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驗動物法規
① 實驗動物科學的國內外發展
實驗動物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對各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承認,並協同國際上其它組織一起向世界各國提供實驗動物科學的培訓、技術資料及咨詢服務等。在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中,實驗動物已經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研究與生產部門。例如美、英、德、法及日本等都已建立了全國性的、現代化的實驗動物中心、研究中心及輔助用品規程化的生產公司。如英國目前的實驗動物中心,即Laboratory Animal Centre(LAC),其前身就是1947年以前的實驗動物局(Laoratory Animal Bureau,LAB);美國實驗動物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s Science, AALAS),其前身就是1948年設立的動物管理者小組(Animal Care Panel,ACP)日本有實驗動物研究會。法國於1953年,荷蘭於1955年,西德於1956年相繼設立了中心機構。同時在1956年聯合國又創立了國際實驗動物委員會(ICLA)。在這些國家裡均實現了實驗動物生產社會化、標准化、商品化;完整的組織機構與完善的教育、科研、生產管理與應用體系,有力地推動著工農業的生產、醫療保健事業與科學技術的發展。
美國生物科學課題投資的百分之四十涉及實驗動物;百分之六十的生物學科研課題需要實驗動物。美國衛生署每年的經費是4億美元,用於培養1萬人和資助2萬個課題,這兩項工作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任務要利用實驗動物進行研究才得以完成。美國衛生署的腫瘤研究中心,每年的研究經費的2.2億元,而需要利用實驗動物進行研究的課題佔1.4億美元,即占總經費的百分之六十三以上。生產實驗的動物專業公司就有30餘個,已擁有實驗小鼠品系250個,小型實驗豬15種,豚鼠品系30餘個,地鼠品系30餘個,大鼠品系60餘個,兔子14個品種,猴子50餘種以及狗、貓、禽等。美國1981年用了各種品系的小鼠共8000萬只;大鼠7000萬只,豚鼠60-70萬只,家兔60-70萬只,非人靈長類3.4萬只。根據全美國有關科學家的人數來計算,每人每年的平均使用量不少於1000隻,美國現有高級實驗動物專家50多人,中級實驗動物科學專家6000多人。他們不但生產一般實驗動物而且大量生產特種動物如SPF、GF、GN等年產幾百萬頭/只,不僅滿足了各種研究的需要,而且還滿足了年產近萬種化學葯物檢定的需要。先後在心血管、內分泌、器官移植、腫瘤、老年病、免疫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先進成果。
實驗動物科學在日本也得到了大力發展,自1951年就開始了實驗動物現代化運動,經過1953——1958年實驗動物科學工作的啟蒙時期,和以後的實驗動物科學工作現代化的普及時期,及實驗動物科學工業的現代化發展時期。現在日本在實驗動物的設施和技術方面在國際上是占優勢的。近交系動物、無菌動物、悉生動物、無特殊病原體動物等均已社會化、商品化。小鼠每年使用數為1,200萬只,其中SPF的達400萬只,大鼠使用數為360萬只,其中SPF的佔半數。
在這些經濟發達國家中,不僅有一系列的實驗動物科學組織機構,而且在實驗動物的研究、生產、應用、開發以及有關設施、建築、籠具、飼料、墊料、各種儀器,直到人員培訓、學位評審、考核晉升等方面的工業都有明確的分工和規定。同時,還有由專家製品、國會批准頒布的有關實驗動物工作法規。這一套比較完整的科學管理體系,保證和促進了實驗動物科學這門學科的迅速發展。
美國實驗動物管理法規的第一版,是在1966後經國會批準的。隨著實驗動物的管理和應用知識不斷豐富,相繼修改過四次,其主要內容是:不得虐待動物,保證實驗動物的質量,對實驗動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條件必須保證,並對實驗動物疾病的處理、周圍環境、工作人員的素質等都做了明確規定。達不到規定的要求者,不準飼養動物,所做的實驗不被承認。因此,在法規頒布後,幾乎全部實驗動物生產公司、研究單位、制葯廠、大學的有關實驗室都進行了改建、翻修,由農業部每兩個月檢查一次法規執行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單位,有權作出制裁。如對不符合要求者每天罰款1000美元,如限期不改,即撤銷研究經費或勒令停業。法規對技術上的要求也很具體。如對化學葯品,食品添加劑以及某些化妝品等物的安全性試驗,必須通過使用兩種以上的動物實驗。一種是大動物,如猴或家犬,另一種是小動物如大鼠、小鼠等。新產品投入市場前,需要將使用動物的品系質量,試驗工作的操作過程經過二、三年所做的試驗結果,報請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委員會審查批准。這不僅在法規上保證了新產品的質量,也促進了本學科的不斷發展。
在這些經濟發達國家中還專門設有為了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和動物質量提高的獨立研究機構。在許多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獸醫學院、研究所和許多進行動物實驗研究的單位,都設有規模相當大、水平相當高、設施和環境條件現代化的實驗動物中心。在那裡進行著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的各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他們根據研究的不同需要,按照遺傳工程原理,共培育著2607種實驗動物。其中,各類動物的近交系達772種(小鼠計540種);部分近交系132種(小鼠46種);隨機近交系79種(小鼠45種);重組近交系45種(小鼠18種);突變系506種(小鼠60種);遠交系372種(小鼠135種);同源系528種(小鼠390種);雜交F180種(小鼠60種);其它129種(小鼠93種)。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內設有45個動物資源開發中心,其中有37個設在各大學醫院的比較醫學系、獸醫學院的實驗動物科學系以及專門研究所內。日本實驗動物中央研究所設有三個部、四個中心、一個所。其中三個部為實驗動物科學部、生物醫學科學部、研究開發部。在這三個部內設有10個研究室:育種研究室、生殖研究室、營養研究室、動物醫學研究室、環境影響研究室、飼養技術開發研究室、發生研究室、免疫研究室、內分泌研究室以及腫瘤研究室等。四個中心為:疾病檢查中心、學術情報中心、動物管理中心和靈長類實驗中心。一個所是臨床前醫學研究所。該所內設有五個部,即管理部,葯理部、病理毒理部、血液化學部和神經葯理部。
在美國有1300個有關實驗動物工作的生產與研究單位。日本專門生產實驗動物的公司有50多個。實驗動物工作已形成為一個專業化、規格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的科研和經濟體系。
