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和葯店相關的法律法規

和葯店相關的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1-16 21:44:48

『壹』 社會葯房需要執行哪些法律法規

社會葯房又稱零售葯房,指經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取得《葯品經營許可證》後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葯品的葯店。所以執行的法律、法規有:需要辦理《葯品經營許可證》、憑《葯品經營許可證》到工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並遵行相關的工商稅務法規、按《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經營葯品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號)規定:
第三章葯品經營企業管理

第十四條開辦葯品批發企業,須經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經營許可證》;開辦葯品零售企業,須經企業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經營許可證》,憑《葯品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不得經營葯品。
《葯品經營許可證》應當標明有效期和經營范圍,到期重新審查發證。
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開辦葯品經營企業,除依據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遵循合理布局和方便群眾購葯的原則。

第十五條開辦葯品經營企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葯學技術人員;
(二)具有與所經營葯品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衛生環境;
(三)具有與所經營葯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機構或者人員;
(四)具有保證所經營葯品質量的規章制度。

第十六條葯品經營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本法制定的《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經營葯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規定對葯品經營企業是否符合《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認證;對認證合格的,發給認證證書。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具體實施辦法、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

第十七條葯品經營企業購進葯品,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葯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購進。

第十八條葯品經營企業購銷葯品,必須有真實完整的購銷記錄。購銷記錄必須註明葯品的通用名稱、劑型、規格、批號、有效期、生產廠商、購(銷)貨單位、購(銷)貨數量、購銷價格、購(銷)貨日期及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十九條葯品經營企業銷售葯品必須准確無誤,並正確說明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調配處方必須經過核對,對處方所列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必要時,經處方醫師更正或者重新簽字,方可調配。
葯品經營企業銷售中葯材,必須標明產地。

第二十條葯品經營企業必須制定和執行葯品保管制度,採取必要的冷藏、防凍、防潮、防蟲、防鼠等措施,保證葯品質量。
葯品入庫和出庫必須執行檢查制度。

第二十一條城鄉集市貿易市場可以出售中葯材,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城鄉集市貿易市場不得出售中葯材以外的葯品,但持有《葯品經營許可證》的葯品零售企業在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在城鄉集市貿易市場設點出售中葯材以外的葯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http://www.sda.gov.cn/WS01/CL0064/23396.html

『貳』 開葯店,掙差價違法嘛找一些相關的法律規定。謝謝了!

不掙差價掙什麼...當然不違法 但是國家有個物價局,葯品有本專門的指導書月刊,正規的葯品必須在上面登記,登記好以後有個零售價格,你可以賣的價格正常的是不能超出這個價位,想要賺的多就要進價便宜,其實如果真的高賣,比如有些非常緊俏的象非典那個時候的口罩之類的,也不會處罰的很厲害,最多罰點錢什麼的.

『叄』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在零售葯店零售的葯品是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在零售葯店零售的葯品是麻醉葯品和一類精神葯品,二類精神葯品是可以憑執業醫師出具的處方,按規定劑量銷售第二類精神葯品。

根據《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

區域性批發企業可以向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取得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使用資格的醫療機構銷售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

由於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需要就近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取得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使用資格的醫療機構銷售的,應當經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

審批情況由負責審批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批准後5日內通報醫療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批准區域性批發企業時,應當明確其所承擔供葯責任的區域。區域性批發企業之間因醫療急需、運輸困難等特殊情況需要調劑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的,應當在調劑後2日內將調劑情況分別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3)和葯店相關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依據《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是指列入麻醉葯品目錄、精神葯品目錄(以下稱目錄)的葯品和其他物質。精神葯品分為第一類精神葯品和第二類精神葯品。

目錄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

上市銷售但尚未列入目錄的葯品和其他物質或者第二類精神葯品發生濫用,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將該葯品和該物質列入目錄或者將該第二類精神葯品調整為第一類精神葯品。

第四條

國家對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以及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實行管制。除本條例另有規定的外,任何單位、個人不得進行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的種植以及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等活動。

第五條

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監督管理工作,並會同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對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實施監督管理。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對造成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為進行查處。

國務院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有關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公安機關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造成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為進行查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有關的管理工作。

