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建設相關法規
㈠ 北京市建設基站的規定是什麼
1.為防止移動通信產生的電磁輻射污染,保護本市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根據國家《建設項目回環境保答護管理條例》和《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2.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建設無線尋呼通信、集群通信和蜂窩通信移動通信台(站)的單位,向建設移動通信台(站)單位出租房屋的產權單位或業主均應遵守本規定。
3.任何單位和個人建設移動通信台(站)必須防治電磁輻射污染環境,接受環境保護部門對其電磁輻射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管理和檢查。
4.移動通信台(站)建設前應對擬建地點以及周圍環境的電磁輻射水平進行監測,其公眾照射導出限值的功率密度大於0.040 mW/cm2 地區不得建設移動通信台(站)。
5.建設蜂窩移動通信基站前要預測用戶密度分布,採用最佳的頻率復用方式,合理地進行蜂窩分裂,盡量減少基站個數。
6.移動通信台(站)建設應合理布局,並保護城市景觀。
㈡ 聯通小型基站選址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你的同一個問題還都讓我看到了。同樣的回復。
你這個只能算是一個小型的信號信號器,有些人會在家裡安一個像小鍋子一樣的東西,其實就是信號加強器,跟這個差不多原理,實際上這個東西的輻射不算強,它不是信號基站,只能算一個信號收發器,接收信號後進行重組放大在此發送,保證周邊信號。
有專業技術人員實地測試後發現,手機信號越強,輻射強度越低,信號越差,人體受手機輻射的可能越高。從網路制式而言,使用3G制式比2G的輻射更小。每一個基站必須通過環境測評,建設必須由省環保廳批准,未批先建的,一旦發現就會拆除。而合法建立的基站,均符合國家規定的無線電磁波安全標准。為降低周邊輻射,現在基站的功率已經降低,覆蓋范圍減小至幾百米,同時樓房鋼筋混凝土還能阻擋90%以上的電磁波,居民不用過於擔心。
按照有關法規,在我國建設通信基站,電場強度需小於12伏/米,或功率密度小於40微瓦/平方厘米。也就是說,只有超過這個范圍,電磁輻射才超標。基站是無線電台的一種形式,能覆蓋區域內的行動電話間進行信息傳遞。打電話時,呼叫手機首先尋找周圍的基站,建立聯系後,再將數據傳輸給被接聽者。這樣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話接聽過程。
手機在待機時輻射量最低,在接通時和通話時,輻射量稍高。3G模式比2G的輻射低了近10倍。基站的發射天線一般呈「三葉草」形狀分布,每一片「葉子」負責120°的區域。而由於電磁波呈扇形的分布特徵,天線正下方的輻射強度反而不是很高。因為住宅的牆體和樓板本身對電磁波就有很大的衰減作用,電磁波入射到室內,強度會衰減到只有室外強度的1/30到1/100。電磁波在空中衰減也很快,電磁輻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也就是說,只要與輻射源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可明顯減少它的輻射量。例如距離增加10倍,電磁輻射將是其的1/100。
與人們的印象相反,基站密度越高,手機信號越好時,輻射強度越低;而基站少、手機信號變弱,輻射值反而越高。這就好比面對面的兩個人,當距離近時,只要輕聲說話就能聽清,而當距離遠時,兩人就得拼盡全力喊話。當手機信號弱時,其輻射功率將遠遠超過基站,這時盡量不要通話。由於頻率資源有限,需要在不同空間復用,隨著數據需求越來越大,運營商會盡量將復用距離控制下來,以便在同樣的資源下提供更多的數據業務。這意味著,基站的功率會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相比很多其他國家,我國通信基站的輻射標准要求更加嚴格。因此,只要科學合理布局,在國家安全標准之內,市民就無需過於擔心。
正確使用手機能減少輻射:
1.使用手機時,待接通後再貼在耳邊聽,因為手機在接通的瞬間,輻射值達正常通話的三倍。
2.手機使用時應離耳朵5~10厘米,不要緊貼頭腦,這樣人腦所受的電磁輻射量就會減少。
3.盡量使用耳機,或左右耳交替接聽,可避免電磁輻射集中於大腦的某一側。如發現頭或耳朵發熱發燙就應該立即停止通話,並用手掌來回按摩,以增加受損害部位血液的流量和流速。
4.長時間打電話時避免隨意走動,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發射。
5.避免在高鐵、電梯等信號不良的地方使用手機。
㈢ 國家規定通信基站離居民有多遠
截至2019年11月,國家法規中並未規定通信基站跟居民之間的距離,但部分城市規定了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22米內不能設置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通信基站。
以揚州市為例,《揚州市公用移動通信基站設置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六條 基站建設應滿足無線電覆蓋范圍要求,達到國家通信行業的服務質量標准,並符合以下條件:
(一)基站選址應符合城市市容景觀要求,不得設置在城市的歷史保護建築物、標志性建築物上,新建基站在居住區選址的,應優先考慮設置在非居住建築物上;
(二)天線的朝向和布局應與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相協調,盡量採用小型化、隱蔽化的建設方案;
(三)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內,禁止設置、使用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基站;
(四)基站的設計與安裝,應當按照國家建築方面的有關規定進行,不得危及相關建築及其周邊的安全;
(五)經營者應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避免對其他無線電通信系統造成有害干擾。
(3)基站建設相關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規定:
第三十五條建設固定台址的無線電台(站)的選址,應當符合城鄉規劃的要求,避開影響其功能發揮的建築物、設施等。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修改城鄉規劃,安排可能影響大型無線電台(站)功能發揮的建設項目的,應當考慮其功能發揮的需要,並徵求所在地無線電管理機構和軍隊電磁頻譜管理機構的意見。
設置大型無線電台(站)、地面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其台址布局規劃應當符合資源共享和電磁環境保護的要求。
㈣ 3G、4G基站建設離居民的距離的法律法規!以及直射
沒有法律法規,只有法律效力不高的規章條例,而且不詳。但是從法律原理,侵權責任法規定,只要證明基站是有危害的,也可能主張權利。
㈤ 在民用住宅樓上設置移動通信基站有哪些法律依據
《中國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分別從無線電管理、電信設施的角度對基站設置、保護等問題作了較原則的規定,如:《電信條例》中第四十七條規定:「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在民用建築物上附掛電信線路或者設置小型天線、移動通信基站等公用電信設施,但是應當事先通知建築物產權人或者使用人。」這為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民用建築物上設置基站提供了法律依據。
㈥ 國家對基站設置的法律要求
移動基站建立的法律規定是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分別從無線電管理、電信設施的角度對基站設置、保護等問題作了較原則的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上海市公用移動通信基站設置管理辦法》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經營者依法從事基站的設置和維護,違反規定損害基站設施或者妨害移動通信暢通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予以修復,並賠償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
基站建立工作程序
(1) 已獲權運營的移動通信經營者在設置或增設移動通信基站時,要先填寫《公用移動通信基站站址認定審批表》。
(2) 市委辦在十五日內對遞交的《公用移動通信基站站址認定審批表》予以答復,同意設置時,核發《公用移動通信基站選址認定書》。
(3) 運營單位建站後,即應報環保局申請《電磁輻射環境合格證》。環保局應在三個月試運期內測試,經驗收後,核發《電磁輻射環境合格證》。
(4) 設台單位憑《公用移動通信基站選址認定書》、《台站技術資料表》、《電磁輻射環境合格證》申辦電台執照。
㈦ 國家法律規定不允許信號基站建設在小區內嗎
一般不建設在小區內
500米內對人體影響很大的,所以,如果建設的話,要賠償的
㈧ 移動信號塔建在居民區外多少米才符合國家法律規定
通信基站的建立必須符合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要求。
通信基站根據發射功率、輻射大小,天線必須與居民相隔一定的距離。
我國法律規定通信基站的建設必須符合《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和《環境電磁波衛生標准》的要求。電場強度小於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小於每平方厘米40微瓦,是符合安全標準的。
一般的移動公司的信號發射塔在45米,或者通信天線安裝在離地面15到50米,這個范圍高於普通住宅樓,是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的。
㈨ 國家規定通信基站離居民有多遠
一般要求500m左右不能有民居,但是現實中很難達到。
㈩ 現在國家有沒有關於在居民區建信號塔的明文法律規定
沒有明文規定,不過如果居民造成了影響還是可以要求賠償的。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