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政府規章屬於規范性文件嗎

政府規章屬於規范性文件嗎

發布時間: 2021-02-03 09:16:21

A. 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效力哪個大

地方抄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襲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沖突的話,由下面的方式進行選擇地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B. 什麼是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是各級機關、團體、組織制發的各類文件中最主要的一類,因其內容具有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性質,故名稱為規范性文件。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於規范性文件的涵義、制發主體、制發程序和許可權以及審查機制等,尚無全面、統一的規定。

理解
通常對於規范性文件的理解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情況。
廣義
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
狹義
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當前這類非立法性文件的制定主體非常之多,例如各級黨組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人民團體、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法院、檢察院等。
2范圍
條例、規定、通告、辦法、決定等五種
3內容
標題,發布或通過或批準的日期,章題,正文
正文內容實際可概括為:假定、處理、獎勵和懲罰。
4行政需求
國家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行為,法律上稱之為抽象行政行為。由於這類行政規范性文件數量多,涉及面廣,是行政管理權和行政強制力的體現,直接關繫到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和公民的切身利益,因而日益受到公眾的關注;對抽象行政行為的法律監督也在逐步加強。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七條規定,如果認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審查該文件的申請。此外,國家法律對於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許可權正在逐步予以嚴格規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四條規定,除了法律規范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對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補充:由於我國立法層級及形式多種多樣,名稱繁多(包括法、條例、辦法、規定等),當前對「規范性文件」無權威解釋和界定,初學者對「規范性文件」一知半解,這樣很難區別實踐中什麼是「規范性文件」。通俗理解:規范性文件就是由行政機關發布的對某一領域范圍內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准立法行為。
5定立機關
根據《立法法》我國的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是法律和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制定全國性的行政法規、國務院部委制定部門規章、各省市自治區政府制定地方性規章,除以上外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均可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有時政府省部一級也會制定規范性文件,人大是無權制定規范性文件,但有權審查)。建議初學者在區別法律法規與規范性文件時不要看名稱,而是看制定機關,如《XX省衛生防疫條例》系由省人大制定屬地方性法規,《XX省人民政府關於XXXX的暫行辦法》是由省級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XX部關於XXX辦法》屬部委規章,《XX市城市衛生暫行規定》是地方政府的規范性文件

C.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屬於規范性文件嗎

看什麼文件,如果涉及到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了,就屬於規范性文件,採納謝謝

D. 怎麼判斷一個文件是法律、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

看一個文件屬於法律還法規又或者地方法規什麼的,你要看制定該文件的主體是誰.更詳細的主體情況清逸草堂已經寫了,你可以參照。

E. 縣政府做出的規定屬於地方性法規還是政府規章

這個最多是個政府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最低都是要地州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制訂的。

F. 政府出台的管理辦法屬規范性文件,還是法律

規范性文件,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

G. 市長簽署的政府令是不是規范性文件

不是行政法規。政府令是用作發布政府命令的途徑或者說載體。通過政內府令發布的可容以是行政規章,也可以不是規章。也就是說,規章是通過政府令發布的,但通過政府令發布的不都是規章。而且,只有省及或者較大的市省長或者市長簽署的政府令發布的,才屬於地方政府規章。《立法法》相關條文。
第七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第七十六條 部門規章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H. 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

1、概念含義不同: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3)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

狹義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2、制定主體不同:

(1)法律一般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規,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一般指狹義的規范性文件,各級黨組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人民團體、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法院、檢察院等制定的,具有普遍適用效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3、效力等級不同: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5)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互有交叉,無法比較。

二、不能直接寫成"衛政法發[2006]228號 《衛生標准管理辦法》",因為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標題的格式應為XX(發文機關)關於XX(事項)的XX(文種)。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I. 為什麼性質是其他規范性文件,而不是地方政府規章呢

因為這不屬於地方政府頒發的相關規章和法律法規。
而只是對某些特定的事物的規范性的一些文件和材料。

熱點內容
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22 16:40:38 瀏覽:632
忻城歐洞鄉法律援助的事例 發布:2025-07-22 16:39:08 瀏覽:835
人民公安紀律條例 發布:2025-07-22 16:21:21 瀏覽:714
勞動法公司財產 發布:2025-07-22 16:21:21 瀏覽:434
暫定時間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2 16:19:47 瀏覽:703
2018年勞動法第36條 發布:2025-07-22 16:18:56 瀏覽:517
說明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2 16:09:15 瀏覽:309
司法局好進嗎 發布:2025-07-22 15:59:41 瀏覽:217
廣東亞律師所 發布:2025-07-22 15:59:39 瀏覽:986
民法典關於租房戶 發布:2025-07-22 15:58:57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