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腎條例
❶ 如何捐贈腎臟器官
哎.你直接去醫院把.沒事別捐腎.傷身太厲害了.你有這個意願的話.很容易找到配者的...不用你提供.他們會給你做檢查的.血型只是一個方面.
❷ 自願有賞捐腎犯法嗎
「有\償\捐\腎」是違法的。根據2007年3月國務院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器\官,不得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的活動。
❸ 親屬捐腎有什麼後遺症,有什麼注意事項,國家有什麼名文規定
絕大部分外科醫生認為,捐出一個腎臟,對一名健康人來說,不會有明顯的影響.據了解,某醫院從1998年就開始了親屬活體的腎移植手術,至今已經完成了50例.在對這50例供者進行了最長達7年的隨訪跟蹤調查後,結果顯示,無論是供者的身體狀況,還是其心理狀態都是令人滿意的
意見建議:
人體的兩腎是代償功能特別強的器官,平時2/5的在工作,其餘的3/5在休息,等待接班。如果捐出一個腎,另一側腎完全有能力代替其工作,並超超有餘。因此捐腎人不會出現什麼「後果」。過去,人們常常把腎看作性器官,其實是錯誤的。現代醫學認為,腎臟是泌尿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調節體內水的平衡和排泄有害物質,與性功能沒有多大關系。所以捐出一個腎並不影響婚後生活。
畢竟它是一個外科手術,需要一定時間的恢復治療
生活護理:
一般這種大型的手術都是在有相關資質的醫院做的,所以對於預後不用過多擔心.
身體健康時即可,配型時不需要特殊注意的。
國家禁止商業捐腎,允許親人之間的捐腎行為。
❹ 捐腎者提問有關醫院要求的法律程度
《人體 器 官 移 植 條例》第八條捐 獻人 體 器 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公民捐 獻其人 體 器 官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 獻意願,對已經表示捐獻其人 體 器 官的意願,有權予以撤銷。
第十條
活 體 器 官的接受人限於活 體 器 官捐 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 體 器 官 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
根據《人 體 器 官 移 植 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 第二十九條 醫療機構進行活體 器 官 摘 取前,應當由本醫療機構人體器 官 移 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主持聽證,邀請醫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專家和活體 器 官 捐 贈者本人及其家屬參加,確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是活 體 器 官 捐贈者本人真實意願、無 買 賣人 體 器 官或者變相買賣人 體 器 官後,方可進行活體 器 官 移 植。
上面的規定,第八條必須有行為能力,在民法中就是自己能為自己作主,你的所作所為附合法律規定,你父親簽字不是必須的。
❺ 法律規定夫妻結婚滿幾年可以捐腎
沒有法律規定年限,夫妻協商,本人自願。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七條,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公民享有捐獻或者不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或者利誘他人捐獻人體器官。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八條,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公民捐獻其人體器官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獻意願,對已經表示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意願,有權予以撤銷。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摘取未滿18周歲公民的活體器官用於移植。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十條,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於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
❻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我國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有望在近期出台,該條
例將對器官移植進行規范。
·我國將出台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確立八項原則
新條例嚴禁器官買賣
據了解,首次出台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遵循八大原則,包括自願、知情同意、公平公正、技術准入、非商業化、自主決定等。針對目前國內器官移植存在的買賣化傾向,黃潔夫特別強調了其中的非商業化原則:「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就通過了人體器官移植的指導性原則,其中規定人體及其各個部分均不應成為商業交易的對象,包括登廣告求取、提供器官,及支付、收取錢財的行為等都應予以禁止,同時也禁止任何參與器官移植程序的個人或機構收取適當的服務費用之外的報酬。」黃潔夫說,在我國新制定的器官移植條例中也引用了上述原則,而且明確規定,在器官摘取、保存、運輸等項目上可以收費,但器官本身絕對不能用作買賣。
·捐腎廣告現身醫院公廁 標價每個腎20萬元(組圖)
移植機構將實行准入制
在新條例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實行器官移植技術准入制受到了器官移植界的關注。據一位北京三甲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專家透露,近年來不少醫療機構在經濟效益的驅使下盲目進行器官移植項目,有時一個地區做器官移植手術的醫院多達五六家,造成了爭搶供體器官和病人的混亂狀況。在新的條例中,只有具備一定技術條件、醫療設備和技術人員的醫療機構才能從事器官移植。
黃潔夫也肯定地表示,今後鄉鎮衛生院等級別的醫療機構將不能開展器官移植,「目前不會強行推行一個地區只確定一家醫院進行器官移植的措施,但一定要引進准入制度,只允許有條件的醫院來做。」
·四百萬盲人遭遇立法盲點 建議立法規范器官移植
腦死亡標准首次確定
黃潔夫同時透露,新條例將首次採取心跳停止死亡和腦死亡兩種死亡標准並存,兩種選擇自主的法規方針。據介紹,人體腦死亡時,還會有心跳和呼吸,很多人因此認為還有生命存在,但根據國際標准,腦死亡的病人已經不存在任何生存的可能性。所以新條例中確定,判定病人腦死亡後,可以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❼ 捐腎需要家屬同意嗎
」《人體 器 官 移 植 條例》
第八條捐 獻人 體 器 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公民捐 獻其人 體 器 官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 獻意願,對已經表示捐獻其人 體 器官的意願,有權予以撤銷。
第十條活 體 器 官的接受人限於活 體 器 官捐 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 體 器 官 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根據《人 體 器 官 移 植 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
