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道讓幹道的法規
❶ 新交通法分主幹道和支幹道嗎
當然分,次幹道讓主幹道(沒有信號燈的情況下)。
❷ 交通法規中左讓右原則優先還是次幹路讓主幹路原則優先
交通法規中的左讓右原則優先是對的,其次是他的次幹路是要主幹路先行的
❸ 主幹道次幹道的區分
1、地位不同:主幹道是一個城市中最寬的,往往貫穿整座城市,而且能作為一個城市的標志性道路,而次幹道是為聯系主要道路之間的輔助交通路線。
2、功能不同:主幹道主要用來聯系重要交通樞紐(國道、省道等)、重要生產區(工礦企業等)、重要公共場所(商業中心、學校、集會中心、政黨委機關、等)及其他重要地點。次幹道是城市的交通幹路,以區域性交通功能為主,兼有服務功能。
3、寬度不同:主幹道45-55米,次幹道40-50米,
4、形式不同:主幹路應為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的幹路,以交通功能為主。自行車交通量大時,宜採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幹路兩側不應設置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公共建築物的進出口。
為聯系主要道路之間的輔助交通路線。次幹道是城市的交通幹路,以區域性交通功能為主,兼有服務功能。與主幹路組成路網,廣泛連接城市各區與集散主幹路交通。
❹ 《交通法》有沒有規定次幹道要讓主幹道
根據交通法規定,次幹道車在行駛到主幹道交界口時,要注意觀察主幹道車輛,在不影響主幹道通行時,方可行駛。
具體規定如下:
一、 在路口的讓行義務。
前置條件:《中華人民道路交通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法)第四十四條(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揮通過;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時,應當減速慢行,並讓行人和優先通行的車輛先行)。這一條首先設置了機動車在路口(包括有交通信號燈與無交通信號燈的兩種情形,也無外乎這兩種)的讓行義務。
(一)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根據《中華人民道路交通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以下簡稱條例) (機動車通過,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通行。)有這樣幾個:
1、准備進入環形路口的讓已在路口內的機動車先行。
2、遇放行信號時,依次通過。從字面上理解要後讓先,涉及到超車了。
3、在沒有方向指示信號燈的交叉路口,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先行。其中轉彎的機動車包括左轉彎和右轉彎,直行的車輛和行人包括同向行駛的車輛、行人和對向行駛的車輛和行人。
4、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機動車讓左轉彎車輛先行。左轉彎車輛轉彎時佔用路口面積大於右轉彎機動車,這樣規定,可以提高通行效率。
(二)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根據《條例》第五十二條 (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除應當遵守第五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有這樣幾個:
1、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讓優先通行的一方先行。涉及到標志標線,要參照標志標線。
2、沒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在進入路口前停車瞭望,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這一條往往是機動車駕駛人所模糊的,我的理解是因為我國的駕駛席設置在左側,大家注意一下,當你駕駛車輛通過這處路口時,是不是位於右方的車輛駕駛員視線要比左方的好,左方車讓行右方車輛便於更利於安全,所以,在進入這種路口前,要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讓右方的來車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先行。
3、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先行。這條更好理解,老道管條例中稱為借道通行。
4、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的機動車讓左轉彎的車輛先行。還是規定了右讓左。
❺ 讓幹道車輛先行,怎麼區分主道和幹道-,-。
1、地位不同:主幹道是一個城市中最寬的,往往貫穿整座城市,而且能作為一個城市的標志性道路,而次幹道是為聯系主要道路之間的輔助交通路線。
2、功能不同:主幹道主要用來聯系重要交通樞紐(國道、省道等)、重要生產區(工礦企業等)、重要公共場所(商業中心、學校、集會中心、政黨委機關、等)及其他重要地點。次幹道是城市的交通幹路,以區域性交通功能為主,兼有服務功能。
3、寬度不同:主幹道45-55米,次幹道40-50米。
高速公路的輔道設計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則:
(1)輔道設計中應盡量減少對沿線的拆遷、佔地、砍伐,並盡可能靠近高速公路布設,同時應考慮輔道與高速公路之間的間距。
(2)應盡可能地考慮輔道與其周邊的房屋及單位較為便捷的溝通與聯系,同時應設置相應的橋涵結構物以便於兩側的輔道相互溝通。
(3)在地形情況允許的條件下,輔道應盡可能採用較高的平、縱面指標,以保證車輛行駛的舒適性及安全性。
❻ 城市主次幹道劃分的依據
城市主次幹道的劃分依據是道路所在位置,功能以及寬度等方面的標准。標准如下:
一、城市道路等級分主幹道、次幹道、支路三級,各級紅線寬度控制:主幹道30—40米,次幹道20—24米,支路14—18米。
二、城市道路等級分為四類:
⑴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設有中央分隔帶,具有四條以上機動車道,全部或部分採用立體交叉與控制出入,供汽車以較高速度行駛的道路。又稱汽車專用道。快速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60-80km/h。
⑵主幹路
連接城市各分區的幹路,以交通功能為主。主幹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40-60km/h。
⑶次幹路
承擔主幹路與各分區間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務功能。次幹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40km/h。
⑷支路
次幹路與街坊路(小區路)的連接線,以服務功能為主。支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
(1)主幹道(全市性幹道),主要聯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礦企業,主要交通樞紐和全市性公共場所等,為城市主要客貨運輸路線,一般紅線寬度為30~45m;
