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工程質量條例
⑴ 什麼樣的工程合同需要備案什麼樣的工程合同必須聘請監理什麼樣的工程合同需要竣工備案
在深圳,總承抄包建築工程施工合同襲、監理合同、設計合同需要備案;
下列建設工程的施工階段和保修階段必須實行監理:
(一)總投資額在人民幣三百萬元以上的建設工程;
(二)總投資額在人民幣三百萬元以下的橋梁、地下通道、燃氣管道、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等涉及公眾安全的建設工程;
(三)國家規定必須實行監理的其他建設工程。
見: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工程監理條例。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分為房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含室內環境質量驗收)和市政、交通、水務等建設工程竣工驗收。
見: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⑵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高於北京市建築市場管理條例嗎
當然了,不過地方性標准必須和國家性標准一樣嚴格或者比國家性標准要求的更嚴格,所以當地方性標準的要求高於國家性標准時,按地方性標准執行
⑶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保護條例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七條 市、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應予受理而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的;
(二)擬訂政策或者組織編制相關規劃,未按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
(三)編制規劃、制定政策、審批建設項目等與公眾環境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未公開聽取公眾意見的;
(四)違法審批、違法處罰或者違法採取強制措施的;
(五)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六)其他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
第六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環保部門責令改正,並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五款規定,擅自解除查封,或者隱匿、轉移、變賣、損毀、使用被查封、扣押的設施或者物品的,處二萬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第四款規定,排污者通過埋設暗管或者其他隱蔽排放的方式直接排放污染物的,或者從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中間工序引出污染物並直接排放的,或者未經環保部門批准,擅自拆除、閑置環境保護設施的,處十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吊銷排污許可證;
(三)違反本條例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未按規定回收,直接向環境排放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處一萬元罰款;
(四)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危險廢物實際產生量大於申報產生量且無正當理由的,處三萬元罰款;
(五)違反本條例第六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編造、傳播虛假環境質量或者企業環境行為等信息的,處五千元罰款。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環保部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排污者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或者臨時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的,責令立即停止排放,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報本級政府責令其停產或者停業;排污者被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後排放污染物的,責令立即停止排放,處二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報本級政府責令其停產或者停業;
(二)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排污者未按照排污許可證或者臨時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污染物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吊銷排污許可證或者臨時排污許可證;
(三)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不需要領取排污許可證或者臨時排污許可證的排污者,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經環保部門處罰後,不停止違法行為或者逾期不改的,環保部門應當對該違法行為實施按日計罰。
按日計罰的每日罰款額度為一萬元,計罰期間自環保部門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決定之日或者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環保部門查驗之日止。當事人申請查驗的,環保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實施查驗;當事人未申請查驗的,環保部門應當自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決定之日或者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查驗。
第七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環保部門可以按照本條例第六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實施按日計罰:
(一)建設單位未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審批,擅自開工建設或者投入生產、經營、使用的;
(二)建設單位環境保護設施未經環保部門檢查同意,擅自將主體工程投入試運行、試生產或者使用的;
(三)建設單位環境保護設施未經環保部門驗收或者驗收未通過,擅自將主體工程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
第七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環保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排污者將自有的環境保護設施委託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運營的,處三萬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五十條第一款規定,生產、銷售、儲存和使用列入嚴重消耗臭氧層物質名錄的物質及含此類物質產品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三款規定,未向環保部門報告或者未按照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處三萬元罰款;
(四)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生態破壞者未按要求採取措施恢復生態環境的,處三萬元罰款。
