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政執法規范年實施方案
A. 四川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行為,監督和保障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及其執法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法律、法規對綜合行政執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本條例所稱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是指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履行交通運輸領域公路路政、道路運政、水路運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行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等行政處罰以及與行政處罰相關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等執法職能的活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交通運輸領域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制度,相對集中行使行政執法職能。第四條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堅持執法與服務、管理與疏導相結合,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第五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全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其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承擔省級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職責,負責交通運輸領域重大案件查處、跨區域執法的組織協調以及全省高速公路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參與指導市(州)、縣(市、區)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市(州)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指導,其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承擔市級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職責,根據需要可以向市轄區等派駐執法力量。
實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合一的縣(市、區),其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承擔縣級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職責,根據需要可以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派駐執法力量。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將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權交由能夠有效承接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使,並定期組織評估,決定應當公布並實行動態調整。
承接行政處罰權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執法能力建設,按照規定范圍、依照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領導,發展改革、公安、財政、司法行政、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各自職責,支持和協助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第八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全省統一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管理系統,與政務服務平台、「互聯網+監管」平台、綜合行政執法指揮調度平台對接聯通,逐步推行信息化移動執法。
探索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在證據收集、行政執法數據資源分析等方面的運用,提高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智能化智慧化水平。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應當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加強交通運輸領域法治宣傳,營造全社會依法維護交通運輸秩序的氛圍。第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交通運輸領域的違法行為,有權進行勸阻和投訴舉報。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違法行為投訴舉報受理制度,向社會公布統一的受理渠道,並按照規定核查處理。第二章執法規范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建立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事項目錄,並進行動態調整。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將執法事項、執法依據、實施程序、監督方式等依法向社會公開。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制定交通運輸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並向社會公布,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第十三條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推行非現場執法。非現場執法的取證要素、配套文書、移送流程等,由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依據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記錄的數據對交通運輸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實施。第十四條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在路面、水面、生產經營等場所實施與行政處罰相關的行政檢查,應當符合法定職權,主要採取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人員的工作機制,並及時依法向社會公布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
法律、法規、規章對行政檢查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