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規的要件

法規的要件

發布時間: 2021-12-22 23:50:50

⑴ 什麼叫法律規避的構成要件

國際私法上的法律規避有四個構成要件:
(1)從主觀上講當事人規避某法律必須是當事人故意;
(2)從規避對象上講,當事人規避的法律是本應適用的法律;
(3)從行為方式上講,當事人是通過人為的製造或改變一個或幾個連接點因素來實現法律規避的;
(4)從客觀結果上講當事人規避行為已經完成。

⑵ 法律規范的構成要素包括幾點

包括三點。

1.假定

指適用規范的必要條件。每一個法律規范都是在一定條件出現的情況下才能適用,而適用這一法律規范的這種條件就稱為假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7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這個法律規范中,「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就是假定部分。在許多情況下,假定部分未明確寫出,可以從規范條文中推論出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8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這條沒有明確寫出假定部分,但可以推論出來,即夫妻一方先亡而有遺產,便是假定。

2.處理

指行為規範本身的基本要求。它規定人們的行為應當做什麼、禁止做什麼、允許做什麼。這是法律規范的中心部分,是規范的主要內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5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這是規定應當做什麼;第21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這是規定禁止做什麼;第10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這是規定允許做什麼。

3.制裁

指對違反法律規范將導致的法律後果的規定。如損害賠償、行政處罰、經濟制裁、判處刑罰等。法律規范的制裁部分在法律條文中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有些法律明確地規定了制裁。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87條:「國家工作人員由於玩忽職守, 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有些法律規范的制裁部分,規定在其他法律文件中。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的制裁,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2條中。不論制裁部分怎樣規定,法律規范一般都有制裁,因為制裁是保證法律規范實現的強制措施,是法律規范的一個標志。

(2)法規的要件擴展閱讀:

分類:

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把法律規范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授權性規范、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

2.按照法律規范強制性的程度,可以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

3.按法律規范內容的確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確定性規范、委任性規范和准用性規范

4.按照法律規范所調整的行為是否可能發生在該規則之前,可以分為調整性規范和構成性規范

⑶ 憲法是法律和法規的什麼和什麼條件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制定所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和章程。

⑷ 什麼是法律要件

公證書的法律要件效力,即公證的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效力,是指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或國際慣例或當事人的約定,特定的法律行為只有經過公證證明才能成立,並產生法律效力;不履行公證程序,則該項法律行為就不能成立,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證就是某些法律行為成立的特定形式,又如,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代管人是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除法律規定外,根據國際慣例或當事人約定必須採用公證形式的,當事人要使其行為受到法律保護,也必須辦理公證。如韓國法律規定,韓國公民或法人與中國簽訂的在中國投資的法律文件,須經中國公證機構公證,該投資協議不經公證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又如當事人約定經濟合同經公證後生效,則該合同不經公證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治的實體要件和形式要件分別是什麼

法治的實現條件有三:一是"精神要件",法治國家是需要一些觀念和精神來支撐的;二是"實體要件",實體要件就是基本的制度和基本的治國原則;三是"形式要件",形式要件就是實現制度的時候所需要的各種技術和支撐。

⑹ 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和成立要件分別是什麼

生效要件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只有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才能夠發生法律效力。這些條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條件,是判斷合同是否具備法律效力的標准。

成立要件是指構成民事法律行為所必要的要件,亦稱構成要件,包括一般與具體兩種。一般成立要件是指為構成所有的民事法律行為而需要普遍具備的條件。

生效要件和成立要件區別:

1、合同成立與生效的要件合同的成立,是指當事人經由要約、承諾,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即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建立合同關系,表明合同訂立過程的完結。

2、合同法第25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同時合同法第26條、第32條、第33條分別規定了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對方當事人簽字蓋章和當事人簽訂確認書等承諾生效的具體方式,而無論何種方式,其核心都是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一致。

(6)法規的要件擴展閱讀

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具有以下不同:

其一,二者發生作用的時間不同。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二者在發生作用的時間有先後之分,只有成立的法律行為才能夠生效,所以,從理論講,即使在成立與生效同時發生的法律行為場合,成立與生效也是具有時間先後順序的。在一些特殊的法律行為如附條件、附期限等法律行為中,成立與生效的時間差別是明顯的。

