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條例投票

新條例投票

發布時間: 2022-01-08 07:44:52

① 人大時,代表投票規則是怎樣的

一、投票選舉的基本原則:

1、無記名投票的原則;

2、投票權平等的原則;版

3、填寫選票自由權的原則;

4、委託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或寫選票的原則;

5、實行差額選舉的原則;

6、代表候選人迴避的原則;

7、堅持以選舉結果為準的原則。

二、流動票箱投票。其程序一般為:

1、在選舉大會表決通過代表選舉辦法草案,總監票人、監票人、總計票人、主票人的名單草案後,負責流動票箱的人員隨即展開工作。每個流動票箱必須有三個以上負責。

2、選舉工作人員攜帶流動票箱,按照指定的區域登門入戶接受選民投票。

3、選民投票結束後,流動票箱負責人應隨即將票箱密封,並與選民領取選票記錄一並送達選區選舉大會,統一開封計票。

(1)新條例投票擴展閱讀:

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人民解放軍選出的代表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代表組成。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以及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由選民直接選出的代表組成。

參考資料:人民代表大會-網路

② 關於村裡老黨員投票選舉新黨員的相關法律規定

年6月10日,《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正式公布,第一條明確規定,為了規范發展黨員工作,保證新發展的黨員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黨內有關規定,制定本細則。具體接收新黨員的程序一個是討論接收預備黨員的程序,另一個是預備黨員的轉正程序。具體規定如下 :
第二十條 經基層黨委預審合格的發展對象,由支部委員會提交支部大會討論。
召開討論接收預備黨員的支部大會,有表決權的到會人數必須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人數的半數。
第二十一條支部大會討論接收預備黨員的主要程序是:
(一)發展對象匯報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本人履歷、家庭和主要社會關系情況,以及需向黨組織說明的問題;
(二)入黨介紹人介紹發展對象有關情況,並對其能否入黨表明意見;
(三)支部委員會報告對發展對象的審查情況;
(四)與會黨員對發展對象能否入黨進行充分討論,並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的半數,才能通過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因故不能到會的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在支部大會召開前正式向黨支部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統計在票數內。
支部大會討論兩個以上的發展對象入黨時,必須逐個討論和表決。
第三十三條預備黨員轉正的手續是:本人向黨支部提出書面轉正申請;黨小組提出意見;黨支部徵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支部委員會審查;支部大會討論、表決通過;報上級黨委審批。
討論預備黨員轉正的支部大會,對到會人數、贊成人數等要求與討論接收預備黨員的支部大會相同。

③ 中國共產黨新黨章對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表決票數是怎樣規定的

會議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表決前要分別設立監票員、計票員,由支部黨員中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擔任。監票員、計票員由主持人提名,並由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舉手錶決通過產生。

要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通過預備黨員轉正的決議。贊成票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的半數以上,可以轉正。

(3)新條例投票擴展閱讀

預備黨員轉正必須經支部大會討論通過。討論預備黨員轉正問題的支部大會的主要程序是:

(1)申請轉正的預備黨員匯報自己在預備期間的表現,肯定成績和進步,找出缺點和不足,表明自己的態度和決心,向黨組織說明有關問題。

(2)黨小組介紹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表現情況和小組意見。

(3)支部委員會介紹對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教育和考察情況,提出能否轉為正式黨員的意見。

(4)支部大會進行討論,與會黨員充分發表意見,並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作出決議。決議主要包括在預備期間的表現,支部大會討論的情況,黨員應到、實到會議人數,表決結果,通過決議的日期,支部書記簽名等。

④ 我國選舉法對投票選舉有哪些法律規定

我國選舉法對投票選舉的規定有:

1、根據法律規定,各級人大代表的選舉一律採用無記名投票,以確保選民或代表自由地按自己的意願行使選舉的民主權利。

2、直接選舉的投票組織方式,本著方便選民的原則,可以設立投票站或召開選舉大會進行選舉,對老、弱、病、殘的選民採用流動票箱進行投票。

3、選民在選舉期間外出,經選舉委員會同意,可以書面委託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託不得超過3人。

