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居住條例
Ⅰ 臨港官方詳解人才落戶政策 如何享受居住證專項加分
根據《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的三十條實施政策》的相關規定,臨港地區只有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才可直接落戶。另外,在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制度中,工作、居住在臨港地區的人才可以獲得專項加分。 對臨港地區享受到的居住證專項加分政策,相關人士表示,上海已經形成了一套居住證管理辦法,且正考慮與國家出台的相關意見銜接,「屆時將會有更細化的具體條款。但可以肯定的是,臨港的這一加分政策具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特點。」 「居住」在臨港是指在臨港買房,還是包含住在臨港的公租房等情況?對此,朱嘉駿的解釋是,「這套房子每月水、電、煤氣費有沒有交,物業管理費有沒有交,這些都是作為居住很重要的依據。」 朱嘉駿透露,臨港將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制定「更詳細的細則」,直面這一問題。
Ⅱ 關於<上海市公房管理條例>中的問題
具體你可以看《實施意見》:
上海市房地資源局關於貫徹
實施《上海市房屋租賃條例》的意見(二)
(2001年6月28日 滬房地資公[2000]98號)
十二、公有居住房屋承租戶名的變更
Ⅲ 臨港滴水湖怎樣辦理臨時居住證
要辦理居住證,應持本人身份證和租房證明或者工作證明,到暫住地派出所申請辦理,經派出所民警網上查詢後,七個工作日內就可以給辦好。不用去其它地方登記或者開證明。
Ⅳ 居住證的暫行條例
居住證分為《深圳市居住證》和《深圳市臨時居住證》。已滿16周歲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發給《深圳市居住證》 :
(一)在深圳市從業,包括就業(含家政服務)、投資興辦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
(二)在深圳市內擁有所居住房屋的產權;
(三)符合深圳市有關辦理人才居住證、海外人才居住證條件;
(四)在深圳市創業並具備相應的技術或者資金條件或者在深圳市從事文化藝術創作;
已滿60周歲的非深圳市戶籍人員和在深圳市全日制辦學機構中接受教育的非深圳市戶籍學生申辦居住證的,發給《深圳市居住證》。不符合(一)、(二)規定條件的非深圳市戶籍人員,(即不在深圳從業,也沒有在深圳買房的非深戶人員)發給《深圳市臨時居住證》。
2008年8月1日起深圳全面推廣居住證。在深圳市內居住30日以上、已滿16周歲未滿60周歲的非深圳市戶籍人員應當申辦居住證。《深圳市居住證暫行辦法》,居住證取代暫住證,「一證多用」,使用功能包括房屋租賃、勞動社保、計劃生育、教育、公共交通等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進出關可憑居住證,重要的是,持居住證的非深戶將逐步獲得部分深戶待遇。
1984年,深圳開始啟用暫住證,將「集中管理」演化為用工單位事先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的「指標控制」。
1990年成立了市人口管理領導小組,承認並開辦「非勞務暫住證」。
1995年深圳市人大通過《深圳經濟特區暫住人員戶口管理條例》,以地方立法形式確立了「以證管人」的管理思路。
2002年,深圳市還曾推出了《人才居住證》,凡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高級技師技術等級、碩士研究生畢業以上學歷的人可申請,持有深圳市人才居住證的人員享有和深圳戶籍人口機會同等的福利和待遇。
2003年7月,深圳用社區居住證積分管理模式取代傳統的暫住證管理模式。
2007年9月1日,深圳在鹽田區試點代替暫住證的居住證。
2008年8月1日,深圳正式告別暫住證,進入居住證時代。
2014年4月,為推進居住證立法民主化、科學化進程,廣東省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深圳經濟特區居住證條例》列入2014年立法工作計劃,將全文公布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務,是建立和完善流動人口服務、實現同城人同待遇的又一重要舉措。據了解,目前深圳市辦理的居住證超過2000萬張。2008年8月1日起,深圳市頒布《深圳市居住證暫行辦法》,成為沿用至今的居住證管理制度的基本法規。該辦法用居住證制度代替實施了24年之久的暫住證制度,被社會各界認為是人口管理的一大進步,也是讓外來人口融入深圳的重要舉措。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希望社會各界對草案徵求意見稿充分發表意見,重點就加強流動人口居住登記管理、合理設置居住證辦證條件、保障持證人權益和享受公共服務等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草案徵求意見稿規定,居住證實行自願申請制度,並設定了申領門檻:一是在特區有合法穩定職業滿12個月;二是在特區有合法穩定居所(含租賃),並按照規定辦理居住登記滿12個月;三是依法參加本市社會保險滿12個月。符合特區人才相關規定,或者在特區接受全日制中高等學歷(職業)教育的非深戶籍人員,可以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直接申領居住證。草案徵求意見稿還規定,居住證每年簽注一次。
