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主的刑法
① 為什麼公主被下令腰斬、脫去衣服後,劊子手遲遲不肯動手
一、這位漢武帝的長公主是一個美貌極佳的女子,當她脫去衣服後,劊子手都感到非常惋惜,他們不忍心就這樣用酷刑殺死長公主。
二、大家都知道這位被執行的是公主,所以劊子手們都在等著一個轉折,如果突然間下令要免於公主死刑。所以他們一拖再拖,希望能夠等來赦令。
② 古代公主最怕懲罰什麼
古代公主最怕懲罰繩刑。
繩刑也是古代女子最怕的刑罰,所謂的繩刑就是對女犯逼供的殘忍刑罰。
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的稱號,簡稱為主,與公主對應的男性稱號為王。
起源,《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稱,可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不親自主持婚禮,讓同為姬姓公爵級別的諸侯主婚,這便是「公主」的由來。並且因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兒也稱「王姬」,《詩經·召南·何彼_矣》就寫到:「何彼_矣,美王姬也。」此後「王姬」也成為帝王的女兒的代稱。諸侯之女也稱為公主,《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公叔為相,尚魏公主。」
帝王、諸侯之女的稱號。周稱王姬,戰國始稱公主。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在中國,最早周朝是稱周天子的女兒為王姬。公主這名稱則是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的。《史記·呂後本紀》裴_集解引如淳曰:「《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自己不主持婚禮,而叫同姓的諸侯主婚。「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為是諸侯主婚,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成為「公主」,也稱「郡主」。《史記·吳起列傳》說「公叔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公叔當了國相,娶魏國諸侯的女兒。《史記·六國所表三》「(秦)初以君主妻河。」這里的君主就是公主。妻河就是嫁給河伯為妻。古書上也常簡稱為主。
③ 古代對公主的刑罰
古代處罰女犯的五種刑罰
北有故宮,南有縣衙。據《內江縣志》記載:「縣治居城之中,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縣尹潘逵始建廳堂廨舍。」其後歷經七百多年的人事滄桑和宦海沉浮,南陽市內鄉縣衙整體依然保存完好無損,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時代縣級官衙,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海內外譽為「僅有的歷史標本」。
內鄉縣衙與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總督府、山西霍州署合稱「中國古代四大官衙」,成為現在衙門文化的研究中心。這里不但保存有三堂公審的完整程序,許多刑罰措施也都有記錄,特別是對女犯人的懲罰,非常詳細。那時,還有單獨的女牢,凡婦女犯罪之人犯皆囚禁於內。有的牢房特別狹小陰暗,人在裡面只能一直跪著,無法直立,是專門用來對付不太馴順的女犯人的。
根據記載,唐宋明清以來,針對女犯人有特別嚴厲的刑罰,史稱「五刑」,分別如下:刑舂 、拶刑、杖刑、賜死、宮刑。
刑舂。古代對婦女犯罪施用的一種刑罰。
刑舂 古代對婦女犯罪施用的一種刑罰。在施以黥、劓等肉刑後押送官府或邊境軍營, 服曬谷、舂米之勞役。
拶刑 古代對女犯施用的一種酷刑。拶是夾犯人手指頭的刑罰, 故又稱拶指,唐宋明清各代,官府對女犯慣用此逼供。
杖刑 隋唐以來五刑之一。宋明清三代規定婦人犯了奸罪,必須「去衣受杖」,除造成皮肉之苦外,並達到凌辱之效。
賜死 古代對身份特殊的罪人採用賜毒酒、賜劍、賜綾、賜繩等物,由其自斃。婦人多賜綾緞,歷代沿用。
宮刑
幽閉 對女犯施行的宮刑,開始於秦漢。即使用木槌擊婦人腹部,人為地造成子宮脫垂,是對犯淫罪者實施的一種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