第七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排污者在限期治理期間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排放濃度控制指標的,由環保部門處十萬元罰款;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或者停產治理任務的,由環保部門依法吊銷其排污許可證。
第七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三款規定,被檢查者拒絕、阻撓、延誤環境保護現場檢查或者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環保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三萬元罰款。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規定,排污者拒報或者未按時申報登記污染物排放事項、環境統計報表,或者在申報登記時弄虛作假的,由環保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萬元罰款。
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環保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排污者未按規定建立環境管理台賬的,或者環境管理台賬未載明有關事項的,或者未將環境保護設施的安全管理納入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的,處一萬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重點排污單位未按規定設置或者閑置在線監測監控裝置的,處二萬元罰款;擅自拆除、改變、損毀在線監測監控裝置的,處四萬元罰款;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測監控裝置系統發生故障未在規定時間內報告的,處一萬元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工業企業未按規定對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定期進行環境監測,或者未向環保部門報告監測情況的,處五千元罰款;
(四)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排污者未將書面合同報環保部門備案的,處五千元罰款;
(五)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二)、(三)項規定,排污者未將委託合同報環保部門備案的,對委託方處一萬元罰款;
(六)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排污者未按規定製定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或者未按規定建設配套應急設施、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器材的,處三萬元罰款。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排污者未公開或者未按要求如實公開污染物排放情況的,由環保部門責令限期公開,可以處一萬元罰款;逾期不公開的,由環保部門公開其主要環境信息,費用由排污者承擔。
第七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生產、銷售一次性購物袋或者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塑料及其他材質的購物袋,由質監、工商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處理。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經營者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或者未同時向消費者提供可反復使用的環保購物袋或者購物籃等供消費者購買的,由工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千元罰款。
第七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單位或者個人未經生態安全評估擅自引進外來生物物種或者轉基因生物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第七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單位或者個人使用超過標準的污水進行養殖或者灌溉,或者將有害污泥作為農用肥料使用的,由農林漁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條 對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由環保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並責令限期消除污染;不按要求消除污染或者不具備治理能力的,由環保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對造成重大或者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可以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關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可以處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的收入百分之五十的罰款。
對造成一般或者較大環境污染事故的,按照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二十處以罰款;直接損失難以核算的,對一般環境污染事故處十萬元罰款,對較大環境污染事故處三十萬元罰款。對造成重大或者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按照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三十處以罰款;直接損失難以核算的,對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處一百萬元罰款,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可處三百萬元罰款。
第八十一條 依據本條例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第七十二條規定被吊銷排污許可證的,排污者應當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進行整改,並在所在地主要媒體上公開道歉和承諾。整改達到要求的,可以依法向環保部門重新申領排污許可證,但依據本條例第六十八條第(二)項規定被吊銷排污許可證的排污者,自吊銷排污許可證之日起三個月內不得重新申領排污許可證。
第八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⑷ 深圳經濟特區消防條例修訂了哪些項目
深圳經濟特區消防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基本原則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
第三條政府責任市、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區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
市、區政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第四條主管部門特區消防工作由市政府公安機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市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以下簡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
