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
①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目的是
目的:為了加強對證券公司的監督管理,規范證券公司的行為,防範證券公司的版風險,保護客戶的權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證券業健康發展。
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范圍
主要包括:
①組織管理上市證券;
②提供上市證券集中交易的場所;
③辦理證券集中交易的清算交割;
④提供集中交易的上市證券的交易信息;
⑤對證券商進行管理,制定上市證券交易規則(採取自律式證券管理體制的國家);
⑥辦理集中證券過戶;
⑦證券市場管理部門許可或委託的其他證券業務。
② 證券從業判斷題
對
錯
錯
錯
對
③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了證券公司的設立條件與基本程序。
【答案來】√
【答案解析】我國《證源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證券公司的設立條件與基本程序,對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限制性規定;對公司高管人數與從業經歷的規定,要求公司業務范圍與經營能力相匹配;公司變更重要事項需經監管部門批准;成為公司大股東的批准程序;證券公司合並、分立與退出市場過程中客戶權益的保護;證券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期限及登記程序等。
④ 根據證券監督管理條例,證券經紀人是證券公司的員工么
不是,根據證券經紀人管理暫行規定:對證券經紀人與證券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進行了明確界定:「證券經紀人,是指接受證券公司的委託,代理其從事客戶招攬和客戶服務等活動的證券公司以外的自然人。」這一界定有三層含義:
一是證券公司與證券經紀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委託代理關系,證券經紀人應根據證券公司的授權開展范圍內客戶招攬和客戶服務等活動,在授權范圍內的行為,由證券公司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超出授權范圍的行為,證券經紀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是證券經紀人是自然人,不能是機構或團體;
三是證券經紀人只能是證券公司的代理人而不能是員工或居間人,證券公司委託公司以外的自然人從事客戶招攬和客戶服務等活動,只能採取證券經紀人的形式,不能採取居間人等其他形式。
所有證券經紀人和券商只屬於委託關系,沒有正式員工的待遇,當然很多券商有內部規定,達到一定標准就可以轉為券商正式員工。
⑤ 證券公司分公司監管規定的證券公司分公司監管規定(試行)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分公司是指證券公司依照《公司法》、《證券法》和《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設立的除證券營業部以外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
第三條證券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法律責任由證券公司承擔。
第四條分公司應當在證券公司的授權范圍內開展業務,不得超越授權范圍經營。
證券公司可以授權其分公司經營下列業務:
(一)管理證券公司一定區域內的證券營業部;
(二)經營證券公司一定區域內的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
(三)作為證券公司專門的證券自營業務機構經營證券自營業務;
(四)作為證券公司專門的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機構經營證券資產管理業務;
(五)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公司其他業務。
第五條分公司不得直接經營證券營業部的業務。分公司經授權經營證券自營業務或者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的,不得經營其他業務。
證券公司不得授權同一家分公司經營具有利益沖突的不同業務。證券公司授權分公司經營證券自營業務或者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的,公司總部不得再經營或者再授權其他分公司經營該業務。
第六條證券公司申請設立分公司,應當符合下列審慎性要求:
(一)具備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機制;
(二)設立分公司應當與公司的業務規模、管理能力、資本實力和人力資源狀況相適應,並具備充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最近2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不存在因涉嫌違法違規正在受到立案調查的情形;
(四)具備與擬設立分公司業務范圍相適應的營運資金、辦公場所、業務及管理人員、技術條件、安全保障措施及其他條件;
(五)擬任負責人取得證券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人任職資格;
(六)中國證監會的其他要求。
第七條證券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同時將申請材料報證券公司住所地和擬設立分公司所在地證監局備案。中國證監會依照《行政許可法》、《證券法》和《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受理申請,進行審查,並作出決定。
設立分公司申請獲批後,證券公司應當在3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並應當向分公司所在地證監局申請驗收。逾期未申請驗收或驗收未通過的,原批准文件自動失效。通過驗收的,應當向中國證監會申請頒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並自領取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復印件報證券公司住所地和分公司所在地證監局備案。
第八條證券公司根據業務發展和管理需要,收購、撤銷分公司或者變更分公司業務范圍,應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
分公司跨所在地證監局轄區遷址,應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在所在地證監局轄區內遷址,應當經所在地證監局批准。
證券公司收購分公司的,應當具備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設立分公司的條件。相關轉讓方必須是基於調整發展戰略、實行業務整合的需要,轉讓與標的分公司相關的全部或者一定區域內業務的證券公司。
證券公司申請撤銷分公司,或者依法被責令撤銷分公司的,應當制定處置方案、員工和客戶安置計劃,並報中國證監會備案。
第九條證券公司應當對分公司的業務活動、信息技術系統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建立對分公司具體、明確、合理的授權、檢查、問責制度,以及符合證券公司實際情況的風險控制指標實時監控系統,加強對分公司的風險控制、稽核審計和合規管理。
分公司應當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懸掛其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公示證券公司及分公司的基本信息、投訴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和其他相關信息。
第十條分公司的業務活動、負責人應當接受分公司所在地證監局的監管。分公司應當按照監管要求向其所在地證監局報送業務、財務、負責人等經營管理信息和資料。分公司所在地證監局負責將對分公司的監管信息錄入機構監管綜合信息系統。
證券公司對其分公司的風險控制、稽核審計和合規管理等應當接受證券公司住所地證監局的監管。
分公司所在地和證券公司住所地證監局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和監管協作機制,有效防範、化解和處置分公司的經營風險、重大異常情況和突發事件,協調配合做好有關分公司的檢查、調查和稽查事項。
第十一條本規定發布前,證券公司在住所地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各類業務總部、管理總部、業務中心等機構及已獲准設立的分公司,應當在本規定發布後按照本規定的要求進行規范;逾期達不到要求的,應當及時撤銷。
第十二條證券公司在住所地外設立代表處、辦事處等從事聯絡、研究、市場調查或者信息技術管理等非經營性活動的機構,應當報住所地和該類機構所在地證監局備案。該類機構不得從事任何經營性活動。
