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醫院法規知識

醫院法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1-07 12:32:03

① 醫療法律法規有哪些

醫療法律法規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於何時起施行?
答:於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2、何為醫療事故?

答: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3、醫療事故分幾級幾等,各級內容如何?

答:衛生部將醫療事故擬分為四級十一等。

其中一級為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分甲、乙等;二級為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分甲、乙、丙、丁等,三級為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分甲、乙、丙、丁等;四級為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後果的。

4、因搶救病人,未能及時書寫病歷,應在搶救結束後幾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說明?

答: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完成。

5、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應如何報告?

答: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並向患者通報、解釋。

6、醫療事故爭議的處理方法有幾種?

答:1、協商;2、民事訴訟;3、行政解決;

7、醫療機構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材料內容包括哪些?

答:(1)住院患者的病程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會診意見、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3)搶救急危患者,在規定時間內補記的病歷資料原件;(4)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品和血液、葯物等實物,或者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對這些物品、實物作出的檢驗報告;(5)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它材料;

8、有哪幾種情形不屬醫療事故?

答:(1)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2)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3)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4)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9、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受損害,在多少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爭議處理申請有效?

答:一年內

10、醫療事故賠償應考慮哪些因素來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答:(1)醫療事故等級;(2)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3)醫療事故損害後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11、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可怎樣處理?

答:可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2、發生哪些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答:(1)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2)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3)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13、如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病歷如何處理?

答:當發生爭議時,病歷資料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由醫療機構保管。

14、如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應如何處理實物?

答: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檢驗的,應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如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15、當事人在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時,應當自收到醫學會通知之日起,幾日起提交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

答:應在10日內。

16、醫學會不予受理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哪些?

答:(1)當事人一方直接向醫學會提出鑒定申請的。(2)醫療事故爭議涉及多個醫療機構,其中一所醫療機構所在地的醫學會已經受理的。(3)醫療事故爭議已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或判決的。(4)當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司法機關委託的除外);(5)非法行醫造成患者身體健康損害的。(6)衛生部規定的其他情形。

17、患者有權復印的病歷資料有哪些?

答: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18、在患者有權復印病歷時,應如何操作?

答:患者提出要求復印病歷,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並在復印或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復制病歷資料時,應有患者在場,醫療機構可以按照規定收取復印工本費。

19、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應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在認真履行告知義務時應注意哪些引起?

答:(1)在純技術性問題上堅持以醫生意見為主;(2)涉及美容及生活觀念上的問題,可以病人意見為主;(3)注意告知語言的藝術性;(4)涉及病人隱私應注意告知對象。

20、發生哪些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應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答:(1)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2)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3)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21、當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主觀病歷資料應如何處理?

答:當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主觀資料的封存和啟封後必須是醫患雙方均有2人以上在場,封存的病歷資料由醫療機構保管。

22、當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屍體的處理及存放時間怎樣?

答: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屍檢,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屍檢應經死者親屬同意並簽字。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屍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屍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

23、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應如何做?

答: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24、醫學會建立的專家庫成員條件怎樣?

答:(1)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職業品德;(2)受聘於醫療衛生機構或者醫學教學、科研機構並擔任相應專業高級技術職務3年以上。

25、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專家怎樣組成?

答:專家組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實行合議制,組成專家組人數為單數,涉及主要學科的專家一般不少於鑒定組成員的二分之一。

26、專家鑒定組成員有哪些情形之一者,應當迴避?

答:(1)是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與醫療事故爭議有利害關系的;(3)與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鑒定的。

27、醫學會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應在什麼時間內完成?

答: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應當自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材料、書面陳述的答辯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並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鑒定結論以專家鑒定組成員過半通過。

28、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答:(1)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及要求;(2)當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調查材料;(3)對鑒定過程的說明;(4)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5)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6)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7)醫療事故等級;(8)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與醫學建議。

29、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費用如何界定,我市暫定數是多少?

答:經鑒定屬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醫療機構支付,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提出醫療事故處理申請的一方支付。我市鑒定費標准為2200元。

30、醫療事故賠償包括哪些項目,怎樣結算?