4、直接選舉以選區全體選民過半數參加為有效,選舉以投票結果為准。候選人得票超過參選選民過半數選票始得當選。

5、間接選舉時,代表候選人獲得全體代表過半數的選票時始得當選。獲得過半數選票的候選人超過應選代表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獲得過半數選票的當選代表的名額少於應選代表的名額時,不足的名額應當在沒有當選的代表候選人中另行選舉。

6、選舉結果由選舉委員會或者人大主席團依法確定是否有效,並予以宣布。

(4)新條例投票擴展閱讀:

選舉領導機構的設立:

1、根據法律規定,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設立選舉委員會,主持本級人大代表的選舉。

2、從各地以往的實踐看,選舉委員會一般由黨委或人大領導同志,以及組織、宣傳、統戰、民政、財政、人事、公安、法院、檢察院、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黨、政、群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組成。

3、選舉委員會的人選由縣級人大常委 會或鄉級人大主席團會同本級黨委、人民團體協商提名,經本級人大常委會決定;鄉級選舉 委員會人選經本級人大主席團通過,報縣級人大常委會備案。

⑤ 投票選舉有哪些程序

選舉法規定:
第九章選舉程序
1、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預選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
2、 在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選民根據選舉委員會的規定,憑身份證或者選民證領取選票。
3、 選舉委員會應當根據各選區選民分布狀況,按照方便選民投票的原則設立投票站,進行選舉。選民居住比較集中的,可以召開選舉大會,進行選舉;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動不便或者居住分散並且交通不便的選民,可以在流動票箱投票。
4、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由各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主持。
5、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一律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舉時應當設有秘密寫票處。
選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殘疾不能寫選票的,可以委託他信任的人代寫。
6、選舉人對於代表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其他任何選民,也可以棄權。
7、選民如果在選舉期間外出,經選舉委員會同意,可以書面委託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託不得超過三人,並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意願代為投票。
8、投票結束後,由選民或者代表推選的監票、計票人員和選舉委員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人員將投票人數和票數加以核對,作出記錄,並由監票人簽字。
代表候選人的近親屬不得擔任監票人、計票人。
9、每次選舉所投的票數,多於投票人數的無效,等於或者少於投票人數的有效。
每一選票所選的人數,多於規定應選代表人數的作廢,等於或者少於規定應選代表人數的有效。
10、在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選區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參加投票,選舉有效。代表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過半數的選票時,始得當選。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代表候選人獲得全體代表過半數的選票時,始得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超過應選代表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如遇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應當就票數相等的候選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當選代表的人數少於應選代表的名額時,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時,根據在第一次投票時得票多少的順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差額比例,確定候選人名單。如果只選一人,候選人應為二人。
依照前款規定另行選舉縣級和鄉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代表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得票數不得少於選票的三分之一;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另行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代表候選人獲得全體代表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
11、選舉結果由選舉委員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根據本法確定是否有效,並予以宣布。
當選代表名單由選舉委員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予以公布。
12、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依法對當選代表是否符合憲法、法律規定的代表的基本條件,選舉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壞選舉和其他當選無效的違法行為進行審查,提出代表當選是否有效的意見,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報告。
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根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提出的報告,確認代表的資格或者確定代表的當選無效,在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前公布代表名單。
13、公民不得同時擔任兩個以上無隸屬關系的行政區域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⑥ 黨代會選舉投票順序有規定嗎

