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小提琴弓法規則

小提琴弓法規則

發布時間: 2021-02-28 15:06:23

『壹』 關於小提琴的弓法

連弓的概念是在連線內的音符,用一弓完成,不管是否換把,符號是回弧形的連線。「講講小提琴答的頓弓把一個樂句用一個大連線連起來」這句話是否有誤,可能應該是指連弓吧,一般情況大連線里包含小連線,可以按大連線來處理,也可根據樂曲的需要,另行處理。

『貳』 小提琴演奏技術中的幾種特殊弓法

小提琴家把運弓的方法叫做弓法。運用不同的弓法,可以取得多種多樣的音質和音色。因此,沒有哪一位傑出的小提琴家不對弓法進行深入的鑽研。對此我想先介紹一下常用弓法。 當每一個小提琴學習者真正進入教科書的練習時,無論是沃爾法特、開塞、還是克萊采爾,他們的第一課都是分弓練習,這是因為分弓(Detache)和連弓(Legato)本是小提琴演奏技術中最基本的兩種弓法。任何其他各種弓法,諸如波弓(Portato)、頓弓(Staccato)、沖弓(Martele)、跳弓(Spicato)以及在四根弦上的滾奏、符點弓法、切分弓法等,無不都是從這兩種基本弓法所生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首先要把分弓和連弓的運行軌道和發音練好的原因,在這基礎上,其他那些常用的弓法,自然也就好學多了。 分弓,是一次運弓方向,稱作上弓和下弓的運動只拉響一個音的弓法,它是一切弓法技術的基礎。聖桑的《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開始處,獨奏小提琴進入時就是連續運用分弓,以達到緊張不安的效果。分弓達到極快的速度,就會自然而然產生跳弓。門德爾松在《仲夏夜之夢》中,為烘托小仙女輕盈熙攘的氣氛,其弦樂用的就是這種弓法。用分弓拉奏完一個音後稍稍停頓一下,產生頓挫有力的印象,這種弓法叫做頓弓。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中的進行曲樂章,就是用頓弓來渲染昂揚奮進的情緒的。 與分弓相對,用一弓連續拉奏兩個以上的不同音高的音符的弓法就是連弓。連弓體現的是平靜、圓潤和持續的音流,它把音符之間的稜角磨得像鵝卵石一樣光滑。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就是用連弓來表現河水流淌時涓涓不息的狀態。但是,在小提琴演奏技巧中,確實還有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特殊弓法,它們經常出現在那些高難度的協奏曲或技巧性樂曲中,這會使一些初學琴者感到迷惑,對真正的專業演奏者或多或少會產生畏難之感。在此將幾種特殊弓法做一一介紹: 一、連頓弓(SolidStaccato) 這是在特殊技巧中應用最廣泛而又是最使人迷戀的弓法。在20世紀中期,連頓弓,是在一弓中連續快速演奏出許多音,而音與音之間則是斷開的。 我們把小提琴演奏藝術稱之為「運弓的藝術」。我們可以發現,在維尼亞夫斯基的幾乎所有作品中,都巧妙而富有效果地運用了這種弓法。維尼亞夫斯基的連頓弓十分輝煌,他僅用上臂的動力,而手腕則僵直到剛直的程度。再如帕格尼尼,他不僅在協奏曲和技巧性樂曲中展現了這種弓法和它所具有的輝煌感,同時在他的第10、15、21首隨想曲中,還著重以此弓法作為一種富有特性的演奏樂段。