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條例
Ⅰ 島嶼有多少面積有規定嗎
沒有規定的。
基本解釋:islands and islets島的總稱(島的面積大,嶼的面積小),散布在海洋、江版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環水、權高潮時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彼此相距較近的一組島嶼稱為群島。
比大陸面積小並完全被水包圍的陸地。可出現在海洋、湖泊或江河裡。成群的島嶼叫群島。
沒有有確切數據限定的解釋。
一切出現在海中的陸地都叫島嶼。同時,出現在陸地上周圍有水圍繞高潮時露出地面的,也可以認作島嶼。
Ⅱ 國際法中一個地方或島嶼多長時間不回歸就可以獨立,國際法中這樣類似的明文規定嗎
沒有類似的明文規定。
一個國家或新政府的成立需要國際承認,承認後才能算一個真內正的國家或新容政府,可以享受到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權益。
國際法上的承認是以一定形式,對新國家或新政府等的出現加以確認,以表明自己願意與它們在一定范圍內建立相互關系的一種政治行為兼法律行為。
國際法上的承認,按承認對象的不同,主要有對國家的承認和對政府的承認兩種。此外,還有對民族、交戰團體和叛亂團體的承認。
(2)島嶼條例擴展閱讀
國際法上的承認可分為明示承認和默示承認兩種。明示承認是一種直接的、明文表示的承認。從國際承認的實踐來看,明示承認的方式有:承認國以照會(或函電)正式通知被承認者,表示予以承認。
數個國家(包括新國家在內)簽訂條約,表示對新國家承認。數個國家(不包括新國家在內)簽訂條約,其中載有宣布承認新國家的條款。
承認一經作出,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法律後果。一般來說,承認會產生以下後果:兩國關系正常化,雙方可以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和領事關系。
雙方可以締結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條約或協定;承認被承認國的法律法令的效力和司法管轄權和行政管轄權;承認被承認國的國家及其財產的司法豁免權。
Ⅲ 解放軍總部規定的一類二類島嶼有哪些
1、一類島嶼:
披山島、蔣兒嶴島、南麂山島、北麂山島、南韭山島、漁山島、齒頭嶼、枸杞島、洋毛洞島、花鳥島、東綠華島、西綠華島、大黃龍島、小黃龍島、金雞島、白節島、北頂星島、馬跡島、下川島、徐公島、嵊山島、黃澤島、鼠浪湖島、東福山島、廟子湖島、青浜島、黃星島、大西寨島、西風島、葫蘆島、沈家灣島;
薄刀嘴島、虎嘯蛇島、大金山島、灘滸山島、平山島、車牛山島、開山島、東台山島、西台山島、北礵島、青嶼、角嶼、大巨島、嵊泗島、大耗子島、小耗子 島、大王家島、小王家島、烏蟒島、塞利島、巴蛸島、哈仙島、塔連島、洪子東島、瓜皮島、格仙島、瘦龍島、大竹山島、小竹山島、高山島、喉磯島;
大欽島、小欽島、砣磯島、南隍城島、北隍城島、車由島、蘇山島、雞鳴島、千里岩、大公島、長門島、馬兒島、大官島、朝連島、南鵬島、擔干島、二洲島、北尖島、廟灣島、外伶山島、隘洲島、橫崗島、大萬山島、小萬山島、白歷島、東澳島、黃茅島、竹洲島、大蜘洲島、青洲島;
牛頭島、大山門島、大辣甲島、桂山島、 高欄島、荷包島、蟒洲島、上川島、下川島、西帽洲島、東帽洲島、蜈蟲支洲島、潿洲島、斜陽島、園島、大輯山島、雞骨礁島、南漁山島、西沙群島。
2、二類島嶼:
菊花島、大福島、大盤峙島、小盤峙島、南田島、外峙島、鳳凰山島、大巨山島、小巨山島、小五奎島、三都島、東沖島、大榭島、大長途島、橄欖嶼、南澳島、內伶仃島、大橫琴島、小橫琴島、三灶島、海山島、九洲島、硇洲島、鵝鳳嶂山島、龍門島、馬陵山島、羅華頂島、江平島、白龍 尾島、南長山島;
北長山島、廟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 崆峒島、養馬島、劉公島、模椰島、杜家島、大福島、水靈 山島、麥島、黃島、獐子島、海洋島、大鹿島、小鹿島、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石城島、三山島、鳳鳴島、交流島、西中島、螞蟻島、小朝陽島、上大陳島、下大陳島、平封山島、南關山島、北關山島;
檀頭山島、半屏山島、外干門島、洞頭島、南田島、玉環島、蝦峙島、釣山島、梁橫島、岱山島、東長塗島、西長塗島、秀山島、普陀山島、朱家尖島、桃花島、六橫島、魯家峙島、嶴山島、麒麟山島、小竹山島、馬目島、橫沙島、長興島、園園沙島、大洋山島;
小洋山島、東西連島、嵛山島、西洋島、浮鷹島、三都島、玳琦島、川石島、平潭島、南日島、江陰島、湄州島、大嶝島、小嶝島、浯嶼、東沖半島、黃岐半島、古雷半島、六螯半島。
綜上所述,福建省連江縣的川石島算二類島嶼。
(3)島嶼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的面積達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為6536個,總面積72800多平方公里,島嶼岸線長14217.8公里。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為450個。中國島嶼小島多、大島少,無人島多、有人島少,缺水島多、有水島少。
我國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大島有3個;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按其成因可分3類: 基岩島、沖積島、珊瑚礁島。東海約占島嶼總數的60%,南海約佔30%,黃、渤海約佔10%。
南沙群島現狀:
我國大陸控制的島嶼(共7個):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華陽礁、美濟礁
我國台灣控制的島嶼(共2個):太平島、中洲礁
越南控制的島嶼(共29個):鴻庥島、南威島、景宏島、南子島、敦謙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畢生礁、柏礁、西礁、無乜礁、日積礁、大現礁、六門礁、東礁、南華礁、舶蘭礁、奈羅礁、鬼喊礁、瓊礁、廣雅灘、蓬勃堡、萬安灘、西衛灘、人駿灘、奧南暗沙、金盾暗沙、李准灘
馬來西亞控制的島嶼(共5個):彈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亞暗沙、簸箕礁
菲律賓控制的島嶼(共8個):馬歡島、南鑰島、中業島、西月島、北子島、費信島、司令礁、仁愛礁