美國NIH實驗動物資源中心和傑克遜實驗室,是世界上最大的遺傳保種和遺傳研究中心。僅NIH實驗動物資源中心就維持著250種近交系大小鼠,不同背景的無胸腺裸鼠有20多種,其中重組近交系的培育成功是哺乳類動物遺傳學中的一個重要進展,並已廣泛用於新的多態型基因位點和新的組織相溶性位點的鑒定和多態型位點的多效性以及其連鎖關系的研究。同時,也廣泛應用於感染性、自發性、誘發性等病變的研究及生物學、葯理學、形態學和行為學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各國都利用基因調控原理進行嵌合體和單親純合又倍體動物的研究。嵌合體動物也稱異型動物或四親動物,這種動物可用於細胞譜系、實驗胚胎學、發生遺傳學以及免疫學等研究領域。單親純合雙倍體動物育成技術又稱為雌核發育技術,是近幾年中發展起來的技術,這種新技術的試驗成功,可大大加快新品種的培育。使需要100年才能育成的實驗動物,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可完成,並可在純合過程中,解決致死基因造成的胚胎期死亡問題。各國實驗動物研究的另一個動向是各種病理模型動物的培育。現已培育成功許多種遺傳突變型的免疫缺陷動物。日本專門成立了「難病」疾病模型研究組織。初步調查,有40多種「難病」,每種「難病」都設有專門的疾病模型研究小組。以小鼠為例,已發現的突變基因位點有893個,已育成與人類疾病類似的病理模型417種。美國三個獸醫學院(康奈爾、賓州、俄亥俄州)中,都在進行這方面研究。美國賓州大學獸醫學院,已篩選出加拿大紐芬蘭犬,能夠發生與人類先天性心臟病幾乎一樣的心臟病,並採用病理組織學,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基因定位研究。為了清楚地知道基因突變的奧妙,他們正在探索直接測定DNA的技術。同時,這個大學的代謝研究室還採用生物化學方法篩選出具有先天性碳水化合物失調的貓,以及氨基酸代謝機能失調的家犬。它們與許多兒童的代謝性疾病相似。美國衛生署為此撥給他們專款作為研究經費。除此以外,他們正在為老年多發病培育具有多特性、多效性的動物模型。已培育成功的有:既無胸腺、又無脾臟的動物模型;既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又肥胖症的動物模型;無B細胞功能的動物模型;無K細胞功能的動物模型;無巨噬細胞功能的動物模型等。 (一)中國實驗動物科學發展簡況
中國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比較緩慢。解放前只有少數的高等院校、醫葯部門進行一些實驗動物工作,主要是繁殖一定數量的各種實驗動物。
解放後,中國的實驗動物科學,在黨和政府的重視、關懷下,加上中國廣大醫學、獸醫學和實驗動物科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們在實驗動物的研究與生產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全國已形成了一支約500-600人的實驗動物專業隊伍,先後培育成功了象低癌系津白一號、高癌系津白二號和白血病試驗小鼠615這樣有價值的近交系小鼠,從國外引起並經過保種、繁殖與應用較多的有C3H、C57BL、DBA/2、BALB/c以及裸鼠等共20個品系;培育SPF雞、豬和裸鼠的微生物監測技術已達八種以上(81年的統計);在實驗動物的保種、育種、飼養、管理、繁殖、疾病防治、環境控制以及其它監測技術方面,也都取得了初步進展;在醫學、獸醫學以及其它有關生物科學的應用上,獲得了一些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這些成果都為科研、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為保障人民健康與國民經濟發展作了貢獻。
但由於中國長期受「左」的干擾,特別是「四人幫」的嚴重破壞與不少同志對實驗動物的重要性認識的不足,在實驗動物科學方面,全國還沒有一個現代化的研究中心,絕大多數都在設備差、技術力量薄弱、人員少、從屬於研究所(室)的情況下,小規模分散飼料,處於自育、自繁、自養、自用的自然發展情況下,不但數量少、質量差、品種和品系也不多。例如國際上現有近交系小鼠250個品系,突變系小鼠146個品系,而中國目前包括引進的在內,其有不同品系的近交系小鼠30餘個(81年統計材料),其中很多種尚未進行遺傳監測鑒定。突變系至今還是空白,與國際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很多實驗動物都不合標準的等外品,造成有些科研項目無法進行,不少研究課題為了獲得較可靠的數據而不得不靠多次重復試驗,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嚴重浪費,有的成果則准以在國際上進行交流,引起國際間的重視。有不少葯品、生物製品因缺乏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動物進行檢定而無法投產和向國際市場推銷。有些生物葯品混入強毒(菌),缺乏合格的實驗動物進行檢定,如由於豬部瘟疫苗生產和檢定上沒有無特定病原體豬結果造成大面積豬瘟,一下死了16.5萬頭豬,使國家蒙受重大損失,國此國家賠款300多萬元,也給農民帶來了重大的損失。由於實驗動物不純造成的實驗結果不可靠,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而帶來嚴重禍害的例子還時有發生。因此,實驗動物科學已成為當前中國科學研究、生物葯品的生產,人民的健康與工農業現代化中一個急待重視、研究、解決的問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的經濟政策指導下,為適應四化的要求,中國的實驗動物科學又有了新的發展,並取得了顯著成績。
1982年,國家科委在雲南西雙版納主持召開了全國第一屆實驗動物工作會議,各地區、各部門也相繼召開了本行業的實驗動物工作會議。1984年國務院批准建立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技術開發中心,它在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總方針的指導下,研究提出發展中國實驗動物科學技術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劃;協調管理實驗動物科學技術的開發研究和人才培訓;安排落實實驗動物科技有關條件的開發建設和經營業務;組織實施實驗動物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和學術交流;抓好實驗動物科學技術情報、學術活動以及提供科技咨詢等,這對促進中國實驗動物科技工作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1985年,國家科委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第二次實驗動物科技工作會議,會議制定了發展規劃和實驗動物法規,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事業的發展。
從1982年到現在,中國已建立起四個國家級實驗動物中心,即:天津實驗動物研究中心、北京實驗動物研究中心、上海實驗動物研究中心和雲南靈長類實驗動物中心。屬於行業系統的實驗動物機構有:中國科學院生物科學研究部門的動物中心,中國醫葯衛生系統的動物中心,農牧漁業系統的實驗動物研究及化工系統的動物中心。在這些行業系統中具有一定規模的是衛生系統的醫學實驗動物中心,在衛生部的領導下,共有七個動物中心。如中國醫學科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是規模較大的科研、生產、教學兼備的實驗動物科研單位;衛生部生物製品葯品檢定所的實驗動物監測中心等。此外,還有七個實驗動物繁殖場。在地方單位中,各省(區)也相繼建立了省級動物中心,以滿足各省(區)有關部門實驗動物的需要。在許多高等院校、醫院、研究所中設有實驗動物部、科。所有這些,組成了實驗動物的多層次的網路系統。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取得了其顯著的成績,由於各級組織和廣大生命科學工作者的重視,加強了領導,協調了各方面的關系,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和專業單位,初步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實驗動物科學網路系統,並且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實驗動物科技隊伍。
(二)實驗動物方面的進展情況
建立了實驗動物監控系統。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已建立了較完整的監控系統,開展了對大鼠、小鼠、雞、狗等實驗動物的微生物學、遺傳學、營養、環境衛生、傳染病等監測。此外北京、上海、軍事單位也建立了對實驗動物質量的監控系統,對實驗動物所發生的遺傳污染和傳染病,可隨時發現,及時控制。