由於這種弓法能顯示出演奏上的技巧性、活力和趣味,再加上是偉大的小提琴大師海菲茨在演奏《跳躍的霍拉舞曲》時,僅用上半弓就能夠拉出長長的一大串音符,活像羅馬尼亞民間雜耍藝人的表演,引得後來的小提琴家竟相模仿,並對這一無人超越的絕技及其驚人魅力,致使不少現代小提琴學生深受影響,成為「連頓弓迷」。 由於連頓弓具有高超的技巧性,對它的掌握不是所有的演奏家都能做好的,即便是一流名家,在這種弓法演奏未必都能使人滿意。著名的法國小提琴演奏家弗朗西斯卡蒂認為:「一個人的反應能力,肌肉組織和神經系統,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了他的連頓弓的好壞」。所以,說明了連頓號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不可缺少和重要性。 很多提琴家在談到連頓弓的體會時,普遍認為這種弓法在演奏時手臂是屬於緊張狀態的,弓毛必須壓貼在弦上,並要有很好的節奏控制。在上行時手臂呈提物狀,手腕可稍上抬,弓桿稍向外傾斜;在下行時手臂則有下拽感,手腕稍向下壓,弓桿則稍向內傾斜。漂亮的連頓弓將是顆粒清晰、富有彈性的,它憑借右手運動的慣性,在每個音符的力度和速度上都能作到均勻和准確,同時和左手指的快速運動要配合得毫無縫隙。 不管個人的才能如何,對於這種迷人弓法的掌握,是沒有任何奇跡的力量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多為因人而異,*每個人各自不同的肌能條件、敏感程度、控制能力等,去恰當地、經常性地練習和應用,從而逐漸達到盡可能的得心應手和輕松自如。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緊張性的練習不能時間過長,以免產生肌肉的痙攣和習慣性的手臂僵硬。 連頓弓這種特殊弓法,在演奏上盡管有一定難度,但作為專業演奏者來說,若不能較好地適應和掌握,實在是一大遺憾。因為在大量的世界名曲中;這種弓法的存在和運用足以豐富和體現出作品的表現力和魅力。 二、飛頓弓(FoyingStaccato) 當人們迷戀著連頓弓的同時,小提琴演奏技術的又一種特殊弓法「飛頓弓」,顯示出了更加驚人的魅力。 飛頓弓實際上是由連頓弓發展而來的,同樣一弓走十幾個音,乃至幾十個音。但是飛頓弓和連頓弓從演奏方法上和效果上卻又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前面我們談到連頓弓的演奏,主要是*手臂緊張性的振動,而飛頓弓的演奏,除了手臂動作要保持一種連續性外,還同時要求手腕、手指適當減輕每個音之間的壓力,使動作更加輕巧靈活。前者的弓子在運動中始終不離開弦,而後者是每奏完一個音,弓子必須有彈性地離開琴弦,因此,飛頓弓聽起來,其效果就顯得輕松而更有活力。飛頓弓的應用,以上弓為多,這是因為更便於手臂和手腕對弓子的控制。從學習上講,先熟練連頓弓,以此為基礎再練習飛頓弓,可能會感到更易掌握。 飛頓弓的誘人之處,還在於演奏者可以根據作品音樂表現上的需要,在快、慢、強、弱之間,隨心所欲的處理。我們聽到不少演奏家在帕格尼尼協奏曲的華彩樂段中,以及著名的技巧性作品像《莫斯科的回憶》等樂曲片段中,那些飛頓弓的演奏,從起弓到轉接,雖然處理各有不同,但都顯得那麼華麗精巧,而趣味無窮。 但另也有一種情況,如比維尼亞夫斯基第一、第二奏協曲的第一樂章中,有幾處從高把位上下行的飛頓弓旋律,是極為漂亮灑脫的,可是有的學生由於不能適應,而將其改成了一般跳弓,這種對作品演奏的隨意性和演奏上的簡單化,實際上損害或喪失了作品本身的音樂內涵及其意義。 