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條例漏洞

條例漏洞

發布時間: 2021-02-02 20:12:39

『壹』 我國現行法律是否有專門針對自身漏洞的應急條例部分

法律規范由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構成。1、在對人對事的覆蓋面上,法律專原則較寬,法律規則較窄,即法律原屬則有更大的宏觀指導性,某一法律原則常常成為一群規則的基礎。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有的學者將法律原則稱為超級規則。
2、在變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則有較強的穩定性。法律原則通常是社會重大價值的積淀,不會輕易改變,相比之下,法律規則的改變要容易得多。
3、在時候適用的確定性方面,原則較為模糊,規則較為明確;當原則與原則、規則與規則相互沖突時,選擇的方法也不相同。沖突的規則的適用常常是么無效,要麼有效,確定相互沖突的原則的適用時,常常是對沖突的原則所代表的利益作出權衡,相互沖突的原則必須衡量或者平衡,某些原則比其他原則具有較大的「分量」。當然,上述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的區分是相對的。 因此當法律出現漏洞、僵硬、或者空白,法官在自由裁量的范圍內,適用法律規則,做到合法而又合理的公正裁判。這是法理,對於你提的問題,我國現行法律是否有必要專門針對自身漏洞的應急條例部分,這個有待考究。因為不同類型的法律規范內容是不一樣的,也很難一概而論,對出現漏洞怎麼制定應急條例部分是個非常困難的事。

『貳』 同事利用公司制度漏洞,嚴重違反公司制度,我應該舉報她嗎

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利用公司制度的漏洞,嚴重違反公司制回度」,這句話的行答為定義說的通么?
公司制度的漏洞是什麼?那就是沒有明確的限制性規定和要求。既然是沒有規定、沒有要求,又怎麼可以定性是嚴重違反公司制度呢?
再有,現實中,有一個行為約束的底線,那就是:法無禁止即可為。
因為公司制度中有漏洞,對有些行為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因此,這些沒有受到明確具體約束的行為,就不能被視為是嚴重違反公司制度。
公司管理是一門科學,加強管理,並不僅僅是處罰上的冷酷,同樣也需要制度上的完善。
如果公司的員工,有侵犯和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就不應該僅僅是考慮從嚴重違反公司制度的角度去舉報。
對於員工侵犯和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予以舉報,這是正義之舉,應該提倡和鼓勵。
但是,在一個管理混亂、歪風邪氣盛行的企業,這種正義之舉,會有良好的收效么?這個拷問是與社會上的」扶不扶「的拷問在道理上是一樣的。

『叄』 中國法律制度有何漏洞

法律漏洞,指關於某一個法律問題,法律依其內在目的及規范計劃,應有所規定,而未設規定,法律漏洞的基本特徵在於違反計劃。我國台灣學者黃茂榮先生認為,法律漏洞是「指法律體繫上違反計劃之不圓滿狀態」。即由於各種主客觀的原因使法律規定在內容上出現欠缺或不周密,從而與立法的目的相違背,造成法律適用的困難。在法律實踐中,法律對應該規定的事項沒有規定或雖已有規定但規定得不完全,不能對待處理的案件提供完善的答案或指導,從而導致法律適用的困難,都是法律漏洞的具體體現。王澤鑒先生對此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假如法律是一座牆,則牆的缺口,即法律的漏洞,牆依其本質本應完整無缺,其有缺口,實違反牆之為牆的目的及計劃,自應予以修補。 一般情況下,法律漏洞具有如下特徵:(1)不圓滿性。不圓滿性是指如果一個生活類型未受法律的規范,在這個生活類型里發生的事,人們就找不到法律上的答案,法律目的在於規范人類生活,實現正義如果法律對應規范的事項不規定,就會造成法律適用上的困難,法律就存在不圓滿性。(2)違反計劃性。體系自法律制定而成,目標是立法者的規范意旨,法律規范身為一個價值體系之最根本的要求,應是貫徹其外在的與內在的體繫上之無矛盾性的要求。現實與這種目標和計劃的沖突,或者雖有計劃性但也會出現隨客觀形勢變化而出現的法律與現實的矛盾,都是違反計劃性。其實,從概念上講,法律對應予規定的事項根本未作規定,或已作規定但規定得不完全,或互相矛盾或不妥當或者滯後等,其本質都是體系違反,這是法律漏洞的最主要特徵。 至於中國法律制度的缺陷,則非數言可說的清.由於我國封建社會歷史較長,人們法治觀念較淡薄,而我國的法學研究起步又較晚,加之司法實踐中控,辨,審三方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故中國法律制度的漏洞無法一言而足.但現階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民的基本權利即憲法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經濟領域的法律制度還不完善,無法較好的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司法執行難.