在實驗動物疾病防治方面,加強了檢疫工作和動物飼料、墊料、籠架具的衛生管理,加強了消毒和動物房等衛生條件的改善,有力地控制了實驗動物疾病的發性和流行。
近年來中國建立了實驗動物種子庫,受到國家和國際同行的重視。1984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美國NIH實驗動物部、英國Oila繁殖中心、日本實驗動物中央研究所等相繼以不同方式向中國提供種鼠。目前,保存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的近交動物達40個不同品系,其中包括5個不同品系的裸鼠。
開展了悉生動物和悉生生物學的研究。中國已能用國產的塑料透明膜隔離器飼育成功了無菌兔和無菌豚鼠,並能培育生產無特定病原體雞和豬。
野生動物實驗動物化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中國陸棲脊椎動物有2000多種,約佔世界種屬的10%,兩棲類196種,爬行類315種,鳥種1187種,哺乳種414種。其中有些種屬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例如,很早就被引入歐美的拉薩狗,早已是為世界矚目的動物資料。中國在本世紀初就把一些野生動物成功的育為生命科學研究的模型動物,有的已被國內外科學家公認為實驗動物,已在國際上廣泛應用。如黑線倉鼠(Crictulus carabensis)、長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樹鼩(Tupaia belangeris)、旱獺(Marmota)等。
中國已建立了實驗動物情報咨詢、圖書出版與信息網路系統。各地實驗動物中心,均建立了不同規模的情報組或情報研究室,負責有關實驗動物科學發展情報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儲存工作,並通過有關雜志進行學術交流,向實驗動物科學工作者提供信息,中國現有的各大圖書館,均有不同數量的實驗動物存書。全國已有一些質量較好的實驗動物方面的專著出版發行。有關專門的實驗動物雜志,包括內部通訊在內,至少有七、八種之多。中國已經開始通過電視、錄像、攝影、幻燈片等方式開展電化教育,普及實驗動物科學知識。
中國已加強了實驗動物的科學教育與專業訓練工作。隨著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實驗動物和實驗動物科學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意義。目前已有許多科學工作者轉向實驗動物科學研究工作,有些專家、教授招收實驗動物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國家也不斷向國外派出留學生,培養高級研究人員。在醫學院、農學院、畜牧學院里開設了實驗動物學課程,北京農業大學還專門辦了實驗動物專業班、系。有關研究所、動物中心還以各種不同方式,如通過進修、短期培訓等,培養中、初級專業人員。所有這些,使中國實驗動物科技人員的學術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中國已相繼成立了實驗動物學術團體並積極與國際實驗動物界開展了學術交流。全國性的實驗動物學會已經成立。目前,中國各地區建立了省的實驗動物(協)會,它對團結廣大實驗動物學工作者,促進國內外學者交流,加強國內外的橫向聯系,發展中國實驗動物科學起到了積極作用。1984年在上海,1986年在北京先後發起成立了區域性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它是由有關行政管理人員和科學工作者共同組成的實驗動物立法執行機構,對實驗物質量和動物實驗效果進行檢查、監督,在評議通過的有關單位發放實驗動物合格證,以保證實驗動物、飼料、墊料、儀器設備的質量,促進中國實驗動物標准化。
中國還積極地開展了實驗動物儀器設備和工程的研究工作。我們已能生產正負壓各種類型的無菌隔離器、真空高壓滅菌器和各種不誘鈉實驗動物籠具,一舉取代了原始的動物生產工具,它予示著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實驗動物生產和實驗將向現代化邁進。中國的動物飼養室將在調控系統中生產,使我們的實驗動物基本上達到國際統一的標准。在飼料、墊料方面,現已能生產大鼠、小鼠、兔、雞、豚鼠用顆粒飼料和狗用膨化飼料,並能夠自己設計建造SPF動物房,研製供各種疾病使用的診斷製品。
(三)動物實驗方面的進展情況
應用大、小鼠和兔子進行了生殖生理和計劃生育的研究。觀察了兔卵巢中卵子成熟和分裂胚胎形成的過程,子宮內膜細胞核雌激素受體的分布。發現了微波照射睾丸能抑制睾丸的生殖作用。大鼠應用黃酮—RHA肽類能抑制蛻膜形成,並能終止妊娠。還進行了睾丸間質組織的研究,證明其可能存在著生殖細胞粒。此外,還就棉酚對小鼠抗生育、消旋15甲基前列腺素F2甲酯溶解黃體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在心血管系統研究中作了狗、大鼠的正常心電圖分析及神經核與血壓關系的研究。
近十年免疫學的進展極快,用小鼠和大鼠進行了體液和細胞免疫的研究。並用小鼠和大鼠研製各種雜交瘤和單克隆抗體。
觀察狗的造血的細胞分布(以胸椎最活躍,是中央向末稍遞減的分布)及其功能,和放射對狗紅細胞微核出現的影響。
用實驗動物研究腫瘤,這一領域十分活躍,包括用各種致癌物誘發腫瘤形成模型,研究腫瘤形成的機理,探討抑瘤的作用及葯物治療的作用。
1979年以來建立了實驗動物腫瘤模型50多個,占解放以來36年形成腫瘤總數的45.5%。已形成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細胞及白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纖維瘤、腦瘤、睾丸瘤、大腸癌、食管癌等腫瘤。研究了雲芝多糖的抗癌作用;白地雷誘發前胃癌的機理;用裸鼠培養麻風桿菌,接種人類腫瘤,研究腫瘤的發生和葯物治療作用。
在寄生蟲學方面,研究了家犬中華分枝睾吸蟲;不同品系小鼠對瘧原蟲的感染率;放射鈷照射對寄生蟲的影響。
研究激素對神經介質的影響,可用大鼠研究乳品鐵、維生素D抑制肝內鎘吸收的作用。此外,對實驗動物的正常值、形成學和功能也進行了不少研究,如615小鼠的食管、前胃、胸腺和肺在發育過程中的動態變化,並發現貓腎表面靜脈的分布具有品系的特徵等。
(四)中國實驗動物科學的展望
人才是發展實驗動物科學的首要條件,必須把人才培訓放在重要地位,加速人才培養,調動實驗動物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以滿足發展實驗動物工作的需要。
制定並執行有關實驗動物管理法規,保證實驗動物質量。實驗動物管理必須科學化,符合國際統一的標准和規定,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參考國外的有關法則條例,從實驗動物質量標准、飼養設施和操作規程入手,提出一個既符合國際公認的標准,又切實可行的國家統一管理法規,建立監控機構,逐步執行。
堅持人、財、物同步發展,鼓勵實驗動物學工作者發揚艱苦奮斗、深入鑽研的精神,也要為他們創造必要的條件,在經費上爭取國家每年撥專款重點支持,同時發揮部門、地方和單位各方面積極性,共同辦好事業。組織協調好實驗動物科技工作所需要的建築、用具、用料設備的試用、鑒定、標准通行和批量生產,使之系列標准化、商品化、社會化。
國家科委推動建立國家實驗動物研究所和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創辦全國性實驗動物刊物。
在實驗動物標准化方面,制定並監督執行全國統一的管理法規和管理條例。在下列工作中按國際公認的標准工作:
實驗動物引種、保種、育種中心;實驗動物繁殖生產基地;實驗動物質量控制中心;實驗動物飼料、墊料生產基地;實驗動物科技裝備和用具生產基地;實驗動物科技管理技術和信息交流中心;實驗動物人才培訓中心。
中國已加入國際實驗動物科學委員會。爭取多派學者參加國際實驗動物科學年會。盡快裝備用於實驗動物科技情報的電子計算機網路的終端。擴大國際信息學術交流和人員的友好往來,爭取使中國生產的實驗動物、科學技術、儀器設備、實驗動物工程更廣泛地打入國際市場,以尋找自我發展的新途徑,為世界人民作出貢獻!