第二十九條 醫療機構進行活體 器 官 摘 取前,應當由本醫療機構人體器 官 移 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主持聽證,邀請醫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專家和活體 器 官 捐 贈者本人及其家屬參加,確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是活體器 官 捐贈者本人真實意願、無 買 賣人 體 器 官或者變相買賣人 體 器 官後,方可進行活體 器 官 移 植。「
❽ 無償捐腎為什麼要親屬關系才可以
因為人體有排異能力,稱為抗體,有保護人體做用,切每人的都不同,親屬的只是比較接近,人體排異現象不太明顯。如果身體把移植體當作外來入侵物,就會對其攻擊,當然移植就不能成功了。
❾ 法律規定捐獻腎的年齡到多少歲
法律規定捐獻腎的年齡最大到60歲,根據有關規定自願捐腎,只要血常規、腎功能、肝功能、心臟、肺部等檢查全部正常,血型、配型與接受移植者相符並經專門從事腎移植的專業醫生評價,認為捐腎者摘除一隻腎後,不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工作即可。
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10條規定: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於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
第19條第二款規定:查驗活體器官捐獻人同意捐獻其器官的書面意願、活體器官捐獻人與接受人之間關系的證明材料。具體實踐中,這些證明材料需到當地公證機構進行公證。
❿ 健康人無償捐獻腎臟的基本法律條件是什麼
根據《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
第二章捐獻器官的獲取
第四條 獲取捐獻器官,應當在捐獻人死亡後進行。
第五條 省級衛生(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必須在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一領導下,成立一個或多個由人體器官移植外科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重症醫學科醫師及護士等組成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
捐獻器官的獲取工作必須由OPO按照中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分類標准實施。OPO的有關管理規范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另行制訂。
第六條 OPO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對其服務范圍內的潛在捐獻人進行相關醫學評估;
(二)依照《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規定,與捐獻人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下簡稱近親屬)簽訂人體器官捐獻知情同意書等人體器官捐獻合法性文件;
(三)維護捐獻器官的功能;
(四)將潛在捐獻人、捐獻人及其捐獻器官的臨床數據和合法性文件錄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以下簡稱器官分配系統);
(五)使用器官分配系統啟動捐獻器官的自動分配;
(六)獲取、保存、運送捐獻器官,並按照器官分配系統的分配結果與獲得該器官的人體器官移植等待者(以下簡稱等待者)所在的具備人體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以下簡稱移植醫院)進行捐獻器官的交接確認;
(七)對捐獻人遺體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並參與緬懷和慰問工作;
(八)保護捐獻人、接受人和等待者的個人信息,並保障其合法權益;
(九)組織其服務范圍內醫療機構的相關醫務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協助衛生(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開展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
(十)向社會公眾提供人體器官捐獻知識的普及、教育、宣傳等。
第七條 OPO必須組建具備專門技術和資質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制訂潛在捐獻人識別與篩選醫學標准,建立標準的人體捐獻器官獲取技術規范,配備專業人員和設備,以確保獲取器官的質量。
第八條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持有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執業證書》,具備兩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並在醫療機構中從事醫療工作的執業醫師;
(二)具有高等學校護理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持有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具備兩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並在醫療機構中從事臨床護理活動的注冊護士。
第九條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向其服務范圍內醫療機構的相關醫務人員提供人體器官捐獻專業教育與培訓;
(二)發現識別潛在捐獻人,收集臨床信息,協助OPO的醫學專家進行相關醫學評估;
(三)向捐獻人及其近親屬講解人體器官捐獻法規政策及捐獻流程,代表OPO與捐獻人或其近親屬簽署人體器官捐獻知情同意書等相關法律文書;
(四)協助維護捐獻器官的功能;
(五)組織協調捐獻器官獲取與運送的工作安排,見證捐獻器官獲取全過程,核實和記錄獲取的人體器官類型及數量;
(六)人體器官捐獻完成後7日內,向捐獻人近親屬通報捐獻結果。
(10)捐腎條例擴展閱讀
《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
第二十一條 省級衛生(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必須及時公布已經辦理人體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的醫療機構名單、各OPO名單和服務范圍,以及經考核合格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名單和聯系方式。
第二十二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由縣級以上衛生(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理。涉嫌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修正案(八)》、《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移交公安機關和司法部門查處:
(一)未嚴格按照死亡判定程序進行死亡判定的;
(二)違背公民生前意願獲取其屍體器官,或者公民生前未表示同意,違背其近親屬意願獲取其屍體器官的;
(三)未通過器官分配系統分配捐獻器官的;
(四)未執行器官分配結果的;
(五)偽造醫學數據,騙取捐獻器官的;
(六)OPO在服務范圍外獲取捐獻器官的;
(七)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向指定的OPO以外的機構、組織和個人轉介潛在捐獻人的;
(八)涉嫌買賣捐獻器官或者從事與買賣捐獻器官有關活動的;
(九)其他違反本管理規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