『肆』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漏洞

一般事故定義的范圍太廣,實際無法操作。讓生產經營單位無所是從,因為發生個輕傷事故也算一般事故呀。怎麼報?要不要報?報了也按規定處罰10-20萬元?

『伍』 是要絕對的遵守規則,還是要學會利用規則的漏洞

人本身就是一種矛盾結合體。對於你這樣,唯一解釋也就只有:求個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很多時候,周圍的種種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和決定,只有很少部分人能真正的做到,隨心,隨性。大部分都會覺得,別人這么做了,自己為什麼不能做。但是,規則的制定也就是為了規范行為…如果有漏洞被使用起來,雖然這樣不違反規定,規則。但是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這樣也有好的方面,會促進規定更加完善。大家都在吐糟的中國法律等等,老是拿外國對比來說。首先想說,拿老美法律來說,人家從立國到現在還在不停的添加和修改。而中國法律真正被民眾了解和使用卻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而已…加上本國民眾法律意識不夠,執法監督夠健全,所以,還是需要大家的自覺性,也就是道德來約束。
雖然現階段甚至更久,法律的漏洞還是需要道德來約束。但是人人都去鑽空子了,那麼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起碼進步是不可能的。
再說點正版的事,個人看法是依個人能力而定,比如我玩游戲。Pc的戰地三,四。都必須正版激活後才能多人游戲。而且,現在多數伺服器都是玩家自費建立的。而外服數量和國服數量比差距大的讓人吃驚。戰地三德國伺服器高達幾百上千(都沒有載入完)而國服不過十幾個。好的是,國內還是有這么一個群體正在成長。壞的是國人素質還是沒有老外高。
歸根結底: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不是某個人的事,而是我們每一個國人的事。

『陸』 關於《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疑問和漏洞

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很明顯包括了工廠的安全專員

http://www.aqtd.cn/jjtl/
有關於條例解讀的很多文章具體你去看下

對解決瞞報事故的問題,條例有哪些規定?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對生產安…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確立了哪…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主要特… 2007-05-28
出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重…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八)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七)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六)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五)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四)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三)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二)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解讀(一) 2007-05-28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條例解讀 2007-05-28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存在直行漏洞

《安全法》規定是抄沒有錯的,條文規定:經過沒有......在進入路口前停車瞭望。意思就是確保安全通過。夜間有燈光,你也應該注意到右方有來車,不論對方怎麼快,都是有時間性的。可能你當時注意不夠吧?呵呵。但辦案民警認定像你這樣的事故負全部責任,未免草率些,應該全面調查取證(十字路口限速30公里的,比如的士一般有GPS記錄,有無超速?等等)再下定論才公平公正。這樣的案子我經常遇到,請參考。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三條的漏洞和解決辦法