② 加急:美國、日本歐盟現行的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的電子版,兩天之內
很難找啊~~~還要電子版的!
只有中國的或者其他省的 你看看吧~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實驗動物的管理工作,保證實驗動物質量,適應科學研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用於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從事實驗動物的研究、保種、飼育、供應、應用、管理和監督的單位和個人。
第四條 實驗動物的管理,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分工,有利於促進實驗動物科學研究和應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全國實驗動物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本地區的實驗動物工作。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負責管理本部門的實驗動物工作。
第六條 國家實行實驗動物的質量監督和質量合格認證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家科學技術委會另行制定。
第七條 實驗動物遺傳學、微生物學、營養學和飼育環境等方面的國家標准由國家技術監督局制定。
第二章 實驗動物的飼育管理
第八條 從事實驗動物飼育工作的單位,必須根據遺傳學、微生物學、營養學和飼育環境方面的標准,定期對實驗動物進行質量監測。各項作業過程和監測數據應有完整、准確的記錄,並建立統計報告制度。
第九條 實驗動物的飼育室、實驗室應設在不同區域,並進行嚴格隔離。
實驗動物飼育室、實驗室要有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第十條 實驗動物的保種、飼育應採用國內或國外認可的品種、品系,並持有效的合格證書。
第十一條 實驗動物必須按照不同來源,不同品種、品系和不同的實驗目的,分開飼養。
第十二條 實驗動物分為四級:一級,普通動物;二級,清潔動物;三級,無特定病原體動物;四級,無菌動物。
對不同等級的實驗動物,應當按照相應的微生物控制標准進行管理。
第十三條 實驗動物必須飼喂質量合格的全價飼料。霉爛、變質、蟲蛀、污染的飼料,不得用於飼喂實驗動物。直接用作飼料的蔬菜、水果等,要經過清洗消毒,並保持新鮮。
第十四條 一級實驗動物的飲水,應當符合城市生活飲水的衛生標准。二、三、四級實驗動物的飲水,應當符合城市生活飲水的衛生標准並經滅菌處理。
第十五條 實驗動物的墊料應當按照不同等級實驗動物的需要,進行相應處理,達到清潔、乾燥、吸水、無毒、無蟲、無感染源、無污染。
第三章 實驗動物的檢疫和傳染病控制
第十六條 對引入的實驗動物,必須進行隔離檢疫。
為補充種源或開發新品種而捕捉的野生動物,必須在當地進行隔離檢疫,並取得動物檢疫部門出具的證明。野生動物運抵實驗動物處所,需經再次檢疫,方可進入實驗動物飼育室。
第十七條 對必須進行預防接種的實驗動物,應當根據實驗要求或者按照《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預防接種,但用作生物製品原料的實驗動物除外。
第十八條 實驗動物患病死亡的,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妥善處理,並記錄在案。
實驗動物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必須立即視情況分別予以銷毀或者隔離治療。對可能被傳染的實驗動物,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對飼育室內外可能被污染的區域採取嚴格消毒措施,並報告上級實驗動物管理部門和當地動物檢疫、衛生防疫單位,採取緊急預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第四章 實驗動物的應用
第十九條 應用實驗動物應當根據不同的實驗目的,選用相應的合格實驗動物。申報科研課題和鑒定科研成果,應當把應用合格實驗動物作為基本條件。應用不合格實驗動物取得的檢定或者安全評價結果無效,所生產的製品不得使用。
第二十條 供應用的實驗動物應當具備下列完整的資料:
(一)品種、品系及亞系的確切名稱;
(二)遺傳背景或其來源;
(三)微生物檢測狀況;
(四)合格證書;
(五)飼育單位負責人簽名。
無上述資料的實驗動物不得應用。
第二十一條 實驗動物的運輸工作應當有專人負責。實驗動物的裝運工具應當安全、可靠。不得將不同品種、品系或者不同等級的實驗動物混合裝運。
第五章 實驗動物的進口與出口管理
第二十二條 從國外進口作為原種的實驗動物,應附有飼育單位負責人簽發的品系和亞系名稱以及遺傳和微生物狀況等資料。
無上述資料的實驗動物不得進口和應用。
第二十三條 實驗動物工作單位從國外進口實驗動物原種,必須向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定的保種、育種質量監控單位登記。
第二十四條 出口實驗動物,必須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批。經批准後,方可辦理出口手續。
出口應用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物種開發的實驗動物,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取得出口許可證後,方可辦理出口手續。
第二十五條 進口、出口實驗動物的檢疫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六章 從事實驗動物工作的人員
第二十六條 實驗動物工作單位應當根據需要,配備科技人員和經過專業培訓的飼育人員。各類人員都要遵守實驗動物飼育管理的各項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規程。
第二十七條 地方各級實驗動物工作的主管部門,對從事實驗動物工作的各類人員,應當逐步實行資格認可制度。
第二十八條 實驗動物工作單位對直接接觸實驗動物的工作人員,必須定期組織體格檢查。對患有傳染性疾病,不宜承擔所做工作的人員,應當及時調換工作。
第二十九條 從事實驗動物工作的人員對實驗動物必須愛護,不得戲弄或虐待。
第七章 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條 對長期從事實驗動物飼育管理,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管理實驗動物工作的部門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三十一條 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單位,由管理實驗動物工作的部門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限期改進、責令關閉的行政處罰。
第三十二條 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有關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本條例,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軍隊系統的實驗動物管理工作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③ 實驗動物的要求立法
由於實驗動物的特殊性 國家為了保證實驗動物科學研究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令第2號《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已於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經國務院批准,現予以發布施行。
該條例對於實驗動物從繁殖到生產和使用進行了詳細的規定。目前我國多數省份先後頒布各省《實驗動物管理條例》根據地方特色進行實驗動物的立法。並且國內實驗東實行許可證准入制度,無論是生產還是使用均需要取得國家或地方頒發的 《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進一步規范和嚴格控制了實驗動物市場的實驗動物生產和使用。自1988年第一部《實驗動物管理條例》頒布以來,我國的實驗動物科學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是在使用實驗動物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方面,並且我國成立了多家實驗動物種子中心,培育出我國特有的豚鼠實驗動物模型。
使用許可證示例:
④ 實驗動物法規有哪些
隨著實驗動物在生命科學研究和產品檢驗中廣泛使用,對於實驗動物以及動物實驗的管理,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在上個世紀50~70年代先後立法管理,近幾十年又在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1]。實驗動物生產逐漸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驗動物立法管理明顯落後。目前,在我國,獲得精密儀器、高純度試劑、最新信息輕而易舉,但獲得理想的實驗動物卻不那麼容易,我國實驗動物立法管理起步晚,多數實驗動物生產企業不按法規和標准生產實驗動物,實驗動物經常會出現檢測不合格,即使有經費也不一定獲得理想的實驗動物。有時,獲得了所需的實驗動物,但動物實驗設施和動物飼養條件達不到標准,不能獲得理想的實驗結果。近年來,為提高實驗動物科學技術水平,加強實驗動物工作管理,國家科技部聯合有關部門出台了實驗動物管理相關規范標准,各省也相繼出台了本地實驗動物管理法規,使我國實驗動物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標准化的道路。國際上不同國家對實驗動物管理和立法有不同的特點,保障動物福利和保證實驗動物質量兩個方面是各國的共識。依據國際實驗動物福利的「3Rs」基本原則,開展動物實驗,並對實驗動物質量進行管理與評價已成為世界潮流(本文共計6頁)......[繼續閱讀本文]
⑤ 實驗動物國家標准有那些實驗動物國家標准有哪些
