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立法工作條例
❶ 軍事法服務的作用有那些
軍事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指它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它同法的本質和特徵是密切聯系的。軍事法的作用,是指軍事法對人們的行為、軍事行為以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和功能。軍事法的作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它的規范作用,即軍事法是衡量人們軍事行為的標准和尺度;二是它的社會作用,即軍事法具有確認、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軍事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保證進行階級斗爭和武裝斗爭的功能。規范作用是手段、形式。
規范作用主要有指引作用、評價作用、教育作用、預測作用、強製作用。
軍事法的社會作用是就軍事法的階級本質和根本目的而言的。我國軍事法的社會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
1、依法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組織領導和實施管理的最高原則,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軍事法在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軍事立法手段對該原則加以確認的途徑來實現的。在這方面,我國的軍事立法工作是十分積極主動的,並且具有超前性。早在我軍創建初期,在1930年頒布的《中國工農紅軍的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中就明確:「中國紅軍如要完成其偉大的歷史任務,須接受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的領導」,「紅軍的政治工作就是要鞏固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一中國共產黨在紅軍中的領導,要使紅軍成為有力的工農革命武裝力量。」在1932年10月,紅軍總政治部在《關於粉碎敵人四次圍剿政治工作的訓令》中,再次明確提出:「健全無產階級先鋒隊——共產黨在紅軍中的絕對領導,用共產黨的統一意志來領導紅軍。」這些規定說明,我軍從初創時起,就依法堅持「黨指揮槍,而決不允許槍指揮黨」的根本原則。1995年頒發的我軍《政工條例》明確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置於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其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於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在新的歷史時期,在軍隊建設和改革中,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更加重視依法治軍,更加重視運用軍事法律手段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
2、依法保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法自它產生以來,就是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軍事法的這種作用尤為突出。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它包括對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敵人實行專政這兩個方面,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鞏固人民民主專政要靠多方面的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是離不開國防和武裝力量的建設,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和軍事實力作後盾,那麼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就是一句空話。軍事法的作用正在於:它以法律的形式確認和保障我國的軍事制度、武裝力量的組織形式和基本任務,確認國家的軍事職能,從而能夠有效地保障人民民主專政歷史任務的完成。例如,我國憲法第2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國家加強武裝力量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增強國防力量。」這說明,加強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建設得到了我國憲法的確認和保障。我國軍事法以根本大法形式確認國家的武裝力量的性質、任務和基本方針,為我國的武裝力量體制、國防體制以及軍事制度的改革奠定了根基,從而在根本上起到了保護人民民主專政的作用。
3 依法保證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順利進行,鞏固提高部隊戰鬥力。首先,軍事法為國防現代化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促進國防現代化的早日實現。國防現代化是一個涉及面廣、體系龐大、內容完整的系統工程。它包括:國防領導體制、國防管理體制、國防經濟體制、國防科技體制、國防教育體制、戰爭動員體制、全民防禦體制等等。而所有這些方面都需要用軍事法律規范進行調整,以確定其內容,保證其運轉,鞏固其成果,促進其實現。其次,軍事法為「從嚴治軍、依法治軍」提供法律依據,使軍隊「三化」建設納入法制軌道,從而鞏固和提高部隊防衛作戰能力。軍事法是由國家機關和軍事機關制定或頒布的,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因此,它具有在全國、全軍范圍內一體施行的法律效力。它的頒布與實施,可以使全軍上下一體,步調一致,令行禁止,密切協同,實行「統一指揮、統一制度、統一編制、統一訓練、統一紀律」,使我軍具有嚴密的組織、精乾的指揮、高度的效能、科學的管理、嚴整的軍容、嚴格的紀律、緊張活潑的作風。在新世紀新階段,軍事法工作對建立和完善我國的軍事法律制度,把軍隊的建設和改革納入法制軌道,具有更加迫切、更加現實的重要作用。軍隊建設需要軍事法來維護,軍隊改革需要法制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需要法制來保障。鄧小平曾指出:軍隊的條令、條例等「所有這些章程,都是整頓軍隊、准備打仗所必需的。有了這些章程,我們就有章可循,就能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從我軍建設的發展趨勢來看,今後軍事法在我軍「三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加強。依法治國、依法治軍,這是世界各國治國、治軍的大趨勢。在軍隊高度現代化的當代,部隊建設的法制化程度是部隊綜合戰鬥力中的內在因素,同時又是鞏固戰鬥力的保障因素。所以,只有實現依法治軍,把軍隊「三化」建設納入法制軌道,才能進一步加強正規化建設,從而鞏固和提高戰鬥力。