答:(1)醫療費;(2)誤工費;(3)住院伙食補助費;(4)陪護費;(5)殘疾生活補助費;(6)殘疾用具費;(7)喪葬費;(8)被撫養人生活費;(9)交通費;(10)住宿費;(11)精神損害撫慰金。醫療事故賠償費用,實行一次性結算,由承擔醫療事故責任的醫療機構支付。

31、醫療機構違反條例的處罰怎樣,具體內容有哪些?

答:對醫療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實行單罰制,即只對責任人罰。內容如下:(1)未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的;(2)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服務的;(3)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4)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5)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封存、保管和啟封病歷資料和實物的;(6)未設置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的;(7)未制定有關醫療事故防範和處理預案的;(8)未在規定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9)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的;(10)未按照規定進行屍檢和保存、處理屍體的。

32、一級醫療事故的具體內容?

答: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其中一級甲等為死亡;一級乙等為: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償,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1)植物人狀態;(2)極重度智能障礙;(3)臨床判定不能恢復的昏迷;(4)臨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喪失,不能恢復,靠呼吸機維持;(5)四肢癱瘓,肌力0級,臨床判定不能恢復的。

33、四級醫療事故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答:系指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後果的醫療事故。如:(1)雙側輕度不完全急性面癱,無功能障礙;(2)面部輕度色素沉著或脫失;(3)一側眼瞼有明顯缺損或外翻;(4)拔除健康恆牙;(5)器械或異物誤入呼吸道或消化道,需全麻後內窺鏡下取出;(6)口周及顏面軟組織輕度損傷;(7)非解剖變異等因素拔除上頜後牙時牙根或異物進入上頜竇需手術取出;(8)組織器官輕度損傷,行修補術後無功能障礙;(9)一拇指末節1/2缺損;(10)一手除拇指、食指外,在兩指近側指間關節無功能;(11)一足拇趾末節缺失;(12)軟組織內異物滯後;(13)體腔遺留異物已包裹,無需手術取出,無功能障礙;(14)局部注射造成組織壞死,成人大於體表面積2%,兒童大於體表面積5%。(15)剖宮產術引起胎兒損傷;(16)產後胎盤殘留而引起大出血,無其他並發症。

34、申請首次護士注冊,應向注冊機關繳驗哪些證件?

答:(1)《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2)身份證明;(3)健康檢查證明;(4)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證明。

35、護士注冊的有效期為多少年?中斷注冊怎麼辦?

答:有效期為兩年,如中斷注冊五年以上者,必須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參加臨床實踐三個月,並向注冊機關提交有關證明,方可辦理再次注冊。

36、哪些情形不予注冊?

答:(1)服刑期間;(2)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執行護理業務的;(3)違反本辦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冊;(4)其他不宜從事護士工作的。

37、湖南省對護士注冊的年限要求怎樣?

答:規定護士注冊年度為雙數年,單數年注冊者,第二年連續注冊。

38、護士開業必須申請成立護理服務機構,並具備哪些條件?

答:(1)獲得《執業證書》;(2)在醫療機構從事護士工作滿20年並持有關證明;(3)經過注冊。

39、在醫療執業中,規定醫療機構的病歷保存期為多少年?

答:門診病歷保存期不少於15年,住院病歷保存期不少於30年。

40、對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處罰?

答:情節輕微的,給予警告,並可以處500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1)出具虛假證明文件造成延誤診治的;(2)已給患者精神造成傷害的;(3)造成其他危害後果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41、孕產期保健服務的內容?

答:(1)母嬰保健指導,對孕育健康後代以及嚴重遺傳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發病原因,治療和預防方法提供醫學意見;(2)孕婦、產婦保健,為孕、產婦提供衛生、營養、心理等方面的咨詢和指導以及產前定期檢查等醫療保健服務;(3)胎兒保健:為胎兒生長發育進行鑒護,提供咨詢和醫學指導;(4)新生兒保健,為新生兒生長發育、哺乳和護理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42、醫療機構的血液專管人員對血袋包裝的核查內容有哪些?

