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檔案管理條例
A. 太原市養狗條例有哪些
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
山西省太原市人大常委會
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
(2011年12月30日太原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 2012年3月28日山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批准)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養犬免疫、登記
第三章 養犬行為規范
第四章 犬只的經營、留檢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養犬管理,規范養犬行為,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犬只的飼養、經營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軍用、警用以及動物園、科研機構、演藝團體等單位因特定工作需要飼養的犬只管理,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養犬管理實行政府部門監管,養犬人自律,基層組織參與,社會公眾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養犬管理按照重點管理區域和一般管理區域實行分類管理。
本市城市建成區和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為重點管理區域。
重點管理區域以外的區域為一般管理區域。
第五條 市公安機關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養犬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本條例。
縣(市、區)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養犬管理工作。具體負責犬只的登記、年檢,查處違規養犬行為。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配合公安機關等部門做好轄區內養犬管理工作。
工商、衛生、城管、獸醫、價格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第六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防治狂犬病等的宣傳教育。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養犬知識與社會公德宣傳。
第七條 居(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應當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做好養犬管理工作,協助開展宣傳活動,引導、督促養犬人遵守養犬行為規范。
第八條 養犬相關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應當制定行業規范,開展宣傳教育,協助相關部門開展養犬管理活動。
第九條 養犬人應當依法養犬、文明養犬,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章 養犬免疫、登記
第十條 重點管理區域內禁止飼養烈性犬只和大型犬只(導盲犬只除外)。
烈性犬只、大型犬只包括:
(一)獒犬、雪橇犬、拳獅犬、篤賓犬、大丹犬、大白熊犬、紐芬蘭犬、可蒙多犬、羅威納犬、聖伯納犬、薩摩耶德犬、德國牧羊犬等工作用犬;
(二)阿富汗獵犬、巴山基獵犬、尋血獵犬、蘇俄牧羊犬、獵狐犬、靈緹、獵鹿犬、威瑪獵犬、波音達獵犬、貝生吉犬等獵犬;
(三)貝林登梗、邊境梗、牛頭梗、凱麗藍梗、美國斯塔福郡梗等梗犬;
(四)比特犬、鬥牛犬、松獅犬、大麥町犬等非運動犬;
(五)土佐犬、秋田犬、雪達犬等其他類別的犬;
(六)經公安機關和獸醫部門聯合認定並向社會公布的其它犬只。
第十一條 在重點管理區域內養犬,每戶限養一隻。
養犬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本市有固定的居住場所。
第十二條 養犬實行免疫制度。
養犬人應當將飼養的犬只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依法設立的動物診療機構進行狂犬病等疫病的免疫,取得犬只免疫證明。
免疫有效期滿前三十日內,養犬人應當送犬只再次進行免疫。
公安機關發現犬只未進行狂犬病等疫病免疫的,應當告知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給予處理。
第十三條 重點管理區域內養犬實行登記制度。
養犬人應當為犬只辦理養犬登記,並按期年檢。申請養犬登記,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個人戶籍證明;
(二)犬只的免疫證明;
(三)房產證或者房屋租賃證明。
第十四條 申請養犬登記的,申請人應當到居所地的縣(市、區)公安機關辦理。
縣(市、區)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養犬申請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准予登記的決定。符合條件的,應當予以登記,並發放養犬登記證和植入犬只電子身份標識;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說明理由。
經批准飼養的犬只,應當從第二年起在期滿前三十日內到原登記機關年檢。
第十五條 養犬人居住地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持養犬登記證到現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六條 犬只死亡或者失蹤的,養犬人應當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十七條 犬只免疫證明由市獸醫主管部門監制;養犬登記證、犬只電子身份標識由市公安機關監制。
