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生產事故應急條例

生產事故應急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02 13:43:46

A. 請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的實施且在當前安全應急形式下如何搞好企業的應急工

行政管理管控措施有哪些,怎麼控制防範風險?
答復:以簡單的論述這個問題?
首先,在行政管理事務過程中,以進行綜合行政區域劃分具體工作任務及目標,以工作事務紀要突出工作重點,以行政管理人員做好專項治理與專項督查,以行政總監做好統籌規劃與合理布局,以適合專項治理的調研方法及途徑,以適用於「因地制宜、就地取才、各取所需」的辦法,以採取整合配套資源或糾正偏差預案,以採取折中方案的形式,以「防範風險、控制落差、基準定位」為預定的工作要求及最佳方案。
其次,在行政管理執法過程中,以行政管理人員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以突出行政人員的責任心與事業心為重,以遵循職業道德准則與職業義務的各項要求,以共同遵守本屬工作崗位職責與工作紀律要求,以按質按量的完成屬下的本職工作,以嚴格執行各項工作的操作規章制度,以標准化與規范化的規程作業,以「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做好應對的應急突發事件,為行政綜合管理部門樹立良好的形象。
再次,在行政管理運維過程中,以「集中思想、統一調度」的工作原則,以有效控制事故發源地,以隨時待命做好集散地的巡邏盤查工作,在行政工作人員的協調配合之下,以進一步遏制事故風險降低,以參加施救人員能夠起到共同監督與防微杜濺的作用,以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萬無一失。
謝謝!

B.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生產安全事故,是指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中突然發生的,傷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損壞設備設施,或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導致原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活動暫時中止或永遠終止的意外事件。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按安全風險分級採取相應的管控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採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並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信息公示欄等方式向從業人員通報。其中,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及時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重大事故隱患納入相關信息系統,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三條 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以下統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行業、領域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指導、協調本級人民政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機關應當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職責。

C. 根據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當企業發生事故後如何開展應急救援

企業不都編制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了嗎?預案就是事故狀態下應急救援的指導手冊!

D.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什麼應急工作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行業、領域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九條 國家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建設,在重點行業、領域建立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救援隊伍,並由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機構統一協調指揮;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社會力量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提高應急救援的專業化水平。
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牽頭建立全國統一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信息系統,國務院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民航等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相關行業、領域、地區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通過推行網上安全信息採集、安全監管和監測預警,提升監管的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第八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港區、風景區等應當制定相應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協助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按照授權依法履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職責。

E.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現場指揮部實行什麼負責制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現場指揮部實行總指揮負責制。
現場指揮部或者統一指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完整、准確地記錄應急救援的重要事項,妥善保存相關原始資料和證據。按照本級人民政府的授權組織制定並實施生產安全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方案,協調、指揮有關單位和個人參加現場應急救援。
現場指揮部的職責如下:
1、執行應急指揮部處置疫情的決策和指令,迅速了解掌握疫情相關情況及採取的先期處置情況,判斷疫情發展趨勢,研究制定處置方案並組織實施;
2、及時將現場的各種重要情況向縣應急指揮部報告,組織指揮公安、民兵應急分隊、交通、衛生、工商等部門人員實施應急救援,迅速控制疫情事態;
3、做好現場處置的各項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二十條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有關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設立由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責人、應急救援專家、應急救援隊伍負責人、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等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並指定現場指揮部總指揮。
第二十一條 現場指揮部實行總指揮負責制,按照本級人民政府的授權組織制定並實施生產安全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方案,協調、指揮有關單位和個人參加現場應急救援。
參加生產安全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第二十二條 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發現可能直接危及應急救援人員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現場指揮部或者統一指揮應急救援的人民政府應當立即採取相應措施消除隱患,降低或者化解風險,必要時可以暫時撤離應急救援人員。

F.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應急救援人員經什麼合格後方可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培訓。其中的具體抄情況襲如下: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有:

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單位或者兼職應急救援人員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培訓;應急救援人員經培訓合格後,方可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隊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並定期組織訓練。

(6)生產事故應急條例擴展閱讀

應急救援的相關明細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規定有: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向上級應急管理機構報告的內容、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更新,確保准確有效。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組織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或者實際需要,徵求相關應急救援隊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

G. 生產安全事故條例於2019年幾月幾日起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708號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已經2018年12月5日國務內院第33次常務會容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總 理李 克 強
2019年2月17日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H.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什麼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是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而制定的法規。
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以下統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行業、領域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指導、協調本級人民政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機關應當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職責。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責任制,其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全面負責。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六條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明確規定應急組織體系、職責分工以及應急救援程序和措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單位應當及時修訂相關預案:
(一)制定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標准發生重大變化;
(二)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生調整;
(三)安全生產面臨的風險發生重大變化;
(四)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
(五)在預案演練或者應急救援中發現需要修訂預案的重大問題;
(六)其他應當修訂的情形。

熱點內容
自首的認定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10 13:34:38 瀏覽:269
司法代表人是什麼 發布:2025-07-10 13:33:10 瀏覽:505
統計法律責任可以分為 發布:2025-07-10 13:32:59 瀏覽:129
質量罰款條例 發布:2025-07-10 13:32:07 瀏覽:775
合同法78 發布:2025-07-10 13:27:01 瀏覽:516
社會與法回頭電影 發布:2025-07-10 13:14:35 瀏覽:432
勞動合同法延遲發工資 發布:2025-07-10 13:00:11 瀏覽:857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解讀 發布:2025-07-10 12:54:10 瀏覽:226
律師執業格言 發布:2025-07-10 12:51:52 瀏覽:222
美國律師資格 發布:2025-07-10 12:35:31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