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關於條例網評

關於條例網評

發布時間: 2022-01-08 08:19:07

1. 關於條款和條例

條款是規范性文件的基本組成單位,比如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合同、協議等等。
條例是規范性文件名稱的一種。最突出的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多用某某條理的名稱。

2. 工資條例的評論

由於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各部門難以達成一致,《工資條例》出台時間再次被推後。據稱,在《工資條例》草案中,最低工資以及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等規定遭到全國工商聯等部門反對,而有關「同工同酬」的規定,也沒有找到令國企和相關部門滿意的解決方案。
醞釀三年有餘的《工資條例》,再次陷入僵局。這個僵局,應該在意料之中。工資條例何以「千呼萬喚出不來」?在一個工會剛性不強,勞動者如原子般無依無靠的情境中,面對強大的資本力量和利益集團,這個法律的難產天生就註定了。其實,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早在2000年就出台過《工資集體協商試行辦法》,至於「同工同酬」,《勞動法》第四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第十八條等,也都作過詳細的規定。然而,這些白紙黑字,最後都成了一張畫餅。
社會發展至2011年,勞動者最缺的並不是法律。從最初的《勞動法》,到《勞動合同法》,法律一部比一部好,一部比一部「偏向勞動者」,甚至到了苛刻的階段。可是,法律是灰色的,而現實之樹常青,再好的法律文本也要有人來執行,畫餅不能充飢。即便有一天這個《工資條例》出來了,但在勞動者博弈地位缺席,如一盤散沙般弱勢的情況下,「工資協商」,「同工同酬」等要求,仍將會輕易被資本和權力聯手化解。
在法理上,勞動者有「三權」,一為團結權,即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二為集體談判權,比如這個「工資集體協商制」;三為行使團體行動權,如果談判不成功,勞動者還可以通過工會實施這一權利。
可見,在勞動者權益地位的保障中,工會始終處於關鍵的地位。就拿「工資集體協商制」來說吧,所謂集體協商,就是通過企業(僱主)與工會(工人)之間的談判來決定工人工資,簽訂集體合同的一種制度。然而,現實的工會又怎麼樣呢?許多工會是官辦的,工會行政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資金來源於國家財政;至於企事業單位的內部工會,則往往與其他部門合署辦公。工會人員附屬於政府、企事業單位的特徵,就表明了工會在維護工人權益中,扮演的將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現實中,工會熱衷的就是一些不痛不癢的「送溫暖活動」。
學者劉瑜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怎樣保護弱勢群體》,文中說:對於弱勢群體來說,最強大的資源莫過於自己的組織,「可悲的是,很多時候社會的這種自組織能力不但沒有得到鼓勵,反而被閹割」。在現實的語境中,工會在關鍵時刻總是「失語」,而民間的自組織卻常遭到擠壓。對於這個《工資條例》,套用劉瑜的話來說:勞動者需要法律來保護他們,但他們更需要的,是法律允許他們更大程度地保護自己。

3. 如何寫關於學習安全條例的心得體會

一個心得體會通常包含三部分內容:
1、首段:介紹近期開展的學習安全條專例活動,或屬者為什麼要學習安全條例,以此引出下一部分內容,也就是心得體會的核心。
2、中間段:寫出你對安全條例的理解,它需要人們注意什麼,為什麼要這樣,不遵守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最好舉例一二,讓事實來證明體會的正確性。
3、結尾:綜上所述,以後的工作中要如何切實落實到行動中,讓安全始終在心中,始終在踐行。

4. 關於「條例」的問題

這個~~怎麼說呢~~應該算是學校內部的制度吧~~相對學校而言.他們比較喜歡用"條例"這個字眼~
而且不止學校喜歡`企業也喜歡`

5. 關於管理網評員

輿情爆發以後網路輿情的監管太重要了,以前很多單位都存在藏著、掖著、捂著、瞞著的這些問題,但是現在應該改變這種應對方式,主動去管理輿情,聽說燈塔系統有個網評員管理功能,就像辦公OA一樣,可以給網評員下達任務,網評員完成後可以截圖上傳,最後系統在線對網評員生成KPI考核。

6. 有關網路的法律法規

1、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

為了規范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保障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使用者的合法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2、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為了規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滿足公眾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的需求,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制定本規定,2005年9月25日起施行。

3、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為了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制定本辦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必須遵守本辦法。本辦法所稱互聯網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提供信息的服務活動。

4、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程序規則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程序規則》,是為了保證域名爭議解決程序的公正性、方便性及快捷性,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的規定而制定。

5、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

為了解決互聯網路域名爭議,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中國互聯網路域名管理辦法》的規定,制訂本辦法。本辦法適用於因互聯網路域名的注冊或者使用而引發的爭議。所爭議域名應當限於由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負責管理的「.CN」、「.中國」域名。但是,所爭議域名注冊期限滿兩年的,域名爭議解決機構不予受理。

(6)關於條例網評擴展閱讀:

國家制定並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戰略,明確保障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標,提出重點領域的網路安全政策、工作任務和措施。

國家採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和秩序。

7. 條例和通知哪個法律效力

在同等時來間條件下,條例具有更自高的法律效力。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
通知,是運用廣泛的知照性公文。用來發布法規、規章,轉發上級機關、同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要求下級機關辦理某項事務等。

8. 關於國務院頒布的條例是否屬於法律

國務院頒布的條例自屬於行政法規。

  •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9. 求列舉三四個法律條例並分別評論它們的好壞 每個最好不少於150字 謝謝

你好!你想咨詢什麼法律問題?

10. 條例和法律的區別

管理條例一般是指一個組織內部的管理制度,約束的也只是本組織內部的員工,對組織外的員工無效但是,法律卻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對全社會所有的公民都具有強制的約束力。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