犬只免疫證明、養犬登記證和犬只電子身份標識損毀或者遺失的,養犬人應當及時申請補辦。
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應當建立養犬管理信息系統和養犬管理電子檔案,與獸醫、城管、工商、衛生等部門實行登記、免疫和監管等信息共享。
養犬管理電子檔案應當記載下列信息:
(一)養犬人的姓名、地址及聯系方式;
(二)犬只的種類、主要體貌特徵(照片)、出生時間、免疫情況;
(三)違反養犬管理規定的處罰記錄;
(四)申請登記、變更、注銷的情況;
(五)其他需要記載的信息。
第十九條 每隻犬一次性收取登記注冊費五百元,從第二年起每隻犬收取年檢費一百元。
飼養絕育犬只的,從犬只絕育的第二年起減半收取年檢費。
第三章 養犬行為規范
第二十條 重點管理區域內,養犬人攜帶犬只出戶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犬只出戶時間為晚上八時以後上午八時以前,節假日可延長至上午十時;
(二)為犬只束牽引帶;
(三)及時清除犬只戶外排泄的糞便;
(四)由成年人攜帶。
第二十一條 一般管理區域內飼養烈性犬只、大型犬只的養犬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每戶限養一隻;
(二)實行圈養、拴養;
(三)外出束牽引帶,並由成年人攜帶;
(四)不得進入重點管理區域內。
居住在樓房的居民禁止飼養烈性犬只、大型犬只。
第二十二條 禁止攜帶犬只進入辦公樓、學校、醫院、幼兒園、體育場館、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影劇院、文化娛樂場所、歷史名園、名勝古跡園、動物園、候車(機、船)室、餐飲場所、商場、賓館等公共場所;禁止攜帶犬只乘坐公共汽車、電車、軌道交通、計程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攜帶犬只進入人員密集場所。
前款規定以外其他場所的管理者可以決定其管理場所是否准許攜帶犬只進入。禁止犬只進入的,應當設置明顯禁入標識。
居(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劃定本區域內禁止犬只進入的場所。
第二十三條 犬吠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養犬人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制止。
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應當立即將被傷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支付醫療費用。
第二十四條 禁止在樓道、通道、公寓、集體宿舍等公用場所飼養犬只。
第二十五條 重點管理區域內犬只生育幼犬的,養犬人應當在幼犬出生三個月內,將超過限養數量的犬只送交他人飼養或者公安機關犬只留檢單位收容。
第二十六條 養犬人放棄飼養犬只或者因不符合條件無法辦理養犬登記的,應當將犬只送交他人飼養或者公安機關犬只留檢單位收容。
第二十七條 犬只在飼養過程中死亡的,養犬人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處理。
犬只在動物診療機構死亡的,動物診療機構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處理。
養犬人、動物診療機構不得自行掩埋或者隨意丟棄犬只屍體。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違法養犬行為進行勸阻、舉報和投訴。公安機關等部門應當公布舉報、投訴電話,接到舉報、投訴後應當登記並及時處理。
第四章 犬只經營、留檢
第二十九條 單位、個人開辦犬只養殖場應當依法批准。
犬只養殖場所的選址,應當在重點區域外遠離城鎮及人員密集地區;犬舍內每隻大型犬只所佔面積不得小於八平方米,犬只活動區域不得小於三百平方米,且養殖區、生活區分開。
第三十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規劃建設犬只交易市場。
犬只交易市場的選址應當遠離城鎮及人員密集地區。
進入交易市場的犬只,應當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禁止在犬只交易市場外銷售犬只。
第三十一條 從事犬只診療、美容等經營活動的,不得影響他人正常生活,不得影響環境衛生。
從事動物診療的人員應當具有獸醫資格並經過執業登記注冊。
第三十二條 開辦犬只養殖場、經營市場,從事犬只診療、美容等經營活動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並辦理工商登記。
經營者應當在辦理工商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市公安機關備案,並簽訂安全責任書。
第三十三條 公安機關設立犬只留檢機構,收留流浪犬只、養犬人送交的犬只和依法留置或者沒收的犬只。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重點區域內飼養烈性犬只、大型犬只的,由公安機關予以沒收。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其他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可以沒收犬只:
(一)飼養犬只未登記的;
(二)在規定時間外攜犬出戶的;
(三)未按照規定為犬只佩戴牽引帶的;
(四)未及時清除犬只糞便的;
(五)攜帶犬只進入禁止進入場所的;
(六) 在樓道、通道、公寓、集體宿舍等公用場所飼養犬只的;
(七)在交易市場外銷售犬只的。
飼養犬只逾期一個月未年檢的,注銷其養犬登記證。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一般管理區域內飼養烈性犬只、大型犬只,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可以沒收犬只:
(一)飼養兩只以上的;
(二)未實行圈養、拴養的;
(三)外出不束牽引帶的;
(四)由未成年人攜帶的。
攜帶犬只進入重點管理區域內或者居住在樓房的居民飼養大型犬只、烈性犬只的,由公安機關予以沒收。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沒收犬只,吊銷養犬登記證;情節嚴重的,並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犬只傷人的;