4、依法維護軍隊和軍人的合法權益。軍事法的作用就在於通過規定和調整軍事權利和軍事義務及其相互關系,規范人們的行為,從而保障軍隊和軍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我國軍事法除規定軍人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外,還對軍人的權利和義務作出許多特殊的規定。如軍人有立功受獎和獲得政治榮譽的權利,軍人婚姻家庭受特殊保護及軍人及其家屬享有褒揚、撫恤、優待的權利,軍人享有廣泛的政治民主、軍事民主、經濟民主的權利,有控告、揭發、檢舉的權利和辯解、申訴及要求復議的權利,有按照法律和命令執行職務而不受追訴的權利,有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的權利,軍官符合一定的條件可以作退役安置、家屬可以隨軍,等等。
5、依法促進軍隊和國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縱觀我國的社會主義軍事法,可以看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求與軍事法規定的內容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提倡的行為,必定是軍事法所保護和支持的行為;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要糾正的行為,也必定是軍事法所要禁止的行為。例如,熱愛祖國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而要熱愛祖國就必須增強國防觀念,樹立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時刻准備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於獻身的思想。軍事法的許多基本內容就是增強國防觀念的最好教材。同時,軍事法對軍隊的精神文明建設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深入學習我軍的各種條令、條例,經常進行法制和紀律教育,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有效措施之一。無數事實說明,只有認真學好各種軍事法規,才能養成遵守制度、執行命令的良好習慣,做遵法守紀的模範;反之,如果置軍事法於不顧,自行其是,就有可能從違反制度、違反紀律開始,墮入犯罪的深淵。關於這方面的許多教訓是極為深刻的、慘痛的。因此,只有充分發揮軍事法的作用,加強軍隊的法制教育,才能使軍隊培養出更多的遵紀守法的合格軍人,才能促使軍隊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6、依法保障和促進我國對外軍事關系的發展,提高我國我軍的國際地位和威望。我國和我軍在國際事務中,始終堅持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堅持國際關系和國際法公認的准則和原則,堅決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我國我軍都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和軍事往來,加強與友好國家的國防和軍事技術的合作交流,引進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締結雙邊或多邊的友好條約和軍事條約,批准有關的戰爭法規和人道主義法規,揭露和粉碎帝國主義的戰爭陰謀和戰爭訛詐。而所有這些軍事社會關系,都需要有相應的軍事法於以確認和調整,並在其法律效力范圍內得到貫徹執行,這是國際軍事交往中的法律秩序所嚴格要求的。所以,軍事法對保障我國、我軍的合法權益,提高我國我軍的國際地位和威望,有著超國界的巨大作用。南沙群島的主權問題要運用國際法武器。國際法對日本、伊拉克的制裁。圍繞海空衛士王偉事件與美國的較量,需要精通國際空間法。對台軍事斗爭的法律問題。我國憲法指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國際法:中國人是台灣的最早的主要居民,台灣在歷史是長期隸屬於中國中央政府,符合國際法規定的國家領土的取得方式。其次,《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無條件投降書》,均確認或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再者,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合法政府,聯合國,建立外交關系。1977年日內瓦公約第二議定書的規定,國家政府有「用一切合法手段維持和恢復國內法律和秩序或保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責任」。對伊拉克動武問題。合法使用武力的三種情況:自衛作戰、民族獨立或民放解放戰爭、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或採取的軍事行動。北約轟炸南聯盟違反國際法(79天,炸死南國軍民1800多人,數百家學校和數萬間民房,製造一百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1999、3、24-6、10),轟炸我國大使館,3名記者犧牲、27人受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犯下了破壞和平罪、戰爭罪、侵害應受國際保護人員罪。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對米絡舍維奇、米盧蒂諾維奇、利馬伊等進行審判。
❷ 軍事法的形式
其形式主要有兩種: 單行的軍事法規 。例如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國工農紅軍暫行編製法 》、《 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
