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意義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意義

發布時間: 2021-12-26 09:23:13

❶ 政府 優化營商環境對企業帶來哪些好處

我個人復認為:
第一、使企業獲得制安全感、穩定感,不需要顧慮因為政府的政策調整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決策,使得企業可以放心、聚精會神謀劃企業發展。
第二、能夠簡化有關行政審批的程序、時間,使得企業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企業生產經營。
第三、可能在稅費方面,有相應的減免,減少企業運營成本。
第四、可能使企業在職工招聘等方面獲得便利,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第五、政府有關部門可能會利用合適機會,舉辦商業洽談會,便利企業聯系溝通商業合作夥伴、擴大銷售市場。
第六、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遇有困難,可以更方便地向政府先關機構提出,並及時、有效得到解決。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❷ 說明打造優化營商環境升級版的經濟意義

❸ 請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優化營商環境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何積極意義

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❹ 作為基層社區幹部,為什麼要學習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1月19日,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分組審議省人大常委會和省法院、省檢察院工作報告。潘利國代表參加了沈陽代表團分組審議。
潘利國說,過去一年,省人大常委會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紀委關於查處遼寧拉票賄選案的決策部署,態度堅決、措施有力,持續深入抓好問題整改落實,深刻吸取沉痛教訓,全力凈化和修復政治生態,重塑省人大常委會及全省人大機關形象,取得了讓中央和全省人民滿意的效果,體現了省人大常委會政治堅定、敢於擔當和勇於負責的精神,體現了堅決落實好中央決策部署的鮮明態度,也為打造全省政治生態上的「青山綠水」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省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依法履行職權,以創新思維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
潘利國說,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在實事求是、全面客觀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的同時,對今年工作的安排緊扣遼寧振興發展大局,更加註重發揮地方立法的引導推動和保障作用、發揮人大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作用、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更加重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刻吸取遼寧拉票賄選案沉痛教訓,加強常委會各項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
針對省法院、省檢察院工作報告,潘利國說,「兩院」工作報告全面客觀地總結了過去一年法、檢兩院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對今年的工作部署貫穿了服務發展大局、維護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的主線,體現了為民的理念和改革創新的精神。
潘利國說,今年是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省人大常委會應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推動遼寧加快構建開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諾、親商清商、尊商護商的營商環境。他還提出建立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加強基層法官和檢察官隊伍建設等建議。

❺ 針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相關細則,有什麼建議

學習、實施、貫徹。

❻ 優化營商環境指什麼

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准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最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稅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概括地說,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等。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營商環境法治化的內涵,則是指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透明的具體法律、法規和監管程序;營商環境國際化的內涵,是指建立符合國際慣例和世貿規則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和體系。在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構建上,要考慮市場環境、政策政務環境、社會化服務環境、融資環境和法治環境,推動實現投資自由化、對外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化。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更高階段,這要求有三個轉變:一是監管理念的轉變,即從貨物管理轉變為企業管理;二是貿易體制的轉變,即從現有的貿易壁壘、配額限制轉變為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三是向開放型和創新性政策轉變,如放寬外匯政策和稅收政策都將更加開放並具有國際競爭力。
2020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
2019年10月23日新華社北京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順應社會期盼,持續推進「放管服」等改革,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必要制定專門行政法規,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條例》認真總結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市場主體支持的改革舉措用法規制度固化下來,重點針對我國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
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形勢十分迫切,因為它不僅是國際競爭的現實需要,更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呼聲。未來,只有通過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等措施上下功夫,才能夠真正引導市場預期,讓企業家放心安心。
優化營商環境究竟有多重要?我認為,優化營商環境不但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更是主動找差距、補短板、精心維護以及長期付出的結果。世界銀行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率增加0.36%。因此,世界各國均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制勝法寶。
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點在哪裡?我認為,關鍵點是要切實解決企業辦事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其中項目審批就是難啃但必須要啃下來的一塊「硬骨頭」。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在審批環節力爭做減法,能減則減,能不審就不審,以求真正做到審批最少,流程最短,真正替企業設身處地著想。這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所在,並且非常具有現實性和緊迫性。市場經濟的本質是競爭,核心則是公平競爭。只有進一步深化行政服務市場化改革,營造出真正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才能夠激發市場活力。
當前,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活動還在持續深入,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過往實施的改革數量居東亞、太平洋地區之首。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8年的第46名上升15位,位列全球第31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當前,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形勢十分迫切,因為它不僅是國際競爭的現實需要,更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呼聲。未來,只有通過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等措施上下功夫,才能夠真正引導市場預期,讓企業家放心安心。唯有如此,我國企業的創新活力才能不斷迸發,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曾多次提及營商環境,報告中還專門用一個段落,對改善營商環境提出了具體的舉措。例如要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以及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多項措施。但由於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當前優化營商環境尚存在諸多瓶頸。因此,對一些地方來說,優化營商環境應科學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同時,還必須樹立起「搶跑意識」、危機意識,認識到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進而逐漸縮小差距,實現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
當前,營商環境改革的緊迫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國內企業發展的呼聲。未來,只有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等等,才能真正引導市場預期,讓企業家放心、安心。