(二)犬只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
(三)養犬人有違法養犬記錄且拒不改正的。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不立即將被傷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支付醫療費用的,由公安機關沒收犬只,吊銷養犬登記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對犬只未進行免疫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做免疫,免疫費用由養犬人承擔,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處理或者進入市場交易的犬只未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不按照犬只養殖場所和交易市場規定選址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個人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負有養犬管理職責的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自本條例實施之日起六個月內在重點區域內飼養的烈性犬只、大型犬只,由養犬人自行處理。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太原市限制養犬的規定》同時廢止。
B. 太原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教職工流動暫行辦法流動
太原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單位)教職工流動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教職工隊伍管理,均衡配置教職工資源,建設數量適當、分布合理、結構優化、相對穩定的教職工隊伍,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健康協調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流動是指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單位)教職工招聘、直屬學校(單位)之間的調動、調出、本人辭職、單位解聘等。
第三條 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單位)在編教職工(含教師、管理人員、工勤人員)的流動均按本規定執行。
第四條 教職工流動原則
1、堅持為教育教學,為人才培養服務;堅持工作需要與嚴格編制管理結合。
2、堅持合理流向,鼓勵教職工從優質學校流向薄弱學校;從城鎮中心校流向農村山區校;從城市流向農村。
3、嚴格控制骨幹教職工外流,嚴禁超編單位進人。
4、堅持「公開公正、凡進必考、擇優錄用、合同管理」原則。
第五條 為了保持教學秩序的穩定,教職工流動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進行,原則上學期中不進行教職工流動。
直屬學校(單位)教職工應在每年三月份提出流動申請,所在單位同意後於四月份報市教育局人事處,七、八月份辦理相關手續。
第六條 流動程序
(一)直屬學校(單位)之間調動
1、本人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學校同意後,填寫調動登記表(一式4份),調入單位和調出單位校長簽署意見蓋章,上報市教育局人事處。
2、市教育局人事處對擬流動人員單位的編制和人員結構進行審核並報局分管領導、主要領導批准,辦理有關流動手續。
流動人員在辦完調動手續之後,才能到調入學校上班。如調出學校未簽字蓋章,擅自離崗到調入學校工作,市教育局將不再為其辦理調動手續,調出學校可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解聘。
(二)調往市外或調出教育系統
1、本人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單位同意後,填寫調動登記表(一式4份),並加蓋公章後上報市教育局人事處。
2、市教育局人事處審核並報局分管領導批准後,辦理有關調出手續。
第七條 下列人員嚴格控制外流:
1、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
2、為照顧本人曾調入其家屬者;
3、新招聘的大學畢業生轉正定級後工作時間不滿五年者。
第八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得流動。
1、見習期未滿的。
2、正在接受有關部門審查的。
第九條 辭職
(一)對申請辭職的教職工,原則上同意。但對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要嚴格控制辭職。對簽定聘用合同的教職工,按合同辦理。
(二)辭職程序
1、本人向學校提出申請,填寫《辭職申請表》(一式三份),所在單位簽署意見蓋章,寫出同意辭職的報告,上報市教育局人事處。
2、市教育局人事處審核並報局分管領導、主管領導批准後,辭職人員所在單位將其《辭職申請表》及人事檔案轉交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服務機構。
第十條 直屬學校(單位)教職工的招聘執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
第十一條 直屬學校(單位)教職工解除聘用合同依據國務院《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執行。
第十二條 各級工作人員在辦理教職工流動工作時,必須堅持原則,依法辦事,廉潔奉公。
第十三條 本辦法由市教育局負責解釋。
C. 太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下屬單位
太原市經濟信息中心