市、區政府安全監督、建設、國土房產、規劃、質量監督、工商、勞動、交通、城管、文化、教育、衛生、農林漁業等行政管理部門在各自法定職責范圍內,依法配合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做好消防工作。
街道辦事處、公安派出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消防監督檢查,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
第五條社會消防責任單位和個人應當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遇有火災發生,應當報告火警。
居民委員會應當制定防火安全公約,協助政府以及公安機關等部門開展消防宣傳教育,並就防火安全公約的執行情況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報告。
第六條消防日制度每年11月9日為深圳消防日。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會同教育、勞動、文化等部門和新聞媒體及企事業單位開展消防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和消防安全知識的教育培訓,組織消防演練,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第二章 消防安全責任
第七條政府職責市、區政府應當依法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職責:
(一)研究解決本行政區域內消防工作重大問題;
(二)組織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市民消防意識;
(三)建立處置火災和特殊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機制,統一領導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工作;
(四)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專項治理;
(五)定期聽取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匯報;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八條消防安全委員會設立市、區消防安全委員會,由主管消防工作的副市長、副區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消防安全委員會會議由主管副市長、副區長召集。
市、區消防安全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審議城市消防安全專項規劃和有關消防安全方針政策,為市、區政府相關決策提供咨詢意見;
(二)定期對全市(區)的消防安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並通報情況;
(三)督促重要部門、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抓好本部門、本系統的消防安全工作;
(四)組織處置重大火災的善後工作;
(五)協調組織綜合性的消防安全執法檢查和消防安全專項檢查;
(六)審定市(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提出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
(七)市、區政府確定的其他消防安全工作。
第九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職責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與編制城市消防專項規劃;
(二)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組織消防演練;
(三)對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執勤、訓練、救援、管理等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四)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築工程進行消防審核、驗收、備案和檢查;
(五)對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或者開業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六)對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監督相關責任單位落實火災隱患整改措施,查處消防違法行為,即時公布本地區重大火災隱患情況;
(七)對舉報、投訴以及有關部門移送的消防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八)對消防安全管理服務機構進行監督管理;
(九)對建築工程使用的消防產品質量進行監督;
(十)負責或者參與火災事故調查;
(十一)確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經市消防安全工作委員會審定後,由公安機關報本級政府備案,並進行監督檢查;
(十二)組織滅火救援並依照國家規定參加其他應急救援工作;
(十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街道辦事處職責街道辦事處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指導居民委員會制定消防安全公約;
(二)定期對本轄區以及轄區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進行消防安全評估;
(三)組織、管理、培訓本社區、工業區等相關單位的消防安全志願者;
(四)指導、督促、幫助相關單位建立專職消防隊或志願消防隊;
(五)承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消防工作。
街道辦事處可以委託消防安全管理服務機構對本轄區的消防工作進行消防安全評估,評估報告報區政府和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第十一條公安派出所職責公安派出所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督促、檢查居民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和有關單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落實消防安全工作職責;
(二)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三)對消防違法行為依法處罰或者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查處;
(四)協助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火災事故調查;
(五)依照職權范圍對舉報、投訴消防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二條相關部門職責市、區政府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研究、協調和組織解決安全生產領域涉及防火工作的重大問題;
(二)根據管理許可權監督、檢查相關部門制定、落實消防責任制情況;
(三)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發現重大火災隱患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查處;
(四)本級政府和安全管理委員會交辦的其他消防工作。
⑸ 建設部134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 134號
《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已於2004年6月29日經第37次部常
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 汪光燾