答:(1)血站的名稱及其許可證號;(2)獻血者的姓名、血型;(3)血液品種;(4)采血日期及時間;(5)有效期及時間;(6)血袋編號;(7)儲存條件。

43、《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提倡的獻血年齡為多少?

答: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

44、獻血法對獻血量及間隔期的規定怎樣?

答:每次獻血量一般為200ml,最多不超過400ml,兩次採集間隔時間不少於半年。

45、《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類怎樣?

答:分甲、乙、丙類,其中甲類為鼠疫和霍亂,乙類為24種,丙類為13種。

46、傳染病防治法的管理辦法中規定的疫情報告怎樣做?

答: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於六小時內,農村於十二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迅方式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告,並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47、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哪些傳染病不得擅自由醫務人員分開?

答:不得將就診的淋病、梅毒、麻風病、艾滋病人及艾滋病原攜帶者及家屬姓名、地址公開,除非有縣級以上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

48、發現可疑甲類傳染病人應在幾日內確診?

答:醫療機構在診治中發現甲類傳染病的可疑病人,應當在二日內作出明確診斷。

49、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答:(1)警告;(2)罰款;(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4)責令停產停業;(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50、參加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雙方當事人每天人數不得超過多少?

答:3人。

51、醫療機構應當受理哪些人員和機構復印或復制病歷資料的申請?

答:(1)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2)死亡患者近親屬或其代理人;(3)保險機構。

52、護士執業考試幾年舉行一次?

答:每年一次,時間為4-7個月。

53、護士依法履行職責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如有違反,怎樣處罰?

答:非法阻撓護士依法執業或侵犯護士人身權利的,由護士所在單位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4、《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何時發布,從何時開始施行?

答:於1993年3月26日衛生部令第31號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55、對醫療機構的儲血管理要求怎樣?

答:全血、紅細胞、代漿血冷貯溫度應當控制在2-6℃,血小板應當控制在20-24℃(6小時內輸注)。儲血保管人員應當作好血液冷貯溫度的24小時監測記錄。儲血環境應當符合衛生學標准。

56、《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規定應由醫護人員負責到輸血科取血,如發現哪些情形,不得發出血袋?

答: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2血袋有破損、漏血。3血液中有明顯凝塊。4血漿是乳糜狀或暗灰色。5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溶血。7紅細胞層呈紫紅色。⑦過期或其它須查證的情況。

57、對患有哪些傳染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攜帶者需予以必要隔離治療,直到證明其不具有傳染性時,方可恢復工作?

答:(1)鼠疫、霍亂。(2)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付傷寒、炭疽、斑疹傷寒、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登革熱、淋病、梅毒。(3)肺結核、麻風病、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58、對醫務人員感染知識的培訓時間要求如何?

答: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每年不少於15學時,其他管理及醫務人員每年不少於6學時,新上崗人員、進修、實習生不少於3學時,並應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59、醫院使用的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必須取得哪些證方可購進?

答:必須取得省級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60、抗感染葯物應用管理規定醫院在對抗感染葯物應用時,應控制在多少范圍內?

答:醫院抗感染葯物應用率應控制在50%以下。

61、行政處罰由誰實施,被處罰人享有什麼權力?

答: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被處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享有陳述權、申辨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62、何為法律,舉例說明?

答:法律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刑法婚姻法、行政訴訟法、環境保護法等。

63、何為行政法規,舉例說明?

答: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依據憲法、法律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規范性的文件,其地位僅次於憲法和法律,一般採用條例、規定、辦法、細則等稱呼。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等》。

64、何為部門規章?

