该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国组织,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还包括外国的组织和非中国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是广义上的投资者,没有国界之分。因为企业法是特别法,那么它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可能是公司法所规范或调整的一部分。

合伙人企业是指依照中国的有关法律由合伙人投资的企业。东道国提供的土地、厂房、及其他基础设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价格收汇,不参与投资。合伙人企业法所调整或规范的投资对象是合伙人,不包括中国的投资者,也不包括外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2、组织形式区别:

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没有其他类型。

企业法则没有具体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他可以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还可以成为其他的企业形式比如说是合伙等。

3、资金制度区别:

公司法规定投资者既可以用货币,实物,也可以用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企业法没有明确规定可用土地使用权出资,原因在于中国的土地国有制度,投资者在还不便于取得土地使用权,或其他因素影响了立法者。、

(2)企业法公司法扩展阅读

公司法和企业法的联系:

合伙企业是契约式企业,有限公司是股权式企业。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是由各合伙人依法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

合伙协议是合伙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依据,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期限,合伙人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的办法,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解散和清算等问题都按照依法订立的合伙协议来操作。

《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股东按照比例出资,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且按照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其次,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这是合伙企业和公司的最主要的区别。这一区别有两重意义,第一说明合伙企业只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有限公司具有绝对独立的人格。

Ⅲ 企业法和公司法的联系、区别

一、合伙企业法相对于公司法是特别法

说合伙企业法相对于公司法是特别法,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合伙企业,主要是以公司的形式出现的,公司法当然地适用于公司的成立、变更、解散等。现具体从投资主体、资本制度、组织形式、股东责任等对两者方面进行比较。

二、投资主体之比较。

公司法所指的投资主体应该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国组织,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还包括外国的组织和非中国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是广义上的投资者,没有国界之分。因为企业法是特别法,那么它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可能是公司法所规范或调整的一部分。

合伙人企业是指依照中国的有关法律由合伙人投资的企业,。东道国提供的土地、厂房、及其他基础设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价格收汇,不参与投资。所以我们认为,合伙人企业法所调整或规范的投资对象是合伙人,不包括中国的投资者,也不包括外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三、资本金制度之比较。

资本金制度也可以叫作注册资本制度,它指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和出资方式。

两部法律对出资方式有些差异。公司法规定投资者既可以用货币,实物,也可以用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企业法有点例外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可用土地使用权出资,原因在于中国的土地国有制度,投资者在还不便于取得土地使用权,或其他因素影响了立法者。

四、组织形式之比较。

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没有其他类型。而企业法则没有具体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他可以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还可以成为其他的企业形式比如说是合伙等,但其他企业形式外国投资者基本上没有兴趣去申请设立,一方面的原因是它不够规范,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审批,因为企业法细则主要提及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形式,在审批上非公司形式很难通过。

五、投资者责任。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组织形式只有两种,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无论什么形式的公司,股东对公司责任以出资额为限。而外资企业法与公司法有些异同。我国外资企业实施细则十八条
规定“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外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外资企业为其他责任形式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适用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规定中可以看出,企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企业的无限责任,但从字里行间来看,企业投资者是有可能承担无限责任的。

Ⅳ 企业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企业法》的内容包括散见于各类企业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规定一般都适用《公司法》,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Ⅳ 公司法都有哪些企业

公司法规定的企业类型有:
1、根据股东责任不同,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根据公司性质,可分为国有公司、民营公司、外资公司等;
3、根据股东的组成人数,可分为一人公司和多人公司;
4、公司法规定的其他企业类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Ⅵ 什么是公司法

公司法是国家制定的,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法律。公司依法受《公司法》的调整和约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Ⅶ 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法律法规。关于企业法及公司法,还有什么法律呢

还要合同法、破产法以及劳动法系列的法律。这些法律是为了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

Ⅷ 求经济法 企业法 公司法 商法的内容及有哪些区别呢

你说的这几个都是所谓部门法的概念,部门法的分类方法是一种学理上的分类,各种学说不同也有不同的分类,我按照一般的主流的分类方法和定义略作说明:
从逻辑层次上说,你这几个概念逻辑层次最高的是经济法,与经济法并列的是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四个实体法部门。民商法调整平等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关系),如合同,侵权等,经济法则调整行政机关与市场、市场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经济上的管理关系,地位是不平等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都属于典型的经济法。和经济法并列的部门法包括民商法,民商法下又细分为民法和商法两个部门,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但由于地位特殊,所以一般把它单独拿出来,主要处理商业上平等主体法律关系。典型的民法如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婚姻法等,典型的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海商法等。也就是说公司法是商法的一部分。
至于企业法,这个概念一般在讨论部门法的时候不用,而直接说公司法,因为现代企业绝大部分都采用公司的形式,所以直接说公司法,而不说企业法,但在实务中又确实有企业法的说法。当我们使用企业法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没什么特别的意图,就是指公司法;二是特别指公司法以及其他非公司制的企业的法律,范围比公司法要广一些。你只要明白了公司和企业两个概念的区别,就自然明白公司法和企业法的确别。公司只是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企业还可以采用其他组织形式,比如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某些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对应的法律如独资企业法,合伙法等等。
答毕。

热点内容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9条 发布:2025-08-15 08:24:23 浏览:328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 发布:2025-08-15 08:10:08 浏览:866
在经济法的定义中 发布:2025-08-15 07:58:58 浏览:145
合同法第5258条 发布:2025-08-15 07:58:56 浏览:8
司法部意见 发布:2025-08-15 07:42:59 浏览:437
民事诉讼法200条第一项 发布:2025-08-15 07:33:33 浏览:560
劳动法工人罚款标准2015 发布:2025-08-15 07:28:35 浏览:741
行政法规不执行 发布:2025-08-15 07:27:59 浏览:267
打赏主播的经济法 发布:2025-08-15 07:14:52 浏览:367
首诚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8-15 07:14:46 浏览: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