引人矚目的是,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所享有的待遇,將持證人享有的公共服務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基本待遇,主要為公共服務;二是優惠待遇,即持證人符合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規定條件,還可以享受同住未成年子女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同住未成年子女參加少兒醫保,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或者租房補貼,同住父母享受基本養老服務等公共服務;三是申請入戶,即持證人符合市政府規定的積分入戶條件的,可以申請轉為深圳市戶籍居民。為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草案徵求意見稿還規定,未如實申報非深戶籍人員提供的居住登記信息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並按照未如實申報登記人數每人500元處以罰款。提供虛假居住登記信息的處以500元罰款。旅業單位、房屋出租人、用人單位、教育培訓機構未申報非深戶籍人員居住登記信息的,按照未申報登記人數每人500元處以罰款。為非深戶籍人員無償提供居所的單位或者個人、入住自購房屋的非深戶籍人員,未申報居住登記信息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未申報的,按照未申報登記人數每人200元處以罰款。
辦理居住證需要的材料:
1、註:申請表中須粘貼「大1寸」彩照實際尺寸為1寸半,此類型照片為證件專用照。此申請表中所貼的「大1寸」彩照可以與數碼回執不是同一張相片,而且底色也沒有要求,任意底色的「大1寸」彩照都可以。
2、申請人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
3、數碼照相回執(申請人到開通網上認證的照相館拍攝數碼照相並取得照相回執)。註:居住證的相片與身份證和暫住證相片不同:因為要上傳到公安部門的網站,所以辦理居住證一定要照居住證的相片,費用20元(共9張)。
4、按規定提交以下文件資料之一:
(1)以從業提出申請的,由用人單位登錄深圳市居住證/勞動就業登記網上申報系統,網上提交電子數據後,持深圳市居住證申請表和辦證人員名單集中申辦證件。
(2)以擁有物業提出申請的,提交申請人所居住房屋的《房地產權證》或者其他產權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房地產權證》所有人的配偶、子女在申辦居住證時還需提供當地戶口本及《結婚證》(或婚姻狀況證明)的原件和復印件);
(3)以人才、海外人才身份申請居住證的人員,提交市政府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
(4)以創業或者文化藝術創作提出申請的,提交市政府有關部門出具的項目確認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5、以學習提出申請的,由全日制辦學機構登錄深圳市居住證網上申辦系統,網上提交電子數據後,持深圳市居住證申請表和辦證人員名單集中申辦;
6、申請人為20—49周歲已婚育齡婦女的,應提供現居住地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出具的近3個月有效的《廣東省流動人口避孕節育報告單》,其中離異、喪偶、符合生育政策待孕和實施絕育措施一年及以上的提供現居住地社區工作站出具的屬「免查對象」內容的《廣東省流動人口避孕節育報告單》。
7、市政府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資料。 《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實施細則於2009年6月17日出台,這意味著上海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即將正式實施,「滬漂一族」有了期盼。上海自2002年6月試行居住證制度以來,至今辦理人才類居住證的約有27萬人,符合此次申辦戶籍持證年限要求的約有3000人。
首批持證人員剛滿7年2009 年2月,《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台。根據規定,居住證持有者必須持證滿7年才能轉戶籍,而上海最早是在2002年推出居住證制度的,第一批辦理居住證戶口的外來人員,在2009年6月15日後剛符合「持證7年」的條件。因此,進入二季度之後,各界人士尤其是居住證滿7年的人都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到居住證轉戶籍的實施細則上。
外企人員
不少在上海長期工作的外地人則認為,中級職稱是個很大的門檻,估計符合的人不會太多。
根據《辦法》要求,申請居住證轉戶籍的人員必須符合「在本市被聘任為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具有技師(國家二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以上職業資格,且專業及工種對應」。但對於這項要求,很多外企並不會對所屬員工評定職稱,這些人申請戶籍將遇到障礙。 受理
申辦單位需提交如下申辦材料:
(一)單位注冊:
注冊單位需持《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外國(地區)、外埠在京設立的非法人分支機構營業執照》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復印件和網上注冊信息填報軟盤,到其注冊所在地區人事局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網上注冊登記。
(二)個人審核:
1、在網上填寫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申請表(請填寫准確並注意保存提交),填寫完畢以A4規格紙張列印一式三份,加蓋單位人事章(或公章)後上報區人事局。
2、申請《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人員需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1)學歷證書、學位證書、職稱證書及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2)在京固定住所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書、房屋租賃證或住所所在地居委會提供的居住證明)的原件和復印件;
(3)聘用合同原件和復印件;
(4)近照免冠一寸彩色照片四張;
(5)如配偶和子女隨往還需提供:結婚證書、配偶身份證、在京聘用合同、獨生子女證原件和復印件等相關材料。
按照受理標准查驗申辦材料,對申辦材料符合受理標準的,予以受理,轉入初審程序。
初審
標准:
(一)屬於在北京市行政區域內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外國(地區)、外埠在京設立的非法人分支機構。
(二)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並取得學士(含)以上學位的人才或具有中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及相當資格、資質的人才;
(三)網上所填寫的個人資料准確無誤。
按照初審標准進行初審,對符合初審標準的轉入復審。
告知
對申辦材料不符合初審標準的,將需要補齊補正材料的全部內容一次性告知申辦單位人事部門,待再次上報後進行復審。
復審
對經初審後再次上報的材料進行復審,對符合復審標準的轉入審定。
五、審定及上報
按照初審標准對申辦材料進行審定,對通過審定的材料,通過網路當場提交市人事局待審批。
制證及下發
市人事局批准通過的,由區人事局製作《北京市工作居住證》,並到市人事局蓋章後,申請單位到區人事局領取《北京市工作居住證》。
時 限:10個工作日
收費標准:不收費
過期補辦
辦理期限: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
辦事程序
1、查驗有關證件。
2、填寫《廣州市流動人員信息登記表》。
3、繳納辦理費用。
4、照數碼相、採集指紋。
5、交表、錄入資料。
所需材料
1、《北京市居住證申請表》一式3份,用人單位蓋公章,經辦人簽名;
2、彩色白底小一寸照片4張;
3、用人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用人單位蓋公章;
4、身份證原件及一式兩份復印件;
5、下列材料原件和復印件各1份(統一用A4紙):
本人的學歷、學位(國外學歷請提供《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職務聘任等證書;
婚育證明(結婚證/離婚證);
本市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體驗報告(半年內);
在本市的住所證明(房產證/購房發票/按揭合同/有關部門出具的住所證明等);
與用人單位簽定的勞動合同;
在本市創業的提交投資或納稅的相關證明;
已經入境的境外申領人還要提供合法的入境證明;《外國專家證》或《港、澳、台專家證》
需同時申領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廣東省居住證》的,申領人還需提供申請報告、結婚證、配偶身份證原件與復印件(一式兩份)、未成年子女戶口本首頁和個人頁原件與復印件(一式兩份)、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彩色白底小一寸照片各1張。
2014年1月,北京市出台規定,北京針對外來人口的戶口管理實行暫住證,未來居住證制度實施後,暫住證將告別歷史舞台。附加在居住證上的必要的公共服務,可以使沒有北京戶籍,又常年工作、生活在北京的人在很多方面享受到北京市的公共服務。
納入立法工作
2014年5月20日,北京市公布2014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計劃,其中備受關注的居住證管理辦法納入立法計劃。此外,基本住房保障條例是2014年力爭完成的立法項目。
Ⅳ 臨港非本市戶籍限購條件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才可社保蠻3年以個人名義買房,具體符合什麼條件
當事人外地戶籍,想在南京購買住房,需要當事人出具身份證,戶口本,婚姻情況證明,當事人戶籍所在地住房情況證明,以及當事人在南京3年內累計繳納滿2年的社保或納稅證明,才可以在南京申請購買一套家庭住房。杭州在3年內連續繳納2年以上社保或者個稅,才擁有購房資格。杭州買房可以落戶。
1、自2017年3月3日起非杭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房須提供的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年限要求,由原有「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1年以上」調整為「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
限購適用范圍: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和大江東產業集聚區。
2、杭州落戶的條件是:
(1)申請人年齡在18周歲以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傳染疾病;隨遷未成年子女戶口的,需符合計劃生育政策;
(2)申請人未被勞動教養或追究刑事責任;
(3)申請人在購房地實際居住且人戶一致,有穩定生活來源;
(4)購置二手房的原戶籍人員戶口已遷出。
Ⅵ 上海臨港新片區發布實施細則:完善公共租賃住房供應管理工作
12月17日,澎湃新聞從上海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官網獲悉,修訂後的《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供應管理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已正式印發。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表示,為進一步完善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供應管理工作,對《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供應管理實施細則》進行修訂並重新發布。
據悉,實施細則適用於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的申請、受理、審核、配租等管理工作。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包括集中新建、配建、改建的公共租賃住房及租賃期的「先租後售」公共租賃住房。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指出,其將組織和扶持一批從事公共租賃住房投資和經營管理的專業運營機構負責公共租賃住房投資、建設籌措、供應和租賃管理,並引導各類投資主體積極參與。運營機構按公司法有關規定組建,具有法人資格,採取市場機制進行運作,實行自主經營、統籌收支,以保本微利為營運目標,著重體現公共服務的功能。