其二,價值取向不同。法律行為的成立是私法主體的意思表示是否符合意思表示的要素的問題,其本質是一個事實判斷,而法律行為的生效是法律對已經成立的法律行為進行的一種效力評價,是一個價值判斷。

是法律根據維護社會一般秩序及促進社會的發展需要而作出的一種價值判斷,已經成立的法律行為如果符合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該行為即為有效,反之無效或效力待定。但是,由於不同的國家對法律行為的效力的價值判斷的內容不一樣,那麼,法律行為的有效、效力待定及無效的內容也就不同。

即使相同內容的法律行為其效力也不一樣。如德國民法與我國民法在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採取欺詐的方法誘使對方簽訂合同的,該合同因未成年人採取欺詐手段而主張該合同為無效。而與我國台灣地區、法國、日本民法規定不同。

在這些國家或地區,如果限制行為能力人採取欺詐手段簽訂合同的,該行為並不因為合同的主體的一方是限制行為能力人而無效。這與這些國家或地區採取的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程度的價值取向不同。

其三,在私法自治中具有的功能不同。法律行為的成立,乃是為私法自治的形成基礎意思表示進行內容補充,或者說,為私法自治得以進行的意思表示提供一個完整內容補充的途徑。如果缺少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那麼,法律行為的內容就沒有補正的途徑。一個有內容不完全的意思表示要麼無效,要麼效力待定的結局。

在實踐中,就會造成大量無效法律行為的存在。而法律行為的生效從私法自治的功能的角度是法律對法律行為的效力進行補充,使私法自治的秩序得以順利進行。

其四,從合同解釋方法上看,法律行為的成立是一個事實判斷,既然是一個事實,事實的不存在當事人可以補正,法院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利益,滿足當事人交易的正常進行的需要,可以在尊重當事人的意志的前提條件下可以補正。

但由於法律行為的生效是國家法律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的效力的一種評價,法院就不能依職權補正,當事人只有在法律既有的規定的范圍內,作出是否撤消與追認的意思表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同生效

⑺ 法律規范的構成要素包括

1、處理

指行為規範本身的基本要求。它規定人們的行為應當做什麼、禁止做什麼、允許做什麼。這是法律規范的中心部分,是規范的主要內容。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5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這是規定應當做什麼;第21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這是規定禁止做什麼。

2、假定

指適用規范的必要條件。每一個法律規范都是在一定條件出現的情況下才能適用,而適用這一法律規范的這種條件就稱為假定。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7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這個法律規范中,「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就是假定部分。

3、制裁

指對違反法律規范將導致的法律後果的規定。如損害賠償、行政處罰、經濟制裁、判處刑罰等。

(7)法規的要件擴展閱讀:

效力:

1、時間效力

法律規范的時間效力,是指法律規范在什麼叫開始生效、在什麼時間終止生效以及對其生效前的行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

2、空間效力

法律規范的空間效力,是指法律規范在哪些地方、區域有效。我國法律規范的空間效力有;在全國范圍內生效;在局部區域生效;某些法律、法規還具有一定域外效力。

3、對人效力

法律規范對人的效力是指法律規范適用於哪些人。對這個問題,各國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則:屬地主義原則,屬人主義原則,保護主義原則,以屬地主義為基礎、以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為補充的折衷主義原則。我國法律規范對人的效力也採取折衷主義原則。

⑻ 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是哪些

第十二條 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具備下列內條件:容

(一)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注冊資本;

(二)有與其從事的建築活動相適應的具有法定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從事相關建築活動所應有的技術裝備;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 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按照其擁有的注冊資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已完成的建築工程業績等資質條件,劃分為不同的資質等級,經資質審查合格,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後,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

第十四條 從事建築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並在執業資格證書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

熱點內容
外國人法規 發布:2025-07-15 16:55:10 瀏覽:492
修訂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5 16:54:44 瀏覽:264
985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7-15 16:47:38 瀏覽:454
貴州省養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5 16:47:28 瀏覽:450
比較cisg與中國合同法 發布:2025-07-15 16:47:25 瀏覽:590
學校老師法律知識答題活動總結 發布:2025-07-15 16:36:43 瀏覽:186
宇輝律師 發布:2025-07-15 16:35:05 瀏覽:340
做假親子鑒定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5 16:34:55 瀏覽:685
初級經濟法舊貨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5 16:30:21 瀏覽:719
北京勞動法監察大隊 發布:2025-07-15 16:29:34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