太原市經濟信息中心是由太原市經濟信息管理辦公室和太原市經濟研究所合並組建的縣級全民事業單位,是太原市成立最早的從事經濟信息管理和研究的專門機構,是國家經濟信息主系統的組成部分。 太原市經濟信息中心現設6個科室1個公司,即辦公室、信息資源開發科、計算機通訊科、信息預測科、研究室、編輯部、信息技術開發公司。 太原市經濟信息中心目前開展的主要業務范圍: ①根據市發改委的安排,負責「數字太原」建設方案編制和項目的實施。該項目已列入「十一五」時期太原市第一批重點融資項目和產業調整投資項目。中共太原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實施『數字太原』建設工程,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信息化。」 ②計算機網路建設。根據太原市發改委的安排,建設和管理「太原經濟信息網」及市發改委區域網工作。 ③信息資源開發。根據政府工作安排,收集、加工、開發全面反映太原市社會經濟及投資環境的計算機多媒體光碟,促進我市對外宣傳及招商活動。 ④信息系統建設。根據國家和省信息中心的安排,利用第三期日元貸款建設太原市經濟信息系統。 ⑤信息服務。 ⑥經濟預測和監測工作。定期向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提供太原市主要經濟預測監測,工業生產形勢分析及預測,每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預測,還提供太原市同全國省會城市經濟指標對比分析資料和信息。 ⑦經濟研究。參與市發改委十一五規劃工作,並完成《太原市『十一五』時期和到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研究》。編輯《太原經濟》,刊登有關理論探討和應用文章。
發改委機關後勤服務中心
發改委機關後勤服務中心是以服務機關、服務職工為主要工作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通過委機關支持和自身努力,不斷增強中心的綜合實力,逐步提高和改善發改委職工的生活環境及福利。 職責如下: 一、負責機關後勤行政事務,為機關創造良好的辦公生活環境。 二、會同協助辦公室負責辦公區維修。 三、 負責機關宿舍院公共設施的維修和收費。 四、管理宿舍區的門衛、衛生、治安。 五、 管理機關非辦公有用房。 六、 管理食堂。 七、 會同協助辦公室搞好機關職工福利。 八、搞好清泉高效農業開發中心,提供會議、培訓等優質服務。
太原市工程咨詢公司
太原市工程咨詢公司成立於一九八八年六月,是直屬於太原市發改委的國有企業,主要從事工程建設監理、工程項目咨詢、建設項目前期研究、可行性論證、評估等業務。 該公司共有監理技術人員70餘名,其中高級職稱18名,中級職稱40餘名,國家和省廳確認的監理工程師11名,專業齊全、結構合理、年富力強,能夠承擔各類工作,具有比較先進的測試設備和手段,規范化的監理程序和作法。內部建立了監理程序通則、監理資料表格、監理規劃範本、施工測量實施規定、材料試驗實施規定、施工質量監理控製程序、施工投標單位情況評析文件檔案管理規定、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工程部崗位職責等十多項業務管理制度,健全了人事、財務、文秘、獎懲、公司經營作風和監理人員守則等六項行政管理制度,裝備了先進的工程測試設備,採用了計算機等先進的信息處理手段。 公司的宗旨是:求實、開拓、高效和嚴守合同、講究信用保證質量,本著公正嚴格、誠信科學的原則,按合同內容,依據政令、法規、技術標准對建設項目實行監理,堅決維護業主及承包單位的合法效益
太原市固定資產投資許可證辦公室
負責全市項目投資許可證發放,投資方向稅繳納及其它有關服務性工作。 業務范圍:對市屬總投資在十萬元以上的各種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都要頒發投資許可證,包括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項目,中外合資合作項目,城鄉集體所有制單位項目,個體工業項目,幾種所有制合資的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中零稅率項目以及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不徵收投資方向調節稅的項目,也要頒發投資許可證。
太原能源公司
太原能源公司成立於1988年 6月,系國有企業,是一個從事生產運銷原煤,精煤,焦炭,開發煤炭資源及煤炭加工轉化,進行環保項目開發、廢舊金屬回收及加工的綜合性能源開發企業。公司內設: 辦公室、計劃財務科、人事教育科、運銷一、二科、綜合開發科、兩個煤焦發運站及下屬集華實業公司, 建築安裝工程處。經營宗旨:誠實信用,互惠互利。
太原信息技術開發公司
公司主要為市政府部門提供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服務,承擔市政府、市發改委和市經濟信息中心的會議報告材料、上報下發文件等印刷、列印、復印工作,並承接社會其它部門各類材料及保密文件的膠印等業務。公司經營范圍涉及辦公自動化、輕印刷系統、計算機、網路、通訊服務等,始終以優良的服務和精湛的技術,優質高效的為政府部門及各界用戶提供服務。
太原市建設項目招標中心
太原市建設項目招標中心是依據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太原市人民政府[1999]92號批復文件組建的自收自支的全民所有制的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實體。 主要職能:按照法律規范和國家規定的規模標准負責太原市行政區域內列入國家、省、市的基本建設計劃,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基礎設施項目;公用事業項目;使用國有資金投資項目;國家融資項目;使用國際組織或國外政府資金的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項目有關的重要設備、機電產品、大宗材料等的采購實施招標和代理服務。 內設機構:辦公室、招標采購部、綜合業務部、信息咨詢部、並設有物資設備供應商、評委專家微機條目庫。 中心宗旨:提高政府基本建設資金使用效益,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依照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維護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