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廢塑料法規

廢塑料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2-18 18:21:52

㈠ 辦理廢舊塑料的營業執照需要什麼手續

(1)書面申請報告書及開業登記申請表;

(2)身份證明(外省市人員應提供暫住證、計劃生育證明);

(3)經營場所證明:提交房屋租賃合同及房屋所有權證明(原件、復印件)。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證件。

從事可作為原料但必須嚴格限制進口的境外廢物進口、經營以及使用可作為原料但必須限制進口的境外廢物的生產企業,經國家環保總局批准

①取得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可從事各類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處置;

②取得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只能從事機動車維修活動中產生的非礦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鎘鎳電池的危險廢物收集。

㈡ 廢塑料的國家規定

一、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廢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規定》,新規定將在2012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將嚴格禁止一些不負責任的廢料再生加工,包括:

1、禁止在居民區加工利用廢塑料。

2、禁止利用廢塑料生產從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於0.025mm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和厚度小於0.015mm超薄塑料袋)。

3、禁止利用廢塑料生產食品用塑料袋。

4、禁止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事廢塑料類危險廢物的回收利用活動,包括被危險化學品、農葯等污染的廢棄塑料包裝物,廢棄的一次性醫療用塑料製品(如輸液器、血袋)等。

5、無符合環保要求污水治理設施的,禁止從事廢編織袋造粒、缸腳料淘洗、廢塑料退鍍(塗)、鹽鹵分揀等加工活動。

6、對廢塑料加工利用過程產生的殘余垃圾、濾網,禁止交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單位或個人處置。

7、禁止露天焚燒廢塑料及加工利用過程產生的殘余垃圾、濾網。

二、新規定適用於在中國國內回收的廢塑料和進口的廢塑料。尤其對於進口廢料,再生行業必須切實遵守所有相關的政策,並禁止從事以下活動:

1、禁止進口未經清洗的使用過的廢塑料。

2、禁止將進口的廢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進口許可證載明的利用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包括將進口廢塑料委託給其他企業代為清洗。

3、禁止將進口廢塑料分揀或加工利用過程產生的殘余廢塑料未經清洗處理直接出售。

4、禁止將進口廢紙中的廢塑料,未經清洗處理直接出售。

新規定要求再生企業一旦發現屬於國家禁止進口類或者不符合環境保護控制標準的進口廢塑料,立即向口岸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和所在地環 保部門報告並配合做好相關處理工作。

此外,還鼓勵廢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對廢塑料加工利用散戶實行集中園區化管理,集中處理廢塑料加工利用產生的廢水、廢氣 和固體廢物。

規定要求省級環保、商務主管部門組織核查並公布合格的廢塑料加工利用企業名單;對核查發現問題的,應當依法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只有通過監管機構檢查的再生企業才允許進口廢舊塑料。

(2)廢塑料法規擴展閱讀:

一、按再利用途徑的不同可分為:

1、再生塑料:經工廠模塑、擠塑等預先加工後,用邊角料或不合格模製品在二次加工廠再加工制備的熱塑性塑料。

2、再加工塑料:由非原加工者,用廢棄的工業塑料制備的熱塑性塑料。

3、回收塑料:由經清洗和粉碎的廢棄製品製得的塑料。

4、可重復使用塑料:成型後製品可以多次重復使用,且性能滿足相關規定的要求的塑料。

5、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廢棄後,允許被回收,並經過一定處理後,可再加工利用的一類塑料。

6、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廢棄後,不允許被回收再加工利用的一類塑料。

二、《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或致行業重新洗牌:

工信部公布《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明確了行業新建、已建的三大重點類型企業在廢塑料處理能力上的門檻。

該規范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同期生效的還有《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公告管理暫行辦法》。業內人士稱,新的行業規范或將帶來全行業的洗牌效應。

作為環保要求門檻高的行業,該規范明確了「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涉熱塑性廢塑料原料並不包括受到危險化學品。

農葯等污染的廢棄塑料包裝物、廢棄一次性醫療用塑料製品等塑料,及氟塑料等特種工程塑料。《規范條件》出台後將利於龍頭企業投資這一領域。

因為大量小作坊既污染了環境,也不利於行業進一步發展。對整個行業而言,一批不成規模、技術勢力弱的企業將首當其沖被責令整改。預測未來我國廢塑料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逾千億元規模。

