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中要素

刑法中要素

发布时间: 2022-01-08 01:56:23

刑法四要件 是哪一些 .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刑法四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

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2、犯罪的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3、犯罪的客观方面

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4、犯罪客体

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1)刑法中要素扩展阅读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大显著特点:

其一,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具广泛性。刑法的调整对象不限于某一类社会关系;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只要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均归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其二,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其他部门法也具有强制性,对于违法行为而言,它们可以说是“第一道防线”;

刑法则充当“第二道防线”,它是针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已转化成为犯罪行为,从而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适用最为严厉的制裁方法——刑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没有刑法作后盾、作保障,其他部门法往往难以顺利地得到贯彻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网络—刑法

Ⅱ 刑法的犯罪构成是三阶层好还是四要素好

刑事法律中的犯罪,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构成,这些条件就是所谓的要件。过去刑法理论和法律条文都是持四要件说,即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即行为的实施者,就是谁干的,分一般主体,特殊主体等。客体即行为侵犯的对象,例如强奸罪的客体只能是女性。主观方面指行为主体主观上的动机。客观方面是指具体的行为和造成的结果,有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某种行为就构成,如持有毒品)和结果犯(产生了一定的后果才构成,例如交通肇事)之分。其中主观方面即犯罪的动机,是区分主观恶性大小以及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此罪和彼罪的重要依据。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过失杀人,意外事件,都可以造成致人死亡的结果,但罪名和处罚是大不相同的。很显然,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四要件说是符合辩证法的,或者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物。
因为三要件理论还比较新,所了解的人不是很多。所谓三要件,大约是“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也有说是“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主体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结果的有责性。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四要件和三要件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很大,四要件理论认为构成犯罪的行为,按三要件理论则可能认为无罪。如果仔细看一下,就不难发现,三要件中没有主观方面,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白糖杀人案:某人(主体)错把白糖当成毒药下在(客观方面)别人(客体)饮水中企图谋杀(主观方面),结果没有得逞(客观方面)。按照四要件论,这是故意杀人未遂。而根据三要件说,则不构成犯罪。因为没有犯罪的结果。
四要件是一切行为的构成要素。而三要件中第二项却是犯罪行为,或是行为的违法性。既然是行为,那么必然就包括有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四个要素。所以要分析三要件的第二项,必然要绕回到四要件上来,这不是很滑稽的事吗?

Ⅲ 刑法中构成要件要素具体都有哪些

犯罪构成由客抄观要件、主体要件与袭主观要件有机统一而组成,同样,各个要件也是由不同要素所组成,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对构成要件要素可以进行不同分类:

  1.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2.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3.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4. 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

  5.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3)刑法中要素扩展阅读: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即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行为、结果、行为对象等;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方面的要素即为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故意、过失、目的等。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可以包括行为主体、特殊身份、行为、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对应。

作为责任类型的构成要件要素基本上是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适发行为的期待可能性即属于这一类。刑法条文中需要参照一般文化、社会评价的词语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Ⅳ 刑法规定犯罪构成的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这四个方面用来分析犯罪,所回答的问题就是:侵犯了什么怎样侵犯的谁侵犯的由于什么侵犯的分析犯罪构成,不外乎从这四个方面去分析查明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

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4)刑法中要素扩展阅读:

刑法规定犯罪构成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一,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根据。

第二,为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标准。

第三,为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提供法律保障。

因此,严格按照刑法规定分析犯罪构成,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所要求的。

Ⅳ 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是什么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内容:1、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3、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4、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Ⅵ 构成刑事案件的基本要素

构成刑事案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犯罪时间、犯罪空间、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行为五个方面。

每一起刑事案件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尽管刑事案件各不相同,但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过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犯罪行为是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内容。

(6)刑法中要素扩展阅读:

刑事案件的基本结构是指构成任何一起刑事案件的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即犯罪相关的人、事、物、时、空等五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排列、组合形式。

一起完整的刑事案件,是由与犯罪事件相关的人、事、物、时、空五个基本结构要素为序组合和联系的动态过程。

西南政法大学侦查系任惠华教授提出:每一起刑事案件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犯罪时间、犯罪空间、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行为五个方面。尽管刑事案件各不相同,但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过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犯罪行为是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内容。

广东警察学院的任克勤教授认为:刑事案件系统是由作案时间要素、作案空间要素、刑案相关人要素、刑案相关行为要素与刑案相关物要素构成。

以上观点尽管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从内容上都一致认为,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是由人、事、物、时、空五大要素组成。我们把以上观点统称为“五要素论”。

