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司法局
1. 松江区机构设置
松江区的政府机构设置详细如下:
- 行政管理: 松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与松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负责行政决策与区域发展规划。
- 经济管理: 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关注经济事务,而松江区商务和旅游委员会则负责区域的商业和旅游业发展。
- 农业与建设: 松江区农业委员会关注农业发展,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则承担城市建设与交通管理的职责。
- 国有资产与科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国有资产监管,松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致力于科技创新与推广。
- 人口与计划生育: 松江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则确保区域内的公共安全。
- 司法与人力资源: 松江区司法局负责司法事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则关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社会保障。
- 安全与民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保障生产安全,松江区民政局则负责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
- 财政与审计: 松江区财政局负责财政预算与管理,审计局则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 统计与教育: 松江区统计局提供区域内的统计数据,教育局则负责教育事业的发展。
- 卫生与文化: 松江区卫生局关注公众健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则负责文化与媒体事务。
- 体育与环保: 松江区体育局推动体育活动,环境保护局则负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规划与住房: 松江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负责城市规划,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则关注住房政策与管理。
- 绿化与交通: 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维护城市环境,交通运输管理局则负责交通设施与运营。
- 水务与民防: 松江区水务局负责水资源管理,民防办公室则保障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 监察: 松江区监察局执行监察职责,确保政府机构的廉洁高效。
(1)虹桥司法局扩展阅读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北纬31度,东经121度45分,地处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距上海市中心39公里、虹桥国际机场25公里、浦东国际机场68公里。松江古称华亭,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别称云间,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置华亭县,后改称松江县。在上海开埠前,松江曾经是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苏(苏州府)松(松江府)财赋半天下"之美誉,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其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市郊各区县前列,并日益成为上海西南的重要门户。
2. 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2017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1】
2017年以来,在区司法局的领导下,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赛虹桥司法所认真贯彻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关精神,严格落实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倡导人性化管理思维,在探索中求规范,在实践中求发展,在使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容入社会生活,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努力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实施多重有效监管手段。充分利用面部识别技术,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代替报到、超时报到等违规现象,丰富了服刑人员违规警告处分证据。实行“日报告”制度,对不同犯罪类型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分类分组分散管理。制定了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周三”报告制度,严管社区服刑人员每周周一至周五分组报告,宽管社区服刑人员每两周周二报告制度,每月集中开展一次大型警示教育活动。联合派出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身份信息进行临控,并对违规外出、人机分离、异常关机等行为及时查处、教育。实时掌控每一个社区服刑人员的行踪轨迹,确保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无缝有效监管。
二是搭建多部门联合帮扶平台。联合检察院对社区服刑人员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训诫、约谈活动,并对区服刑人员卷宗不定期抽查;联合法院开展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评估调查42次,对社区服刑人员王某、刘某等5人的判前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联合派出所于6月16日在市社区矫正管理中心、滕州监狱狱政科的配合下为服刑的服刑人员孙某子女通过亲子鉴定办理了入学档案。
三是实现帮教小组互动监管。形成了由村居委员会成员、家庭成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帮教小组,实施人性化互动管理,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思想上的改造,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2月12日,我们在帮教小组的协助下对患有脑瘤的社区服刑人员陈某进行走访慰问。对日常报告过程中确有婚丧嫁娶等事情的社区服刑人员,由帮教小组担保给予准假。
四是实行公益劳动百分考核制。每周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不少于8小时的公益劳动,并对每次参加公益劳动的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效果进行百分制考核。对95分以上考核优秀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口头表扬,对在劳动中拖沓懒散,考核不过关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口头警告,并如实记录在册,以此作为调整宽严管类别的手段之一。
目前,在管社区服刑人员50人,全年累计接收28人,解除22人,撤销缓刑2人,特赦1人,接受集中教育达562人次,个别谈话230人次。工作中,对4名违反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处罚措施,其中,对1名违规社区服刑人员实施警告处分;对2名社区服刑人员因不服从管理实施收监执行;对1名社区服刑人员因其亲属恐吓矫正干警而实行治安拘留10日的处罚。截至目前,没有出现脱管、漏管现象。
【2017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2】
