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標准編號規則
A. 企業產品標准編號
企業標準的編號格式為:Q/(企業代號)
1、Q/:企業標准代號,代表企業制定、批准、發布的企專業標准。屬
2、××:企業隸屬行政區域代號(二位),用區、縣名稱或工業局、總公司名稱的二位漢語拼音字頭表示。
3、×××:企業代號(三位),通常用企業名稱的漢語拼音字頭或英文縮寫的三個字母表示(企業定)。
4、×××:順序號(三位),是企業制定的企業標準的順序號,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5、××××:年代號(四位),用四位數表示。
(1)法律法規標准編號規則擴展閱讀:
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原則:
1、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強制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
2、保證安全、衛生,充分考慮使用要求,保護消費者利益,保護環境、
3、有利於企業技術進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和增加社會經濟效益。
4、積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
5、有利於合理利用國家資源、能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有利於產品的通用互換,符合使用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6、有利於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貿易。
7、本企業內的企業標准之間應協調一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標准編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產品標准
B. 請高手談談國家標准GB和行業標准SN
我國古代的標准化源遠流長,基中最著名的是秦代對文字、軌距、度量衡等的統一化以及北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成功地運用了標准件、互換件、分解組合等標准化的方法和原理。
中國近代標准化約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起步,1931年成立了工業標准委員會,並編寫標准,1946年頒布《標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設立了標准化規格化處、標准局、國家標准計量局、國家標准總局、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等標准化行政管理機構,以及成立了各類標准化研究院所、標准化協會等。1988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隨著中國經濟建設事業的開展,標准化工作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已發布各類標准化管理辦法幾十項,發布國家標准約2萬余項,行業標准約3萬多項。
一、標准基本情況
從總體上來看,截止2003年底,我國省、市級標准化管理部門有85家;從事標准化研究的科研院所有112所;標准化協會97家;各類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247個,分技術委員會328個,委員總數達1.6萬人。從制定的標准數量和規模來看,截止2002年底,我國已經發布國家標准20206項,其中強制性能國家標准2789項,佔13.8%;行業標准33000多項;地方標准化5300多項;企業標准近100萬項。這些標准對於提高我國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標准級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將標准劃分為四個層次,既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企業標准。各層次之間有一定的依從關系和內在聯系,形成一個覆蓋全國又層次分明的標准體系。
(1) 國家標准。對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國家標准。國家標准由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編制計劃、審批、編號、發布。國家標准代號為GB和GB/T,其含義分別為強制性國家標准和推薦性國家標准。
(2)行業標准。對沒有國家標准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標准,作為對國家標準的補充,當相應的國家標准實施後,該行業標准應自行廢止。行業標准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編制計劃、審批、編號、發布、管理。行業標準的歸口部門及其所管理的行業標准范圍,由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審定。部分行業的行業標准代號如下:汽車——QC、石油化工——SH、化工——HG、石油天然氣——SY、有色金屬——YS、電子——SJ、機械——JB、輕工——QB、船舶——CB、核工業——EJ、電力——DL、商檢——SN、包裝——BB。推薦性行業標准在行業代號後加「/T」,如「JB/T」即為機械行業推薦性標准,不加「T」為強制性標准。
(3)地方標准。對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的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標准。地方標準的制定范圍有: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葯品、獸葯、食品衛生、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種子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地方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編制計劃、組織制定、審批、編號、發布。地方標准也分強制性與推薦性。
(4)企業標准。是對企業范圍內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准。企業產品標准其要求不得低於相應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要求。企業標准由企業制定,由企業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准、發布。企業產品標准應在發布後30日內向政府備案。 此外,為適應某些領域標准快速發展和快速變化的需要,於1998年規定在四級標准之外,增加一種「國家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作為對國家標準的補充,其代號為「GB/Z」。指導性技術文件僅供使用者參考。