(一) 實驗動物 (Laboratory animals) 其一是從遺傳學角度要求,必需經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遺傳背景明確,來源清楚。可見實驗動物的科學函義應是遺傳限定的動物(Genetically defined animals)。經人工培育的動物,依據其基因純合的程度,常把實驗動物劃分為近交系(Inbred strain)、突變系(Mutant stran),雜交群(Hybrid colony)和封閉群(Closed colony)動物四大類群。 其二是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寄生蟲實行人工控制。根據控制的程度不同,目前我國將實驗動物分為普通級動物(Conventional animals,CV)、清潔級動物(Clean animals, CL)、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ece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SPF)和無菌動物(Germ free animals, GF),其中包括悉生動物(Gnotobiotes animals,GA)。 其三是用於科學實驗。幾乎所有的生命科學實驗,如醫學,生物學,制葯,化工,畜牧,農業,工業,環保,商檢,外貿,軍工,交通,宇航及實驗動物本身的研究都使用實驗動物,實驗動物作為人類的替身進行各種科學實驗,是最精密的儀器無法替代的。 (二)實驗用動物 所有用於科學實驗的動物統稱為實驗動物。包括實驗動物,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和觀賞動物。
⑥ 美國 禁止動物實驗 化妝品 什麼法規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⑦ 美國是否有反對動物試驗的法案,或者任何有關於反對動物試驗的法案。如果有,誰提出提出的時間
以下是常見的抗側的說法:
首先,動物和人的生命是平等的,男人有沒有權力剝奪了第二個實驗毛皮動物的生命以外的原因除了養家糊口
>更糟糕的是同樣數量的動物亡的大屠殺,的MED獨自學生實驗學期,學生花費超過數十萬的全球實驗了無數的生命犧牲滑鼠(不包括其他實驗動物)
再次,實驗動物是一個人的刻意培養一個封閉的群體,簡單的動物近親繁殖的動物,動物物種是做了很多更加人性化生下先天缺陷,如缺乏T細胞在裸鼠自發性高血壓大鼠和自發性抽搐,在動物實驗中,這樣做他們是不人道的,它可以說是性質的違反法律
更重要的是,實驗動物的童年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充滿了動物,人類基本的生存和選擇的權力是有限的,移動厭惡實驗,殺了許多人試圖復制的動物疾病模型實驗,人類的動物疾病,分組,或不治療,並最終
------ />科學實驗,人們一直認為,一個可愛的小鼠,兔,感謝他們的勇氣和奉獻精神。在交流中,許多科學突破。事實上,實驗動物大鼠,兔,常見於狗,貓,豬,牛,綿羊和靈長類動物,到目前為止超標。在西方,一直反對這個實驗。然而,實驗動物醫學,生命科學的研究基地和重要的支撐條件。醫葯,化工,農業,輕工,環保,航天,商檢,軍隊,和許多其他領域的研究和工業應用,都離不開實驗動物。更嚴重的是,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一直受到實驗動物的青睞。隨著科學的進步,繁榮文化和環保意識的增長,實驗動物的命運,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3R規則,流行於歐洲和美國
在世界各地,每年數以百萬計的用於實驗的動物。動物保護組織估計,在美國的國家,在實驗中使用了約28萬只動物,其中約18人被打。實驗動物亡每年在美國,加拿大,英國,251萬,166萬和73萬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在荷蘭,不僅造成抗議活動的動物保護組織,但也引起了國家科研部門。
如何對待動物實驗在美國和歐洲國家被廣泛使用的選項,3R規則,以減少(減少),優化(優化)和替代(替代),具體而言,「,以盡可能地減少,以減少在實驗中使用的動物的數量,提高了使用的實驗動物和實驗的准確性;」優化「是精神減少的張力和在動物中,如使用的麻醉劑或其它合適的實驗方法,「取代的」疼痛不再是使用活的動物實驗,但在單細胞生物體,微生物或細胞,組織,器官,甚至計算機模擬替換。
「3R規則」,在發達國家已被廣泛採用在許多國家,包括在動物保護的法律和修正案。
立法保護是必要的
動物保護運動的不斷擴大,許多世界級的公司,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採取了新的方法,以取代或減少,以減少公眾的批評在實驗中使用的動物。如:露華濃,雅芳,朗斯代爾,愛絲迪勞德吉列和露絲和其他知名的化妝品公司,以換取市民停止使用動物實驗的支持。
在歐洲,對實驗動物的辯論和甚至浮在政治層面上,一些政黨,尤其是政黨傾向的「綠色」搖擺不定的選民「神奇」。早在今年4月,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議案,這是明令禁止的現有替代化妝品繼續進行動物實驗。該議案指出,在2005年1月,新的生產?產品將全面禁止在動物測試化妝品。然而,這項議案是可行的,但也面對所有歐盟成員國。 ,英國,奧地利,荷蘭和其他國家已經通過了法律,明確禁止動物實驗的發展,新的化妝品。
與歐洲相比,美國在保護實驗動物是慢了一點。研究,試驗或教學。盡管美國的「動物福利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許多實驗動物保護規定,但並沒有明確禁止使用的實驗動物,然而,對動物的保護是一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美國總統選舉每四年一次在過去十年中,白宮的候選人,而不是致力於保護動物。
動物實驗或最終
意識的增強,人類保護動物和動物保護工作的數量,以提高動物的實驗呈下降趨勢。試驗根據美國農業部門統計,包括私營公司,國家實驗動物1985? 1995年下降了約35%。然而,這並不包括實驗大鼠和小鼠。這兩種類型的動物,在許多國家已被列為受保護的,也是如此。
實驗動物同意這個角度來看,動物保護組織「人道待遇」,「但要實現全面禁止動物實驗」的宗旨,在目前條件下,人類科學的發展,它似乎不太可能,許多科學家明顯減少3R規則「和」優化「會不會太困難,基礎科學的研究,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例如:使用新的統計方法可以大大減少在不犧牲准確性某些實驗動物,使用轉基因技術的小鼠更敏感的人類疾病,如癌症或脊髓灰質炎的前提下,可以更快速地篩選出對致病性的潛在來源,減少數量的疫苗研究中使用的靈長類動物然而,3R規則「另類」已成為一個問題,對於許多基本的研究人員。組織培養體系過於簡單,整個動物的復雜程度,尤其是在神經科學,行為科學,也沒有動物實驗的研究領域,研究無法比擬的。
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完全取代實際的政策。許多生命科學的研究將無法如果我們不使用動物實驗,例如,除非一個全功能的正常動物實驗中,否則,科學家們將研究動物學習和記憶過程,以及對動物的情感沖擊和壓力是不可能的;體外毒性試驗不能完全取代動物實驗中,人們感到慈善的動物實驗,體外試驗方法的初始階段的實驗中,唯一可行的辦法,以盡量減少動物的痛苦和壓力,可行的,進行風險評估,以減少使用動物,也節省了時間和金錢。
著名生物學家弗蘭克特別Lule,曾公開表示,「我們歡迎'3 R的規則,我們相信,在科學界的同行已經有很長的時期,和前兩個'R'的時間完全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另類「只是一個白日夢自然的做法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而不是不合理的,發展的人類社會,世界科技進步辭職,從而可愛的小鼠,兔子,我們得到一個專用的數十年或更長的時間。
如果你沒有得到動物做實驗,實驗是什麼?否則,人類將不會有新的發現,新的突破,科學發展
希望你能幫助!我祝你成功!
⑧ 實驗動物的國際規范
國際上普遍要求動物實驗達到實驗室操作規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和標准操作規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re,SOP),這些規范對實驗動物的選擇和應用、實驗室條件、工作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和操作方法都要求標准化。所有葯物的安全評價試驗都必須按規范進行,這是實驗動物選擇和應用總的要求。
國際上廣泛宣傳「3R」原則,美國政府每年拿出1/4~1/2的科研經費用於動物替代的研究項目。這類非動物的研究模型大致包括: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和數學模型、微生物系統和細胞組織培養,要求每個科研工作者盡可能地用這些開發成熟的模型來替代實驗過程中應用的動物。「3R」反映了實驗動物科學由技術上的嚴格要求轉向人道主義管理,提倡實驗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
⑨ 實驗動物國家標准有那些
實驗動物國家標准