三、「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2018年起全國試行,誰損害,誰賠償:

2017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方案》規定,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做到應賠盡賠。

在試點方案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此次印發的方案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補充完善:

一是將賠償權利人范圍從省級政府擴大到市地級政府,提高賠償工作的效率。

二是要求地方細化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具體情形,明確啟動賠償工作的標准。

三是健全磋商機制,規定了「磋商前置」程序,並明確對經磋商達成的賠償協議,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賦予賠償協議強制執行效力。

㈢ 2019年新環保法律法規廢舊塑料編織袋燃燒時排出的異味有污染環境嗎

非常污染區環境,都有專業設備處理

㈣ 求關於6月1日限制塑料的相關的規定的具體內容,請給我政府網站的相關鏈接的文章

http://www.gov.cn/zwgk/2008-01/08/content_852879.htm
(中央政府網站)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
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國辦發〔2007〕7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源頭上採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於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嚴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
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以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發展改革委要抓緊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入淘汰類產品目錄。質檢總局要加快修訂塑料購物袋國家標准,制訂醒目的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研究推廣塑料購物袋快速簡易檢測方法,督促企業嚴格按國家標准組織生產,保證塑料購物袋的質量。
二、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是使用塑料購物袋最集中的場所,而且目前大多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為引導群眾合理使用、節約使用塑料購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並收取。商務部要會同發展改革委制訂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並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逐步形成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市場環境。
三、加強對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
質檢部門要建立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要完善質量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曝光、召回、整改、處罰等制度。
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繼續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要加強對市場內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戶銷售、使用合格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銷售企業要建立購銷台賬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購物袋流入市場。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遊景區等不得向旅客、遊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鐵道、交通、民航、旅遊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四、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環衛部門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切實減少被混入垃圾焚燒或填埋的廢塑料數量。廢舊物資回收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導、支持物資回收企業建立健全回收網點,充分利用價格杠桿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促進廢塑料的回收,大力推進規模化分揀和分級利用,充分發揮塑料資源的效用。
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環境監管,制訂環境准入條件、污染控制標准和技術規范並監督實施,建立廢塑料從回收、運輸、貯存到再生利用的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
科技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處理處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開發推廣提高廢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
財政、稅務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支持、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五、大力營造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結合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媒體,採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重點選擇社區、村鎮、學校、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及車站、機場、旅遊景點等場所,廣泛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傳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重要意義,使廣大群眾和生產、銷售企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自覺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依法生產、銷售合格塑料購物袋。
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引導企業簡化商品包裝,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免費為群眾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共同營造節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六、強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工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職能部門制訂具體辦法並抓好落實。發展改革、商務、質檢、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各項限產限售限用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行政監察和執法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國務院辦公廳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㈤ 廢塑料回收利用符合國家什麼政策

從行業發展上看,需破政策、管理和技術三道關。
政策關。廢塑料回收利用可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但目前我國在宏觀層面還沒有對廢塑料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的綜合規劃,缺乏具體政策扶持,缺乏廢塑料分類技術規范,缺乏對采購使用廢塑料並達到產品安全要求企業的認定和鼓勵。一些政府部門與廣大民眾將再生塑料製品看作劣質產品,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廢塑料回收再生行業的發展。
管理關。據了解,目前廢塑料行業由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質檢總局等共同管理。因為行業歸口不明確,致使缺乏行業指導、技術規范。所以應盡早確立歸口部門,將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工作與之密切結合,從而建立起全社會的回收體系。
技術關。國際上,塑料回收再生方法有物理再生、能量回收、化學還原和用作固體燃料等。而目前我國塑料回收主要還是以物理再生為主。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指出,只有少數大中型企業能夠重視長期成長,不斷加強技術升級和環保設施投入,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處理和生產,達到國家環保法規要求。多數小企業的技術投入不夠,難以達到環保要求,處理廢塑料的技術仍以人工為主,勞動保護投入不夠。
這幾年國內廢塑料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規模的發展,由於政策導向不明確,一些企業信心不足,不敢進一步投資,只是人員、廠房、設備等的線性增加,而技術開發投入不大。
比如,塑料再生過程中,清洗是重要環節。"清洗1噸廢塑料如用德國生產的清洗劑需要70元,雖然廢料清洗干凈了,清洗廢水也環保,但成本太高。"國內企業一般都用燒鹼來清洗,但鹼水排放後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我國現在沒有關於清洗劑的標准,沒規定不能含鹼。專家認為,應該在高校設置專門的學科,進行廢塑料回收問題的研究和人才培養,從而使廢塑料回收再生產業能更快、更好地發展起來。