在飛頓弓演奏上,無疑要數弗朗西斯卡蒂的音質最美。因為他真正做到了依*弓子本身的彈性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達到了長期廣泛輕松應用的結果,這正是我們好多小提琴演奏者所應該學習和追求的。 三、飛跳弓(FlyingSpiccato) 從演奏上講,和飛頓弓非常相似,甚至有時很難區分。這種弓法要求弓子離弦更高一些,由於它屬於跳弓性質,因此其演奏速度往往要比飛頓弓受到更大的限制。飛跳弓在實際應用中有兩種,一種是類似飛頓弓那樣,隨著手臂上提動作的連續性,和手指水平動作的控制能力,根據音符的多少,憑著沖力輕輕地往上飛跳。另一種飛跳弓,則是弓子在弦上保持在某一部位,一般在*中弓偏下為最佳部位,然後不間斷的演奏長度各有不同的樂句.由於部位的相對固定和力度控制的均勻性,會使一弓中的每一個音都能夠保持良好的音質.比如人們比較熟悉的門德爾松協奏曲,從第三樂章的開始到中段的某些樂句,其演奏方法和效果就達到此種效果。 四、拋弓(Ricochet) 這是由帕格尼尼發明的特殊弓法,因此自然在他的作品中運用得特別多,並且富有非常好的效果,如音樂形象逼真的《鍾》,以及著名的第九隨想曲後半部分,都是大片段的非常嚴謹而精確的四音拋弓。再如他的幾首難度極大的變奏曲,《心中惆悵》、《上帝保佑女皇》等作品,都有如磯珠一般幾十音一弓而下的拋弓。在當時,這種魔術般的超絕神技,曾不知折服了多少不可理解的聽眾,以此他為後人留下了又一種小提琴演奏藝術中富有魅力的特殊弓法。 拋弓的演奏,更是依*弓桿的自然彈性,實際上主要強調的是第一個音符的重音.當第一個重音落到弦上以後,其他音符即順著重音的力量,自然地、但仍有控制地順勢而下。重要的是,由於拋弓落點快,且音符密集,因此特別要注意和左手指的緊密配合,稍有動作上的不協調,即將使本來最富有光彩華麗的樂句,變得一團糟。 在練習拋弓時,一定要注意他的適當高度和落弦點的最佳位置,同時要注意弓在弦上橫面的走向,否則,必然出現顆粒忽大忽小,音量忽重忽輕,或者弓子下落停止不走的現象。要選擇好最富有彈性的弓段,適當調理好弓毛的緊度,此外,左手四個手指在弦上的保留,也要根據右手的弓速,准確而敏銳地起落,使之做到兩手之間的密切配合,這些都是練習拋弓所不可忽視的。 拋弓練習一般應先在一根弦上以同音練習開始,然後兩個、四個、六個、八個音……由慢而快。從而在演奏上真正做到循軌而行,序而不亂。 分弓、連弓、是弓法技術的基礎,而對的練習,首先要練好的則是連頓弓,在練好連頓弓基礎上,再練習飛頓弓、飛跳弓,這樣就比較容易掌握。所以,我們在練琴或是教學中必須要做到打好基礎,做到循序漸進。 優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就運弓而言,取決於運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壓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觸點這三方面因素的不同結合。小提琴演奏技術中的弓法,實際上是根據音樂需要,同時也要根據和演奏者本人樂感的體現,在運用中有千變萬化,是非常微妙的。以上所說的幾種特殊弓法,多為演奏那些高難度作品有可能出現的部分,但必須掌握的,因為它終究是完整的演奏弓法中的重要部分。終究是體現完美藝術作品的不可缺部分。(編者註:此文刊載於《甘肅藝苑》2006年第3期)

