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孳息
『壹』 法定孳息與天然孳息的意義
孳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在民法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如果樹結的果實、母畜生的幼畜。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拼音:fǎ dìng zī xī ;tiān rán zī xī
造句:
法定孳息
1、第四十七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由抵押物分離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
2、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
3、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4、英國及歐洲長期債券孳息微升,但美國則無變動.
5、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
天然孳息
1、擔保物權人對天然孳息只是收取佔有,而非取得所有權。
2、天然孳息可以由所有權人取得,也可以由用益物權人和用益債權人取得。
3、第四十七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由抵押物分離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
『貳』 法定孳息和天然孳息的區別,舉例說明
摘要 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而法定孳息一般是按約定確定其歸屬。
『叄』 哪些屬於法定孳息,哪些屬於自然孳息
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屬於自然孳息,如果樹結的果實、牲畜產的幼崽,天然孳息都是動產。
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屬於法定孳息,如房屋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儲蓄人錢存銀行取得的利息等。
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傳來取得。或者進一步說,天然孳息作為產出,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作為對價是傳來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規范,主要是靜態歸屬規則;法定孳息的法律規范,都是動態的交易規則。
(3)法規孳息擴展閱讀:
法定孳息是指不使用原本所獲得的對價,如銀行的利息、房屋的租金等。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 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七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抵押權人未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沖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二)《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質權人有權收取質押財產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沖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肆』 法定孳息
法定孳息一般是指由相關法律直接明文規定,致使物品之間產生了從屬關系,物主因出讓所屬物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而得到的收益。例如,房屋租金、借款利息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二十條主物轉讓的,從物隨主物轉讓,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第三百二十一條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伍』 民法中關於孽息的規定是怎樣的
孳息是與原物相對而言的,是指由原物而產生的物。孳息包括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專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屬然屬性而產生的物,如母牛所生的牛犢,果樹上所產出的果實,土地上所生產的糧食,都為天然孳息。法定孳息是指依一定的法律關系由原物所生的物,例如,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依股本金所得的股息,即為法定孳息。法定孳息與天然孳息的區別就在於,前者須依一定的法律關系才能取得,而在此法律關系中,有權取得孳息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而後者是基於物的天性所得,取得人並不以履行一定的民事義務為前提。法定孳息一般只能為須履行相應義務的人取得。
『陸』 法定孳息和天然孳息的區別和歸屬問題,誰知道
天然孳息及法定孳息的區別和歸屬。
1.天然孳息的概念和歸屬。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屬性所產生的物。天然擎息的范圍非常廣,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和養殖業,如耕作土地獲得糧食和其他出產物,種植果樹產生果實,養殖牲畜獲得各種子畜和奶產品等。天然孳息,自從與原物脫離後,會立即產生歸屬的問題。本法明確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2. 法定孳息的概念和歸屬。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規則,利息應由債權人取得,租金應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本法規定,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資料擴展:
主要作用
在物權法中,產生孳息的物或權利稱原物,而孳息分為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按照物質的自然生長規律而產生的果實與動物的出產物,法定孳息是指因法律關系而得到的利息、租金及其他收益。該法律關系,既可因法律行為而產生,如根據租賃合同而產生的租金,也可因法律規定而產生,如遲延履行的情況下,根據違約責任產生的對遲延利息的請求權。
區分原物與孳息意義在於確定孳息歸屬於何人所有。依據物權法的上述規定,對於天然孳息的收取權原則歸原物的所有人。但是,如果存在用益物權人,那麼因用益物權本身就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自然,該天然孳息應當歸用益物權人取得。此外,當事人還可以特別約定天然孳息的歸屬。至於法定孳息的收取人,在當事人有約定時,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時,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孳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在民法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與原物分離前,是原物的一部分。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柒』 什麼叫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孳息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是指母牛生的小牛。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 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天然孳息是指按照物質的自然生長規律而產生的果實與動物的出產物,與原物分離前,是原物的一部分。法定孳息是指,銀行的利息、房屋的租金等。
(7)法規孳息擴展閱讀:
原物按其自然規律產生的收益。如土地生長的稻麥、樹木的果實、牲畜的幼畜、擠出的牛乳、剪下的羊毛等。其特點是它的產生無損於原物,產生於原物又與原物相分離,成為原物之外的獨立物。產生方式有出於自然成熟繁殖和輔之以人工取得。
通常,天然孳息所有權屬原物的所有權人。但當提供資金或勞務的人與孳息分離時就享有原物所有權的人不一致時,主要有兩種作法,即原物主義和產生主義。前者指天然孳息所有權屬於分離時享有原物所有權的人;後者指天然孳息歸孳息產生中原物的合法佔有人或對原物提供資金或勞務的人。各國多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以原物主義為原則,以產生主義為例外。
『捌』 法定孳息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法定孳息在取得前,是債權請求權,取得後是物權。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是抵押權人未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義務人的除外。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玖』 什麼是孳息,什麼是法定孳息
孳息的原意是指:繁殖生息,法律詞條「孳息」的意義是:孳息與原物是彼此分離的,孳息是相對於原物而言的,孳息是原物派生的。應注意法定孳息的種類。
法定孳息(Statutory fruits)是指根據法律的規定,由法律關系所產生的收益,如房屋出租的租金、借貸產生的利息等。
(9)法規孳息擴展閱讀:
貨幣為一般等價物,不但財產的交換價值用貨幣衡量,用益價值也適宜用貨幣衡量。法定孳息的物質形式是可以有例外的。《瑞士債法典》第275條第2款規定:(用益租賃)「租金可以由現金支付,也可以是果實一部分或者出租人參與收益分配。」
用益租賃的承租人對收取的果實,取得了所有權,即用益債權人依債權取得了天然孳息的所有權。承租人用一部分果實向出租人支付,出租人取得的是法定孳息,但不是貨幣。
『拾』 法定孳息的區別
法定孳息與天然孳息都有孳息之名,從世界各國和地區現有的立法例看,多將其並列規定,但它們本質並不相同,而且分屬不同領域。兩者區分的基礎,在於法定孳息是交易之物。天然孳息是派生之物。
(一)物質形式不同
法定孳息因為是用益(用益物權和用益債權)對價,因此原則上用一般等價物來衡量。即法定孳息的物質形式原則上是貨幣、是種類物。天然孳息可以是種類物,也可以是特定物。前者如收獲的小麥,後者如產下的一隻熊貓。但天然孳息進入交易狀態後,才有區分種類物和特定物的法律意義。天然孳息都是動產,法定孳息因允許當事人自由約定,故在邏輯上也可以是不動產,但筆者並未發現實務中有這樣的例子。因為,不動產的價值一般較高,作為用益的對價,一般是得不償失的。
(二)「收取」的性質不同
「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應依物權法之規定,法定孳息之收取,應依債法之規定。」 法定孳息在取得前,是債權請求權;取得後(貨幣或其他動產佔有後)是物權。對天然孳息的收取是(直接)取得物權。
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傳來取得。或者進一步說,天然孳息作為產出,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作為對價是傳來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規范,主要是靜態歸屬規則;法定孳息的法律規范,都是動態的交易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