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我國海商法的條例

我國海商法的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3-16 02:53:36

㈠ 我國海商法規定的承運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1.保證船舶適航
2.妥善的,謹慎的看管貨物
3.不得不合理繞航
4.交付貨物

㈡ 簡述我國海商法意義上船舶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對船舶的概念是這樣定義的:
第三條內 本法所稱船舶,是容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於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
其法律性質如下:
1、船舶的不動產性。
法律上將船舶作為不動產處理。
(1)船舶的所有權需要登記。
(2)船舶是領土的延伸。
2、船舶的人格性。
(1)船舶有名稱,一經登記未經許可不得有更改。
(2)船舶有國籍,無國籍或不懸掛一國國旗的船舶,在海上航行均不受法律的保護。
(3)船舶有船籍港即住所。
(4)船舶有失蹤或行蹤不明等問題。
3、船舶是合成物。
船舶是由船體(也稱船殼)、船上機器設備、甲板、桅檣和船艙等兩個以上個體所組成的統一物,各部分單獨存在時都不能使船舶發揮其效能,即每一個體都不能脫離船舶這個整體而在法律上獨立存在。強調船舶合成物的屬性主要是從船舶作為海上運輸工具的角度出發的,但船舶在法律上的這種不可分性並非是絕對的,也有例外,如為船舶保險時,因船舶的各部分有相對獨立的使用價值而可僅就船體投保、就船體或屬具分別投保。

㈢ 我國海商法規定了哪些法律制度

船舶所有權法律制度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
扣押船舶法律制度
國際貨運代理法律制度
船舶優先權法律制度

國際貨運代理法律制度
船舶碰撞法律制度

㈣ 我國《海商法》規定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 )

1.起訴。即權抄利人襲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並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於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並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㈤ 如何正確理解我國《海商法》第71條的規定

《海商法》第七十一條 提單,是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單證。提單中載明的向記名人交付貨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貨物,或者向提單持有人交付貨物的條款,構成承運人據以交付貨物的保證。

後面半句是對前面半句的最後一個分句的解釋,主要的理解還是在於前半句,就是提單的定義。這裡面提出了提單在我國《海商法》下的性質,主要有三點:
第一,提單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也就是說提單本身並不構成海上貨物運輸合同。
第二,提單是貨物收據,即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實踐中,接收貨物後簽發的提單叫收貨待運提單,裝船後簽發的提單為已裝船提單,前者在貨物實際裝船後可以直接加批註即成為已裝船提單。
第三,物權憑證或者說交貨憑證,實踐中的體現就是憑提單交付貨物,這也就直接將無單放貨的非法性定義在內了。

供你參考。

㈥ 我國海商法該從哪些方面修訂

沒有官方結論,都是學者觀點

㈦ 我國海商法的強制性規定是什麼

問得太籠統了
涉及到法理問題:法律規定可分為強制性規定和任意性規定,強制性規定在法條中一般表述為「應當....」

㈧ 依據我國海商法的規定,承運人對哪些原因造成的貨損不負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五十一條
在責任期間貨物發生的滅失或者損專壞是由於屬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
(一)船長、船員、引航員或者承運人的其他受僱人在駕駛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過失:
(二)火災,但是由於承運人本人的過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災,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險或者意外事故;
(四)戰爭或者武裝沖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門的行為、檢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罷工、停工或者勞動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
(八)托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的行為;
(九)貨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貨物包裝不良或者標志欠缺、不清;
(十一)經謹慎處理仍未發現的船舶潛在缺陷;
(十二)非由於承運人或者承運人的受僱人、代理人的過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承運人依照前款規定免除賠償責任的,除第(二)項規定的原因外,應當負舉證責任。

㈨ 依據我國《海商法》之規定,貨物承運人可以免責的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四章 五十一條,下有12種承運人回免責
在責任期間貨物答發生的滅失或者損壞是由於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
(一)船長、船員、引航員或者承運人的其他受僱人在駕駛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過失:
(二)火災,但是由於承運人本人的過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災,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險或者意外事故;
(四)戰爭或者武裝沖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門的行為、檢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罷工、停工或者勞動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
(八)托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的行為;
(九)貨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貨物包裝不良或者標志欠缺、不清;
(十一)經謹慎處理仍未發現的船舶潛在缺陷;
(十二)非由於承運人或者承運人的受僱人、代理人的過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承運人依照前款規定免除賠償責任的,除第(二)項規定的原因外,應當負舉證責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承運人援引這十二條中的任意一條免責條款的前提是,承運人已經盡到了適航義務。

㈩ 我國海商法的基本制度

我國海商法中所包含的法律制度,主要是海上貨物運輸、船舶租用、船舶碰撞、海版上拖權航、海難救助、共同海損、海上保險和海事賠償責任限制,以及與船舶相關的權利等。現代海商法的發展,將船舶油污損害的民事責任、海員人身和財產權利的保護等內容也涵蓋其中。與海商法的研究和應用密切相關的海事國際公約、海事國際慣例,以及各國關於海事糾紛方面的判例等,越來越引起業內的關注。從海商法的制度體系中可以發現兩個特點:其一,海商法體系中的各項法律制度缺乏一個整體的銜接和貫穿。它們幾乎是各自獨立的,沒有一個象其他部門法那樣的基本原則,可以貫穿於各項法律制度,其二,海商法體系中的各項制度缺乏共同的法理基礎,而共同的法理基礎,是理解和適用海商法,特別是在海商法的規定與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有聯系或相區別時,如何認識海商法的規定是獨特的,或者是一般下的特殊所需要的理論支撐。可以認為,海商法的法理基礎或理論體系,是認識海商法本身,認識海商法與其他相關法律之間聯系的重要工具。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教育管理責任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7 04:58:06 瀏覽:764
東莞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 發布:2025-09-17 04:41:07 瀏覽:897
南開大學經濟法考研紅寶書 發布:2025-09-17 04:41:06 瀏覽:175
經濟法階段練習一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4:40:30 瀏覽:253
南大經濟法2018 發布:2025-09-17 04:39:42 瀏覽:292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考試題目 發布:2025-09-17 04:39:00 瀏覽:200
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 發布:2025-09-17 04:34:07 瀏覽:616
雲夢法院網 發布:2025-09-17 04:33:27 瀏覽:315
考研經濟法是統考嗎 發布:2025-09-17 04:17:23 瀏覽:997
法律顧問意見書表 發布:2025-09-17 04:17:16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