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兒童法律法規
『壹』 少年兒童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主要有;
一、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版。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權》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前者是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國建國以來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性法律;後者是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專門性法律。
二、涉及未成年人保護內容的有關法律。這些法律雖然不是專門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但其中有些內容涉及到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比如《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其規定的原則性條款中,有兩條直接涉及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培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該法第46條第2款規定。「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第49條第1款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
『貳』 我國對兒童實行特別保護的法律有什麼
我國對兒童實行特別保護的法律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第二次修訂。
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分為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路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共九章132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同時廢止。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於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94年10月27日通過。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是為了保障母親和嬰兒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6、《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是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 1992年4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8號公布 ,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一部法律。是保護婦女權益的法律。
(2)保護兒童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界定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批准了《兒童權利公約》,於1992年4月1日開始在中國正式生效。從此《兒童權利公約》成為我國廣泛認可的國際公約。
我國向來重視對兒童權利的法律保護,在憲法和其他法律,法規中都有大量的關於兒童權利保護的規定,這些規定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我國對兒童權利法律保護的內容,按兒童權利的性質特徵區分,主要有:
兒童的生存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國籍權、名譽權、榮譽權、智力成果權、教育權、接受撫養權、繼承遺產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權、達到就業年齡的勞動權、請求社會援助權、司法保護權等等。
『叄』 有關保護兒童權益方面的法律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憲法》及《刑法》、《民法》中亦有對未成年人的規定及保護。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國際上相關的有:
《〈兒童權利公約〉關於兒童捲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
《〈兒童權利公約〉關於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製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
《世界人權宣言》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聯合國憲章》
《兒童權利宣言》
《關於兒童保護和兒童福利、特別是國內和國際寄養和收養辦法的社會和法律原則宣言》(聯合國大會1986年12月3日第41/85號決議通過)
《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准規則》(北京規則)
《在非常狀態和武裝沖突中保護婦女和兒童宣言》
『肆』 保護少年兒童的法律法規
1、《未成年人保護法》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4、《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為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在校學生傷害事故,保護學生、學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其他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5、《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是為了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車學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按照確保安全、切合實際的總體思路,規定了保障校車安全的基本制度。
(1)要求地方政府依法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在寄宿制學校或託管入學,減少學生交通風險。對確實難以保障就近入學且公共交通不能滿足需要的農村地區,要採取措施保障學生獲得校車服務。
(2)明確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校車安全管理職責。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校車安全管理工作負總責。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校車安全管理履行統一指導、督促等職責。
(3)規定了學校和校車服務提供者保障校車安全的義務和責任。建立健全校車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安全管理人員,指派照管人員隨車照管學生。
『伍』 涉及保護少年兒童的法律有哪些
法律中關於未成年人各項權利的規定,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據。其中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回》;《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母嬰保健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 》等。
『陸』 未成年兒童保護的法律法規
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規定法律有:
《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版成年人。文權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好審批手續,並保障其接受教育的權利,這是我國勞動法對未成年人就勞動保障的特別保護規定。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九條: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門吊銷營業執照。這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用人單位使用未成年人的處罰,用以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柒』 中國兒童法規
與中國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以及如下法律:
《憲法》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刑事訴訟法》專門設置了一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並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民法通則》專門設置了監護人制度,並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7)保護兒童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
1、姓名權
未成年人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由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後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未成年人可以隨父親姓可以隨母親姓。
2、名譽權
名譽權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名譽、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未成年人的名譽。《未成年人保護法》將「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列為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則,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重視和保護。
3、榮譽權: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對於歪曲事實、造謠誹謗、惡意中傷,侵害未成年人榮譽權的行為,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可以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
4、隱私權: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該法還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5、撫養權
未成年人出生後有權享受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撫養。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對於不履行撫養義務的父母,未成年子女有權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對於父母離異的未成年人,父母需要協商並對其進行撫養。
『捌』 涉及保護少年兒童的法律有哪些
法律中關於未成年人各項權利的規定,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據。其中主要包括內《未成年人保護法》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母嬰保健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 》等。
『玖』 有哪些保護兒童的法律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抄法,憲法中有具體的保護未成年人的規定條文,其中第四十六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其他法律中關於未成年人各項權利的規定,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據。其中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義務教育法》;
《母嬰保健法》;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
《民法通則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