三、標准種類
根據標准管理的需要,標准種類一般按行業、性質、功能分類。
(1)按行業分類
目前我國按行業歸類的標准已正式批准了57大類,行業大類的產生過程是:由國務院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其所管理的行業標准范圍的申請報告,經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目前是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審查確定,同時公布該行業的標准代號。
(2)按標准性質分類
通常按標準的專業性質,將標准劃分為技術標准、管理標准和工作標准三大類。 在標准化領域中,對需要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准稱為技術標准;而對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准叫管理標准;為實現工作(活動)過程的協調,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對每個職能和崗位的工作制定的標准為工作標准。
(3)按標準的功能分類
基於社會對標準的需求,為了對常用的量大面廣的標准進行管理,通常將重點管理的標准分為:基礎標准、產品標准、方法標准、安全標准、衛生標准、環保標准、管理標准。
四、標准化法律法規
我國的標准化法規體系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是標准化法規體系的頂層法律,體系中的所有法規和規章均以該法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依據《標准化法》頒布的有關該實施的行政法規。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標准化法》和《標准化法實施條例》制定了24個與之配套的部門規章,初步形成了較為齊全的標准化法規體系。
五、標准制修訂程序
國家標準的制定有一套正常程序,每一個過程都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同時為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縮短制定周期,除正常的制定程序外,還可採用快速程序。
(1)制定國家標準的正常程序 我國依據ISO/IEC導則第一部分:技術工作程序(1995年版)頒發了國家標准GB/T 16733-1997《國家標准制定程序的階段劃分及代碼》,該標准將國家標準的制定程序劃分為九個階段:
a. 預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充分研究和論證的基礎上,提出新工作項目建議。
b. 立項階段 對新工作項目建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審查和協調的基礎上,提出新工作項目。
c. 起草階段 標准起草階段是制定標準的關鍵階段,該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編制標准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和有關附件。
d. 徵求意見階段 向標委會委員和有關單位發送標准徵求意見稿,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徵求意見。標准起草工作組根據收集到的反饋意見對徵求意見稿進行修改,並在此基礎上編制標准送審稿、回函意見處理匯總表。
e. 審查階段 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以會審或函審的形式對標准送審稿進行審查、表決,一般同意票數在全體委員的三分之二以上方可通過。通過的送審稿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修改並編制報批稿。對於難度較大和爭議較多的標准送審稿一般採用會議審查方式。
f. 批准階段 對標准報批稿進行審查、批准和編號,並提供標准出版稿
g. 出版階段 由出版社印刷出版正式標准。
h. 復審階段 按規定定期對標准進行復審。
i. 廢止階段 根據復審結果,通過一定形式宣布某標准廢止。
(2)制定國家標準的快速程序 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發布了《採用快速程序制定國家標準的管理規定》。快速程序是在正常標准制定程序的基礎上省略起草階段或省略起草階段和徵求意見階段的簡化程序。凡符合下列之一的項目,均可申請採用快速程序:
a. 等同採用或修改採用國際標准制定國家標準的項目;
b. 等同採用或修改採用國外先進標准制定國家標準的項目;
c. 現行國家標準的修訂項目;
d. 現行其他標准轉化為國家標準的項目。 採用快速程序的項目,按《國家標准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GB/T 16733的要求進行管理。制定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程序與國家標准差不多,企業標準的制定程序可適當減化。
六、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概況
採用國際標準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技術政策,為此,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採用國際標准管理辦法》,規定了採用原則、採用程度、表示方法和有關措施。
(1)采標表示方法採用國際標准分為:等同採用(idt或IDT)、修改採用(mod或MOD)和非等效採用(neq或NEQ)三種。等同採用:GB/T ××××-××××(ISO ××××:××××,IDT)修改採用:GB/T ××××-××××(ISO ××××:××××,MOD)對於等同、修改採用國際標准(包括即將制定完成的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不包括國外先進企業標准)編制的我國標准,在標准封面上必須註明採用標准和採用程度;在標准前言中,寫明被採用標準的組織、國別、編號、名稱、採用的程度和簡要說明我國標准同被採用標準的主要差別。非等效採用編制的我國標准,則不需在封面上標注,也不算是采標。但在前言中應說明「本標准與ISO ××××:××××標準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2)我國標准採用國際標准情況到2001年末國家標准總數為:19744項,其中採用ISO標准4453項(等同採用1091項;等效採用1744項;非等效採用1618項);採用IEC標准1911項(等同採用979項;等效採用479項;非等效採用453項);採用其他標准2502項(等同採用109項;等效採用705項;非等效採用1688項)。
C. 公司的外來文件,如法律法規等的編號問題