例》、《中國工農紅軍紀律暫行條例》、《紅軍士兵會章程》、《工農紅軍獎懲條例》、《中國工農紅軍優待條例》等;抗日戰爭時期的《危害軍隊及妨害軍事工作治罪暫行條例》、《 抗屬離婚處理辦法》、《 陝甘寧邊區動員潛逃及逾期不歸戰士歸隊暫行辦法》、《八路軍軍法條例》、《處理偽軍組織人員辦法》等;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懲辦戰爭犯罪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陝甘寧晉綏解放軍暫行懲罰條例》、《晉察冀軍區暫行軍法條例》等。革命戰爭時期的軍事法具有立法程序簡便、實效性強等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繼承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和革命根據地(抗日根據地)政府制定的各項軍事法規的基礎上,逐步加強了軍事法制建設。在軍事犯罪與刑罰、軍事刑事訴訟 、兵役、軍隊體制編制、軍人及軍屬撫恤優待、軍隊行政管理、軍隊教育和訓練、軍隊政治工作以及對外軍事交往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軍事法律、法規。如1950年發布《革命烈士家屬、革命軍人家屬優待暫行條例》、《革命殘廢軍人優待撫恤暫行條例》、《革命軍人犧牲、病故褒恤暫行條例》、《民兵民工傷亡撫恤暫行條例》等;1951年發布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戰時軍法紀律暫行規定(草案)》、《志願軍戰時軍法條例 》、 《保守國家軍事機密暫行條例》等 ;1952年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兵組織暫行條例》、《 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功與獎勵工作條例( 草案)》等;1953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任免暫行規定》等;1954年發布《復員建設軍人安置暫行辦法》等;1955年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 》等;1957年發布《關於處理幹部轉業問題的幾項規定》等;1958年發布《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等。60年代初期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時立功條例(草案)》、《中國人民解放軍連隊管理教育工作條例》以及一批戰斗條令。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軍事立法基本陷於停滯的狀況。70年代末以後,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的顯著加強,國家和軍隊軍事立法進展迅速,先後制定和公布、發布了大量的軍事法律、法規。如1978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守國家軍事機密條例》、《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兵待遇的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服役條例》;1979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機要工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合成軍隊軍、師戰斗條令》等;1980年發布《退伍軍人預備役登記統計暫行規定》;1981年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2 年發布《 關於選拔培養基層幹部的規定》;1983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兵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1984年公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85年發布《徵兵工作條例》;1986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條例》;1987年發布《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等;1988年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1990年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 ,發布《 中國人民解放軍立法程序暫行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條例》、《國防計量監督管理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管理工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等;1991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建設管理條例》等;1992年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警備勤務暫行條例》、《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層後勤管理條例 》等;1995年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條例》等;1996年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司令部條例》等。這一時期,立法程序日臻完善,制定的軍事法的數量明顯增多、質量較好,對於加強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法,包括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憲法制定的軍事法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憲法、軍事法律制定的軍事( 行政 )法規,國務院各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國防科工委,聯合或單獨制定和頒發的軍事(行政)規章。此外,還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兵種、各軍區 ,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分別制定、發布的地方性軍事法規和軍事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加強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因此,中國軍事法除了體現軍事法的一般原則外,還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❸ 事實上,有多部法律都是關於國防立法的內容,其中最大的法律就是憲法
