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處罰條例
㈠ 求問企業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稅會受到什麼處罰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如實申報,目的是為了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根據違法程度的不同,既要追究行政法律責任,也要追究刑事法律責任。
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對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另外,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也就是說,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不如實申報,編造虛假計稅依據,沒有構成犯罪的,要承擔五萬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造成稅款流失的,承擔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
(1)個人所得稅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不如實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定罪量刑。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如實申報,造成稅款流失,構成犯罪的,需要移送司法機關被定罪量刑,也就是說,該納稅人面臨牢獄之災!
根據我國刑法第201條規定:「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賃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並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30%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對於不依法繳納個稅的人或逃避繳納個稅的人,其會同時受到行政方面與刑事方面的處罰。所以,各位千萬不要心存僥幸,認為一兩次不交個稅沒什麼大不了,一旦被查出來,那麼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㈡ 地稅個人所得稅漏報,怎樣罰款
地稅個人所得稅漏報處罰是稅務機關可對納稅人處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另一方面,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造成不繳或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追繳其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少繳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2)個人所得稅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第二十八條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
第二十九條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託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徵收活動。
第三十條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
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第三十一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㈢ 個人所得稅逃稅怎麼處罰
個人所得稅逃稅首次逃稅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繳納稅款後不予處罰,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強制查扣令其繳稅。如果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稅務機關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強制執行措施的范圍之內。
(3)個人所得稅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㈣ 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稅會受到什麼處罰
面臨限期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將處以罰款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明確規定了納稅人未能及時辦理或者申報代扣代繳稅務事宜的將面臨由稅務機關限期整改或者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指出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4)個人所得稅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內容: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3、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4、住房租金: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5、贍養老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㈤ 職工因違反勞動紀律罰款在徵收個人所得稅有什麼規定
單位內員工因違反勞動紀律給單位造成損失需要賠償的,單位可與員工達成一致意見在員工工資中扣取,該扣款不作為計繳員工個稅時應納稅所得的扣除項目。
㈥ 個人所得稅偷稅怎麼處罰
個人所得稅偷稅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稅款後不予處罰,但是逾期仍未繳納或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欠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五條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欠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6)個人所得稅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㈦ 忘記申報個人所得稅怎麼罰款
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1、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根據實際需要要求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3、根據上述規定,未按規定的期限進行納稅申報,稅務機關對貴公司可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4、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罰,即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5、所以是合理的,因為是零申報,所以不需要補繳稅款和滯納金,但是需要處兩千元以下罰款。
(7)個人所得稅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免徵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2018年11月報2018年10月的個稅,適用5000元新的費用標准和新的稅率表;2018年10月申報2018年9月的個稅,還是適用3500元舊的費用標准和舊的稅率表。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
參考資料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㈧ 未申報個人所得稅處罰是怎麼回事,規定是什麼
按照規定,企業應該按月全員全額申報個人所得稅
未按規定申報的,稅務局可以給予2000月以下罰款,涉及少交稅款的,可給予少交稅款50%-三倍處罰,以及每天萬分之五滯納金
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㈨ 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1.納稅義務人
(1)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中國公民和個體工商戶;
(2)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年,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滿、澳、台同胞和華僑,以及外籍人員;
(3)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一年,從中國境內取得所的滿、澳、台同胞和華僑,以及外籍人員。
2.扣繳義務人
個人所得稅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即凡是支付個人應稅所得的企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均為個人所得的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必須按照稅法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地方稅務徵收機關(以下簡稱稅務機關)領取代扣代繳稅款憑證,填開給納稅人,同時在規定期限內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個人所得稅及支付個人所得稅報告表」(見附表)和匯總交納代扣的稅款。稅務機關按照代繳義務人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 納稅人拒絕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扣繳義務時,扣繳義務人應當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稅務機關處理。但扣繳義務人拒不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或違反稅法規定,稅務機關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3.應稅項目
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包括下列11項: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憑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它所得。
4.稅率
個人所得稅按所得性質的不同,適用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見下表)
每月當市民取得工資、薪金收入後,先減去個人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以及按省級政府規定標准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再減去費用扣除額1600元/月(有的地方適用其他標准)為應納稅所得額,按5%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是: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㈩ 納稅人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務上如何處罰
�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關於扣繳義務人法律責任的規定如下:
第六十一條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賬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三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二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本法規定的稅收違法行為,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稅務機關可以收繳其發票或者停止向其發售發票。
第七十三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拒絕接受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存款賬戶,或者拒絕執行稅務機關作出的凍結存款或者扣繳稅款的決定,或者在接到稅務機關的書面通知後幫助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轉移存款,造成稅款流失的,由稅務機關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七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涉嫌犯罪的,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