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築法規的看法
① 論建築法規在建築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嗯,只能給你一些資料了,論文還是自己寫比較好啊
國家立法機關頒發的調整建設活動的法律規范及相關的法律規范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文件;
國家頒發的調整建設活動的行政法規有《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城市房屋拆遷條例》等許多規范性文件;
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規范建設活動的規章包括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建設市場管理、建設活動主體資質管理、建設活動從業人員資質管理、工程建設標准化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城市建設等方面約400多個規范性文件。
(1)行政管理關系
(2)經濟協作關系
(3)民事關系
初步發展時期(1949~1956年)
1950年12月:《關於決算制度、預算審核、投資施工計劃和貨幣管理的規定》
1951年3月:《基本建設工作程序暫行辦法》
1951年8月:《關於改進與加強基本建設設計工作的指示》
1952年1月 :《基本建設工作暫行辦法》
1954年6月至7月:《建築安裝工程包工暫行辦法》
1955年:《基本建設工程設計任務書審查批准暫行辦法》和《基本建設工程設計和預算文件審核批准暫行辦法》
1956年6月:《關於加強和發展建築工業的決定》和《關於加強設計工作的決定》。
1957年至1959年的¡°大躍進¡±時期
20世紀60年代初,國民經濟處於調整時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
自1978年迄今,建設立法工作逐步加強,制定並頒布了城市規劃、建設監理、建設市場管理、勘察設計、建築施工管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規及一大批部門規章。
1989年初,建設部決定把研究和編制《建設法律體系規劃方案》(其中包括建設法律體系規劃)作為建設部的重點工作之一。
1995年底,結合當時和今後的立法任務,建設部制訂了¡°九五¡±立法計劃,以保證建設立法的有序進行。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是我國建設立法碩果累累的時期,據統計,從1978年到現在,已制定和頒發並現行有效的建設法律3部,建設行政法規15部,建設行政規章88部,地方性建設法規、規章則有400多項。
所謂建設法規體系,是指已經制定和需要制定的建設法律、建設行政法規和建設部門規章構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的完整統一的框架結構。
廣義的建設法規體系還包括地方性建設法規和建設規章。
我國建設法規體系,是以建設法律為龍頭,建設行政法規為主幹,建設部門規章和地方建設法規、地方建設規章為支幹而構成的。
建設法規按其立法許可權可分為五個層次:
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發布的屬於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業務范圍的各項法律。建設法律在建設法規體系框架中位於頂層,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最高,是建設法規體系的核心和基礎。
指國務院依法制定並頒布的屬於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業務范圍的各項法規。建設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低於建設法律。
指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並發布的建設方面的法規。
建設法規的實施是指執法、司法和守法等三個方面,是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社會組織、公民實現建設法律規范的活動。
具體包括:
①建設行政決定:包括行政許可、行政命令和行政獎勵;
②建設行政檢查:包括實地檢查和書面檢查;
③建設行政處罰:包括財產處罰、行為處罰和懲戒;
④建設行政強制執行。
范圍為已竣工和在建及新開工項目及一定建設規模的工程,根據需要確定檢查范圍。
重點是檢查建設工程項目的立項、報建、招標投標、工程質量與竣工驗收五個方面及工程建設中的嚴重違法違紀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建設行政處罰的程序是指建設行政處罰的方式、方法、步驟的總稱。
建設行政處罰的程序為:
3 聽證程序
是指行政機關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正合理地實施行政處罰,在決定行政處罰的過程中通過公開舉行由有關各方利害關系人參加的聽證會,廣泛聽取意見的方式、方法和制度。
(行政機關告知三日內)
(聽證的7日前)
建設行政司法是指建設行政機關依據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行政調解、行政復議和行政仲裁,以解決相應爭議的行政行為。
② 談談你對學習建築法規的看法和心得——
很重要,它管理和約束著建築業以及建築市場的各個層次,雖然有些小的地方還不是很健全而且嚴密,不過我相信慢慢會好的!
③ 建設法規對工程建設活動的作用和意義
建築法規在建設工程中的作用:
在建設工程監理制度中,對建立在各階段的工作依據回和內容都答作了明確的規定,包括立項階段、設計階段、施工招標階段、材料物資采購階段、施工階段以及合同管理階段,建立工程師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律的要求建設單位在工程中必須聘請監理工程師,這是對監理工程師重要性的肯定,同時也是對監理工程師的信任。
④ 求一篇關於建築法規的論文
二是涉及建築節能相關的管理工作很是不夠,現有的管理體制與建築節能工作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有待相關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行政監管體系不健全,執法不嚴,監督不力;建築節能的政策、法規和標准不完善、不配套,實施監管滯後,跟不上建築...www.wsdxs.cn/html/Constructs
⑤ 談對建築法規的認識
建設法規是指國家權力機關或其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的、旨在調整國家及有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在建設活動中或建設行政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統稱。它也在各個方面發揮著作用。它詳細規定了哪些是必須所為的建設行為,哪些是禁止所為的建設行為;它保護符合法律規定的一切建設行為;它同時對那些違法建設行為作出適當的處罰。
近年來,由於市場的不規范和缺乏明確的法律制度,建築領域里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嚴重危機:工程款拖欠現象十分嚴重,施工企業在建成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同時,往往因為建設單位拖欠奇絕工程款而深深困擾,從而給本來已經經濟十分緊張的施工企業雪上加霜。最後使得民工受罪:「沒有資金爭著上,有點資金全面上,有了資金也不給,逼著企業先墊上」,層層經濟壓力最後轉移到了民工身上,這是造成民工工錢被拖欠的一個重要原因。無序的掛靠,轉包及承包也存在著好多不合法的現象,還有由於我國的監理制度起步比較晚,工程監理單位更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無疑都需要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
毫無疑問,《建築法規》的出台可以解決以上這些現象,從而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一日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這是我國建國以來的第一部建築法典,第一次把建築市場的規范運作納入法制軌道。
建築與法律都在實踐與研究中獲得了新的生命,不斷地更新、超越和創造自身的價值之維。在現代社會里,法律更是在建築市場中記著不可估量的監督和規范作用,協調整個建築市場的有效運轉,促進建築行業的健康發展。
⑥ 建築法規的重要性
建築法是規范我國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建造和安裝活動的重要法律,
它的重要作用:一內是保容證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從而保護人民群眾利益;二是規范和保障建築各方主體的權益。三、對建設單位行為的規范和監督,防止簽訂「黑白合同」等違法行為;四、能有效解決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
建築法的頒布實施,使我國建築業走上了依法治業的軌道,工程質量整體水平穩中有升,建築市場秩序趨於規范,安全生產形勢逐步好轉,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有所減少,保障和促進了建築業的快速發展。
建築業的快速發展,改善了城鄉面貌,提高了人民的居住和生活水平,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推動了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這些成績的取得,建築法功不可沒。
⑦ 對建築工程法規這門課的認識(主要談本課程在建築工程中的重要性)
作用還是很大的,做工程守法是第一要務,要守法就必須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