㈥ 2017年還批廢塑料環保證嗎

肯定會批,只是量不會太多
需要你自己後期自己追加配額

㈦ 國家對塑膠廢品回收有什麼明確規定

塑膠五金回收是指回收利用的一種。將不合出廠規格的產品、破的舊的或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不符合規定的技術規范,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可使用的產品、半成品或成品進行回收利用,從新舊物資生產資料中分離出有用物質進行物理或機械加工成為再利用製品。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物資再循環利用的行業。 塑膠五金回收中的環境教育: 一種新的社會發展模式能否在一個國家順利實施,受該國的國民價值觀、道德觀的影響很大,國民的積極參與是建立新社會發展模式的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企業的生存依賴消費者,那麼在有經濟利益的前提下,消費者的消費取向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方向,故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提高對企業環境意識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環境教育對於德日靜脈產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加強對學校、企業、社會各個層次多渠道的教育,德國和日本為本國靜脈產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公眾基礎,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和企業的環境意識都得到明顯提高。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要求。然而中國當前缺乏關於再生資源管理的基本法規,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業的發展在實際操作中表現為缺乏執法管理的依據,這就使得中國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相對比較落後,造成了大量的再生資源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加大了中國的資源損耗和環境治理難度。 「目前廢舊塑料回收行業很多環節都處於監管空白,很多加工塑料顆粒的企業本身就不合法,再指望這些原料被合法應用顯然不現實。目前市場上的塑料顆粒應用很廣泛,其中許多被加工成常見的超薄塑料袋。還有一些生產塑料餐盒、一次性塑料水杯、玩具、水盆等塑料製品的違規企業,使用的原料都是"毒"塑料顆粒。 」 「按國家有關規定,廢舊塑膠、塑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技術上有嚴格要求。此前,我也曾做過調查分析,目前市場上用於食品包裝的塑料製品,其中一些在原料來源就存在問題,有些是不符合食品包裝要求的廢料、再生料等。 」【德國】 德國在回收塑料包裝廢棄物方面的法規是全世界最為完善的,其管理態度非常明確:首先是「避免產生」,然後才是「循環使用」和「最終處理」。 1990年6月,德國政府頒布了第一部包裝廢棄物處理法規―《包裝廢棄物的處理法令》。它規定對不可避免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廢棄物必須進行再利用或再循環,並強制性要求各企業承擔回收責任,但也可委託回收公司代替完成。德國雙向系統(Dual System Deutschland),簡稱DSD,也稱為綠點公司,就是根據該法令成立的專門從事廢棄物回收的公司。該公司另設了DKR股份公司負責廢舊塑料包裝的回收。1991年,德國發布《包裝條例》,規定回收塑料中的60%必須是機械性回收的,另外40%既可以機械性回收,也可以是填埋方式或能量回收方式。這一回收目標必須基於全國?圍統計,經核實後的數據報告提交國家環境部門,完成了回收義務的工商企業即可免除部分稅收。在2001年,塑料包裝回收率已達87%,大量塑料被用於製造再生製品如桶、窗、電纜和汽車架支撐件等。 