二○○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管理,根據《建設工
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和實施
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國家實施施工圖設計文件(含勘察文件,以下簡稱施工圖)審查制度。
本辦法所稱施工圖審查,是指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施工圖審查機構(以下簡稱審查機構)按照有關
法律、法規,對施工圖涉及公共利益、公眾安全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內容進行的審查。
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規定審查機構的條件、施工圖審查工作的管理辦法,並對全國的
施工圖審查工作實施指導、監督。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認定本行政區域內的審查機構,對施工圖審查工作
實施監督管理,並接受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市、縣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施工圖審查工作實施日常監督管理,並接受省、
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確定的審查機構條件,並結合本
行政區域內的建設規模,認定相應數量的審查機構。
審查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獨立法人。
第六條 審查機構按承接業務范圍分兩類,一類機構承接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審查
業務范圍不受限制;二類機構可以承接二級及以下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施工圖審查。
第七條 一類審查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金不少於100萬元。
(二)有健全的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
(三)審查人員應當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15年以上所需專業勘察、設計工作經歷;主持過不少
於5項一級以上建築工程或者大型市政公用工程或者甲級工程勘察項目相應專業的勘察設計; 已實行執
業注冊制度的專業,審查人員應當具有一級注冊建築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或者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
資格,未實行執業注冊制度的,審查人員應當有高級工程師以上職稱。
(四)從事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的,結構專業審查人員不少於6人, 建築、電氣、暖通、給排
水、勘察等專業審查人員各不少於2人;從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審查的, 所需專業的審查人員不
少於6人,其他必須配套的專業審查人員各不少於2人;專門從事勘察文件審查的,勘察專業審查人員不
少於6人。
(五)審查人員原則上不得超過65歲,60歲以上審查人員不超過該專業審查人員規定數的1/2。
承擔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的,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應當具有主持過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或
者100米以上建築工程結構專業設計的審查人員不少於3人。
第八條 二類審查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金不少於50萬元;
(二)有健全的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
(三)審查人員應當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10年以上所需專業勘察、設計工作經歷;主持過不少
於5項 二級以上建築工程或者中型以上市政公用工程或者 乙級以上工程勘察項目相應專業的勘察設計;
已實行執業注冊制度的專業,審查人員應當具有一級注冊建築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或者勘察設計注
冊工程師資格,未實行執業注冊制度的,審查人員應當有工程師以上職稱。
(四)從事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的,各專業審查人員不少於2人;從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
圖審查的,所需專業的審查人員不少於4人,其他必須配套的專業審查人員各不少於2人;專門從事勘
察文件審查的,勘察專業審查人員不少於4人。
(五)審查人員原則上不得超過65歲,60歲以上審查人員不超過該專業審查人員規定數的1/2。
第九條 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圖送審查機構審查。
建設單位可以自主選擇審查機構,但是審查機構不得與所審查項目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企業有隸
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
第十條 建設單位應當向審查機構提供下列資料:
(一)作為勘察、設計依據的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二)全套施工圖。
第十一條 審查機構應當對施工圖審查下列內容:
(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
(二)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安全性;
(三)勘察設計企業和注冊執業人員以及相關人員是否按規定在施工圖上加蓋相應的圖章和簽字;
(四)其他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必須審查的內容。
第十二條 施工圖審查原則上不超過下列時限:
(一)一級以上建築工程、大型市政工程為15個工作日,二級及以下建築工程、中型及以下市政工
程為10個工作日。
(二)工程勘察文件,甲級項目為7個工作日,乙級及以下項目為5個工作日。
第十三條 審查機構對施工圖進行審查後,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審查合格的,審查機構應當向建設單位出具審查合格書,並將經審查機構蓋章的全套施工圖
交還建設單位。審查合格書應當有各專業的審查人員簽字,經法定代表人簽發,並加蓋審查機構公章。
審查機構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將審查情況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二)審查不合格的,審查機構應當將施工圖退建設單位並書面說明不合格原因。同時,應當將審
查中發現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企業和注冊執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問題,報
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施工圖退建設單位後,建設單位應當要求原勘察設計企業進行修改,並將修改後的施工圖報原審查
機構審查。
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修改審查合格的施工圖。
確需修改的,凡涉及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內容的,建設單位應當將修改後的施工圖送原審查機構審
查。