要投票的,一般監票人計票人先投,而後主席團投票(包括支持人),而後代表順序投票。

⑦ 百度知道「投票」加分有新規定嗎

有可能你的電腦網速慢

⑧ 投票的投票制度

投票制度規定了選民表達民意的方式,以及把這些民意轉化成結果的方法。研究投票制度的學問被稱為「投票理論」,始於18世紀,對各種投票制度提出嚴謹定義和改良建議,屬於政治學、經濟學、和數學的子學科。
大部分投票制度以少數服從多數的理念為基礎,通常是某一方案若獲逾半數選民支持則會通過。然而,當可供選擇的方案多於兩個,可能沒有一個選項獲過半數支持,採用不同的投票制度便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所以,採用哪一種投票制度對選舉結果有重要影響。
投票制度會詳細規定「選票」的形式,以及計算投票結果的演算法。投票結果可能是單一候選人獲勝,也可能是多人獲勝,如立法機構的選舉。投票制度也會表明選民的投票權如何分配,以及選民如何被分配到獨立的選區。
選舉的實際操作通常並不是投票制度關心的課題。投票制度不會指明選票是用紙張製成,或用打卡票,或是電子投票。投票制度也不會指明如何保護選民隱私、如何正確地計算選票、或誰擁有投票權。這些是屬於更廣泛的選舉或選舉制度的研究范圍。 不同投票制度有不同形式的選票。在次序投票制里,如同排序復選制和波達計數法(Borda Count),選民根據支持程度將選項排序。而在計分投票制(Range voting)里,選民則給每個選項評分。在多數制(也被稱為「最高票者當選制」)中,選民只能選擇一個項目;而在認可投票制里,選民可以選擇任何候選項目;在與能投票制中,選民可以在選票上圈選多個候選項目。其中,可圈選的項數,可依據不同民情而設定不同計算公式。而在累積選舉制里,選民可以投給同一個候選人許多票。
其他投票制度的選票還有其他安排,例如選民可以寫下候選人的姓名,或者選民可以否決所有選項(如果成立,則選舉就必須從提名階段重新進行)。 許多選舉以「一人一票」的概念進行,即每名選民的選票有相同價值。然而,例如在公司的選舉里,選票的價值通常依據投票者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計算,變成「一股份一選票」。
在部分選舉中,選票的價值因應投票者的地位而定。而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投票平手時,其中一名投票者獲特權再投一票以決定勝負。擁有這種特權的投票者可能原先並沒有投票權,例如美國參議院中,美國副總統一般情況下沒有投票權,他只能在議會投票平手時,才可以投票,所以實際上他那一票的價值是較一般選票為少。
選票份量和選票動員力是不同的,因為每名人士不一定是各自獨立行事,他們往往會組織起來共同投票。動員力高的投票團體,其成員投票選擇近乎一致(例如議會里的政黨),足以改變選舉結果。議會中政黨會組成聯盟以增加影響力。 不少投票制度的要求比過半數更為嚴格,例如要求絕對多數才能改變現狀,最極端的例子是要求全體一致通過的制度。如果投票旨在決定是否接受新成員加入,否決新成員加入的選票被稱為「黑球反對票」(Blackball)。
另一種改變現狀的機制,則要求參與投票人數符合法定最低人數要求。通常法定人數指參與投票人數,而不是投票支持的人數,但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反對者以拒絕投票的方法,阻止會議達到法定人數。 選舉通常為了選出多名立法機構成員。選舉可以不劃分選區,也可以由各自的選區選出代表。
以色列等國家便採用單一選區的制度來選出整個國會。而愛爾蘭、比利時等則將國家劃分為許多小型選區。美國、英國則採用單一獲勝者的制度。一些則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亦有將小型地區歸入大型選區的制度。
選區劃分和議席分配的方式可能會戲劇性地改變選舉結果。依據人口普查所得的人口數據,選區會重新分配議席數目。而重新劃分選舉區則是將選區的界線重新調整。兩種過程都有可能改變選舉的結果,因此都極具政治爭議性。有時也可能被政治操作而導致選區劃分不公,被稱為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

⑨ 國家是否有規定投票應該當場唱票

這是《村鎮選舉法》裡面的條款,為了顯示公正,必須要唱票,以便投票機構監督。

⑩ 投票選舉的規則

根據選舉法規定:差額選舉,如需要選舉要3人,就得4個人在上面,只能選三,版 選4個就是廢票,3個以下為有效票,另選他人的可以在後面填寫,但不得超過三人,超過為無效票,只有少於3人為有效票。採取以無記名投票。必須有監票、機票各兩人,由大家公開推薦產生,選權舉委員會審查通過方可。自己可以投自己一票,選舉法有規定的。不到會的也可以委託他人帶票,但帶票者不得帶超過2人,加自己只有3票的權利。選舉人員總數在選舉時候,必須清理人數,到會必須超過半數,否則無效。當選者票數必須超過半數,否則無效。都不超過半數者,選舉失敗,要重新選舉。我主持大型選舉有10多次了。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