『叄』 小提琴的弓法詳解

連弓:一弓拉兩個或是更多的音。
分弓:每一弓拉一個音符。

波型分弓:開始的地方有一點膨大,接下來聲音就逐漸減輕,就象波弓一樣。它是靠在每個音開始時,細心的增加一點壓力和速度,但是並沒有真正地形成重音。音與音之間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間斷,但是即使把這種弓法演奏得連續起來,也給人一種音與音之間有間斷的感覺。

波弓:用一弓演奏許多波型分弓的弓法。

分弓浪斯:短而快的運弓,特點是運弓開始時速度非常快,在結束時放慢。一般地來講,音符與音符之間是明顯地斷開的,在快的一串音中也可以不斷。音的開始既不是重音也不是膨脹。這種弓法可以和沒有明顯起奏的沖弓相比。分弓浪斯可以單獨用在那些需要短弓法、沒有什麼音調變化的樂句中。

抽弓:抽弓是從有重弓的分弓而來的。這里的重音是依靠把弓很快的從弦上抬起來,再突然用力地敲下去做出來的。通常是用上半弓來演奏的,大多數都從上弓開始,首先要從上弓開始練習這種弓法,當然也是要掌握從下弓開始的類型。

沖弓:這是所有的弓法中最基本的一種弓法,這種弓法對右手技巧的好處,大大超過這種弓法的本身,好的沖弓對分弓的幫助特別大,軻萊弓法和對連頓弓都有好處。

沖弓毫無疑問的一種敲擊型的弓法,每個音的開頭都有一個子音性質的銳利的重音,兩弓之間總是有停頓。這種弓法中的重音則要求有事先的壓力准備,在運弓之前弓先要「咬」住弦,「咬」住弦所使用的壓力比運弓本身所需要的壓力還要大。這個壓力所延續的時間只要能產生聲音開始的重音就成了,然後立即減少到所需要的程度。假如這個事先的壓力放鬆得太早了,就沒有重音了;假如放得太晚了,就會有吱吱喳喳的聲音。因此正確演奏這種弓法的主要問題在於時值和配合。

軻萊:弓子從空中放到弦上去,在接觸弦的一剎那輕輕的銳利地把弦勾住,同時把聲音清楚地拉出來,在發出聲音的同時從弦上抬起來准備演奏下一弓。勾弦的樣子是和沖弓的起奏時很相似,只是准備的時間減少到最小程度。就好象是用弓子做一個撥弦的動作一樣,但不是產生撥弦的聲音。這種弓法是使用下半弓演奏的,運弓的長度可以從非常短到比較長。首先應該在靠近弓根的地方用最短的弓子來練習然後再用弓子的其它部分,甚至為了練習的目的使用上半弓練習。在演奏象軻萊這樣短的弓法中,只有手指是主動的。

跳弓:演奏這種弓法時,弓子是從空中掉下來的,在發音之後弓又離開弦。它形成一個弧型的動作,弓和弦的接觸是在這個弧型的底部,或者靠近底部。這個動作是水平的和垂直的兩種動作組成的。假如把水平的動作強調的超過了垂直的動作,那麼它的弧線就比較平,在這種下發出來的聲音是實的,比較圓、柔和,具有更多的母音性質。假如垂直的動作更為突出,弧線就會更窄深,結果聲音就更銳利,有音頭,有敲擊性。音質和力度是受弓子所抬的高度的影響;抬的越高,聲音就越響,一般來講也越是銳利。

在用弓長度方面,跳弓可以從用非常短的弓子到很寬的弓子。通常主要是用下部三分之二,當演奏慢的和寬廣的跳弓時就更靠近弓子的下部,當演奏快而短的跳弓時,就更加靠近中部,有時甚至是稍微在中弓上面一點的地方。有一種很有特點的短的銳利的跳弓,完全在弓根的地方使用幾乎全是垂直的動作演奏的。在弓尖處或是靠近弓尖的地方演奏跳弓也是可能的,但是只能是垂直的一種。只有在需要這種特殊的音響效果時才可以使用這種弓法。最常見的是左手撥弦樂句中,用來演奏那些不能撥的音。

跳弓的一般特點是,演奏每一個音符弓都要從上面扔到弦上去,然後再抬起來(至少在比較長的運弓中要這樣)。在短而快的跳弓中。弓是靠反彈力從弦上跳起來的,這時可能需要,也可能不再需要抬的動作了。就弓子扔到弦上去這個動作而言,每個音都需要使用一個單獨的動力。因此,就在速度上有一定的限制,超過了這個速度就不行了。由於演奏這種弓法是從空中開始的,所以弓子眾所周知是被支持著的。這就需要手臂和手腕都抬得高一點(就是將肘部抬起,離開身體稍遠一點,但是注意不要聳肩)。

動作的動力主要來自手臂,但是手指和手是半主動半被動地參加動作,並配合手的垂直與水平動作和手指的垂直動作。需要的時候。為了使弓子和馬子平行,可以加入某些手指的調整動作。速度越是快,動作的中心就越多的從手臂移向手和手指。

演奏跳弓換弦時,必須注意使用數量相同的弓毛和琴保持接觸,否則跳弓就會變的不均勻。在換弦時弓和琴弦的距離仍然要保持靠近,因為在換弦之前弓跳的越是高,失去控制的可能性越是大。換弦動作主要是依靠整個手臂,加下前臂的轉動動作,手和手指稍稍參加一點動作。

快速跳弓:它和普通的跳弓的不同點在於演奏這種跳弓時不需要每個音有把弓抬起放下去的動作。跳的動作主要是依靠弓桿的彈性。這種弓法在中弓附近演奏最好,要速度慢一點和響一點的話,就往弓根方向***。要快點柔和點,就往弓尖方向***。不同的弓子由於它們的彈性不同,選擇的部位也是不同的。