Ⅶ 刑法中的主观超过要素和客观超过要素是什么意思呀

刑法中的主观超过要素是犯罪构成诸要素中,超出罪过内涵之外的,没有客观要素与之相对应的那些主观要素;

比如盗窃罪中主观方面要求具有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里的非法占有目的就是主观超过要素,不要求行为人客观上非法占有了某物或者是意识到自己正在为一个非法占有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7)刑法中要素扩展阅读:

我国刑法中具体犯罪中的定量要素从四个方面考虑: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所侵犯的客体;

主观方面:有无犯意是构成某些犯罪的必要条件,如故福阀弟合郗骨甸摊鼎揩意伤害罪,(有犯意);一般过失犯罪无犯意;

犯罪主体:有的犯罪需特定主体才能构成如受贿罪,有的犯罪不需要特定主体如故意伤害罪;

犯罪客体:看某一类犯罪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律关系,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因素;

犯罪客观方面:即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如已实施,构成犯罪,如未实施,只有犯意,现行刑法规定不认为是犯罪。

Ⅷ 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构成刑事案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犯罪时间、犯罪空间、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行为五个方面。

每一起刑事案件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尽管刑事案件各不相同,但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过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犯罪行为是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内容。

(8)刑法中要素扩展阅读: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当事人不主动向国家司法机关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一般不介入干预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受害人或者群众报案、举报后,公安、检察机关即会介入侦查。然后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作为法律的裁判者进行公正的审判从而达到制裁犯罪人和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

Ⅸ 刑法学中构成犯罪的要素

犯罪构成也可以称为构成犯罪的要素,分析犯罪构成,不外乎从这四个方面去分析查明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比如盗窃罪的犯罪客体,就是公共财产或公民私人财产所有权;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就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主要即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比如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结果是破坏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关系;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结果是使他人的生命权利丧失了。 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比如盗窃罪的主体,必须是年满16周岁、有责任能力的人;故意杀人罪的主体,必须是年满14周岁、有责任能力的人。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是特殊的主体,如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等。比如贪污罪、受贿罪,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其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刑讯逼供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其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他所实施的行为的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也即指故意或者过失。比如盗窃罪的主观方面具有窃取公私财物的犯罪故意;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故意。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绝大多数都是故意犯罪,只有少数几种罪是过失犯罪,如失火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等。在故意犯罪当中,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具备特定的犯罪目的。如破坏生产经营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 形形色色的犯罪构成要件,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这四个方面的要件。

记得采纳啊

Ⅹ 刑法构成要件要素

首先确认问题中是抄《刑法》的构成要件、还是刑罚的构成要件。两者构成要件各有不同。


一、《刑法》构成要件:

  1. 有法条:

    我国刑法都是按照法律条目按次序列出的,例如: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

    以此类推。

  2. 每个法条有对应的适用名称:

    简单理解就是每个法条都有名字。(1)有的是关于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的,例如:第二十条的名字叫做 “ 正当防卫 ” ,是对正当防卫情形和范围的规定。(2)有的是关于罪名认定的,这一部分是《刑法》的主要部分。第二编“ 分则 ” 全部都是关于罪名认定的。


二、刑罚的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不能够独立适用量刑,在认定刑罚中,必须同全国人大和最高院最高检的量刑司法解释同时并用,目前关于量刑标准的司法解释大多由最高院完成。所以,刑罚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

  1. 处罚对象必须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依据《刑法》第十三条对犯罪的规定,必须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方构成犯罪。

  2. 处罚对象必须是构成司法解释量刑标准的行为:

    只有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刑事立案标准,方能够成为处罚的对象。

热点内容
初级经济法竞业限制 发布:2025-08-12 10:55:28 浏览:969
2013年司法考试商法真题 发布:2025-08-12 10:50:32 浏览:996
经济法配股 发布:2025-08-12 10:42:07 浏览:484
徐州云龙区司法行政 发布:2025-08-12 10:37:45 浏览:652
法学行政法就业方向 发布:2025-08-12 10:35:58 浏览:437
郑州道德 发布:2025-08-12 10:34:34 浏览:554
保险合同法律效力变更例子 发布:2025-08-12 10:28:07 浏览:117
知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12 10:28:07 浏览:474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 发布:2025-08-12 10:23:45 浏览:151
离岸公司法律约束 发布:2025-08-12 10:23:44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