『肆』 國家對葯店的政策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為國有,越來越多的集體土地上的農民房屋被拆遷。由於集體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先要依法將土地徵收為國有,才可一並考慮地上附著物的徵收,即「房隨地走」,而不同於城市房屋拆遷中的「地隨房走」,所以實踐中將農村的拆遷稱為征地拆遷。 農村征地拆遷與農民的利益關系重大,近年來農村征地拆遷中存在著一些矛盾,主要是:一些地方征地拆遷規模過大、建設過熱、操之過急;一些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征地拆遷工作中程序不規范、補償不到位、安置不落實,使群眾生產和生活受到影響;一些拆遷單位違法違規拆遷,甚至野蠻拆遷,降低補償安置標准強迫被征地農民簽訂補償安置協議,致使一些群眾反映強烈、行為過激等等,由此引發了一些矛盾和糾紛,甚至釀成了群體性事件,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關注農村被征地農民的利益,通過法律途徑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早已是一項擺在政府、社會面前的重要任務。要落實這個任務,從法律的層面來說,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正確的適用法律、法規。農村征地拆遷主要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但是土地管理法上只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要麼授權給地方政府制定細化的標准,要麼就根本沒有涉及,如被徵收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問題。國務院於2004年10月發布的國發〔2004〕28號文即《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以及國土資源部於2004年11月發布的《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在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知情權、土地補償費分配等方面出台了若干維護被征地農民利益的新規定。 二是要切實的落實補償安置標准。土地管理法對於征地拆遷的補償安置標准只是做了原則性的規定,各地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類似的文件中的規定則比較具體,總的來說,補償項目無非是四種:土地補償、被征地人員的安置補助、青苗和附著物補償以及房屋拆遷補償。 三是行政機關發揮好主導作用。在農村征地拆遷活動中,行政機關基本上處於主導地位,征地拆遷本身就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及實施規劃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准許可權,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家所有的活動。不管征地拆遷補償的資金具體由誰買單,政府部門都要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從這一條規定中,足見政府部門在征地拆遷中的重要地位。實際上,在拆遷聽證、行政協調、拆遷行政裁決、拆遷行政訴訟、拆遷糾紛的行政復議以及強制拆遷的各環節中,政府部門都發揮著裁判員甚至是運動員的作用,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夠用好法律賦予的權力,切實地按照法律的規定來保護被征地農民的利益,我想征地拆遷的行為可能會規范很多,因征地引發的政府與群眾的矛盾也會減少。 這里談到的只是農村征地拆遷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從被征地拆遷農民的角度來說,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盡可能多地了解法律、法規等關於征地拆遷的規定,掌握法律的武器,積極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採納哦

『伍』 涉及網上葯店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去SFDA查查,很多東西

『陸』 葯店gsp的法律法規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葯品經營質量專管理規范》、《葯品屬流通監督管理辦法》,如果經營特殊管理的葯品還包括《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等。

『柒』 社會葯房須嚴格執行哪些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是控制整個葯品流通過程中葯品治療的規范,醫院作為用葯大戶,其在葯品采購、保管、配葯等方面和其他葯品經營企業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有必要對醫院葯房也進行規范化管理,從而達到保證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要求。

『捌』 葯店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玖』 葯品經營的管理法規有哪些

涉及葯品經營管理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專施條例,葯品經營屬質量管理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含特殊葯品復方制劑、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極其特殊管理葯品管理條例 等。

『拾』 與連鎖葯店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葯品管理法以及實施條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實在不行你到網上搜索 葯品 法 條例 醫療器械 法 條例 還有特殊葯品管理條例等等 會出好多結果的,但是主要的還是葯品管理法以及實施條例,多的用不著

熱點內容
2016年勞動法產檢規定 發布:2025-09-18 03:43:42 瀏覽:631
國網公司規章制度以什麼為主 發布:2025-09-18 03:31:02 瀏覽:359
論民法基本原則論文 發布:2025-09-18 03:31:01 瀏覽:3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共 發布:2025-09-18 03:27:23 瀏覽:847
法學宣在線 發布:2025-09-18 03:27:15 瀏覽:463
腦控刑法 發布:2025-09-18 03:24:13 瀏覽:99
刑法分論框架 發布:2025-09-18 03:22:07 瀏覽:608
刑事訴訟法82條第一項尋釁滋事 發布:2025-09-18 03:13:21 瀏覽:690
廣西整治法官 發布:2025-09-18 02:57:08 瀏覽:198
勞動法規定培訓時間規定 發布:2025-09-18 02:47:12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