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律的法律法規條例

法律的法律法規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08 06:22:13

⑴ 法律法規條例是什麼

  1.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稱法律

  2.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制定的稱為暫行條例

  3. 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稱條例

  4. 有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可稱條例

  5. 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不可以稱條例

⑵ 法律 法規 規章 規定 條例 區別及其效力差異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
行政專法規是國務院制屬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制定的。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⑶ 法律、法規、條例、辦法、意見、實施細則這些法律屬於怎麼區分

可從制定部門,特點,適用地方這幾個方面區分

1、制定部門之間的區別

法律: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制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規:由國家機關制定。例如:比如說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等。

條例: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制定的。

意見:地方政府或者國家機關制定的。

實施細則:授權國務院直屬機關制定。

2、特點各不相同

法律:屬於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法規: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條例:內容的法規性,時效的穩定性,制發的獨特性。

辦法: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意見:內容的多樣性,行文方向的多向性,內容的針對性,作用的多重性。適用

實施細則:規范性,補充性和輔助性,操作性強。

3、適用范圍不同

法律:全國范圍內。

法規:行政法規全國范圍使用,地方性法規地方范圍。

條例:只能在本地區范圍使用,屬於地方法規。

辦法:國家制定的全國范圍實施,地方部門制定的適用於當地。

意見,實施細則:大多由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提出,經過本一級政府審批並通過實施。

(3)法律的法律法規條例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

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法律:

是對法律中某些條文或文字的解釋或限定。這些解釋將涉及到法律的適用問題。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做出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還有一種司法解釋,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的解釋,用於指導各基層法院的司法工作。

行政法規:

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

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

網路:法律法規

網路:條例

網路:辦法

網路:細則

⑷ 2017年法律有哪些新的法規條例

一、購物篇。

1、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賣家採用網路、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2、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賣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退貨,或要求經營者更換、修理、賣家應當承擔運費。

3、根據《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消費者定作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或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支付的報紙、期刊等商品不適用7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二、家庭篇。

1、根據《婚姻法》,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2、根據《婚姻法》,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已經婚前財產歸屬問題,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3、根據《婚姻法》,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胎兒享受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的民事權利。

5、根據《刑法》,虐待被監護、看護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情節惡劣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下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限,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三、職場篇。

1、根據《勞動合同法》,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3、根據《勞動法》,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4、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四、出行篇。

1、根據《水路旅客運輸實名制管理規定》,乘船人遺失船票的,經核實其身份信息後,水路旅客運輸經營者或者其委託的船票銷售單位應當免費為其補辦船票。

2、根據《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承運人應當在掌握船班狀態發生變化之後的30分鍾內通過公共信息平台、官方網站、廣播等方式,及時、准確地向旅客發布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信息。

3、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酒駕車將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⑸ 法律、法規、規章、暫行條例怎麼區分啊

1、范圍不同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圍最大回,包含了行政法答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而部門規章是適用於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這些部門自己發布的。3、適用對象不同法律法規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部門規章同樣不適用普通民眾,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自己調整內部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

⑹ 法律與條例的區別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 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劃分為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法律和法規的區別在於:
1、制訂的機關不同:法律的制訂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訂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與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在實際的審判和操作中應當以法律為准。
3、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
4、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可以涉及多個方面或多項內容,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是社會生活的某一具體方面或某一項具體內容。

⑺ 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條例的區別和聯系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版。  
行政法規權是國務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2、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我國法律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在法律覆蓋層面上,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⑻ 法律法規的條例如:

憲法 民法通則……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還有就是 在中國,有些只規定某一類事項的法律稱「條例」,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⑼ 法律、法規和規章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

1.概念含義不同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3)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

狹義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2.制定主體不同

(1)法律一般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規,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規范性文件一般指狹義的規范性文件,各級黨組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人民團體、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法院、檢察院等制定的,具有普遍適用效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3.效力等級不同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5)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互有交叉,無法比較。

二、不能直接寫成"衛政法發[2006]228號 《衛生標准管理辦法》",因為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標題的格式應為XX(發文機關)關於XX(事項)的XX(文種)。

(9)法律的法律法規條例擴展閱讀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⑽ 法律條文和法律條例的區別法律規則和法律規范的區別

法律條文是指法律的具體章節,如第幾條怎麼規定;條例是法律的一種形式內,屬於法規,容效力僅次於法律;法律規則是指法律規定的內容,提倡什麼、禁止什麼;法律規范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等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