連頓弓:通常人們把這種弓法稱為「實頓弓」以區別於飛頓弓。這種弓法是一弓拉一連串短的。屬於子音性質分的很清楚的音。演奏時弓毛始終和琴弦保持接觸。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作為一連串小的、和弓的方向一致的連續沖弓來練習。可以是上弓也可以是下弓。每一弓都拉的非常結實。每一個音拉出來之後,要把壓力放鬆。但是,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練習。它的速度是很受限制的,就象演奏沖弓時是情況一樣。不過在音樂中實驗連頓弓時能比沖弓拉得快,而且通常也必須要快一點。連頓弓是因人而異的弓法,每個人的方法可能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飛頓弓和飛跳弓:這兩種弓法是很相似的,但是各有各的特點。從名稱上可以看出前者是從連頓弓來的。所用的動作是和連頓弓一樣的,只是在拉完每個音之後,壓力要減輕。促使弓子離開琴弦。但是,抬起的動作應當是非常輕微的,基本上還是要保持水平的動作,不要影響弓的繼續向前流動。這種弓法通常是用上弓演奏。

飛跳弓是用一弓演奏一連串的跳弓音符。可以用上弓演奏也可以用下弓演奏。但是,當用下弓演奏時,演奏的音符比較少,而且用到的機會也不多。這種弓法要求弓子從弦上抬得要比飛頓弓高一點,由於它的跳弓性質,每個音符都是把弓子主動地拋到弦上去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它的演奏速度和飛頓弓來比就受大很大的限制。

手指的垂直動和手的垂直動作是演奏這種弓法中的兩個主要因素,只混用非常少的一點水平動作。動作越是小,動作的中心越是在手指;每一弓越是大,手甚至手臂就參與更多的動作。

飛跳弓也可以非常有效地停留在弓子的某一點上連續復原。保持在原地連續復原有兩個好處;可以用它來不間斷地演奏非常長的句子,它可以在一弓中始終保持同樣聲音的性質。

在演奏飛跳弓時,弓子甚至可以倒退。以致演奏一連串的上弓的跳弓弓子實際上走向了弓尖。讓弓子倒退是很好的練習,因為有時在實際演奏中也需要把弓子移到弓子較高的部位上去。

拋弓:這種弓法完全是建立在弓趕的自然彈性上面的。幾個音符在同一弓上演奏,不論是上弓或下弓,但是只有一個動力,也就是在第一個音符上把弓子拋到弦上去,在這個第一個音符上的動力之後,要使弓子自己跳動,就和皮球的跳動一樣。從這個角度講,拋弓可以叫做「不控制」的弓法,和飛頓弓比較的話,雖然飛頓弓也是利用弓子的彈性使弓子離開弦,但是實際上它是通過連頓弓的本身動給每個音加上一個單獨的動力。和飛頓弓來對比,更大的不同在於,在演奏飛頓弓時,每拉一個音符都有一個單獨地把弓拋到弦上去的動作。

拋弓的速度是可以調整的,否則它就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了。調整是用弓的不同的部位實現的,還靠控制弓子彈跳的高度。演奏時最好使用的部位是弓子上部三分之二的地方,越靠近弓尖跳的越快,離弓尖越遠,跳得也就越慢了。跳得越是高越慢,跳得越是低越快。跳的高度可以通過第一個動力加以調整,也可以用食指極為輕微而精細的壓力加以調整,這樣食指就能使弓反彈到一定的高度,從而加快它的速度。為取得最好的彈性,弓桿要完全直立在弓毛上,不要傾斜.