發布時間:2013-03-27來源方式:武漢市萬千佳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序號標准號中文標准名稱狀態備注Standard No.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StateRemark1GB 14922.1-2001實驗動物 寄生蟲學等級及監測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 14922-19942GB 14924.1-2001實驗動物 配合飼料通用質量標准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 14924-19943GB 14924.2-2001實驗動物 配合飼料衛生標准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 14924-19944GB/T 18448.1-2001實驗動物 體外寄生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3-19945GB/T 18448.3-2001實驗動物 兔腦原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 14926.35-19946GB/T 18448.4-2001實驗動物 卡氏肺孢子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6-19947GB/T 18448.5-2001實驗動物 艾美耳球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7-19948GB/T 18448.6-2001實驗動物 蠕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8-20019GB/T 18448.10-2001實驗動物 腸道鞭毛蟲和纖毛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40-199410GB/T 14926.1-2001實驗動物 沙門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199411GB/T 14926.3-2001實驗動物 耶爾森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1994,GB/T 14926.7-199412GB/T 14926.4-2001實驗動物 皮膚病原真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4-199413GB/T 14926.5-2001實驗動物 多殺巴斯德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5-199414GB/T 14926.6-2001實驗動物 支氣管鮑特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6-199415GB/T 14926.8-2001實驗動物 支原體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8-199416GB/T 14926.9-2001實驗動物 鼠棒狀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9-199417GB/T 14926.11-2001實驗動物 大腸埃希菌0115a,c:K(B)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1-199418GB/T 14926.12-2001實驗動物 嗜肺巴斯德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2-199419GB/T 14926.13-2001實驗動物 肺炎克雷伯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3-199420GB/T 14926.14-2001實驗動物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4-199421GB/T 14926.15-2001實驗動物 肺炎鏈球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5-199422GB/T 14926.16-2001實驗動物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6-199423GB/T 14926.17-2001實驗動物 綠膿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7-199424GB/T 14926.41-2001實驗動物 無菌動物生活環境及糞便標本的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41-199425GB/T 14926.18-2001實驗動物 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8-199426GB/T 14926.19-2001實驗動物 漢坦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19-199427GB/T 14926.20-2001實驗動物 鼠痘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0-199428GB/T 14926.22-2001實驗動物 小鼠肝炎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2-199429GB/T 14926.23-2001實驗動物 仙台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3-199430GB/T 14926.24-2001實驗動物 小鼠肺炎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4-199431GB/T 14926.25-2001實驗動物 呼腸孤病毒Ⅲ型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5-199432GB/T 14926.26-2001實驗動物 小鼠腦脊髓炎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6-199433GB/T 14926.27-2001實驗動物 小鼠腺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7-199434GB/T 14926.28-2001實驗動物 小鼠細小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8-199435GB/T 14926.29-2001實驗動物 多瘤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29-199436GB/T 14926.31-2001實驗動物 大鼠細小病毒(KRV和H-1株)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1-199437GB/T 14926.32-2001實驗動物 大鼠冠狀病毒/延淚腺炎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2-199438GB/T 14926.30-2001實驗動物 兔輪狀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6.30-199439GB/T 14924.9-2001實驗動物 配合飼料 常規營養成分的測定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4-199440GB/T 14924.11-2001實驗動物 配合飼料 維生素的測定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4-199441GB/T 14924.12-2001實驗動物 配合飼料 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測定現行2002-05-01實施,代替GB/T 14924-199442GB/T 18448.7-2001實驗動物 瘧原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43GB/T 18448.8-2001實驗動物 犬惡絲蟲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44GB/T 18448.9-2001實驗動物 腸道溶組織內阿米巴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45GB/T 14926.42-2001實驗動物 細菌學檢測 標本採集現行2002-05-01實施46GB/T 14926.43-2001實驗動物 細菌學檢測 染色法、培養基和試劑現行2002-05-01實施47GB/T 14926.44-2001實驗動物 念珠狀鏈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48GB/T 14926.45-2001實驗動物 布魯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49GB/T 14926.48-2001實驗動物 結核分枝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50GB/T 14926.49-2001實驗動物 空腸彎曲桿菌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51GB/T 14926.50-2001實驗動物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現行2002-05-01實施52GB/T 14926.51-2001實驗動物 免疫酶試驗現行2002-05-01實施53GB/T 14926.52-2001實驗動物 免疫熒光試驗現行2002-05-01實施54GB/T 14926.53-2001實驗動物 血凝試驗現行2002-05-01實施55GB/T 14926.54-2001實驗動物 血凝抑制試驗現行2002-05-01實施56GB/T 14926.55-2001實驗動物 免疫酶組織化學法現行2002-05-01實施57GB/T 14926.59-2001實驗動物 犬瘟熱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58GB/T 14926.60-2001實驗動物 獼猴皰疹病毒Ⅰ型(B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59GB/T 14926.61-2001實驗動物 猴逆轉D型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60GB/T 14926.62-2001實驗動物 猴免疫缺陷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61GB/T 14926.63-2001實驗動物 猴T淋巴細胞趨向性病毒Ⅰ型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62GB/T 14926.64-2001實驗動物 猴痘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2-05-01實施63GB/T 14926.57-2008實驗動物 犬細小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6.57-200164GB/T 18448.2-2008實驗動物 弓形蟲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8448.2-200165GB/T 14927.2-2008實驗動物 