今年以来,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在县局的正确领导和市局基层科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6人,解除矫正纳入帮教121名,新接收人员全部进行了定位监管,目前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共有261人,开展社会调查146人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加大装备投入,购买社区矫正面部识别签到系统。提升社区矫正综合保障水平。今年投资40余万元购买了电视机15台,面部识别仪14台,电脑15台,构建了矫正人员签到系统。
2、强化监督管理措施,部署开展“双抓双促”活动。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规范化管理。县局制定下发了泗司字〔2016〕9号文,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活动办公室设在社区矫正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督导调度。各司法所也相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协调落实各项活动任务。
各司法所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倾斜,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在工作上形成合力,在资源上达成共享。确保“四个规范”贯彻落实到位,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控制在0.18%以下,在继续加强集中教育、个别教育的同时,购买使用《社区矫正人员教育学习读本》300本,实行分散自学和集中考核,推进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水平。
3、泗水县社区矫正局挂牌成立,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运行规范。2016年5月13日,县编办以泗编(2016)12号形式,批复县局加挂泗水县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调剂3名政法专项编制用于社区矫正,同时增加2名司法所编制。社区矫正有了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编制,队伍不断壮大。
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今年在原有建设运行的基础上,对中心的场所设施、功能定位、功能分区、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进一步统一规范,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责任人、工作流程、工作目标等,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根据《社区矫正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暂行办法》,调剂80000元,用于开展审前调查、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有力保证了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4、特殊人群教育基地挂牌成立,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改造培训,提高社区矫正人员就业能力。我局于2016年9月份,依托山东工具技工学校投资16万元成立了泗水县特殊人群帮教培训基地。特殊人群帮教培训基地占地30亩,教学设施齐全,有2000㎡三层综合教学楼一栋,内设可容纳200人的多功能教室和微机室,标准教室6口,实习工厂建筑面积1000㎡,实习设备齐全,该帮教培训基地以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为主,同时开展各类短期培训,于2016年9月28日举办了全县矫正人员第一期培训班,培训社区矫正人员116名,于2016年11月2日举办了全县矫正人员第二期培训班,培训社区矫正人员123名。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特点开设了儒教文化、创业理论课程,为我县特殊人群就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5、强化督导检查,规范执法程序。将管得住、管的对、无违规作为社区矫正监管执法工作的底线,开展执法“零纠违”单位创建活动和全县执法规范化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强化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衔接配合,积极与检察院衔接,促进管理的规范性和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按照市局要求,制定了泗水县社区矫正执法检查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执法检查领导小组。今年4月15日在全县范围开展社区矫正自查活动,5月4日至12日联合县检察院对13个司法所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进行了检察督查,检查结果进行全局通报,开展了回头看督查。6月20日至9月重点开展社区矫正人员的脱管、虚管督查。10月22日开展暂予监外执行人员集中检查,检查结果计入年度考核。并建了立常态督导检查机制,开展经常性巡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程序不对的行为坚决问责,力保矫正执法开展深入扎实。
6、加强执法力度,彰显刑法执行严肃性。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二十三条相关规定,对于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给予警告一次,今年警告11人次。
7、积极规范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按照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积极开展审前社会调查。按照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排除外界干扰,认真填写调查评估意见书,今年开展各类社会调查146人次。评估意见全部被各地法院采纳。
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检察院、法院、公安、监所协调配合,进一步规范文书传递、衔接管理等工作。
2、维护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良好运行。
3、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防止重新犯罪。
3.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三名被告人提起上诉,法院会作出怎样的判决
南京女大学生于海安受害人的父亲,将虹桥、张晨光、曹泽清上诉到法庭。而在这三个人之中,虹桥提起上诉认为自己有没有罪,而另外两人则认为一审的量刑过重。最终法院判决如下:虹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其余两人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虹桥在上诉中还称自己是没有罪的,居然还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合理的,这更加让人愤慨。像这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即使加害者是有身份背景的,作为受害者也不能因此退缩。无论是谁都应当遵从法律,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是我们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武器。当有人侵犯我们自身合法权益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畏强权。在该案件中,被害人的父亲也是十分让人敬佩的。他没有因为金钱和权力而退缩,一直在努力为自己的女儿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