目前,該地區各有關國家正在南沙群島開展填海造陸工程。截止2014年10月28日,正在進行施工的永署島(原永暑礁)實際面積已達到0.95平方公里,超過太平島成為南沙群島第一大島。
2015年1月-6月吹沙填海,面積達到5.6平方公里,超過永暑島和渚碧島成為南沙面積第一大島,並建成美濟島機場,長約2700米,2016年7月12-13日校飛和試飛都成功。
Ⅳ 國際上,某國對某一島嶼或群島擁有主權的依據是什麼
依據:最早發現、命名,並持續對島嶼行使主權管轄。
歷史依據
1、發現
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的最早發現可以上溯到漢朝。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這里的"漲海"是當時中國人民對南海的稱呼,"崎頭"則是當時對包括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的島、礁、沙、灘的稱呼。
三國東吳將領康泰所著《扶南傳》不僅提到了南沙群島,而且對其形態描述道:"漲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盤古,珊瑚生其上也。"
2、開發
中國人民至遲明初就到南沙群島從事開發漁業生產了。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鋪前港和清瀾港漁民及文昌縣漁民到南沙群島去捕撈海參等物。
1868年《中國海指南》記載了中國漁民在南沙群島活動情況,鄭和群礁有"海南漁民,以捕取海參,貝殼為活,各島都有其足跡,亦有久居礁間者,海南每歲有小船駛往島上。攜米糧及其他必需品,與漁民交換參貝。
3、管轄
遲至元代,南沙群島已歸中國管轄。《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圖敘》記載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島。其中《元史》記載了元朝海軍巡轄了南沙群島。
明代《海南衛指揮僉事柴公墓誌鉻》記載:"廣東瀕大海,海外諸國皆內屬","公統兵萬余,巨艦五十艘",巡邏"海道幾萬里"。表明南沙群島屬於明代版圖,明代海南衛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
(4)島嶼條例擴展閱讀
1868年《中國海指南》記載了中國漁民在南沙群島活動情況,鄭和群礁有"海南漁民,以捕取海參,貝殼為活,各島都有其足跡,亦有久居礁間者,海南每歲有小船駛往島上。
攜米糧及其他必需品,與漁民交換參貝。船於每年十二月或一月離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風起時返。"清末以來,中國海南島和雷州半島各地漁民都有人到南沙群島去捕魚,其中以文昌、瓊海兩縣最多,每年僅從此二地去的漁船就各有十幾條到二十多條。
《更路簿》是中國人民明清以來開發南海諸島的又一有力證明。它是中國海南島漁民在西沙和南沙群島進行生產活動的航海指南,積累了許多人航行實踐經驗的集體創作,它孕育於明代,後不斷完善,記載了漁民從海南島文昌縣的清瀾或瓊海縣的潭門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島各島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
民國以來中國漁民開發經營南沙群島的史實,中外史料均有記載。日本小倉卯之助《暴風之島》記載1918年他組織的探險隊到達北子島時發現三位"文昌縣海口人"。
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調查時看到北子島有中國人2名、南子島有中國人3名住在那裡。日本《新南群島概況》記載,中業島有漁民"栽種之甘薯","昔時有中華民國漁民居住於此島,並種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Ⅳ 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島嶼,岩礁,低潮高地各自可以擁有哪些海域
島和礁從字面上可以作如此解釋:島一般來講是四面環水的陸地,有一定的面積,上內面可能有各種地形;礁容一般來說就是江海中的石頭,在海面上能看到的叫明礁,海面上看不到的叫暗礁。 但是由於島和礁的定義牽涉各國的利益,各國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
Ⅵ 中國關於領海的法律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這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二)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的領海以連接大陸岸上和沿海岸外緣島嶼上各基點之間的各直線為基線,從基線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中國的領海。在基線以內的水域,包括渤海灣、瓊州海峽在內、都是中國的內海、在基線以內的島嶼,包括東引島、高登島、馬祖列島、白犬列島、烏岳島、大小金門島、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在內,都是中國的內海。
(三)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許可,不得進入中國的領海和領海上空。
任何外國船舶在中國領海航行,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有關法令。
(四)以上(一)(二)兩項規定的原則同樣適用於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台灣和澎湖地區現在仍然被美國武力侵佔,這是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完整的和主權的非法行為。台灣和澎湖等地尚待收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權採取一切適當的方法在適當的時候,收復這些地區,這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國干涉。
Ⅶ 國家規定的四類島嶼有哪些
艱苦地區范圍-國發[1989]14 號《關於邊疆國境縣(市) 、沙漠區、邊遠三類地區和一、二 類島嶼范圍的規定。四類島嶼未見規定。
Ⅷ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小島嶼所屬國擁有的資源管轄許可權是方圓多少海里