第十三條證券公司的主要辦事機構應當依法設在經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公司住所,並至少符合以下監管要求:
(一)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日常辦公場所,以及公司董事長、監事長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辦公地點應當在公司住所;
(二)公司的財務、稽核、審計、合規和風控部門應當在公司住所辦公;
(三)公司賬簿應當設置、生成和保存於公司住所;
(四)公司完整的業務、財務信息和資料應當匯總保存於公司住所。
第十四條證券公司及其分公司不符合本規定第十一條、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規定的,應當及時進行整改,並應自本規定發布之日起1年內達到相關要求。
第十五條證券公司違反本規定的,中國證監會及其住所地證監局將依法對其採取監管措施。
第十六條分公司所在地證監局依法對分公司實施監管。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公告之日起施行。中國證監會此前發布的有關分公司監管的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⑥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公司法和證券法
⑦ 關於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業務投資范圍及有關事項的規定的特別規定
關於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業務投資范圍及有關事項的規定
(2011年4月29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根據2012年11月1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關於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業務投資范圍及有關事項的規定〉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 為了明確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業務的投資范圍及有關事項,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證券公司從事證券自營業務,可以買賣本規定附件《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投資品種清單》所列證券。
第三條 證券公司可以委託具備證券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或者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資格的其他證券公司或者基金管理公司進行證券投資管理。
證券公司將自有資金投資於依法公開發行的國債、投資級公司債、貨幣市場基金、央行票據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認可的風險較低、流動性較強的證券,或者委託其他證券公司或者基金管理公司進行證券投資管理,且投資規模合計不超過其凈資本80%的,無須取得證券自營業務資格。
第四條 證券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從事《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投資品種清單》所列品種以外的金融產品等投資。
設立前款規定子公司的證券公司,應當具備證券自營業務資格,並按照《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三條關於變更公司章程重要條款的規定,事先報經公司住所地證監會派出機構批准。
證券公司不得為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子公司提供融資或者擔保。
第五條 具備證券自營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可以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
不具備證券自營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只能以對沖風險為目的,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
第六條 證券公司與本規定有關事項的凈資本和風險資本准備計算,應當符合證監會的規定。
第七條 本規定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證監會此前公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附件: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投資品種清單
⑧ 證券公司合規管理試行規定的介紹
第一條 為了促進證券公司加強內部合規管理,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實現持續規范發展,根據《證券法》和《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⑨ 證監局根據什麼規定採取監管措施
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根據《證券法》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在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研究和擬訂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起草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制定有關證券期貨市場監管的規章、規則和辦法。
(二)垂直領導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管理有關證券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
(三)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及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
(四)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規必須履行有關義務的股東的證券市場行為。
(五)監管境內期貨合約的上市、交易和結算;按規定監管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六)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按規定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的高級管理人員;歸口管理證券業、期貨業協會。
(七)監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期貨結算機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證券資信評級機構;審批基金託管機構的資格並監管其基金託管業務;制定有關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指導中國證券業、期貨業協會開展證券期貨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工作。
(八)監管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到境外發行股票、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到境外發行可轉換債券;監管境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到境外設立證券、期貨機構;監管境外機構到境內設立證券、期貨機構、從事證券、期貨業務。
(九)監管證券期貨信息傳播活動,負責證券期貨市場的統計與信息資源管理。
(十)會同有關部門審批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中介業務的資格,並監管律師事務所、律師及有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活動。
(十一)依法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罰。
(十二)歸口管理證券期貨行業的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