第十三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玖』 交通安全法規中的漏洞

(二)填補漏洞 至此,可以認為作為本案法律適用之大前提的《辦法》第條第1款存在法律漏洞,因此需要加以填補。
法律漏洞的填補方法,有依習慣補充、依法理補充與依判例補充三大類;在法解釋學中以法理補充為要,包括目的性擴張、目的性限縮和類推適用等方法。〔10〕 就本案例而言,上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所表述的內容沒有涵蓋應當適用的現實情況,且無其他案例可供參考,只能結合立法目的,採用目的性擴張的方法加以填補。所謂「目的性擴張,系指對法律文義所未涵蓋的某一類型,由於立法者之疏忽,未將之包括在內,為貫徹規范意旨,乃將該一類型包括在該法律適用范圍內之漏洞補充方法而言。目的性擴張,乃將原不為文義所涵蓋之類型,包括於該法律之適用范圍之內。」 〔1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條和《辦法》第86條規定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以及在法定期內不準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就是為了預防具有人身危險性的交通肇事人危害社會,以達到保護個人和組織合法權益的目的。根據該目的,以及道路安全立法的體系、脈絡,可對存在漏洞的兩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條款進行目的性擴張解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條第1款可以解釋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犯罪人在人民法院判決生效之前申領的機動車駕駛證。」
《辦法》第86條第1款可以解釋為,「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的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判決生效之前應當暫停申領機動車駕駛證;構成犯罪的,自法院判決生效之日起,兩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
經過這樣的解釋,完全可找到的本案的大前提。不過,目的性擴張主要是被運用在「找法」階段的法學方法。在裁判論證過程中,若適用目的性擴張的結論則需要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12〕在本案中既然「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自法院判決生效之日起,兩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那麼在案件事實相同,交通肇事者人身
危險性相同的條件下,可以對相關法條作出上述解釋,從而填補法律漏洞,將相關規定類推適用於處理取保候審期間申領的機動車駕駛證的案件。
四、具體意見
就本案而言,筆者建議採納上述填補漏洞之後的意見並根據公安部《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第64條第2款規定,由有關機關待人民法院對甲的判決生效後,按照道路交通違法處罰一般程序作出吊銷甲機動車駕駛證的處罰決定。
吊銷甲的機動車駕駛證後,還會涉及甲與發證機關的責任劃分問題,這也與上述法律漏洞有關。雖然根據《行政許可法》第31條的規定,甲申領機動車駕駛證時,應當如實向發證機關反映真實情況,並對其申請材料實質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但是,《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中並沒有規定甲說明自己是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條款。而且沒有理由認為甲應當了解《辦法》第86條第1款的完整意思。因此,不能要求甲承擔沒有履行《行政許可法》第31條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的責任。
而負責辦理機動車駕駛證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注意到該規定屬於公安部《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第12條第6項規定的情形。如果辦證機關不能證明注意到《辦法》第86條第1款隱含的規定屬於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的情形並提請甲說明過,那麼就應當依據《行政許可法》第69條第1款第4項的規定,依法賠償甲因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而造成的損失。
————————————
〔1〕該個案系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而成,感謝章劍生教授的指教,但僅由筆者對這篇習作負責。
〔2〕《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第64條第2款規定:「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對當事人構成犯罪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應當待人民法院判決其構成犯罪後,再按照道路交通違法處罰一般程序作出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的處罰決定。」
〔3〕《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86條 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自法院判決生效之日起,兩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
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逃逸,構成犯罪的,終身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機動車駕駛人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以外造成事故,構成犯罪或者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和本條前款規定處理。
〔4〕[德]卡爾•拉倫茲:《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246頁。
〔5〕梁慧星:《民法解釋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頁。
〔6〕同上注〔4〕,第251頁。
〔7〕參見同上注〔4〕,第250-251頁。
〔8〕參見[台]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112頁。
〔9〕地方法規與法律的沖突,包括前者越權和與後者規定不一致。「不一致」包括前者增加後者未規定的事項、擴大後者規定的范圍、限制後者賦予的權利等等。至於本案法律適用中的這種消極沖突,並不宜認定為「相抵觸」。——參見劉莘主編:《國內法律沖突及立法對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0頁。
〔10〕參見同上注〔5〕,第269-284頁。
〔11〕參見同上注〔8〕,第155頁。
〔12〕關於類比推理,參見[美]史蒂文·J·伯頓:《法律和法律推理導論》,張志銘、解興權著,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9頁。轉貼於

『拾』 感覺中國法律的漏洞很大,除了學法律的,很少有人去了解。不予辦理,相對應的辦法。

律師就是鑽法律空子的人!

熱點內容
司法局在疫情 發布:2025-07-23 07:44:59 瀏覽:231
道德經中的成語 發布:2025-07-23 07:42:46 瀏覽:45
廣義的法律和狹義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3 07:41:31 瀏覽:312
法學博士李 發布:2025-07-23 07:39:12 瀏覽:88
依法治市辦公招 發布:2025-07-23 07:34:11 瀏覽:910
婚姻法7條 發布:2025-07-23 07:27:37 瀏覽:625
高位制動燈法規要求 發布:2025-07-23 07:27:00 瀏覽:428
山東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23 07:18:10 瀏覽:787
2002年民事訴訟法內容 發布:2025-07-23 07:16:42 瀏覽:52
吳慧律師 發布:2025-07-23 06:48:08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