在《包裝條例》中,曾推行嚴格的生活垃圾分類,其中要求消費者把塑料袋或塑料包裝材料投入黃色垃圾桶以便回收。但目前,對於塑料廢棄物的法規有所改變。2002年12月,德國最高法院頒布了最新法令:要求所有商店從2003年1月開始向顧客收取罐裝和瓶裝飲料的包裝回收押金。用於啤酒飲料類的PET塑料瓶,連食品在內的1.5公升以下的繳納0.25歐元;1.5公升以上的則需繳納兩倍的押金。商店在顧客交回包裝時將押金返還給顧客。但葡萄酒、白酒、牛奶、果汁等商品的包裝不在規定之列。 據DKR回收公司的調查顯示,89%的德國消費者贊成塑料廣泛再造;約有40%的德國人拒絕使用沒有回收價值的包裝。由此可見,該國在回收廢物方面成績出眾,相當程度上得益於廣大民眾的環保意識。 歐盟所制訂的相關法規與實際操作基本上借鑒於德國,歐盟各國還相繼制定了塑料包裝回收的具體目標。但是對塑料包裝的回收利用率,只有4個國家達標,其中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處於前列。 日本 日本是循環經濟立法最全面的國家,其目標是建立一個資源「循環型社會」。這與國內能源短缺有密切關系,有鑒於此,日本對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保持積極態度。 1997年日本的《容器包裝再生利用法》出台。這一法規對塑料包裝的回收利用作出了嚴格的規定:PET瓶生產商和使用PET瓶的飲料生產商都要承擔相應的回收費用;消費者也必須對垃圾實行分類且按時回收,亂扔垃圾會被罰款甚至判刑。法規甚至對PET瓶的瓶身、瓶蓋、商標、顏色等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生產商必須按要求生產,以便於回收。收集所得的塑料瓶,在工廠分類壓碎以後,再製成纖維製品以及衣架、垃圾箱等。 2001年,由日本飲料製造商和塑料瓶生產廠家共同組成的「塑料瓶循環利用促進協議會」決定,將停止生產彩色塑料瓶。因為在再循環利用時,彩色塑料瓶的混入不僅使再生製品的質量下降,且加大人工處理難度。現將透明瓶全部用標簽覆蓋即可解決紫外線照射問題。在日本,容器回收利用工作由5個政府部門―產業省、厚生省、農林水產省、財政部及環境廳組成專門的基金會來協調統管,給予容器回收一定的補貼。而日本3200多個?、井、町的容器回收工作則由日本容器包裝再生利用協會管理,到2001年,共有51家PET回收企業得到該協會的認定。塑料瓶回收的費用由三方承擔:地方行政負責1%的費用,其餘99%由飲料生產商和瓶子生產商負擔,比例各佔80%和20%。 另外,日本決定大力支持以廢塑料為主的工業垃圾發電事業。計劃到2010年,在日本全國共建150個廢塑料發電設施,使工業垃圾發電成為新能源的重要部分。 美國 美國是世界塑料生產大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展開廢舊塑料回收利用的廣泛研究,從地方部門、縣到州,都制訂了限制使用和丟棄塑料製品的法規。 佛羅里達州在1988年規定,一定規格?圍內的硬包裝容器都要付ADF,即推進廢塑料處理費。又在1993年修改為使用20%廢塑料的容器或在本州內回收25%塑料容器的廠商可免ADF。 紐約州1989年開始禁止使用非生物降解蔬菜袋,對生產降解塑料的廠家給予補貼,並要求?民將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垃圾分開,否則罰款500美元。 加州1991年制訂的法令要求到1995年廢塑料回收率達到25%,或做到所有容器含25%廢塑料,減少10%原料,重復使用5次;而1995年規定垃圾袋中要用30%回收塑料。 聯邦政府曾在1988年率先限用和禁用某些塑料製品,後來又取消了一些禁用令,取而代之的是制定《資源保護和回收辦法》來規?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具體規定了塑料製品回收率為65%,而65%的回收物中再生利用的比例必須達到45%。 不少全國性組織在促進廢塑料的回收工作。如:美國塑料工業協會(SPI)、塑料回收基金會(PRE)、塑料回收研究中心(CPRR)、乙烯基研究學會(SPI的一個分會)等。為便於分類,SPI曾制訂塑料製品材質符號,要求分別在容器底部標上。目前有39個州在執行該法規。此外,美國一些大型塑料生產公司也參與廢塑料回收,如阿莫科、莫比爾、波利薩、赫茨曼、阿爾科、雪弗隆和道芬娜等八家最大PS生產商成立PS回收中心,總投資為1600萬美元,回收發泡PS,再生的塑料用於製造磁帶盒、辦公室和家庭用具。 信息條形碼:4410334683315779