合同法「中國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標准化法」中國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中國消費者權利和權益保護法人民共和國「
D. 什麼叫國標號國家標准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准化主管機構批准,並在公告後需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版文件,除國家法律法規權規定強制執行的標准以外,一般有一定的推薦意義。
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協調項目分工,組織制定(含修訂),統一審批、編號、發布。法律對國家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
國家標準的年限一般為5年,過了年限後,國家標准就要被修訂或重新制定,以跟上世界同類標準的變化和適應人們生產生活的需求。因此,標準是種動態信息。下面是關於國家標準的介紹。
E. 國家標准編號是怎麼定意的
1、標准
標準是對一定范圍內的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獲得最佳秩序、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為目的,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准則和依據。
1986年國際標准化組織發布的ISO第2號指南中提出的定義(草案)是:「得到一致(絕大多數)同意,並經公認的標准化團體批准,作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則、規則或特性要求,供(有關各方)共同重復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給定范圍內達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2、標准化
1996年我國頒發的國家標准(GB 3935.1–96)中規定的定義是:為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上述活動主要包括制定發布及實施標準的過程)。
1986年國際標准化組織發布的ISO第2號指南中提出的定義(草案)是:「針對現實的或潛在的問題,為制定(供有關各方)共同重復使用的規定所進行的活動,其目的是在給定范圍內達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ISO在公布這個定義的同時作了如下兩點注釋:
(1) 特別是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的活動;
(2) 標准化的重要作用是改善產品、生產過程和服務對於預定目標的適應性,消除貿易壁壘,以利技術協作。
3、標准級別
標准級別是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將標准劃分為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等4個層次。各層次之間有一定的依從關系和內在聯系,形成一個覆蓋全國又層次分明的標准體系。
國家標准。對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國家標准。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和組織草擬,並統一審批、編號、發布。國家標準的代號為「GB」,其含義是「國標」兩個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G」和「B」的組合。
行業標准。對沒有國家標准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標准,作為對國家標準的補充,當相應的國家標准實施後,該行業標准應自行廢止。行業標准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審批、編號、發布,實施統一管理。行業標準的歸口部門及其所管理的行業標准范圍,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定,並公布該行業的行業標准代號。
地方標准。對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的下列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標准:(1)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2)葯品、獸葯、食品衛生、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種子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3)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地方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編制計劃、組織制定、審批、編號、發布。
企業標准。是對企業范圍內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准。企業標准由企業制定,由企業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准、發布。企業產品標准應在發布後30日內向政府備案。
此外,為適應某些領域標准快速發展和快速變化的需要,於1998年規定的四級標准之外,增加一種「國家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作為對國家標準的補充,其代號為「GB/Z」。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項目,可以制定指導性技術文件:(1)技術尚在發展中,需要有相應的文件引導其發展或具有標准化價值,尚不能制定為標準的項目;(2)採用國際標准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及其他國際組織(包括區域性國際組織)的技術報告的項目。指導性技術文件僅供使用者參考。
4、標准屬性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的規定,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均可分為強制性和推薦性2種屬性的標准。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准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准,其他標準是推薦性標准。省、自治區、直轄市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工業產品安全、衛生要求的地方標准,在本地區域內是強制性標准。
強制性標準是由法律規定必須遵照執行的標准。強制性標准以外的標準是推薦性標准,又叫非強制性標准。推薦性國家標準的代號為「GB/T」,強制性國家標準的代號為「GB」。行業標准中的推薦性標准也是在行業標准代號後加個「T」字,如「JB/T」即機械行業推薦性標准,不加「T」字即為強制性行業標准。