答:是由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和國務院授權的直屬機構,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65、有關意外事故的防範重點:

A 有自殺、自傷的防範 B 有墜床的防範

C 手術意外的防範 D 三查七對不到位的防範

66、我國法律的主要形式:

A 憲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

D 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E 國際條例

67、法與道德的關系主要有:

A 法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 B 法對道德起保護作用

C 法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

D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其制定、修改、廢除必須通過一定程序

E 法作為特殊的行為規范,而道德不是約束人的行為而是內心世界

68、護理人員的基本職責:

A 促進健康 B 預防疾病 C 恢復健康 D 減輕痛苦

69、護理的特點是:

A 尊重人的生活與尊嚴 B尊重人的權利

C 護士工作不受國籍、種族、年齡、性別、政治信仰和社會身份限制

D 護士與有關單位合作,為個人、家庭和社會提供服務

70、在臨終護理時有關病人的遺囑,護士應注意:

A 至少兩人以上做遺囑見證人並簽字

B 不應過問遺囑內容 C 不要干擾立遺囑人的本身意願

D 記錄立遺囑人的當時精神,身體狀況,有兩人簽字

E 不要接受病人饋贈的部分遺產

71、護士道德素質具體表現在:

A 熱愛護理事業,終身奉獻 B 尊重患者,謹言慎行

C 遵章守紀,嚴格操作 D 儀表端莊,語言規范

E 鑽研業務、精益求精、互尊互助、團結協作

72、護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有:

A 敏銳細致的觀察力 B 敏捷獨立的思維能力

C 積極而又穩定的情緒 D 迅速而准確的判斷力

E 恰當的表達能力和良好的記憶力

73、各級護理人員守則主要內容是:

A 操作時要做到嚴謹、准確、精益求精

B 尊重患者、平等相待、熱情體貼、竭誠服務

C 誠實謙讓,舉止文明禮貌 D 加強職業素質修養,遵守院規院紀

E 關心集體、服從安排、不謀私利

74、護理安全管理應做到:

A 建立健全本科室的護理安全制度

B 加強無菌技術和操作規程的管理,嚴格三查七對

C 有預防差錯事故的有效措施和處理原則、方法

D 注意安全用電、用氧做到四防

E 對兒童、昏迷及老年患者有預防墜床、燙傷、滑倒等意外傷害的措施

75、有關值班、交接班制度:

A 勤加巡視,對病室及患者情況了如指掌

B 嚴格做到「四輕」「十不」

C 接班者提前到科室了解醫囑情況,仔細交接物品,數物相符

D 值班人員必須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項工作,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備

E 堅持床旁交接、現場交接,注意昏迷、癱瘓等危重病人的護理情況

76、有關患者入院制度應注意:

A 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病人 B 及時做好床位、用物等准備

C 對急症手術或危重病人立即做好搶救准備

D 詳細介紹病室環境與有關制度 E 告知患者住院期間的權利與義務

77、Ⅰ級護理病情依據:

A 病重、病危、各種大手術後及需要嚴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B 各種內出血或外傷、高燒、昏迷、肝腎功能衰竭、休克極度衰弱者

C 癱瘓、驚厥病人 D 早產兒、晚期癌症

78、有關執行醫囑制度:

A 嚴格按照醫囑的內容與時間准確執行 B 不得擅自更改醫囑

C 執行醫囑時要嚴格堅持查對制度

D 如遇醫囑不清晰可疑時須查清後方可執行

E 危急情況下無醫囑時自行做出緊急處理後及時報告醫生,做好記錄

79、有關查對制度主要有:

A 醫囑班班查對,下一班查上一班

B 一切醫囑均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

C 一切葯物准備時要有第2人核對,准確無誤後方可使用

D 葯物過敏者要有明顯標記

80、使用葯品時應注意:

A 檢查葯品標簽、批號和失效期 B 瓶塞及葯瓶有無松動與裂縫

C 安瓿有無裂痕 D 葯液有無變色與沉澱

81、輸血的查對應為兩人查對,查對內容為:

A 查對采血日期,血液有無凝血、溶血現象

B 血袋有無破損、泄漏 C 供血者與受血者的姓名與血型

D 交叉配血結果 E 輸血量是否與醫囑相符

82、有關搶救制度主要有:

A 搶救室必須備有齊全完好的搶救器材、儀器、葯品等

B 各類搶救儀器功能良好,隨時處於備用狀態

C 急救車上物品放置有序,葯品編號清楚,數物相符

D 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搶救知識,熟悉搶救程序

E 嚴密觀察病情,認真執行醫囑,口頭醫囑須復述核實後方可執行

83、搶救室內物品四定與三及時為

A 定品種數量 B 定位放置 C 定人管理 D 定期維修

E 及時檢查、及時消毒滅菌、及時補充

② 與醫院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多少

1、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2、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3、醫療事故處理辦法

4、醫院感版染管理規范(試行)權

5、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8、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

9、城鎮職工基本醫療用葯范圍管理暫行辦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1、中醫機構儀器設備管理暫行辦法

(2)醫院法規知識擴展閱讀:


醫療管理損害責任(可被雇傭人致人損害賠償責任代替)

①違反安全保障義務;

②違反緊急救治義務;

③醫務人員擅離職守的致害責任;

在醫政管理活動中,醫務人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擅離職守,其後果可能也很嚴重。例如不堅守崗位,工作時間睡覺、看書、請客吃飯,以及後勤水電鍋爐等維修部門工作人員失職,導致供水供電中斷、儀器故障等,造成患者損害。

某醫院正在進行手術,因突然停電,手術被迫中斷,欲接通備用電源繼續手術,但值班電工擅離職守不知去向,致使手術耽擱,以致患者因衰竭而死亡。

該患者死亡,既非醫生的誤診,亦非醫生不負責任,而是電工玩忽職守,作為後勤人員的電工因其行為直接導致了病人死亡的後果。

參考資料:網路——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③ 醫療相關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乙類傳染病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三種傳染病雖然只被納入乙類,但由於其傳染性強、危害大,如果先要報批、公布才能實施,難免貽誤時機,導致嚴重後果。

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是為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制定。

3、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為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制定。

4、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是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98年6月26日修訂通過,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是由總理朱鎔基於2002年8月4日頒布的第3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現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自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④ 醫院法律法規考試試題和答案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寫於每題題號左側。每題2分。
1.《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可報上一級政府決定採取必要的緊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D)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會、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
B.停工、停業、停課
C.封閉被傳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許離開自家家門

2.《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的職責(C)
A.對傳染病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B.按照專業分工承擔責任范圍內:的傳染病監測管理工作
C.承擔責任范圍內的傳染病防治管理任務
D.領導所轄區域傳染病防治工作

3.《執業醫師法》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履行的義務之一是 (D)
A.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B.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C.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D.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4.醫療機構在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中對非衛生技術人員 (C)
A.可以使用
B.盡量不用
C.不得使用
D.在次要的科室可以使用

5.醫療機構對限於設備或者技術條件不能診治的病人,應當依法採取的措施是 (B)
A.立即搶救
B.及時轉診
C.繼續觀察
D.提請上級醫院派人會診

6.下列屬於《母嬰保健法》規定可以申請醫學技術鑒定的是 (C)
A.對婚前醫學檢查結果有異議的
B.對婚前衛生咨詢有異議的
C.對孕產期保健服務有異議的
D.對醫學指導意見有異議的

7.醫療機構在葯品購銷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A)
A.罰款
B.吊銷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
C.民事賠償
D.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

8.某縣從事母嬰保健工作的醫師胡某,違反母嬰保健法規定,出具有關虛假醫學證明而且情節嚴重。該縣衛生局應依法給予胡某的處理是 (C)
A.罰款
B.警告
C.取消執業資格
D.降職降薪

9.按照《母嬰保健法》規定,必須經本人同意並簽字,本人無行為能力的,應當經其監護人同意並簽字的手術或治療項目是(C)
A.產前檢查、產前診斷
B.產前檢查、終止妊娠
C.終止妊娠、結扎
D.產前診斷、終止妊娠

10.醫療機構施行特殊治療,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系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 (D)
A.病房負責人同意後實施
B.科室負責人同意後實施
C.科室全體醫師討論通過後實施
D.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批准後實施

11.醫療事故鑒定辦法由哪個部門制定 (A)
A.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B.省級衛生行政部門
C.市級衛生行政部門
D.高級人民法院