❼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學習,工作,生活上起什麼樣的作用討論

❽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有什麼積極意義

國務院開年第一會研究的主題是優化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引人注目地強調「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達到「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的高度。

據媒體報道,目前營商環境雖整體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區發展的「軟肋」和「硬傷」。具體歸納起來有:一是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不夠足,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發展質量和效益不夠高,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民間投資增勢疲弱;二是搞地方保護,有的市場准入門檻高,各種隱性壁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投資環境惡劣,有的部門不依法行政,隨意執法、手續繁瑣、效率低下、遇事「推繞拖」等辦事難現象依然存在……

為什麼優化營商環境這么重要?

首先,優化營商環境,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精準發力。總理在報告中提及「安不忘危,興不忘憂」,清醒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和營商環境欠優、放管服改革滯後有千絲萬縷聯系。

其次,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這是一個地方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軟實力。「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企業不公平對待或搞地方保護」;「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一定要讓我們的企業家、市場主體真正感覺到營商環境的切實優化」;要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的最佳投資地……

第三,優化營商環境,也是凈化社會風氣,打造法治國家的要求。一些地方頻頻發生的污化營商環境的事例,正是對法治的藐視,對規則,對公平正義的破壞。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公共服務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建議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標國際最高標准,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努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一要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性的環境,除了基礎設施的可得性外,更強調企業開辦、運營、關閉和市場維護全流程的便利化: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國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實現准入環節的便利化;要搭建「多規合一」聯合審批平台,形成以「表單共享、材料共享、流程共享」為特徵的全新審批模式,提交「一套申報材料」,填寫「一份申請表單」,即可「完成多項審批」,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不斷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

二要做強監管的「加法」。著眼優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環境,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快處理;進一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增強企業家信心;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不能對企業不公平對待,不能搞地方保護,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抓緊建立營商環境的評價機制,制定相關評價指標和辦法,推動各地由過去的爭資金、爭項目向爭創優質營商環境轉變。同時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諾、信用公示為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

熱點內容
北大法律碩士法學2016 發布:2025-07-13 21:45:13 瀏覽:25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 發布:2025-07-13 21:45:00 瀏覽:422
法院證據清單 發布:2025-07-13 21:39:52 瀏覽:980
最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13 21:27:20 瀏覽:896
道德講堂的活動內容 發布:2025-07-13 21:26:31 瀏覽:785
重慶大學法學博士 發布:2025-07-13 21:26:28 瀏覽:65
公司規章制度約定待崗 發布:2025-07-13 21:15:23 瀏覽:617
法院傳票貼門上 發布:2025-07-13 21:15:11 瀏覽:299
幼兒園工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3 20:42:24 瀏覽:557
法律服務進鄉村總結 發布:2025-07-13 20:37:28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