5、標准種類
由於對標准進行管理的需要,對標准種類的劃分主要是以下幾種方式:
(1) 按行業歸類
目前中國按行業歸類的標准已正式批准了57大類,行業大類的產生過程是:由國務院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其所管理的行業標准范圍的申請報告,經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目前是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審查確定,同時公布該行業的標准代號。
(2) 按標準的性質分類
通常按標準的專業性質,將標准劃分為技術標准、管理標准和工作標准3大類:
① 技術標准。對標准化領域中需要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准稱技術標准。技術標準是一個大類,可進一步分為:基礎技術標准、產品標准、工藝標准、檢驗和試驗方法標准、設備標准、原材料標准、安全標准、環境保護標准、衛生標准等。其中的每一類還可進一步細分,如技術基礎標准還可再分為:術語標准、圖形符號標准、數系標准、公差標准、環境條件標准、技術通則性標准等。
② 管理標准。對標准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准叫管理標准。管理標准主要是對管理目標、管理項目、管理業務、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組織所作的規定。
③工作標准。為實現工作(活動)過程的協調,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對每個職能和崗位的工作制定的標准叫工作標准。在中國建立了企業標准體系的企業里一般都制定工作標准。按崗位制定的工作標准通常包括:崗位目標(工作內容、工作任務)、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業務分工和業務聯系(信息傳遞)方式、職責許可權、質量要求與定額、對崗位人員的基本技術要求、檢查考核辦法等內容。
(3) 按標準的功能分類
基於社會對標準的需求,為了對常用的量大面廣的標准進行管理,通常將重點管理的標准分為:基礎標准、產品標准、方法標准、安全標准、衛生標准、環保標准、管理標准。
6、制定標准
制定標准一般指制定一項新標准,是指制定過去沒有而現在需要進行制定的標准。它是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及其水平來制定的,因而它反映了當前的生產技術水平。制定這類標準的工作量最大,工作要求最高,所用的時間也較多。它是一個國家的標准化工作的重要方面,反映了這個國家的標准化工作面貌和水平。
一個新標准制定後,由標准批准機關給一個標准編號(包括年代號),同時標明它的分類號,以表明該標準的專業隸屬和制定年代。
7、修訂標准
修訂標準是指對一項已在生產中實施多年的標准進行修訂。修訂部分主要是生產實踐中反映出來的不適應生產現狀和科學技術發展那一部分,或者修改其內容,或者予以補充,或者予以刪除。
修訂標准不改動標准編號,僅將其年代號改為修訂時的年代號。
8、復審標准
復審標準是指對一項實施過一個時期以後的標準的內容進行復查,審閱其中有無與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不適應的內容。當僅有小部分內容做了改動或不做實質性改動時,常用修改標准通知單的辦法予以更改;當有大部分內容需做改動或做實質性修改時,應將其列入修訂標准計劃中予以解決。審查後的標准無改動,或僅有小部分改動,則確認有效。標准重版時不改動標准年代號,在首頁上加上「××××年確認」以表明這項標准已經復審,其內容繼續有效,有關單位可照常使用。
9、國際標准
由國際標准化組織通過的並公開發布的標准。
國際標准化組織是指ISO、IEC以及由ISO公布的其它27個國際組織。
國際標准包括ISO標准、IEC標准及其它27個國際組織通過的標准。ISO、IEC是兩個最大的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IEC共發布國際標准1萬多個。「其它27個國際組織」是;國際計量局(BIPM),國際人造纖維標准化局(BISFA),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法典」聯合委員會(CAC),關稅合作理事會(CCC),國際電氣設備合格認證委員會(CEE)(CEE已並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射線單位與量值委員會((ICRU),國際制酪業聯合會(IDF),圖書館協會國際聯合會(IFLA),國際製冷學會(ILR),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橄欖油理事會(IOOC),國際射線防護委員會(ICRP),國際獸醫防治局(OIE),國際法治計量組織(OI、ML),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IWO),國際鐵路聯合會(UIC),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O),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這27個國際組織制定的標准化文獻主要有國際標准、國際建議、國際公約、國際公約的技術附錄和國際代碼,也有經各國政府認可的強制性要求。對國際貿易業務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影響。
10、國家標准
由圖家標准化主管機構批准、發布,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准。
「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准」,是指全國各部門,各專業,各省、市、區,各企業,各單位都必須遵守的標准。
國家標準是國內各級標准必須服從不得與之相抵觸的標准。國家標準是一個國家的標准體系的主體和基礎。
11、國家測繪標准
由國家專業標准化主管機構或專業標准化組織批准、發布,在測線專業范圍統一的國家標准。
12、測繪行業標准
由我國測繪主管部門批准發布,在該部門圍范內統一使用的標准,稱為測繪行業標准。
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是否屬於法規范圍
國家標准不屬於法規范圍。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准化主管機構批准發布,對版全國經濟、技權術發展有重大意義,且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准。國家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協調項目分工,組織制定(含修訂),統一審批、編號、發布。法律對國家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國家標準的年限一般為5年,過了年限後,國家標准就要被修訂或重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