12.對傳染病人的控制,正確的是 (C)
A.對乙、丙類傳染病病人予以隔離治療
B.對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應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癒前不準去公共浴室、理發店等公共場所
D.對甲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限制活動范圍

13.在傳染病的預防工作中,國家實行的制度是 (B)
A.預防保健制度
B.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
C.愛國衛生運動
D.有計劃的衛生防疫

14.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葯品不包括(C)
A.麻醉葯品
B.精神葯品
C.進口葯品
D.醫療用毒性葯

15.醫療事故是指 (C)
A.雖有診療護理錯誤,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功能障礙的
B.由於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C.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
D.發生難以避免的並發症的

16.生育過嚴重缺陷患兒的婦女再次妊娠前,夫妻雙方應到以下哪一部門接受醫學檢查 (A)
A.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
B.省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
C.當地衛生所
D.縣級以上衛生防疫機構

17.《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的施行日期是 (B)
A.1999年10月1日
B.1998年10月1日
C.1997年12月29日
D.1998年12月29日

18.對醫療機構的執業要求規定,醫療機構必須將以下項目懸掛於明顯處,除了(B)
A.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B.診療醫生
C.診療科目
D.收費標准

19.下列哪種人群不能注冊執業護士(D)
A.無完全民事能力者
B.色盲
C.違反護士管理辦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冊的
D.以上都是

20.醫師經執業注冊後 (C)
A.只准從事醫療業務
B.只准從事預防業務
C.可以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D.可以重新申請醫師執業注冊

21.對定期考核不合格的醫師,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D)
A.允許申請注冊
B.重新注冊登記
C.試用半年
D.允許繼續執業

22.護士注冊的有效期為 (D)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23.醫療機構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書》 (A)
A.只做是否死亡的診斷
B.只做死亡原因的診斷
C.可同時做是否死亡和死亡原因的診斷
D.既不能做是否死亡的診斷也不能做死亡原因的診斷

24.未經醫師(士)親自診查病人或親自接產,醫療機構不得出具以下證明文件,除了 (D)
A.疾病診斷書
B.死產證明書
C.死亡證明書
D.醫療糾紛分析證言

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國務院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並予公布
B.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並予公布
C.甲類傳染病的病種只能由WHO決定
D.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乙、丙類傳染病病種,並予公布

26.《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那些人員凡因玩忽職守,造成傳染病傳播或流行的,要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
A.從事傳染病工作的醫療保健人員
B.從事傳染病工作的衛生防疫人員和監督管理人員
C.政府有關主管人員
D.以上都是

27.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發現甲類、乙類和監測區域內的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或者疑似傳染病人,必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限(C)
A.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疫情
B.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疫情
C.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
D.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疫情

28.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師應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什麼 (B)
A.疾病與血型的關系
B.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傳播疾病的可能性
C.血液傳播性疾病的症狀
D.血液的採集與保存

29.某鄉衛生院醫生甲在實行闌尾手術時,誤將結腸切斷,因條件差,急將患者送往縣醫院。因延誤了時機,縣醫院醫生乙在助手配合下,也沒處理好,最終造成永久造瘺,該結果是 (B)
A.醫生甲的醫療差錯
B.醫生甲的醫療事故
C.醫生乙的醫療差錯
D.醫生乙的醫療事故

30.根據《葯品管理法》規定按假葯論處的下列葯品中不包括 (D)
A.變質的
B.被污染的
C.所標明的適應證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D.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31.護士注冊的條件包括 (D)
A.專業條件
B.身體條件
C.品行條件
D.以上都是

32.患者要求術前自身貯血和術野自身血回輸時,輸血科醫生的職責是 (A)
A.采血和貯血
B.輸血
C.向患者說明輸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D.填寫《輸血治療同意書》

33.親友互助獻血,在輸血科填寫登記表後應如何 (C)
A.護士負責采血
B.輸血科負責采血和貯血
C.到血站或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采血點無償獻血
D.經治醫師負責采血和貯血

34.因醫療事故賠償被撫養人生活費時,正確的是 (A)
A.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歲
B.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30年
C.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20年
D.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0年