『肆』 小提琴琴弓的拿法

運弓 優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抄提琴上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就運弓而言,取決於運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壓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觸點這3種因素的不同結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幾種:①分弓:一弓演奏一個音;②連弓:一弓演奏許多音;③頓弓:音與音之間斷開;④跳弓:弓毛離開琴弦。這4類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紀中期,連頓弓,即在一弓中連續快速演奏許多音與音之間是斷開的音,被人視為絕技,所以人們把小提琴演奏藝術稱之為「運弓的藝術」。

『伍』 小提琴正確持弓的方法

右手手掌朝上五指自然張開,弓桿拇指握弓凹槽處放於中指第二關節處,小指末端頂住弓尾,拇指彎曲放於弓桿的凹槽處,其餘四指自然彎曲,並朝左稍傾斜,握弓完成,注意:拇指與中指的第二關節形成圓圈。

『陸』 小提琴提弓法

天啊,一群外行抄隨便從網襲上搜來的東西就發表,可笑!
運弓時下弓要用小臂,從下弓運到上弓,由小臂帶動大臂,要把弓子拉滿,送滿。這個是最基本的,後來樂曲中用到最多的就是跳弓,用到手腕,這時要注意,保持手臂不動,手腕要有放鬆的感覺。我個人認為拉快弓是比較難,老師建議的是快弓放在中弓拉比較好,有力道,不像上弓容易輕飄。總之學小提琴一定要把弓法基礎打牢,這樣再往以後學才不會吃力!

『柒』 小提琴五線譜的弓法什麼時候用全弓,連弓,半弓

一號:這里由於是相同的音符所以應該分工,
二號:這里為了連貫性最好練弓回
三號:因為答後面是新的一段旋律所以是下弓,這里應該是拉全弓然後在休息處重新抬到弓根拉下弓
四號:這里其實可以從中弓或者中弓偏下的位置開始
另外其實你圈四兩小節後的那兩個我個人認為應該連弓更好一些
望採納

『捌』 看不懂小提琴的一個弓法!

你沒有發送圖片,我只好猜了:兩排層次分明的十六分音符應該是雙音,如果上面沒有連音線(弧線),那就是用分弓演奏了。

『玖』 小提琴弓法問題

沒有連音線的地方肯定都是分弓,所以不會出現你說的2和7一起拉全弓的情況。內
由於第四小節之後顯示不容太完全,但可以看出第三小節7之後同樣是 八分音符,所以這個7可以半弓解決。我自己處理的話,大概只會用到四分之一這樣的的弓段,假設第四小節同樣是三小節的節奏型的話,那會在前四個音的時候,慢慢把弓段移下去以便後面長音的演奏。
弓段的分配是比較靈活的,很多時候並不一定非要把弓拉滿。
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追問。

『拾』 小提琴有哪些弓法和指法這些弓法和指法都有什麼特點 謝謝!!

1、分弓抄(Détaché)

2、頓弓(錘音)(Martelé)

3、斷弓(Staccato)

4、飛躍斷弓(Staccato. Volant)連頓弓

5、跳弓(Spiccato.Sautille)

6、擊弓(Ricochet—Saltato)

7、震弓(Tremolo)

8、琶音(Arpeggio)

9、連弓(Legato)

你先學習以下最基本的弓法。。。①分弓:一弓演奏一個音,音要拉的干凈,清楚;

②連弓:一弓演奏許多音,在很多樂曲中都會用到,是最常用的功法之一;

③頓弓:音與音之間斷開;

④跳弓:弓毛離開琴弦。這4類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紀中期,連頓弓,即在一弓中連續快速演奏許多音與音之間是斷開的音,被人視為絕技,隨後又出現了「自然跳弓」,即弓毛在琴弦上,而聽起來或看起來像跳弓一樣。所以人們把小提琴演奏藝術稱之為「運弓的藝術」。

熱點內容
善後會議條例 發布:2025-08-31 10:22:17 瀏覽:403
山亭區律師 發布:2025-08-31 10:07:47 瀏覽:604
重慶情蹤法律咨詢有限公司聯系電話 發布:2025-08-31 10:06:14 瀏覽:907
依法治國關鍵是依法執政 發布:2025-08-31 09:54:37 瀏覽:684
司考刑法多少分 發布:2025-08-31 09:50:21 瀏覽:884
租房合同截止日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31 09:49:49 瀏覽:954
當票合同法 發布:2025-08-31 09:49:48 瀏覽:915
論述國際經濟法的三重法律關系 發布:2025-08-31 09:44:04 瀏覽:908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題型 發布:2025-08-31 09:43:05 瀏覽:189
孤島法官奮斗記 發布:2025-08-31 09:32:31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