近交系小鼠、大鼠免疫標記檢測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7.2-200166GB/T 14927.1-2008實驗動物 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標記檢測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7.1-200167GB/T 14926.46-2008實驗動物 鉤端螺旋體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6.46-200168GB/T 14926.56-2008實驗動物 狂犬病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6.56-200169GB/T 14924.10-2008實驗動物 配合飼料 氨基酸的測定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4.10-200170GB/T 14926.10-2008實驗動物 泰澤病原體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6.10-200171GB/T 14926.21-2008實驗動物 兔出血症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6.21-200172GB/T 14926.47-2008實驗動物 志賀菌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6.47-200173GB/T 14926.58-2008實驗動物 傳染性犬肝炎病毒檢測方法現行2009-03-01實施,代替GB/T 14926.58-200174GB 14924.3-2010實驗動物 配合飼料營養成分現行2011-10-01實施75GB 14923-2010實驗動物 哺乳類實驗動物的遺傳質量控制現行2011-10-01實施,代替GB 14923-200176GB 14925-2010實驗動物 環境及設施現行2011-10-01實施,代替GB 14925-200177GB 14922.2-2011實驗動物 微生物學等級及監測現行2011-11-01實施列表中的國家標准,可以通過登錄到「國家標准管理委員會」網站查看標準的原文。
⑩ 那位前輩有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關於動物試驗保護政策的材料啊~
一、動 物:指犬、 貓及其他人為飼養或管領之脊椎動物,包括經濟動物、實驗動物、
寵物及其他動物。
二、經濟動物:指為皮毛、肉用、乳用、役用或其他經濟目的而飼養、管領之動物。
三、實驗動物:指為科學應用目的而飼養或管領之動物。
四、科學應用:指為教學訓練、科學試驗、製造生物制劑、試驗商品、葯物、毒物及移植
器官等目的所進行之應用行為。
五、寵 物:指犬、貓及其他供玩賞、伴侶目的而飼養、管領之動物。
六、飼 主:指動物之所有人或實際管領動物之人。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動物保護委員會,負責動物保護政策之研擬及本法執行之檢討。
前項委員會之委員為無給職。其設置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其中專家、學者
及民間動物保護團體不具政府機關代表身分之委員,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之三分之
二。
第五條 動物之飼主,以年滿十五歲者為限。未滿十五歲者飼養動物,以其法定代理人或法
定監護人為飼主。飼主對於所管領之動物,應提供適當之食物、 飲水及充足之活動
空間, 注意其生活環境之安全、遮蔽、通風、光照、溫度、清潔及其他妥善之照顧
,並應避免其所飼養之動物遭受不必要之騷擾、虐待或傷害。
飼主飼養之動物,除得送交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收容
處理外,不得棄養。
第六條 任何人不得無故騷擾、虐待或傷害他人飼養之動物。
第七條 飼主應防止其所飼養動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財產或安寧。
第八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公告禁止飼養、輸出或輸入之動物。
第九條 運送動物應注意其食物、飲水、排泄、環境及安全,並避免動物遭受驚嚇、痛苦或
傷害;運送工具、方式及其他運送時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對動物不得有下列之行為:
一、以直接、間接賭博、娛樂、營業、宣傳或其他不當目的,進行動物之間或人與
動物間之搏鬥。
二、以直接、間接賭博為目的,利用動物進行競技行為。
三、其他有害社會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十一條 飼主對於受傷或罹病之動物,應給與必要之醫療。動物之醫療及手術,應基於動
物健康或管理上需要,由獸醫師施行。但因緊急狀況或基於科學應用之目的或其
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第十二條 對動物不得任意宰殺,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為肉用、皮毛用,或餵飼其他動物之經濟利用目的者。
二、為科學應用目的者。
三、為控制動物群體疾病或品種改良之目的者。
四、為控制經濟動物數量過賸,並經主管機關許可者。
五、為解除動物傷病之痛苦者。
六、為避免危害人類生命、身體、健康、自由、財產或公共安全者。
七、收容於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經通知或公告
逾七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者。
八、其他依本法規定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由者。中央主管機關得公告禁止
宰殺前項第一款之動物。依第一項第七款規定準許認領、認養之動物,不包
括依第八條公告禁止飼養或輸入之動物。但公告前已飼養或輸入,並依第三
十六條第一項辦理登記者,准由原飼主認領。
第十三條 依前條第一項所定之事由宰殺動物時,應以使動物產生最少痛苦之人道方式為之
,並遵行下列之規定:
一、除主管機關公告之情況外,不得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宰殺動物。
二、為解除寵物傷病之痛苦而宰殺寵物,除緊急情況外,應由獸醫師執行之。
三、宰殺收容於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場所之動物,應由
獸醫師或在獸醫師監督下執行之。
四、宰殺數量過賸之動物,應依主管機關許可之方式為之。中央主管機關得依實
際需要訂定宰殺動物之人道方式。
第十四條 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自行或委託民間機構、團體設置動物收容處所或指定
場所,收容及處理下列動物:
一、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其他機構及民眾捕捉之游盪動物。
二、飼主不擬繼續飼養之動物。
三、主管機關依本法留置或沒入之動物。
四、危難中動物。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訂定獎勵辦法,輔導並協助民間機構、團體設置動物
收容處所。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提供服務時,得
收取費用;其收費標准,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章 動物之科學應用 top
第十五條 使用動物進行科學應用,應盡量減少數目,並以使動物產生最少痛苦及傷害之方
式為之。中央主管機關得依動物之種類訂定實驗動物之來源、適用范圍及管理方
法。
第十六條 進行動物科學應用之機構,應組成動物實驗管理小組,以督導該機構進行實驗動
物之科學應用。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以監督並管理動物之
科學應用。前項委員會至少應含獸醫師及民間動物保護團體代表各一名。動物實
驗管理小組之組成、任務暨管理辦法與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由中央
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七條 科學應用後,應立即檢視實驗動物之狀況,如其已失去部分肢體器官或仍持續承
受痛苦,而足以影響其生存品質者,應立即以產生最少痛苦之方式宰殺之。
實驗動物經科學應用後,除有科學應用上之需要,應待其完全恢復生理功能後,
始得再進行科學應用。
第十八條 國民中學以下學校不得進行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所定課程標准以外, 足以使動物受
傷害或死亡之教學訓練。
第四章 寵物之管理 top
第十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公告應辦理登記之寵物。前項寵物之出生、取得、轉讓、遺
失及死亡,飼主應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民間機構、團體辦理登
記;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給與登記寵物身分標識,並得植入晶片。前項寵
物之登記程序、期限、絕育獎勵與其他應遵行事項及標識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並採取適當防
護措施。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成年人伴同,
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前項具攻擊性之寵物及其所該採取之適當防護措施,由中
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
第二十一條 應辦理登記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無人伴同時, 任何人均可
捕捉,送交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前項寵物有
身分標識者,應盡速通知飼主認領,經通知逾七日未認領或無身分標識者,依