第十五條 審查機構對施工圖審查工作負責,承擔審查責任。
施工圖經審查合格後,仍有違反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問題,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
審查機構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建設主管部門對審查機構、審查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和審查人員依法
作出處理或者處罰。
第十六條 審查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施工圖審查應當有經各專業審查人員簽字的審
查記錄,審查記錄、審查合格書等有關資料應當歸檔保存。
第十七條 未實行執業注冊制度的審查人員,應當參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組織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培訓,每年培訓時間不少於40學時。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受理對施工圖審查工作中違法、違規行為的檢
舉、控告和投訴。
第十九條 按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建設主管部門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審查機構的監督檢查,主要檢查下列內容:
(一)是否符合規定的條件;
(二)是否超出認定的范圍從事施工圖審查;
(三)是否使用不符合條件的審查人員;
(四)是否按規定上報審查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
(五)是否按規定在審查合格書和施工圖上簽字蓋章;
(六)施工圖審查質量;
(七)審查人員的培訓情況。
建設主管部門實施監督檢查時,有權要求被檢查的審查機構提供有關施工圖審查的文件和資料。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對審查機構報告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企業、注冊執
業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應當依法進行處罰。
第二十二條 審查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撤
銷對審查機構的認定:
(一)超出認定的范圍從事施工圖審查的;
(二)使用不符合條件審查人員的;
(三)未按規定上報審查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的;
(四)未按規定在審查合格書和施工圖上簽字蓋章的;
(五)未按規定的審查內容進行審查的。
第二十三條 審查機構出具虛假審查合格書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處3萬元罰款,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撤銷對審查機構的認定;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第二十四條 依照本辦法規定,給予審查機構罰款處罰的,對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
員處機構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未按照本辦法規定認定審查機構的,國務
院建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第二十六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施工圖審查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⑹ 深圳市建築工地施工時間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一、建築工地正常施工時間是7:00—12:00,14:00—23:00。因施工質量要求,混凝土澆灌不
宜留施工縫的作業和沖孔、鑽孔樁成型以及其他特殊情況,確需在中午(12:00—14:00)和夜
間(23:00—7:00)連續施工作業的,應向我局申請,取得許可證後方可連續施工,施工前應
以明顯有效的形式將施工情況通報周圍可能受影響的居民和單位。
二、禁止使用蒸汽樁機、錘擊樁機進行打樁作業 。受地質、地形等條件限制確需使用的,必須
專項報經我局批准,且作業時間限制在7:00—12:00,14:00—20:00。
三、施工單位在開工前必須依法向我局申報,並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雜訊、廢水和揚塵排放。
拓展資料
建築工地注意事項
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要進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識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對考核不合格的職工,禁止進入施工現場參加施工。
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的指令有權拒絕並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3.施工作業時必須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不許私自用火,嚴禁酒後操作。
4.從事高空作業人員要定期體驗。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症、癲癇病以及不適於高空作業的,不得從事高空作業。
5.在高空、鋼筋、結構上作業時,一定要穿防滑鞋。
6.現場用電,一定要有專人管理,同時設專用配電箱,嚴禁亂接亂拉,採取用電掛牌制度,尤其杜絕違章作業,防止人身,線路,設備事故的發生。
7.電鑽、電錘、電焊機等電動機具用電、配電箱必須要有漏電保護裝置和良好的接地保護地線,所有電動機具和線纜必須定期檢查,保證絕緣良好,使用電動機具時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⑺ 誰能告訴我深圳市建築工地施工時間的相關規定嗎謝謝了!
依據《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築工地的相關規定:
一、國家規定的施工時間是在:建築施工過程中(指22:00至次日6:00之間的時段。而且場界環境雜訊晝間不得大於70分貝;夜間不得大於55分貝。如果超過此標准可以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投訴。
連續施工作業的,應向我局申請,取得許可證後方可連續施工,施工前應以明顯有效的形式將施工情況通報周圍可能受影響的居民和單位。
二、禁止使用蒸汽樁機、錘擊樁機進行打樁作業 。受地質、地形等條件限制確需使用的,必須專項報經我局批准,且作業時間限制在7:00—12:00,14:00—20:00。
三、夜間材料運輸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 對砼輸送泵、振搗棒、木工棚、電鋸、鋼筋加工等強雜訊設備,應設置隔音棚遮擋,實行封閉式隔聲處理。 現場混凝土振搗採用低雜訊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模板。
四、如果要進行夜間施工作業的模板、腳手架支搭、拆除搬運時必須輕拿輕放。根據雜訊防治需要,將外腳手架滿掛密目安全網。施工現場界內應設置雜訊監控點,進行雜訊監測,施工雜訊一旦超標要及時控制。
相關現場雜訊污染防治現場檢查標准實施細則:
1、將攪拌機、空氣壓縮機、木工機具等雜訊大的機械,盡可能安排在遠離居民區一側,合理布局。 施工時嚴禁敲打料斗、鋼筋,防止人為產生雜訊。
2、承擔夜間材料運輸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 對砼輸送泵、振搗棒、木工棚、電鋸、鋼筋加工等強雜訊設備,應設置隔音棚遮擋,實行封閉式隔聲處理。 現場混凝土振搗採用低雜訊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模板。