國防立法主體,是指有權制定、修改和廢止國防法律規范的國家機關。國防立法是國家立法的一部分,國家立法的一般主體,都可以成為國防立法的主體。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立法主體包括: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國家行政機關、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國家立法的一般主體,在國防立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國防立法所產生的國防法律規范,許多是調整軍隊內部關系的特殊規范,所以,軍事機關自然成為國防立法中的重要主體。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立法程序暫行條例)已對國防立法中的特殊主體,即享有國防立法權的軍事機關,做出了明確規定。它們是;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各軍兵種,各軍區。 國防立法許可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制定、修改,廢止國防法律規范的權力及其范圍。根據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國防立法權的行使范圍大致劃分如下: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中的國防法律條款和基本國防法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憲法中的國防法律條款,是國防法律規范的最高層次是制定其他國防法律規范的根本性依據。基本國防法律的效力僅低於憲法,主要規定國防領導體制,武裝力量的構成、任務、建設目標和原則,國防建設與斗爭的基本制度,社會組織和公民的基本國防權利與義務,對外軍事關系等。在國防法律體系中,基本國防法律起著詮釋,銜接憲法,統領其他國防法律法規的作用。 2,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國防法律 國防法律以憲法和基本國防法律為依據,其內容主要是國防和軍隊建設某一方面重要的原則、制度和行為規范,它們是憲法中的國防法律條款和基本國防法律的具體化。如已經制定的《兵役法》、《軍官服役條例》、《軍官軍銜條例》、《預備役軍官法,、(軍事設施保護法》,《人民防空法》、《香港駐軍法》、《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9等,國防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主體廣泛,立法程序嚴格,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3。中央軍委制定軍事法規,國務院單獨或與中央軍委聯合制定國防行政法規 軍事法規和國防行政法規以國防法律為依據,其內容主要是國防和軍隊建設某一方面中某一重要事項的原則、制度和行為規范。包括:一是國防法律規定需要由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或分別制定實施辦法的事項,如《軍事設施保護法9規定其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制定。二是國務院、中央軍委依職權需要制定軍事法規和國防行政法規的重要事項。屬於調整國防建設領域內的社會軍事關系,但不直接涉及軍隊和現役軍人的規范,由國務院單獨制定,如《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等。屬於調整軍隊內部基本活動、軍人基本行為及相互關系的規范,由中央軍委制定,如《司令部條例》、《後勤條例》、《戰斗條令》等。凡屬於調整國防建設領域,涉及軍隊、軍人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社會組織和公民相互關系的規范,則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制定,如《士兵服役條例》、《國防交通條例》等。一般說來,由國務院單獨或與中央軍委聯合制定的國防行政法規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體遵行的法律效力,由中央軍委制定的軍事法規在全軍具有一體遵行的法律效力。 4。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軍區制定軍事規章,國務院有關部委單獨或與軍委各總部聯合制定國防行政規章 軍事規章和國防行政規章以軍事法規和國防行政法規為依據,結合本系統或本區域的實際情況做出具體規定,以保證實施軍事法規或國防行政法規的貫徹實施。由軍委各總部和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軍事規章或國防行政規章在全軍或全國一定范圍內具有法律效力,如《單兵訓練規定,、《兵員管理規定》、《犧牲、病故人員遺屬撫恤的規定》等:由各軍兵種、各軍區制定的軍事規章通常只本系統,本區域具有法律效力。 5。地方各級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出地方性國防法規和規章 地方性閘防法規和規章以國防法律和國防行政法規為依據,其內容是本地區國防建設的制度和行為規范,主要限於兵員徵集,軍人優撫及退伍安置、國防教育、軍事設施保護等方面,如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廣東省徵兵工作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退伍義務兵安置辦法》等。
❹ 國防法規的相關法規
之所以把《國防教育法》單獨列出來為大家作比較詳細的介紹,主要是因為,它和我們目前進行的軍訓有著密切的聯系,也就是說,它是我們有領導、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國防教育和軍訓的法律依據。
《國防教育法》是規范全國國防教育的基本法律。由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2001年4月28日,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布施行。
《國防教育法》共6章38條,(真是人性化)其主要內容是:
第一章總則。明確了國防教育的領導體制,國防教育的目的、意義和實施方法。同時,明確了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對對國防教育的職責及國家支持、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有益於國防教育的活動,規定國家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通過立法規定一個節日或者紀念日,以推動國家某項事業的發展,是國內外經常採取的做法,我國的《國防教育法》在起草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設立全國性的國防教育日很有必要,這有利於增強全民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國防觀念,推動國防教育建設事業的發展。在確定具體為哪一天的時候,提出了許多方案,有人提出應選《南京條約》簽訂日,有人提出選《辛丑條約》簽訂日,還有人提出「九一八」、「七月七日」等等,經過反復研究,最後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01年8月31日作出決定,確定每年九月第三周星期六為全國國防教育日。369國防教育