35.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不包括 (D)
A.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當時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本醫療單位的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隨即向本醫療單位負責人報告
B.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
C.醫療單位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應立即進行調查、處理,並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D.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都必須進行屍檢。應在患者死亡24小時以內進行。

36.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師逐項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後由誰核准簽字 (A)
A.主治醫師
B.其他醫生
C.院長
D.護士長
37.醫療機構改變名稱、場所時應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進行 (B)
A.職業登記
B.變更登記
C.注銷登記
D.重新登記
38.以下情形中不予醫師執業注冊的是 (B)
A.受過刑事處罰的
B.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三年的
C.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D.受過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
39.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暫停執業活動,暫停期限為 (C)
A.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B.半年至1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40.必須由病人及其家屬或者關系人簽字同意的診療行為包括 (A)
A.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
B.除門診手術以外的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
C.除表皮手術以外的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
D.手術、創傷性檢查、實驗性治療

⑤ 醫學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2001年2月28日頒布
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2000年1月專4日頒布
3.葯品經營屬質量管理規范 2000年頒布
4.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
5.醫療器械產品質量管理辦法
6.醫療器械產品質量考核辦法
7.醫療器械產品質量分等辦法
8.全國醫院工作條例
9.醫學科學技術檔案管理辦法
10.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002年2月20日頒布
11.進口葯品管理辦法
12.新葯保護和技術轉讓的辦法 1999年頒布
13.仿製葯品審批辦法 1999年頒布
14.新葯審批辦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98年6月26日頒布
16.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年10月31日頒布

⑥ 醫院守則

1、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2、努力學習政治,刻苦鑽研業務,做到又紅又專。

3、發揚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情和尊重病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4、帶頭遵守國家法令,模範地執行各項衛生法規。

5、服從組織,關心集體,團結友愛,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6、對工作極端負責,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

7、廉潔奉公,堅守崗位,盡職盡責,自覺抵制不正之風。

8、講究文明禮貌,積極參加愛國衛生運動,美化環境,保持醫院整潔、肅靜。

⑦ 醫院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醫院管理的法律有《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獻血法內》、《婦幼保容健法》、《精神衛生法》、《紅十字會法》等,還有涉及衛生相關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護士條例》、《艾滋病管理條例》等。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

⑧ 關於醫院方面的法律知識

列出一些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199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199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199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199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200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0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1993年)
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暫行規定(2002年)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200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2002年)
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2002年)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003年)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年)
處方管理辦法(2007年)
醫療廣告管理辦法(2007年)

⑨ 醫院 法律

病人經搶救無效死亡後,醫院應當立即將死者移送至太平間保存,並通知交警及死者內家屬.
醫院無權對死者進行解剖容.如遇需要解剖的情況應當徵得家屬的同意,並應由死者家屬到場.這是法律規定.
在此種情況下,你可以向醫院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因為死者遺體對其家屬具有特殊紀念意義,且任何人均有保持死者遺體完整性的義務,除非徵得死者本人或者其家屬的同意.
此復
如果案件涉及到傷者死者不明,則醫院應及時通知當地的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在查明死者家屬的情況下及時通知家屬到場進行解剖,只有在死者家屬無法通知或情況緊急的情況下,法醫方可直接進行解剖,但到知悉家屬情況後,也應及時通知.

⑩ 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

醫療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五十條 列入國家葯品標準的葯品名稱為葯品通用名稱。已經作為葯品通用名稱的,該名稱不得作為葯品商標使用。

第五十一條 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患有傳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葯品的疾病的,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第四條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物品,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具體辦法由本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五條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檢疫傳染病或者疑似檢疫傳染病時,除採取必要措施外,必須立即通知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用最快的方法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最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郵電部門對疫情報告應當優先傳送。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條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第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

婚前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

(一)婚前衛生指導:關於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

(二)婚前衛生咨詢:對有關婚配、生育保健等問題提供醫學意見;

(三)婚前醫學檢查: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

5、《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八條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設立血站向公民採集血液,必需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血站應當為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血站的設立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