3、打樁施工時不得隨意敲打鑽桿,施工雜訊控制在85db以下,且盡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機械剔鑿作業使用低雜訊的破碎炮和風鎬等剔鑿機械。夜間(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進行剔鑿作業。
(7)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工程質量條例擴展閱讀
在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不得從事下列產生雜訊、嚴重干擾周圍環境的行為:
(一)使用高音喇叭;
(二)採用機械方式切割、加工鋼材、石材、木材。
市、區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環保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環境雜訊的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督促、協調其他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機構開展環境雜訊監督管理,具體負責對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以及商業經營活動、營業性文化娛樂活動中產生的社會生活雜訊實施監督管理。
中午和夜間在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從事裝卸貨物等行為的,應當採取有效的環境雜訊防治措施,避免雜訊干擾周圍環境。
在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及其附近的街道、廣場、公園、體育場(館)、展覽館等公共場所組織宣傳慶典、文化娛樂、群眾集會等活動排放雜訊的,活動組織者和公共場所管理者應當採取有效的雜訊防護措施,合理使用音響器材。
在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按照規劃設計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可能產生環境雜訊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社區服務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應當與雜訊敏感建築物保持合理的雜訊防護距離;不能保持合理雜訊防護距離的,應當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避免雜訊干擾周圍環境。
新建雜訊敏感建築物以及雜訊敏感建築物的改建、擴建部分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築隔聲設計規范,使用降噪產品和材料;雜訊敏感建築物對外部環境雜訊的隔聲質量及其配套的供水、電梯、通風、地下車庫等公用設施的隔聲質量,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建設部門應當加強對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質量和施工質量強制性標准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
新建居民住宅可能受到工業、建築施工、交通等雜訊污染的,房地產開發經營者應當在其銷售場所公示所銷售住宅的建築隔聲情況、可能受到的雜訊污染情況以及採取的防治措施,並在房地產買賣合同中予以明確。
⑻ 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條例還有效嗎
第十三條 特種設備安裝、修理、改造施工單位(以下簡稱施工單位)對施工的質量及其所影響的特種設備安全性能、能效指標負責,承擔施工過程安全管理責任,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使用不符合強制性要求的材料、部件、元件、附(配)件;
(二)施工前書面告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已告知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
(三)對施工過程進行記錄並存檔;
(四)特種設備未經監督檢驗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五)自監督檢驗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內,將特種設備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
施工單位不得安裝未取得生產許可、國家明令淘汰、禁止製造、強制報廢的特種設備及相關產品。
第二十五條 電梯、起重機械的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取得相應許可,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與使用單位簽訂書面維護保養。自簽訂或者解除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
(二)制定並實施不低於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維護保養方案,建立維護保養檔案,檔案保存期不得少於四年;
(三)電梯每十五日、起重機械每三十日不得少於一次維護保養,按規定填寫維護保養記錄、出具維護保養標志,並經使用單位確認;
(四)制定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裝備,每半年不得少於一次應急救援演練;
(五)不得轉包、分包維護保養業務;
(六)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職責。
異地生產單位在特區從事電梯、起重機械維護保養業務的,應當在特區內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第二十六條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電梯定期檢驗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完成檢查,並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抽查;
(二)發現電梯存在安全隱患,及時通知電梯使用單位,並提出處理建議,明示整改項目和所需經費;
(三)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受理故障報告。收到人員被困故障報告,三十分鍾內趕到現場實施救援。
第二十七條 電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單位應當自符合情形之日起三十日內,委託電梯安全評估(以下簡稱評估)實施安全評估:
(一)自首次辦理使用登記之日起滿十五年的或者安全評估後繼續使用滿五年的;
(二)發生一般等級以上事故的;
(三)使用單位認為有必要的。
評估應當對其安全評估結論負責。評估結論可以作為電梯修理、改造、更新經費申請的依據。
安全評估具體辦法由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條 電梯產權屬於多人共有的,其更新、改造、維修所需經費按照物業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 電梯乘客應當按照電梯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正確使用電梯,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使用明示停用的電梯;
(二)強行開啟電梯層門、轎門;
(三)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危險化學品搭乘電梯;
(四)拆除、損壞電梯的部件、附屬設施或者標志、標識;
(五)超過額定載荷使用電梯;
(六)在運行的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及出入口逆行、嬉戲打鬧、滯留;
(七)其他危及人身安全或者電梯安全運行的行為。
深圳經濟特區特種設備安全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