第二章學校國防教育。單設這一章的主要考慮,一是青少年是祖國發展的未來,是國家持續發展的強大的後備力量:二是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這一階段正是增長才乾的階段;三是青少年在學校接受的是系統、正規的教育。
因此,第13條提出:「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第15條規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並可以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對學校軍事訓練的組織實施,明確規定,由學校負責軍事訓練的機構或者軍事教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實施,軍事機關應當協助學校組織學生的軍事訓練。要求學校應將國防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和教學計劃,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國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在這里,要跟大家屆時一個法律術語「應當」 ,「應當」一次在立法和司法中含義就是「必須」的意思。比如,在我國《刑法》和有關的司法解釋中規定:對 有重大理工表現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減輕處罰。那就是必須或者肯定要減輕處罰的意思。
第三章社會國防教育。明確了國防教育領導體制,對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個企事業單位、各社會團體、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的國防教育工作的機構、職責,開展國防教育的內容、方法都做了規定。
第四章國防教育的保障。對國防教育經費的籌集和使用,物資、場地及教育大綱、教材、國防教育教員的選拔等保障做了規定。
第五章法律責任。第33條規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違反本法規定,拒不開展國防教育活動的,由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同時,對於其他違反國防教育法規定的行為,以至破壞國防教育基地設施,尋釁滋事,擾亂國防教育工作和活動秩序,以及負責國防教育的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好
第六章附則。規定了《國防教育法》從頒布之日起施行。
《國防教育法》的公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國防教育事業邁入了法制化軌道。這對於保證全民國防教育的開展,推動新時期的國防建設,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乃至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反分裂國家法》簡介主要是為了台灣吧
《反分裂國家法》與2005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全票通過。
有助於反對和遏制「台獨」;
有助於維護兩岸關系的穩定發展;
有助於維護台海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偉大
第二條: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比分。國家決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第十條: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我國國防法制建設的前景展望
我們應該看到,我國的國防法規建設還有一些需要健全和完善(都是這么說的)的地方,一些國防和軍隊建設急需的法律還沒有出台。突出的是:《國防動員法》、《國民經濟動員法》、《軍人權益保障法》、《轉業軍官安置法》、《國防科研產生發》、《武器裝備采購法》等法律尚未出台。還有一些重要的軍事法規沒有制定出來,例如聯絡工作、軍費和資產管理、財務管理、軍用核安全、軍用核材料管制、軍事監獄管理等。此外,有些軍事法規需要修改,例如共同條令、軍事訓練條例、政治工作條例、武器裝備管理方面的條例等等。《軍人權益保障法》、《轉業軍官安置法》、《退休軍官安置法》這些法規如果不敢進指定出台的話,將會直接影響到軍心穩不穩的問題,這些專業,退休的軍人的退路怎麼樣,影響到他現服役是的精神狀態。
未來10年內,使全國人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注意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發展目標進行奮斗的第一個19年,我國社會主義場經濟將向縱深發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後,這一發展將更加深刻。在這一進程中,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既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都應當符合依法治國的總要求,加快國防建設步伐。
根據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的形勢,今後10年國防法制建設的奮斗目標是:國防和軍隊建設各個方面的法律關系得以理順(說話可以大點聲),國防法律體系基本完備,國防法律制度的科學性進一步增強(相對性的而已);適應國防和軍隊建設需要的國防立法、執法、法律服務水平大大提高(還想服務);廣大公民將受到良好的國防法治教育,(別搞我)國防法治理論研究將得到較大發展,從而為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國防現代化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只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及我國周邊的幾個國家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美國
1.1958年,美國通過並開始實施《國防教育法》
2.1973年3月 ,實行全志願兵役制(我不強迫你)
3. 1981年4月,恢復兵役登記制度
4. 在140多萬美國的現役軍人中,有博士3860名,碩士115400名,學士170000名,三項合計289260名,約佔美軍總人數的21%