按照規定,單身人士或家庭可以申請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准入資格,申請條件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是申請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准入資格的單身申請人或申請家庭主申請人,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具有本市常住戶口,且與臨港新片區就業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或工作合同;持有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並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且與臨港新片區就業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或工作合同;與臨港新片區就業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由就業單位承諾在臨港新片區繳納社會保險金和限定期限內辦理出上海市居住證(限期12個月內提供),並由就業單位承租公共租賃住房。就業單位應為注冊、生產、經營、辦公在臨港新片區范圍內的各類企事業單位,且無不良記錄。
二是申請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准入資格的單身申請人或申請家庭全體成員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在臨港新片區無產權住房;未享受臨港新片區廉租住房、共有產權保障住房、限價商品住房等政策。
三是申請人就業單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優先申請:對臨港新片區社會事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單位;符合臨港新片區產業發展導向,政府重點扶持的現代服務產業、信息產業、技術研發等企業;因臨港新片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引進各類特殊人才的單位;其他經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審核同意的情況。
《實施細則》明確,公共租賃住房的租賃合同期限一般為2年,租賃總年限累計最長不超過6年。租賃合同到期後單身申請人(申請家庭)仍需租賃的,應當在公共租賃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終止前2個月按照申請程序向運營機構提出申請,重新進行資格審核,符合入住條件的可以續租。
另外,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准入資格的單身申請人(申請家庭),不得同時申請臨港新片區其他保障性住房,必須待公共租賃住房准入資格審核完成(未通過)後,方可申請本區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廉租住房等其他類型保障性住房。
Ⅶ 怎樣證明在上海臨港居住並工作滿10年
居住證明:
一個是居住證
另一個,如果有居住登記,派出所可以查詢
工作年限:
1.個稅繳納記錄
2.社保繳費記錄
Ⅷ 居住區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近年出台對我國居住區建設產生重要影響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政策很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土地調查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物業管理條例》《房屋登記辦法》《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市政公用設施抗災設防管理規定》《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 》《 土地登記辦法 》《建築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建設部、監察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制止違規集資合作建房的通知》《財政部、建設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切實落實城鎮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通知》 《建設部關於落實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見》《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進一步整頓規范房地產交易秩序的通知》《建設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關於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准入和管理的意見》《建設部關於印發<國家重點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建設部、科學技術部關於印發<小城鎮建設技術政策>的通知》《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快推進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制度的通知》《建築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等等。
Ⅸ 我在臨港居住和工作五年後可以給居住證加10分 但是我想問得是,我五年後加了分過後如果離開臨港了 這
肯定會減的,每年都要重新打分的
Ⅹ 《居住證暫住條例》屬於制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