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電動車新交通法規

電動車新交通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2-19 00:10:39

⑴ 與電動摩托車相關的最新交通法規

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時速不超過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不大於40公斤,一次充電後的續行里程不小於25公里,有騎行功能。此外,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路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電動兩輪輕便摩托車:最高設計時速大於20公里,小於50公里,或重量大於40公斤且最高設計時速不大於50公里。除以上時速和重量的規定外,標准還對電動摩托車動力性能、轉向、燈光信號等多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進行了規定。國家標准委表示,電動摩托車是摩托車的一種,「符合標準的電動摩托車按照機動車管理

⑵ 電動車新交通法規

新交通法規對電動車的規定中電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12分:
(一)駕駛與准駕車型不符的電動車的;
(二)飲酒後駕駛電動車的;
(三)駕駛電動車載人的(不包括14歲以下兒童);
(四)上道路行駛的電動車未懸電動車車號牌的,不按規定安裝電動車車號牌的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條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八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條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⑶ 《新交通法》,對助力車的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內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容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但目前超標電動車和燃油助力車的品牌和型號並不在國家發改委機動車公告的產品目錄內,由此造成了助力車無法上牌的情況,而一個部門不給上牌,另一個部門卻要求上牌(註:因為交警部門查扣的理由是無牌無證),可見這是部門之間協調的問題,而不在於消費者。
助力車包括車架、前輪、後輪、設置在車架底端部的五通和發動機,其中所述助力車車架由相互連通的空心管組成,其內裝有燃料油。車架的前、後端頂部分別設有加油孔和放氣孔,助力車車架下部與發動機之間連通有油管。本實用新型助力車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而且非常美觀。

⑷ 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電動車有什麼規定。

以下是本法對於非機動的規定: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專關交通管屬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五十七條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六十條
駕馭畜力車,應當使用馴服的牲畜;駕馭畜力車橫過道路時,駕馭人應當下車牽引牲畜;駕馭人離開車輛時,應當拴系牲畜。

⑸ 新交通法規2020年有什麼新規定電瓶車拐彎一定要讓汽車直行嗎

新交通法規2020年有什麼新規定電瓶車拐彎一定要讓汽車直行也要看是什麼情況下產生的。望採納

⑹ 新交通法對電動車發生事故怎麼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從2010年1月1日起國家實施了電動車國家新標准。標准將「40公斤以上、時速20公里以上的電動自行車,稱為輕便電動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劃入機動車范疇」,與原有的電動自行車區分開來。

「超標車」一旦造成交通事故,由於其部分關鍵技術指標超出了電動自行車標準的規定,且動力性能明顯高於其他非機動車,在司法實踐中會被判定為機動車,從而使駕駛人在事故責任認定以及後續賠償等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

(6)電動車新交通法規擴展閱讀:

電動自行車的部分限制條件:

1、車速限制

新標准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不得超過25km/h,主要是考慮到如果車速過快,將直接增大交通事故的發生幾率,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騎行人做出相應避險動作的時間很短,剎車距離也會相應變長,很容易與其他交通工具或行人發生碰撞,有時甚至還會出現側滑摔倒等失控現象,造成了許多人身傷害事故。

因此,將電動自行車行駛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是確保安全的重要前提。

2、尺寸重量限制

新標准規定電動自行車前、後輪中心距不大於1.25m,車體寬度不大於0.45m,整車重量(含電池)不大於55kg。

主要是考慮近些年,部分「超標車」車體越來越長、越來越寬,重量越來越重,外觀和性能都逐漸摩托化,嚴重擠佔了非機動車道的空間,這類超大車輛極易與其他非機動車以及行人發生碰撞。同時,如果電動自行車整車重量過重,碰撞時由於沖擊力較大,將給對方造成嚴重的傷害。

因此,為確保交通安全,必須對電動自行車長度、寬度以及整車重量加以限制。

3、腳踏功能

電動自行車從根本上說是帶有電動助力功能的自行車,應當符合自行車的相關特徵,即能夠由人力驅動行駛。

如果沒有腳踏騎行功能,電動自行車在產品形態、動力來源、使用方式等方面就與電動輕便摩托車不存在本質的區別,也就無法納入非機動車管理。

此外,腳踏騎行功能還能夠讓消費者在車輛故障或電池乏電時繼續行駛,避免了長距離的推行,更加便利消費者使用。根據國際經驗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均只有具備腳踏騎行功能的電動兩輪車才能納入非機動車范疇。為此,新標准中規定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

網路-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

⑺ 關於電動三輪車新交通法規是怎麼規定的屬於機動車嗎

是的,電動三輪車要持D駕駛證駕駛,交警把它化為機動車管理范疇。

熱點內容
重慶司法熱線 發布:2025-07-18 17:13:14 瀏覽:492
勞動法中關於工資標準的案例 發布:2025-07-18 17:12:26 瀏覽:861
公司清演算法規 發布:2025-07-18 16:36:08 瀏覽:607
最新勞動法加班時間規定 發布:2025-07-18 16:21:34 瀏覽:887
公民代理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18 16:18:58 瀏覽:120
經濟法第七版案例分析答案 發布:2025-07-18 16:07:11 瀏覽:534
婚姻法與繼承法試卷 發布:2025-07-18 16:04:02 瀏覽:719
廣西梧州法院 發布:2025-07-18 15:57:18 瀏覽:528
補償可以高於勞動法47條 發布:2025-07-18 15:50:29 瀏覽:212
民法最新行政法規 發布:2025-07-18 15:45:59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