(2)次幹道(區幹道),為聯系主要道路之間的輔助交通路線,一般紅線寬度為25~40m;
(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間的聯系道路,一般紅線寬度為12~15m左右。 除上述分級外,為了明確道路的性質、區分不同的功能,道路系統應該分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兩大類。
拓展資料
公路是連接各城市、城市和鄉村、鄉村和廠礦地區的道路。根據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務和性質,將公路分為以下五個等級:
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別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的公路,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道,並設有中央分隔帶、全部立體交叉並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設施與管理設施、服務設施,全部控制出入,專供汽車高速行駛的專用公路。能適應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輛以上。
一級公路:是連接重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適應ADT=10000~25000輛。
二級公路:是連接政治、經濟中心或大工礦區的干線公路、或運輸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適應ADT=2000~10000輛。
三級公路:是溝通縣或縣以上城市的支線公路,能適應ADT=200~2000輛。
四級公路:是溝通縣或鎮、鄉的支線公路,能適應ADT<200輛。
❼ 城市主幹道 次幹道 之路 的國家規定寬度是多少
城市道路等級分主幹道、次幹道、支路三級,各級紅線寬度控制:主幹道專30—40米,屬次幹道20—24米,支路14—18米。
城市道路等級分為四類:
⑴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設有中央分隔帶,具有四條以上機動車道,全部或部分採用立體交叉與控制出入,供汽車以較高速度行駛的道路。又稱汽車專用道。快速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60-80km/h。
⑵主幹路 連接城市各分區的幹路,以交通功能為主。主幹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40-60km/h。
⑶次幹路 承擔主幹路與各分區間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務功能。次幹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40km/h。
⑷支路 次幹路與街坊路(小區路)的連接線,以服務功能為主。支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
❽ 交通法規
但憑你這樣說不夠明確,關鍵是看發生事故時在路的什麼位置,若是在路的右側你丈人應負主要責任(雖然直線應避讓干線,他是正常右轉彎,你丈人侵佔了人家的行駛路線,沒有避讓,還有速度過快的嫌疑);若是位置在路的中間或者左側,你丈人負次要責任,是他侵佔了你丈人的路線影響了你丈人正常行駛,負次要責任的理由是速度過快。
十次車禍九次快,你認為很慢了,但只要發生事故基本都是「快」造成的。
祝你好運
❾ 交通法現在還有沒有次幹道要讓主幹道先行的法律
貌似沒有,道路路口是平等的,如果有交通信號控制燈,可以安排順序通行時間的長短!
具體規定如下:
一、 在路口的讓行義務。
前置條件:《中華人民道路交通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法)第四十四條(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揮通過;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時,應當減速慢行,並讓行人和優先通行的車輛先行。),這一條首先設置了機動車在路口(包括有交通信號燈與無交通信號燈的兩種情形,也無外乎這兩種)的讓行義務。哪幾種情形屬於機動車在路口要讓行的情況呢?。
(一)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根據《中華人民道路交通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以下簡稱條例) (機動車通過,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通行。)有這樣幾個:
1、准備進入環形路口的讓已在路口內的機動車先行。
2、遇放行信號時,依次通過。從字面上理解要後讓先,涉及到超車了。
3、在沒有方向指示信號燈的交叉路口,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先行。其中轉彎的機動車包括左轉彎和右轉彎,直行的車輛和行人包括同向行駛的車輛、行人和對向行駛的車輛和行人。
4、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機動車讓左轉彎車輛先行。左轉彎車輛轉彎時佔用路口面積大於右轉彎機動車,這樣規定,可以提高通行效率。
(二)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根據《條例》第五十二條 (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除應當遵守第五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有這樣幾個:
1、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讓優先通行的一方先行。涉及到標志標線,要參照標志標線。
2、沒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在進入路口前停車瞭望,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這一條往往是機動車駕駛人所模糊的,我的理解是因為我國的駕駛席設置在左側,大家注意一下,當你駕駛車輛通過這處路口時,是不是位於右方的車輛駕駛員視線要比左方的好,左方車讓行右方車輛便於更利於安全,所以,在進入這種路口前,要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讓右方的來車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先行。
3、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先行。這條更好理解,老道管條例中稱為借道通行。
4、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的機動車讓左轉彎的車輛先行。還是規定了右讓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