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省級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應

省級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應

發布時間: 2021-03-16 06:22:16

①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需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才生效嗎

根據《憲法》第116條和《立法法》第89條的規定,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和自治縣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所在省或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由省或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只需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解析: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30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1)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3) 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4) 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5)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② 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需要多少代表投票

三分之二,按照規定地方性法律法規需要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投票同意,才可以具體實施。

③ 設區的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與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在效力位階上是何種關系

立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由省人大常委會進行審查。

④ 省人大制定的決定是地方性法規嗎

省人大制定的任何規范性文件都是地方性法規

⑤ 省,直轄市權利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需報給國務院批准嗎

不需要。省、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只適合本地的行政區回域,因此不需報全答國人大批准。憲法一百條規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指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備案是指相對人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相關性文件等規定,向主管部門報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項的行為,和批准不同。

⑥ 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與較大的市人大地方性法規哪個效率高

《立法法》第63條第2款明文規定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而且較大市的人大無完整立法權,其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要報經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才能施行,因此,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與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之間是事實上的上下位階。那種認為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報經批准後即與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具有同等效力的說法是毫無法律根據的無稽之談。

⑦ 省、直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要報( ) 備案。

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八條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7)省級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應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三條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定無效,制定機關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規,限於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事項。

⑧ 哪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只限於省、自治區、專直轄市的屬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四章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
第一節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⑨ 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但是地方省人大對其做了解釋,這叫什麼解釋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主要有:
①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
②決定本行政區域內各項工作的重大事項。
③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及其執行情況。
④選舉和罷免本級人民政府的正、副職領導人。
⑤監督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
⑥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還有下列職權:
①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②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
③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不適當的決議。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及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並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主要通過會議進行工作,行使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職權。
省人大沒有司法解釋權(這是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才有權行使的)立法解釋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省人大對法律只能在不抵觸的情形下,制定地方法規。對法律規定不明確不具體,針對本表形詳細化。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教育管理責任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7 04:58:06 瀏覽:764
東莞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 發布:2025-09-17 04:41:07 瀏覽:897
南開大學經濟法考研紅寶書 發布:2025-09-17 04:41:06 瀏覽:175
經濟法階段練習一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4:40:30 瀏覽:253
南大經濟法2018 發布:2025-09-17 04:39:42 瀏覽:292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考試題目 發布:2025-09-17 04:39:00 瀏覽:200
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 發布:2025-09-17 04:34:07 瀏覽:616
雲夢法院網 發布:2025-09-17 04:33:27 瀏覽:315
考研經濟法是統考嗎 發布:2025-09-17 04:17:23 瀏覽:997
法律顧問意見書表 發布:2025-09-17 04:17:16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