美國國防教育的特點:愛國家、懂服從、講團體、肯奉獻
法國
1.注意提高國防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確實提高軍人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2.建造必要的紀念物,宣傳國防教育這步深
3.基於對國家安全的全新認識,法國政府主張從軍事、民防、精神、科技、經濟、外交等領域對國民進行綜合性國家意識教育使不使啊
4.普遍重視學校國防教育你們也一樣
5. 讓人民參與重大防務決策,在實踐中強化公民的國防意識 有沒有這么好啊
法國國防教育特點:實行政府領導下的全民國防教育寧殺錯不放過
日本
1.1947年 ,通過《和平憲法 》
2.1954年 ,制定《自衛隊法》傳說中的自衛
3.現有自衛隊兵力約27萬人,准軍事部隊1萬多人
4.進日本防衛大學的錄取率大約為600:1
日本國防教育特點:始終用危機感來刺激國民對國家安全的關心,以增強國民的憂患意識杞人憂天感
印度
1.1947年獲得獨立,重新頒布《陸軍法令》
2.陸軍作戰人員入伍前,必須詳盡回答國家所提出的14個問題
3.國民學兵團 :一萬多所大中院校,擁有隊員112萬人
4.民防志願隊 :349座城鎮,編制員額50萬人
印度國防教育的特點:通過建立龐大的國民學兵團組織,加強青少年的國防教育
❺ 軍事刑法法律制度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現代軍事刑法的特點和一般情況 第一個特點,軍隊政法工作始終是在黨的絕對領導下開展的。這是我國軍隊刑事法制建設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關軍隊刑事路線、方針、政策,都是黨制定的;二是在政法工作的具體業務上,也是實行黨的絕對領導。 第二個特點,革命根據地的人民政權制定了我軍最早的軍事刑法。這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刑事立法的源頭。由於我們人民軍隊是在舊式的僱傭軍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和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所以軍隊帶有很多舊式軍隊的色彩。黨在創建人民軍隊的同時,也創建了完全新型的軍事紀律、軍事法律。重要的標志,如1927年首先制定的「三大紀律」,到1928年制定「六項規定」,後來成為「八項注意」,現在我們還用的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這時開始為標志,我們黨開始制定了完全有別於一切舊式軍隊的刑事政策和刑事法律,從那時開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八十多年的歷程。這里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時間段,一個是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制定了《紅軍懲罰條例》,《紅軍懲罰條例》將軍職罪分為兩類,一類就是違反戰斗紀律罪;另一類是違反一般的軍紀罪。而後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制定了《軍事裁判所暫行組織條例》,實際上就是軍事法院組織法的前身。1933年制定了《中國工農紅軍紀律暫行條例》,1935年制定了《中國工農紅軍獎懲條例》。以後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都陸續的相繼的制定了很多軍事刑法方面的規定。這些就是我軍軍事刑法建設的最早的雛形,它是和革命根據地的刑事法制建設相適應的,而且也批判的繼承了一些中國古代歷代王朝的有關規定,也吸收了一些著名的軍事家,還有蘇聯紅軍治軍方面的一些經驗。所以,我們軍隊的刑事法制建設早在奪取全國政權以前,就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總之,人民軍隊的刑事法律建設是在創建中建立的,在移植中發展的,在發展中逐步完善的。 第三個特點,新中國成立後軍事刑事法制建設發展曲折。這個和國家的刑事法制建設相趨同,我們軍隊長期沒有軍事刑法。這個長期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從1949年到1982年。33年無法可依,咱們國家是從1949年到1979年,30年沒有刑法,軍隊是33年。那軍隊怎麼辦案呢?一個是靠內部文件,一個是靠習慣做法。內部文件主要有如下幾個重要的規定:1950年6月,華東軍區制定了《暫行軍法條例》;1951年制定了《志願軍戰時軍法條例》,1951年5月,全軍制定了統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暫行軍法條例(草案)》;1954年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刑法暫行條例(草案)》;1956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刑法(草案)》。剛才我說的這些都是草案,沒有一個經過我國最高立法機關審議批准,但是這些草案在制定以後,都發到各級政法部門徵求意見,實際上也是參照這些草案辦的,就是這些草案和內定稿指導了中國的軍事刑事法制建設33年。到了1979年8月,《刑法》公布施行以後,提出要制定軍職罪,根據彭真同志的建議,軍隊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這個條例在1981年6月10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正式成為國家的法律,從1982年的1月1日施行。這個《暫行條例》暫行了16年,從這開始,軍隊的司法審判有依據了。到了1997年3月14日,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新《刑法》,將《暫行條例》整體並入新《刑法》。要是從時間上可以做如下劃分,無法可依33年——先獨後合28年
❻ 簡述軍事立法程序