㈧ 我國塑料袋法規

國辦發〔2007〕7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源頭上採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於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嚴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 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以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發展改革委要抓緊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入淘汰類產品目錄。質檢總局要加快修訂塑料購物袋國家標准,制訂醒目的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研究推廣塑料購物袋快速簡易檢測方法,督促企業嚴格按國家標准組織生產,保證塑料購物袋的質量。 二、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是使用塑料購物袋最集中的場所,而且目前大多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為引導群眾合理使用、節約使用塑料購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並收取。商務部要會同發展改革委制訂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並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逐步形成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市場環境。 三、加強對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 質檢部門要建立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要完善質量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曝光、召回、整改、處罰等制度。 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繼續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要加強對市場內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戶銷售、使用合格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銷售企業要建立購銷台賬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購物袋流入市場。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遊景區等不得向旅客、遊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鐵道、交通、民航、旅遊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四、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環衛部門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切實減少被混入垃圾焚燒或填埋的廢塑料數量。廢舊物資回收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導、支持物資回收企業建立健全回收網點,充分利用價格杠桿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促進廢塑料的回收,大力推進規模化分揀和分級利用,充分發揮塑料資源的效用。 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環境監管,制訂環境准入條件、污染控制標准和技術規范並監督實施,建立廢塑料從回收、運輸、貯存到再生利用的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 科技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處理處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開發推廣提高廢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 財政、稅務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支持、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五、大力營造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結合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媒體,採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重點選擇社區、村鎮、學校、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及車站、機場、旅遊景點等場所,廣泛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傳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重要意義,使廣大群眾和生產、銷售企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自覺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依法生產、銷售合格塑料購物袋。 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引導企業簡化商品包裝,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免費為群眾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共同營造節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六、強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工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職能部門制訂具體辦法並抓好落實。發展改革、商務、質檢、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各項限產限售限用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行政監察和執法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國務院辦公廳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㈨ 關於我們公司產品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下面這些;《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關於印發<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關於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 》《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關於發布《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 》《關於印發《國家產業技術政策》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結合技術改造防治工業污染的幾項規定 》《關於加強利用廢塑料生產汽油、柴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挺多的,你慢慢看。

麻煩採納,謝謝!

㈩ 塑料袋的相關規定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鑒於購物袋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今後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應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並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源頭上採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於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嚴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
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以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發展改革委要抓緊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入淘汰類產品目錄。質檢總局要加快修訂塑料購物袋國家標准,制訂醒目的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研究推廣塑料購物袋快速簡易檢測方法,督促企業嚴格按國家標准組織生產,保證塑料購物袋的質量。
二、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是使用塑料購物袋最集中的場所,而且大多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為引導群眾合理使用、節約使用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並收取。商務部要會同發展改革委制訂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並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逐步形成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市場環境。
三、加強對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
質檢部門要建立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要完善質量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曝光、召回、整改、處罰等制度。
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繼續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要加強對市場內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戶銷售、使用合格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銷售企業要建立購銷台賬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購物袋流入市場。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遊景區等不得向旅客、遊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鐵道、交通、民航、旅遊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四、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環衛部門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切實減少被混入垃圾焚燒或填埋的廢塑料數量。廢舊物資回收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導、支持物資回收企業建立健全回收網點,充分利用價格杠桿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促進廢塑料的回收,大力推進規模化分揀和分級利用,充分發揮塑料資源的效用。
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環境監管,制訂環境准入條件、污染控制標准和技術規范並監督實施,建立廢塑料從回收、運輸、貯存到再生利用的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
科技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處理處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開發推廣提高廢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
財政、稅務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支持、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五、大力營造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結合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媒體,採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重點選擇社區、村鎮、學校、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及車站、機場、旅遊景點等場所,廣泛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傳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重要意義,使廣大群眾和生產、銷售企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自覺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依法生產、銷售合格塑料購物袋。
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引導企業簡化商品包裝,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免費為群眾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共同營造節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六、強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工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職能部門制訂具體辦法並抓好落實。發展改革、商務、質檢、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各項限產限售限用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行政監察和執法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熱點內容
重慶司法熱線 發布:2025-07-18 17:13:14 瀏覽:492
勞動法中關於工資標準的案例 發布:2025-07-18 17:12:26 瀏覽:861
公司清演算法規 發布:2025-07-18 16:36:08 瀏覽:607
最新勞動法加班時間規定 發布:2025-07-18 16:21:34 瀏覽:887
公民代理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18 16:18:58 瀏覽:120
經濟法第七版案例分析答案 發布:2025-07-18 16:07:11 瀏覽:534
婚姻法與繼承法試卷 發布:2025-07-18 16:04:02 瀏覽:719
廣西梧州法院 發布:2025-07-18 15:57:18 瀏覽:528
補償可以高於勞動法47條 發布:2025-07-18 15:50:29 瀏覽:212
民法最新行政法規 發布:2025-07-18 15:45:59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