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規定處理。
第一項之寵物有傳染病或其他緊急狀況者,得逕以人道方式宰殺之。飼主送交
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指定場所之寵物,准用前二項規定辦
理。
第二十二條 以營利為目的,經營應辦理登記寵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者,應先向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並依法領得營業證照始得為之。前項繁殖、買賣或
寄養者應具備之條件、設施、申請許可之程序與期限、注銷、撤銷許可之條件
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五章 行政監督 top
第二十三條 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應置動物保護檢查人員,並得甄選義務動物保護員,
協助動物保護相關工作。動物保護檢查人員得出入動物比賽、宰殺、繁殖、買
賣、寄養、訓練、動物科學應用等場所,稽查、取締違反本法規定之有關事項。 對於前項稽查、取締,不得規避、拒絕或妨礙。
動物保護檢查人員於執行職務時,應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必要時得請警察人員
協助。
第二十四條 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對於違反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項、第十七條或第
十八條規定之機構、學校,應先通知限期改善或為必要之處置。
第六章 罰則 top
第二十五條 違反第二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未經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許可,擅自經營應
辦理登記寵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者,處新台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
鍰,並限期令其改善;屆期不改善者,應令其停止營業;拒不停止營業者,按
次處罰之。
第二十六條 違反第八條規定,飼養、輸入或輸出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禁止飼養、輸入
或輸出之動物者,處新台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新台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一、違反第十條規定,驅使動物與動物或動物與人搏鬥者。
二、前款與動物博斗者。
三、以直接、間接賭博為目的,利用動物進行競技者。
四、其他有害社會善良風俗之利用動物行為者。
其涉及刑事責任者,並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第二十八條 寵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之經營人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二十二條第二項所定
經營應辦理登記寵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管理辦法規定應具備之條件及設施者
,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應令其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者
,得按次處罰;經處罰三次者,撤銷其許可。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新台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一、違反第五條第三項規定棄養動物,致有破壞生態之虞者。
二、違反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項、第十七條或第十八條規定,未依第二十
四條規定限期改善或為必要之處置者。
三、違反第二十條第二項規定,無成年人伴同或未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使具攻
擊性寵物出入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
四、違反第二十三條第三項規定,規避、拒絕或妨礙動物保護檢查人員依法執
行職務者。
第 三 十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新台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一、違反第五條第二項規定,使所飼養動物遭受不必要之騷擾、虐待或傷害者。
二、違反第五條第三項規定,棄養動物者。
三、違反第六條規定,無故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者。
四、違反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對於受傷或罹病動物,飼主未給與必要之醫療
, 經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
五、違反第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宰殺動
物者。
六、違反第十三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未依主管機關許可方法宰殺數量過賸之
動物者。
七、違反第十三條第二項,未依中央主管機關所定宰殺方式宰殺動物者。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新台幣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拒不改善者,得按
次處罰之:
一、運送人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九條所定動物運送辦法規定之運送工具及方
式者。
二、違反第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未基於動物健康或管理上之需要施行動物醫療
及手術者。
三、違反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宰殺動物者。
四、違反第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未具獸醫師資格非因緊急情況宰殺寵物
者。
五、違反第十三條第一第三款規定,未由獸醫師或未在獸醫師監督下宰殺動物
者。
六、飼主未依中央主管機關依第十九條第三項所定寵物登記管理辦法規定期限
辦理寵物之出生、 取得、轉讓、遺失或死亡登記者。
七、飼主違反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使寵物無七歲以上人伴同或未採取適當防
護措施,出入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
第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得逕行沒入飼主之動物:
一、違反第五條第三項規定棄養之動物。
二、違反第七條規定,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財產或安寧之動物。 三、違反第八條規定,飼養、輸入、輸出經指定公告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
動物。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除依本法處罰外,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令飼主限期
改善,限期未改善者,得逕行沒入其動物:
一、違反第五條第二項規定,使動物遭受不必要之騷擾、虐待或傷害者。
二、違反第十條規定,所利用之動物。
三、違反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未給與動物必要之醫療者。
四、違反第二十條第二項規定,使具攻擊性寵物無成年人伴同或未採取適當防
護措施,出入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
第三十四條 本法所定之罰鍰,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處罰之。
第三十五條 依本法所處之罰鍰,經限期繳納,屆期仍不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第七章 附則 top
第三十六條 於中央主管機關依第八條指定公告前已飼養禁止輸入、飼養之動物者,應於中
央主管機關規定期限內,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備查;變更時,亦同。依
前項規定辦理登記者,始得繼續飼養;非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者,不得自
行繁殖。違反前二項規定者,依第二十六條及第三十二條第三款規定處理。
第三十七條 依第十九條第一項公告前已經營應辦理登記寵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者,應自
依第二十二條第二項所定管理辦法施行之日起二年內,向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
機關申請許可;屆期未申請者,依第二十五條規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 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依第十九條第二項發給寵物身分標識,寵物之遺失認
領及第二十二條第一項核發許可,應收取費用;其收費標准,由中 央主管機
關定之。
第三十九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四 十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