12海里的領海權屬於島嶼主權國家,如果不到12海里的話按中間線劃分,謝謝。
Ⅸ 跟島嶼開發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尤其是跟山東省的島嶼開發的法律法規規章都有哪些
關於無居民海島開發的法律事項
我國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已向社會公布。此次公布的無居民海島共計176個,其中,遼寧11個、山東5個、江蘇2個、浙江31個、福建50個、廣東60個、廣西11個、海南6個。無居民海島,是指不屬於居民戶籍管理的住址登記地的海島。有關無居民海島開發的有關法律事項簡單粗略整理如下:
一、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的獲取
(1) 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可以通過申請審批方式出讓,也可以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的方式出讓。其中,旅遊、娛樂、工業等經營性用島有兩個及兩個以上意向者的,一律實行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
(2) 未經批准,無居民海島使用者不得轉讓、出租和抵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不得改變海島用途和用島性質。
(3)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中含有建築工程的用島,最高使用期限為50年;其它類型的用島可根據使用實際需要的期限確定,但最高使用期限不得超過30年。
二、無居民海島開發審批程序
(1) 開發利用可利用無居民海島,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項目論證報告、《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等申請文件,由海洋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2) 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利用涉及利用特殊用途海島,涉及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的用島,外商投資項目使用海島的用島、或者確需填海連島以及其他嚴重改變海島自然地形、地貌的,由國務院審批。
(3)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由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的單位和個人委託有資質的單位編制(資質單位由國家海洋局認定),《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的編制單位同時提交該方案的《項目論證報告》。
三、關於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的禁止性規定
(1) 禁止改變自然保護區內海島的海岸線。
(2) 禁止採挖、破壞珊瑚和珊瑚礁。
(3) 禁止砍伐海島周邊海域的紅樹林。
(4) 未經批准利用的無居民海島,應當維持現狀;禁止採石、挖海砂、採伐林木以及進行生產、建設、旅遊等活動。
(5) 在依法確定為開展旅遊活動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及其周邊海域,不得建造居民定居場所。
(6) 臨時性利用無居民海島的,不得在所利用的海島建造永久性建築物或者設施。
(7) 海島的開發、建設不得超出海島的環境容量。
四、關於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的限制性規定
(1) 經批准在可利用無居民海島建造建築物或者設施,應當按照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限制建築物、設施的建設總量、高度以及與海岸線的距離,使其與周圍植被和景觀相協調。
(2) 從事全國海島保護規劃確定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利用活動,應當遵守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採取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避免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破壞。
五、國家實行無居民海島有償使用制度
(1) 單位和個人利用無居民海島,應當經國務院或者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並按照本辦法規定繳納無居民海島使用金。
(2) 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實行最低價限制制度。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價款不得低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最低價。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最低價標准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根據無居民海島的等別、用島類型和方式、離岸距離等因素,適當考慮生態補償因素確定,並適時進行調整。無居民海島等別劃分:天津濱海新區為二等島,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最低價標准(單位:元/公頃•年)如下:
無居民
海島
等別 離岸距離
(km)
用島類型 ≤0.3 ﹥0.3,≤2 ﹥2,≤8 ﹥8,≤25 ﹥25
房屋建設用島 54000 45000 27000 9000 4500
觀光旅遊用島 2250 1875 1125 375 188
註:離岸距離,指無居民海島離大陸海岸線(含海南島海岸線)的距離。
Ⅹ 國際上如何確定島嶼主權歸屬
島嶼歸屬原則是最早發現、最早經營、最早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