軍事立法是國家立法機關及其授權的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廢止軍事法律規范的活動。國家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軍事立法是國家立法機關及其授權的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廢止軍事法律規范的活動。國家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古代,國家最早的立法活動多以軍事為目的,沒有專門的軍事立法機構,軍事立法融於一般立法之中。近代以來,隨著國防建設和軍事斗爭的需要,軍事立法作為加強國防建設、提高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手段,被世界各國廣泛運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軍事立法日益加強,許多國家相繼建立軍事立法工作機構,制定了立法程序,軍事立法技術不斷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立法,根據憲法及其有關規定,主要包括: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軍事法律。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軍事法律一般是軍事方面的基本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軍事法律一般是軍事方面的單行法。其制定程序同國家刑法、民法通則等法律的制定程序一樣,一般經過軍事法律草案的提出、審議、通過和公布四個階段。2.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單獨或聯合制定軍事(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是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享有憲法賦予的領導和管理國防事業的職能,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軍事行政法規。按照國務院1987年4月21日批准、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其制定軍事行政法規程序,與制定其他行政法規的程序基本相同。軍事行政法規草案由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草擬,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法制局負責審查報送國務院的軍事行政法規草案,並提出審查報告,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或者由國務院總理審定後,由國務院總理以國務院令的形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是國家的最高軍事機關,享有憲法賦予的領導全國武裝力量的職能。制定和發布軍事法規是實現其職能的重要手段。1990年4月15日,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簽署命令發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立法程序暫行條例》。2003年4月3日,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簽署命令發布施行了《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條例》。這是中央軍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制定的一部重要軍事法規,是加強軍事立法、推進依法治軍的重大舉措。新的《條例》共11章,69條,明確了軍事法規、軍事規章在軍隊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確立了制定、修改和廢止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原則,劃分了中央軍委制定軍事法規和總部、軍兵種、軍區制定軍事規章的許可權,並遵循軍事立法科學性、民主性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制定程序,對起草、審查、決定與發布等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條例》還對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修改、廢止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軍事法規、軍事規章適用與解釋的內容,統一了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體例規范和發布命令的格式。
世界各國的軍事立法體制因社會制度和軍法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美國是國會行使立法權,通過和頒布軍事法律;總統頒布軍事行政命令;國防部長頒布國防部指令;各軍種部長頒布條例、條令。其中,後三者是作為國會軍事立法的補充。英國的軍事立法可分為由議會通過的法律和由國防部制定、經法定程序頒布和實施的軍事行政規則。法國的軍事立法分為由司法部、國防部、內政部和外交部部長簽署法律草案,呈總理審批後提交國會討論、通過,再由總統頒布;或由司法部長和國防部長審定頒布軍事法律的執行細則
❼ 以下哪些屬於軍人應當遵守的軍事法規
軍事法規分類:國防法、兵役法、軍事刑法、國防教育法、國防動員法等。內
1990年4月,《中容國人民解放軍立法程序暫行條例》發布,標志著軍事立法工作首次實現了「有法可依」。1997年3月14日,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問世。先後組織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關於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等7部規范國防和軍隊建設基本制度的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同時起草了《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條例》、《軍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一批重要的軍事法規,填補了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中諸多立法的空白。
❽ 軍人法什麼時間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88年9月5日頒布,1989年1月1日起實施。
《軍事立法工作條例》,自2017年5月8日起施行。《條例》共設12章78條,明確了新形勢下軍事立法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規定了制定軍事法規、軍事規章、軍事規范性文件的許可權;規范了制定軍事法規制度的規劃與計劃、起草與呈報、審查、決定與發布、修改與廢止等具體程序;規定了軍事法規制度備案審查、清理匯編、適用與解釋和體例規范等相關制度;完善了軍事規范性文件的管理制度。——常識法律篇。
❾ 填空:軍事立法是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的一項專門活動
填空題:
軍事立法是享有(軍事)立法權的國家機關的一項專門活動。
政治工作條例是一部重要的(軍事工作規范)。
選擇題:
軍事法學是(A)的組成部分。
A、法學 B、軍事學 C、軍事學和法學 D、法學和軍事學
判斷題:
軍事法嚴於一般法律。(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